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查看: 6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逝去的岁月》连载3

[复制链接]

103

主题

107

帖子

51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1 13:57: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五、后代
盛夏的一天,我和几个同学说说笑笑走进校园,发现到处贴满了标语,贴得最多和最醒目的是“革命造反精神万岁”。树干上、树丛中、走廊的墙上到处都是。我是头一次看到有“造反”字样的标语,感到吃惊和不解。更为惹眼的是在楼门口两侧挂着很大的对联:“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横批是“基本如此”。墙上还贴着《红后代宣言》,校园好像一下子充满了火药味。

一夜间以高三田永生同学为首自发成立了“红后代”学生组织,大约有几十人,他们大多是“沈空”的军人干部子弟。我们的邻班77班宋光杰、李彦敏等沈空子弟也都参加了“红后代”。宋光杰身体很壮实,很能举重;李彦敏也很爱好举重,我也很喜欢举重,那时候常在一起玩。平时感觉他们班很多同学都很文静谦和,现在却变得严峻和激昂,给人一种秀才投笔从戎的感觉。

“红后代”都穿着一身草绿色军装,腰中系着皮带,左臂上戴着书写“红后代”的袖标。还有很多人将皮带拿在手中挥舞,高喊着打倒“师道尊严”等口号,还管出身不好的学生叫狗崽子。

在我到校之前他们还批斗了王明玉老师。王明玉老师是因为一走进学校,看到了校园到处都贴着“革命造反精神万岁”的标语感到不解,顺口说了一句:“这不是反标吗?”被红后代听到后马上进行了批斗,王老师稀里糊塗不知道怎么回事和如何回答。这时候我们班的王克非同学看到了,马上走过来证明王老师是好人,但也遭到红后代的质问。当知道王克非出身不好时,红后代更是群情激昂把矛头指向了王克非,进行漫骂和批斗。王雷同学看到了又帮王克非说情,也遭到了红后代的指责。幸亏王老师是我校难得出身好的老师,才最终逃过一劫。其实刚一看到“革命造反精神万岁”标语时我也很不理解,感觉“造反”是一种颠覆社会的口号,那时候还不知道毛主席语录里有“造反有理”的词句。

“红后代”是我们学校“文革”最早自我成立的群众组织,血统论对联和“造反”等口号也是“红后代”最先提出和张贴的,可以说我校“文革”的高潮是“红后代”最先挑起来的。

当时“红后代”还有一首歌曲《鬼见愁》,歌词大致是“老子革命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要是革命你就站过来,要是不革命就滚你妈的蛋!滚你妈的蛋!”可见当时“红后代”是多么的偏激和火药味十足,把自己当成响当当的革命左派,对其他人极端地侮辱和蔑视。

“红后代”是受北京早期红卫兵的影响而成立的,只不过是名字不同。我只知道我市有“红后代”组织,也不知道其它地方有没有这个名称。

六、红卫兵

在“红后代”组织成立不长时间,我校成立了红卫兵组织。红卫兵是全市有组织成立的,班级设立红卫兵中队,学校设立全校红卫兵指挥部,学校红卫兵指挥部又受区、市红卫兵指挥部的领导。红卫兵是北京清华附中几个学生首先发起成立,之后迅速在北京中学和大学相继成立,其核心成员都是高干子弟。以后迅速传遍全国,全国大中学校的学生都成立了红卫兵组织。我校“红后代”组织曾和我校红卫兵组织并存一段时间,然后没有什么活动而默默无闻了。

家庭出身好是参加红卫兵的唯一标准,我们班56名同学就12个人是红卫兵。我班团支书韩立春出任沈阳市红卫兵第四联合指挥部副政委,我的好朋友鲁润玖同学任我班的红卫兵中队长。

以前出身不好的同学聊天都对家庭情况避而不谈,这个时候我才知道我们班出身不好的同学这么多。那时候把家庭出身好的称为“红五类”,即革命军人、革命干部、工人、贫农(包括雇农和佃农)、下中农。出身不好的在文革前很长时间都叫四类分子,即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后又增加了右派,变成了黑五类,简称地富反坏右。文革时又把资本家、走资派(也称黑帮)列入出身不好,将出身不好又统称为“黑七类”,这个叫法也是“文革”最流行的叫法。那时还有“黑九类”的一些说法,把教师和知识分子也包括进去,这仅是个别叫法没有普及。但那时是红卫兵说了算,这些叫法扩大了斗争面,也使更多的人天天惶恐不安。我那时候也纳闷,怎么随着阶级斗争越来越激烈,革命越来越高潮,阶级敌人队伍怎么越来越壮大?到我儿子时还不弄到“黑几十类”了。

红卫兵当时就是天之骄子,就象有的《红卫兵宣言》说“我们是最最敬爱的毛主席红卫兵,是旧世界当然造反者!我们为什么是毛主席的红卫兵,就凭我们是革命的红五类子弟,就凭我们对党对毛主席的无限热爱!无限忠诚!无限信仰!无限崇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我们!我们!!我们!!!……”。

遵循毛主席教导:“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学校红卫兵小将把学校的“运动”搞的是“如火如荼”, 学校高音喇叭反复喊着口号或念着批判材料或唱毛主席语录歌,用当时的话是出现前所未有的革命高潮,不是乱得很而是好得很。还有一首红卫兵歌曲,“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卫兵,大风浪里练红心,毛主席思想来武装,横扫一切害人虫,敢批判,敢斗争,革命造反永不停,彻底砸烂旧世界,革命江山万年红”,这首歌曲更加激励红卫兵革命造反的斗志和一种出自天生的自豪感。红卫兵当时是被认为最革命的一种极具特权的一个组织,全身仿军人打扮,少数有能力的人是一身草绿色军装军帽,大多数红卫兵穿着仿军装,腰上系着武装带,左臂上戴个红袖标,印着毛主席的草书“红卫兵”三个金黄色的大字。

那时的红卫兵真是让人羡慕,让人敬佩,让人害怕,让人胆战心惊。因为谁是好人坏人,谁该打倒,谁该批判和批斗,谁该抓起来,谁该拳打脚踢,谁该棍棒伺候是红卫兵说了算,很多时候是不需要讨论的。因为一个红卫兵找点理由批判一个人,是最革命的行动。其他的人只能参与革命行动,哪会敢阻止革命行动呢?当时中央有个文件《严禁出动警察镇压革命学生运动》,其中规定“不准以任何借口,出动警察干涉、镇压革命学生运动”,“警察一律不能进入学校”。能领导红卫兵运动的除了毛主席就是中央文革小组。那时红卫兵自发的轰轰烈烈运动无人敢管,红卫兵至高无上的特权让人敬畏。

我们学校出身好的同学不多,可能为了壮大队伍,不久又成立了一个红卫兵外围组织——“卫红兵”。也不知道这个名字的表面意义是保卫红卫兵的兵?还是保卫红色政权的兵?“卫红兵”袖标戴在胳膊上尽管常被校外的人误认为是把字印反了而遭到耻笑,但“二等公民”总算是被吸收到革命队伍中了,有别于出身不好的“下等公民”。我们班又有十来个同学被光荣吸收到这个组织了,可能他们家庭出身都是中农什么的?反正吸收的标准就是一个家庭出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24 00:25 , Processed in 1.170002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