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79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知青哥姐们(二)

[复制链接]

2

主题

13

帖子

4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8 20:18:1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丽英 于 2015-10-28 20:19 编辑


                                       我的知青哥姐们(二)

     顾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她的言传身教深深地教育和引导着我,而那些城里来的哥姐们,他们的行动也时时影响着我,并且使我童年枯燥的生活丰富而多彩。
     我上学时是十九世纪70年代初。那时上学,学得最多的就是毛主席语录。除了学习课本中的语录外,还要学习老三篇,老五篇等。因为我们年纪小,又没有书,老师就拿着语录本,一句一句地教我们背诵。教过几遍,我就能一句不差的背下来,老师就常让我再教大家背诵毛主席语录。
也正是老师这种教我们硬背的方法,培养了我极好的记忆力。虽然学语录很枯燥,但是由于反复背诵,我能逐步领会其中很多词语的深刻含义,如:为人民服务,做人要认真,要斗私批修,要帮助别人,要节约闹革命,要不怕别人批评指正等等。毛主席的正确思想给我指明了做人的方向,让我从知青哥姐们的身上不断吸取着正能量。

       记得顾老师常拿着书给我们读故事,每次读故事的时候,我们都紧紧地围在她的身边。我总是挤在最好的位置,看着她读的每一个字,并且把每一字都记在心里。精彩的故事拓展了我的想象空间,我常常沉醉在各种故事情节中,体会着物外之趣。同时,我无形中也比别人多认识很多字。好奇的我,只要看见有字的报纸或书,就如饥似渴阅读。似乎每一个字里面都隐藏着神奇的故事。
     可是在那知识贫乏的年代,能读到一本书不知有多难。因为姐姐们在外面上学,家里我就是大孩子了,我常常到连队为家里办事,有机会接触知青哥姐们。慢慢地我发现,在知青哥姐们之间常常传阅着一些书,那些书对我太有诱惑力了,尽管有一些知青我不认识,但是我太想看书了,就总想办法接近他们。看到他们看书,我就悄悄地凑过去,伸长脖子在旁边看。那时我只有二年级,但我识字多,看书也快,有时他们一页没有看完,我就已经看完了。如果他们有事把书放下,我就迅速地拿起飞快地看几页。他们见我这样爱看书,就常常把书借给我看,并且总是叮嘱我,不要把书传给别人。我十分守信用,拿着书偷偷的躲在安静的地方,很快地看完,并且马上还回去。就这样,我阅读了大量的文章,虽然多数文章都带有时代的政治色彩,但我仍然读得津津有味,好像每一本书,每一篇文章里都有吸引我的东西。记得有一本书叫《三口大锅闹革命》,我从知青姐姐手里借回家,有滋有味地读完。这本书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我从中认识到干革命不但要有干劲和热情还要有勇于克服困难的决心。那时禁书是不能看的,知青们就偷偷地把禁书手抄下来,分页传看,于是我也跟着心惊胆战地看。当然我从未泄露过秘密,至今我的家人都不知这些事。但当时
我并不知道什么是禁书。
     在那个生活贫穷知识贫乏的年代,读书生活
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使我在那多灾多难的岁月里勇于面对一切困难,并且不断增长战胜苦难的勇气。同时知青哥姐的优良素质,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

     在我们连队下乡的知青,主要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其次还有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的。那时我虽然小,但是我很爱用幼稚的眼光观察:北京上海的知青比较文静,说话柔和、婉转;天津南京的知青性格较直率、爽朗;哈尔滨齐齐哈尔的知青有着北方人的特点:憨厚朴实率真。但是他们身上有着共同的优点: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为边疆奉献青春的决心和干劲。他们当中小的不过二十岁,但是他们和我们当地的职工一样不畏酷暑严寒,战天斗地,在广阔天地间磨练着自己。
     连队调来一批马,我清楚地记得,除了一匹白马外,其余的是清一色的枣红马,个个膘肥体壮,毛色红亮。放马的无疑就是男知青了,我记得有个知青哥哥大家叫他小革,好像是上海人,他的胆略超人,几个放马的都想把白马当坐骑,可是这匹马生性刚烈,很难驯服,小革几番较量,终于用长长的套马杆将马套住,将它驯服。我至今还记得他在草原上套马的情景:他手执长鞭,跃马驰骋,带着一身豪气,一身英姿。当他带着被驯服的白马归来时,灿烂的晚霞映红了他,映红了他身边的白马,他简直就是
从霞光中归来的凯旋的勇士。他洋溢着自豪的笑脸我至今难忘。

     那时我每天最喜欢看的就是放马。早晨,当马栏门一打开,头马就带领马群冲出马栏,马群迎着朝霞冲向草原,枣红色的鬃毛如锦缎一般在霞光中闪着光,奔驰的马儿鬃毛高高扬起,长长的马尾似飞扬的流苏。那是万马奔腾的画面,那气势如洪流卷过草地。年轻的知青带着骑士的风采,手执长鞭追随马群奔驰在原野上。傍晚归来时,马群一片安详,吃饱的马悠闲地打着响鼻,甩着长尾巴,迈着稳健的方步走向马栏。牧马的知青跃身下马,把马鞍笼头卸下,常常亲热的拍拍马的身体,或者拿出刷子,给马梳理鬃毛,或者打水给马洗个澡,那种爱马之情已超出人马的关系。看着他们,我常常想什么时候我也能骑上骏马,像他们一样精神抖擞地驰骋在广阔的原野上。
     那时耕种技术还比较落后,可是这些知青哥姐们和我们的父母一样,风里来,雨里去,挥锄铲草,挥镰收割,肩扛手提,不论酷暑还是严寒,把他们的足迹深深地印在东北的土地上。
    这些从城里来的哥姐们,在我们的黑土地上努力地磨练着意志,他们勇敢地接受黑土地的考验。他们用柔嫩的双肩担起了黑土地的重担,他们用细嫩的双手耕耘着黑土地。他们白嫩的皮肤被东北凛冽的风吹得粗糙了,他们的手磨出了厚厚的茧子,但他们认为这是他们的骄傲。
     如果说农村的广阔天地锻炼了知识青年,那么也正是知识青年改造了农村的天地,他们用青春为黑土地谱写了一曲曲华美的乐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4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4332
沙发
发表于 2015-10-28 21:50:29 | 只看该作者
拜读了!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和它周围环境很重要,也正是你有一段和知青们共处的经历,才让你学到了很多。当然知青中也有不好的东西,但还是好的东西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8928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2231
板凳
发表于 2015-10-28 23:04:22 | 只看该作者
      能够如此细腻的描叙一个孩子对知青当时学习生活劳动的情景,真是让人感动。多么有心有情感的的一位孩子。谢谢楼主的贴文的每一个细腻的表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9

主题

2014

帖子

1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4151
地板
发表于 2015-10-29 05:26:1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英子小妹文章写的非常好正因为就是当年我们在战备连队的真实情感,不愧为连长的女儿好文笔。期盼分享你更多的好文章!
只有健康是自己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主题

326

帖子

826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65
5#
发表于 2015-11-8 16:18:48 | 只看该作者
      拜读
      再读您的忆文,看似朴实无华,实则暗蕴玑珠,把一段年少时期与知青的情缘描述的深切细腻,让老知青们读了为之动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15 23:06 , Processed in 0.193011 second(s), 2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