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瑞丽江边 于 2016-7-29 15:49 编辑
小卜少身段的苗条和优美是无以伦比的。这真可印证了“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瑞丽山水的秀美,养育出水傣小卜少婀娜多姿,抚媚动人的身段。可能是由于亚热带的气候,也可能是从小热爱劳动的原因,她们的发育比汉族要早,十四、五岁的小卜少都已出落得亭亭玉立了。她们不但身材苗条,而更显丰盈饱满。阳光和水土让她们的肌肤红润细腻,劳动让她们长得结实、健康。她们身着的露出一部分细腰的紧身衣和筒裙,更是恰到好处地显露出她们那独有的体态曲线和优雅的身姿。她们不但具有身材的良好条件,同时也大胆追求服装的漂亮色彩及饰物。她们尤其喜爱水红、鹅蛋黄、淡青(鸭蛋绿)、翠绿等几种鲜艳而不媚俗的色彩搭配,她们的头上随时都插有一朵或几朵幽香的缅桂花点缀着自己。在村寨边、竹林旁,在田野中,在阳光下的小卜少们,那艳丽动人的色彩,那风情万种的身姿,真让人感到象是来到了世外桃园,更让人产生了对人间仙境的无限遐想。。。。。。 瑞丽的小卜冒是那种大胆追求幸福,生活无拘无束的乐天派。一般到十七八岁后,就更加追求一种独立性了。不管是劳动,还是生活,他们都不愿象以前那样合群了,更喜欢独来独往。他们也爱美,但不再拘泥于本民族传统的约束,更多地是模仿缅甸青年和汉族青年的着装和生活方式。那时,你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小卜冒所追求的那种时髦的打扮:脚蹬皮鞋,(那时知青中也没有人穿得起)身穿小管裤,裤管和屁股几乎被包得没有一点多余的布料(布料是当时内地根本看不到的在缅甸买的一种叫“快巴”的最时髦的日产化纤布),上身一般是“快巴”做的日式西服,最通常的颜色是油绿色。他们用厚厚的发油把头发擦得油光铮亮,肩上挎着两件最重要的行头:第一件是国产"红灯牌"半导体收音机。他们常常一路走,一路放着广播电台播出的歌曲,一边哼着歌,当然他们放的不是当时的革命歌曲,大都是缅甸台放的那些我们听不懂的缅甸爱情流行歌曲。到后来,便是提着那种先于国内流行的日本产或台湾产的半导体收录两用机。他们一边走,一边大声地放着流行歌曲磁带,招摇过市。这是一种自我包装,自我宣传的有效方式:它可以引起更多的小卜少的注意,既显示了自己的富有,更表示了一种时髦。小卜冒身挎的第二件重要行头:一只三节甚至是五节电池的手电筒,这是专门拿来“看电影”用的。 “看电影”是那个年代小卜冒“猎少”(意为找小卜少)的最佳场所。每当一个寨子或兵团的一个连队放映露天电影时。小卜冒、小卜少就会特意地梳妆打扮一番去“看电影”。小卜冒通常是两三个人结伴而行。头发抹得油光铮亮,身着西装和小管裤,身上洒满外国香水,肩挎半导体便携式收音机和手电筒,一路放着歌曲,一边哼唱着向几里甚至十多里的露天电影场步行而去。小卜少则五六个、七八个结伴而行。她们也特意打扮得漂漂亮亮,身上也洒满了香水,同样挎一把两节电筒,一路打闹欢笑着走向电影场。傣族“吡啷” (已婚妇女)“宰龙”(已婚男子)等年纪大一点的去看电影都要带上一个小竹凳,但小卜冒、小卜少是不带凳子的。一是他们年轻,不愿坐,实际上他们看电影也不会去坐。他们看电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看电影只是一种形式,一种过场。而“猎少” (找朋友、谈恋爱)才是实际的内容。
露天电影放映时,我们兵团的青年和职工以及已婚的傣族都规规矩矩地坐下来认认真真的享受着看电影的乐趣。但小卜少、小卜冒决不会把注意力放在电影屏幕的故事中。他们通常都站在人群的后边或周围,也有的站在幕布后面去看反面的电影。这时,只有他们才是最活跃的一群人。小卜少们排成一排互相说笑,不时点评着屏幕上的人物,若出现了精彩的镜头(多半是青年男女恋爱的镜头),她们会齐声发出“欧!――欧!”的欢呼声。但更多的时候她们则是与前来“猎少”的小卜冒们相互用电筒照来照去,以便看清对方的面貌是否英俊、是否帅气,是否合自己的心意。
