27、补袜子的经历 来兵团有两年多了,先后买的袜子有个十一、二双,陆陆续续都穿出了洞,不是脚后跟磨漏了,就是脚趾处见了光,已到了再也找不出一双完整袜子的时候了,弃之不用再买新的自己都不会答应自己。怎麽办?补! 决心已下,在没有袜子的绝镜下,也就有了改变的动力和行动。这天我把所有的破袜子统统找出来先仔细洗干净,在门外的铅丝上晾了一大串。到晚上袜子干了,就开始了补袜子的“工程”。 找出两双最破的,把它剪开,作修补的材料,依照破口的样子剪成形,边沿叠起再一针针地缝好,吭吭哧哧用了好大功夫,一双破的最惨的袜子总算补好了,还算是严丝合缝,套上脚试试,不错!穿在脚底下颜色搭配得不算完美,但丝毫不影响我穿用。 照葫芦画瓢,我一双接一双地把这十几双破袜子全都补好了,在床上摆了一排,揉揉发涩的眼睛,再一看手表:啊!已经半夜两点半了。这时才感觉到浓浓的困意,带着一种满足、带着一种成就感睡去。 从此之后,我的袜子只要发现有了破洞就赶紧地补好,再也不会一次攒上十几双袜子一块儿补。四十几年里,无论是到哪里,到什麽城市出差、工作,行李包中一定装有针线包,衣服破了口、掉了扣儿、袜子补个洞,三针两线就收拾好了。在兵团、在星夜里、在灯下笨拙地的补袜子的情景竟总是那样清晰、那样记忆犹新。 28、麦收送水到地头 72年的麦收季节来临,团部机关司、政、后的干部战士也参加其中,作为炊事班责无旁代的任务是作好后勤保障工作,除了保证一日三餐外,还有一个任务是往地头送水。这天团部机关的任务是支援二连割麦子,计划是从午后干到太阳落山。 午前在做完饭后,食堂特意熬了一大锅绿豆汤,还在大锅里撒上一些白糖,足足装了有四水桶,那时也没有冰箱,就想了个土办法——到井水里拔凉。于是我找来一根特制扁担:前后各双钩,同时走四桶水担到水井边,再用四条麻绳各栓一只水桶一一放下,让每只水桶的多半截浸入井水里,再固定好栓牢靠。 吃过午饭麦收的队伍就浩浩荡荡出发了,我们食堂继续为晚餐能多少改善改善而忙碌着各种准备。我嘛就主动承担起往地头送水的任务。四桶水一条扁担一趟走,在十五团早有先例,在六连时我曾多次亲眼目睹过猪号班的一员女将幺力力(来自天津五中)(用现在的话说是绝对的“女汉子”)挑双担猪食的情景。即然女士都能做到,我一个大老爷们也应该不在话下。到了下午三点多钟,估摸着割麦子的人们最口渴之时我出发了,前边两只水桶,后边两只水桶,一卯劲儿就上肩了。从水井到二连的地头差不多有五里路,我右肩先担起走,觉着有点酸累时,只需膀子一拧就换到了左肩。走一段,左肩累了再一拧,扁担换到右肩。如此这般,双肩轮换着,脚下不停步,扁担不下肩,步伐轻快水不洒,二十分钟就到啦。 这个时候太阳火辣辣地烧灼着大地,天气热得够呛,割麦子的人早已口干舌噪。此刻终于盼到水来了,众人自然兴奋得很。 “喝水了!”带队的参谋一声招呼,大家放下手中镰刀急不可耐地涌过来。 “这绿豆汤还是甜的呢!”最先喝到嘴里的惊喜地叫起来。 “嘿!这凉丝丝的真棒!”听着大伙的评价,我这送水的心里也美滋滋的,这个时候什麽酸痛、什麽疲劳都跑到九霄云外去了。 当大伙你一碗我一碗把这四桶水喝个精光,又劲头十足地继续割麦子,我也哼这小曲收拾家伙打道回府。 29、 1972年国庆节前到乌梁素海买鱼 转眼1972年的国庆节即将来临,与杨协理员、藤管理员商议国庆节如何为大伙好好地改善改善伙食。我建议说:“我们这儿离乌梁素海不算远,何不买些黄河大鲤鱼来。吉庆有余嘛!如果同意办,我可先到十四团去走一趟,看能不能联系好,定上200斤。确实定妥了再由团部出趟车拉回来,行吗?”杨、藤说:“行啊!如果好,也不仅仅限于200斤,如能搞来300斤,还可给院内的家属们分一些。”“好!就这麽办吧。” 9月28日下午,正好有一辆卡车到十四团方向拉货,我便带上一些银两随车出发了。到了十四团已是太阳落山,赶紧找到他们的后勤助理员,说明来意。这位助理员刚要下班,看到我们兄弟团的求助马上热情地带我到渔塘,刚好当天下午打上来有五草包大鲤鱼,看着鲜活。过完称三百斤多一点,办完手续,每个草包里再放上几块冰,明天就可以拉回去了。 当年的条件也没个手机,这个鱼塘附近也没有电话。吃过晚饭,一直思量着如何快点把鱼运回去的事儿。如果住下,明早找车回团,再找卡车拉上鱼,最快也是明天晚饭的时间了。——如果连夜走,从这里回十五团九十几里路,七、八个钟头,也就是明早天一亮就可以走到。然后马上找到卡车,上午就可以将鱼拉回。所以连夜走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把鱼拉回。 决心一下,马上出发。看看表,时间二十一点,踏上回团的路。还好今夜晴朗,能清楚地看到北斗七星,有了它就不怕方向走错。出发走了一段,遇到乌加河大干渠,方向没错,沿着渠背一直向西就是十五团,再看看星空,找到北斗七星后,再沿着勺沿的两颗星延长五倍的距离,见到一颗比较亮的星星,那就是北极星。在有星星的夜晚这是判断方位的最准确的方法。寂静的夜晚,没有路灯,更没有村落的灯光,仅有月光泻在渠背上的一点银光,刚好能看见一点儿路。我脚步飞快,大步流星,先脱下外衣走,又走了几里,还是出汗。干脆连背心也脱下来,赤膊前进。这一夜不曾见过一个人影,只是听见过两次村里的狗叫。离村子远些后,又是万赖俱寂,无声无亮。当时的我,没有一点害怕与不安,虽然还听到过一次远处的狼叫的声音。 一个人充分地享受着秋夜的清凉。一直走到天色有点微微发亮,终于见到了十五团最东边的九连的模糊的影子,再加快脚步,在太阳还没升起时,我已悄无声息地回到了我的宿舍,整个团部还都在睡梦里。看看表五点十分,八个多小时、黑夜里的、独自一人的急行军、九十几里路被我踩在了脚下,它给我留下人生中的唯一的一次难忘经历。 时间还早,先睡一会儿,到七多钟再找头儿要车。 这一小觉,睡了两个钟头精神就恢复过来了,起来抹一把脸,找到杨协理员将定好三百斤鱼的事一汇报,很快卡车也找好,我带上车直奔乌梁素海,中午还没开饭,五大草包的鲜活的黄河大鲤鱼已经拉回了团。留下三包食堂会餐用,其它两包招呼上团部机关的家属们都来买鱼,张家一条、李家两条……眨眼间就分完了。至于洗鱼、刮麟、开膛…..那些活儿今天我就不管了,好困啊!回宿舍倒头就睡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