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理想
1966年春夏之交,初三的学习已基本结束,同学们按着老师的吩咐都已经照完了准备毕业用的一寸头像照片。在同学们仍在很用功学习的同时,毕业的去向也在同学之中引起了一些议论。父母告诉我好好准备,认真复习,准备考高中。从小父母就常告诉我好好学习,考名牌大学,长大当工程师。尽管我对当工程师的概念不很清楚,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当时在社会很时尚的说法。我尊重的姐姐大学毕业当上了工程师,家里平时耳闻目睹的熏陶,上大学已经是我心中一种强烈的想法。并且觉得上大学会受到人们的尊重,在大学里既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而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又能结交一些好的同学。我这个人不喜欢孤独,特别喜欢在周围寻找一些有能力讲义气的人做朋友。我认为和同学相处总认为应该像历史小说描写的绿林好汉一样情意相投、志同道合。人生如果有一些肝胆相照的朋友,感觉会活得畅快淋漓而更有意义。
自己刚入中学时很是贪玩淘气,一度学习很不好。在小学上课的时候我课堂能够注意听讲,但课外很是贪玩。靠着自认为聪明和记忆力较好,学习成绩还不错,以至于考上了沈阳市二十七中重点中学。但上中学我仍沿用小学的学习方式,上课能够注意听老师讲课,但课余就是玩,有时作业都不做。中学的课程比小学多而难,以至我学习成绩很不好。但经过我的一段努力,学习成绩有了上升:初二好于初一,初三好于初二。我们那时候考试主要考数学、语文和俄语三科,而我在初三平面几何期末考试中得了100分,其他两科也过了80分,这让我凭添了几分自信。虽然班中一半多的同学考了100分,并且还有几名同学得了双百〔俄语、数学各100分〕,但我们学校是市重点中学,学生的成绩是上乘的,我认为自己考上高中还是很有希望的,是不会让父母失望的。
其实我心里还是有很大遗憾,因为我从小就喜欢看一些战斗的电影和图书,非常羡慕那些英勇杀敌的英雄,所以最大的心愿是当兵。我认为战场上才能显示出男子汉的英雄气概。像关羽一样统率千军万马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像黄继光、董存瑞那样光荣牺牲,醉卧疆场马革裹尸,为人民利益而死流芳百世。但当时当兵政审是很严格的,因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枪杆子握在谁的手里是关系到无产阶级政权的千秋大业。政审是按家庭出身来区分政治立场的,非常不幸自己不是贫下中农出身,虽曾参加过几次体检,但每次都过不了政审关。尽管内心深处有为国家牺牲一切的想法,但政审不合格,总感觉自己好像被列为革命的对立面。就像电影里不是汉奸却被当成汉奸一样,心里很不平衡。有时候也常想,还是战争年代好,不论什么出身都可以上战场,那我就会像英雄一样地去战斗,和大多数革命者一样把自己的人生献给人民的解放事业。
自己的理想很多很杂,对人生的很多职业都感兴趣,选择什么职业也很纠结。当时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搞得轰轰烈烈,但我对当工人根本没有想过,对当农民更是从来没有想过。毕竟还有高中三年,继续寒窗苦读,学好功课是关键,到时候再决定人生目标而报考相应的大学。但更使我连做梦都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全国范围内所有学校竟然会发生持续几年的停课,出现老师不讲课、学生不读书、学生斗老师、学校变战场的混乱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