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张翟西滨 于 2016-10-10 20:19 编辑
据《中国未成年网》报道:今年暑期,乐清市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孝文化·心之旅”活动,营员和志愿者被分到“孝、悌、忠、信、礼、义、仁”7个小组,活动在细节中体现了传统文化,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学习孝亲感恩演讲、感恩生命树、礼仪、绿色环保、团队建设、德音雅乐手语舞等课程。此次“孝文化·心之旅”夏令营旨在“孝文化”从娃娃抓起,通过开展道德实践、公益体验等活动,全面系统地对参加活动的孩子们进行传统美德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消息读罢,击节叫好。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从小培养、灌输他们“孝文化”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回首往事,我们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尤其,老一辈革命家,多次勉励中国少年儿童,要“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然而,现实社会中,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学生孝道启蒙、价值取向的现象,在一些学校和部分家长中,还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在校是小学生,在家是小皇帝”,“要啥给啥,缺啥买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等好逸恶劳,不良习气,还在一些孩子中间蔓延、流行。难怪一位教育学家认为:“孩子娇生惯养,很大程度上是从小被宠坏的。”事实上在我们偌大的国度里,“不敬不孝”之事屡有发生,打骂父母的有之,虐待老人的有之,甚至残害亲人的亦有之,这些丧尽天良,有悖于孝道、法律的可耻行为,不能不令人痛心疾首!
浙江省乐清市,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孝、悌、忠、信、礼、义、仁”为内容的“孝文化”教育,委实值得点赞和推广。其一,向全社会的学校、老师和家长提出了一个十分严肃的课题。即:“孝文化”从小抓起。也就是说,面对社会和家长,我们的学校不仅要培养出高分数的学生,更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其二,对孩子们进行“孝文化”教育,不单是学校一家之事,尚需家庭、社会诸多方面通力配合,齐抓共管。只有全社会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皆以高度的责任感,来重视学生的“孝文化”,那么,“孝文化”从小抓起一说,才不会是一番空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