小卜冒此时多是单兵出击,最多能有两个小卜冒结伴到小卜少们面前去“选美”。这时小卜冒的三节、五节电筒派上了用场。他们手拿着电筒毫无顾忌地把亮光从一个小卜少的脸上移到下一个小卜少的脸上,对感兴趣的小卜少还会从头到脚的多照几遍,以表示喜欢、欣赏。小卜少们也同样大胆的拿着电筒与小卜冒相互对照着,还不时与同伴,与对方打趣、嘻笑,玩得好不开心! 当小卜冒将一排小卜少挨个照亮过目之后,就会有重点对自己喜欢的小卜少展开攻势。如果小卜少也有意的话,你会看到他俩很快就站到了一起,手拉着手,或肩扶着肩地说笑起来,时不时还与其它小卜少同伴打趣逗笑,真是无拘无束,开心、痛快不已! 电影散场后,我们汉族与已婚的傣族都纷纷回家休息了。而“猎少”的小卜冒,小卜少们还意犹未尽,他们在返家的途中仍然继续尽兴地玩乐。己物色好自己伙伴的小卜冒、小卜少们此时就会成双成对地脱离伙伴,单独到密林中或僻静处幽会去了。
据老工人讲,文革以前特别是五十年代的小卜冒、小卜少们在看露天电影时,他们的行为更为开放、大胆。电影场上随时可见成对的小卜冒、小卜少紧紧地依偎在一起窃窃私语,很多热恋中的情人还会用一床大毛毯把自己从头到脚严严实实地遮盖起来,在两人的小天地里尽情地享受着热恋中的幸福和快乐!我们在瑞丽的几年中己很难看到那样的场景了。在天较冷时,偶尔可见一些小卜冒和小卜少在电影场上共披一床毛毯的,但没象以前那样把自己全盖住了。
记得那时我们走夜路,常常会在路边发现一个蹲着的披毛毯的小卜冒或者是宰弄出现在眼前,往往会冷不丁地被吓一大跳。他们蹲在路边一动不动,也不出声,夜幕中你也没法看清他的脸面。那时,我们也只能小心翼翼地从他的身边走过,然后继续往前走,总担心会发生什么意外。偶尔也会遇到蹲在那里的披毯人当你走近时突然间站起来,这突然的举动,往往吓得你心里咚咚直跳! 好再,那些年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还没有发生过什么意外。但至今我仍然不明白这些小卜冒或宰弄一个人默默地呆在那些荒野路边是为什么?多年来,这给我留下了一个未解的迷。不过,当皎洁的月光洒满山林夜深人静时,却常能听见丛林深处飘然而来的阵阵歌声,也许这歌声表达了他们的哀愁或欢乐,只可惜,我从来没听懂过。 傣族小卜冒、小卜少是最讲自由恋爱的。在婚前的数年间,他们可以无忧无虑、毫无约束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恋人,并尽可能地享受恋爱的乐趣。这时期,他们并不是为结婚而选择恋人,而仅仅为自己的喜爱而选择。这段时期也可能是傣族人生中最自由、最快乐、最幸福的一个阶段。在他们的恋爱季节中可能会经历无数次的热恋,虽然,恋人一个又一个地离开了自己,但好象“失恋”一词与他们无缘,他们仍然继续追求着新的恋人、新的欢乐、新的幸福。
小卜冒、小卜少经过几年的自由恋爱后,相对安份一些了,恋人也不再经常变换。但他们热恋的程度并没有降温,仍然大胆而热烈。这时的小卜冒、小卜少在经济上基本自主了,他们有条件买更多更好看的衣服,开始戴上当时内地都见不到的日本产“双狮”牌手表,更气派的还能买来一辆一百多元的单车。在那个交通运输极不方便的边疆地区,这可是一件又方便又气派的家当。有单车、戴双狮表的小卜冒无疑是最让人羡慕的了。骑单车的小卜冒无不得意,常常见到他们把恋人搭在单车的前杠上,两人窃窃私语或有说有笑去赶集,或是去参加什么朋友的婚庆等活动。有时见到数对小卜冒、小卜少的单车队伍,那一路笑声,一路欢歌的情景,用现在的成都话来说:“巴适得简直不摆了!” 一别瑞丽已是二十多年,傣族小卜冒、小卜少乐观、活泼、纯朴自然、洋溢着青春气息那鲜明的民族形象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我喜欢他们那种热爱生活的态度,叹服他们对美好事物大胆和挚着的追求精神,更欣赏他们那种与大自然水乳交融的纯朴的民族性格。我从心底里希望他们今天仍然能保留着那些永远都应属于他们自己的美好的东西。 此文初稿于1997年.
注:照片除署名外,均选自网络,侵删。 配图完稿于2016.7.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