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3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逝去的岁月》连载——25(上)

[复制链接]

103

主题

107

帖子

51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4 13:25: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河沿                              在当逍遥派的日子里,我也常和同学、伙伴到小河沿玩耍。
小河沿路位于大东区南部,万泉河的北岸,故得名小河沿。清代该地就已形成便道。1952年,将土道改建为沥青路。1957年,命名为小河沿路至今。

人们习惯性地称小河沿并非单指的是小河沿路,而是一个区域的称谓。往往指的是万泉河南岸的万泉公园、万泉公园前门对着的夏芳园和河北岸的小河沿路那一区域的统称。

据《沈阳县志》记载:“在邑城抚近关(大东关)之东,源出观音阁之涌泉,西流入东水栅栏至魁星楼,过虹桥而南注入南水栅栏,与二道河会,俗呼小河沿,即小沈水也。清波一泓,珠泉万孔,而四时不涸又名万泉河。河之上水草丛生,荷花茂盛,为夏日游人避暑之地。”

  清末举人、辽东才子刘春烺有诗赞云:“万泉河畔引清流,白舫蓝舆作冶游。六月莲花三月柳,醉人风月似杭州。”近代诗人钱公来有首《万泉垂钓》诗:“小河沿上柳如茵,画舫竹歌历历春。借问柳荫垂钓客,青衣行酒又何人。”诗人们将小河沿描绘的如诗如画,可见昔日小河沿就已成为踏青、避暑、垂钓、赏雪之佳处。沈阳从前的八景中如“万泉垂钓”、“万泉莲舟”、“星阁晴霞”等景观,皆在万泉河畔的小河沿,小河沿也是沈阳最早的公园。

  因小河流水、树木茂盛、环境幽雅,引来游人如织,一些名人在这选居。清末东三省总督赵尔巽的公馆建在园内,东北军阀杨宇霆和吴俊升的公馆都建于河边和附近,小河沿幽美的风景也已成为名人居住的首选之地。

小河沿是我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玩耍嬉闹和休闲锻炼常去的地方。虽然那时候我们玩得很简单,但却充满了乐趣。从家步行到小河沿不到10分钟,我常和伙伴、同学在这玩耍。童年时河里戏水、上假山捉迷藏、树丛里捉蛐蛐(蟋蟀)、草地上摔跤、撞拐等。当年万泉公园也是沈阳市最大的动物园,我们也常在这里观赏各种动物。在一些庙会和喜庆的日子,我们一帮小朋友还很喜欢看拉洋片和各种江湖艺人表演,买糖人和棉花糖吃,买些小玩意等,感觉比鲁迅小时候的百草园要好得多。小学班级活动、中队会活动等,很多时候都在小河沿里举行。文革我没有参加任何组织当了逍遥派,有了更多的时间在这里玩耍。

     小河沿地区拥有厚重的民间历史文化,这里曾是沈阳地方民间文化形成与发展的繁盛之地,在小河沿这块不大的地方,说书的、唱戏的、打把式卖艺的、拉洋片的、变戏法的、相面算卦的、摆地摊的、卖膏药、卖大力丸的,卖各种民间传统小吃的,真是五花八门干什么的都有。

当年小河沿(万泉公园)不光是风景秀美的公园,也是人们晨练的好地方。我小时候到小河沿早晨练武术各个门户非常多,什么“太祖”、“地功”、“鸳鸯”、“武当”、“少林”、“罗汉”、“八卦”“形意”、“戳脚翻”、“太极”等都有各自的场子在练。师傅在场边一坐,徒弟挨个演练各种拳术和器械;也有师傅在前面一招一式领打,徒弟们站成整齐的几排,跟着师傅也一招一式地练习;也有的在练习徒手对打的,也有持器械对打的,什么单刀对花枪、三节棍进枪等。那时候练功都很刻苦,习武人刀枪剑戟各显身手。小河沿是练武术比较集中的地方,很多名师名徒都曾在这里练过。清晨在公园走一圈,看到不同流派习武练功,拳打脚踢、刀光剑影,就好像是武术各种流派的观摩场,让人目不暇接赏心悦目。

小河沿还是摔跤比较集中的地方,清晨摔跤的场地也很多。因为摔跤都是对练,竞技性很强,双方穿上褡裢(摔跤专用的衣服)你来我往,会惹来众多的人观看。小河沿每逢节日和各种庆祝活动除了各种文艺表演外,都有摔跤表演。沈阳一些摔跤名师都曾上场表演,如郝立春、张风纪、张梅春等名师。我那时候很喜欢看摔跤,小时候看过一场于风山大战张风纪的摔跤表演至今仍有印象。

中国式摔跤是一项很古老的传统运动,技巧多、强度大、竞技性强,不但能强身健体,并且实战性和观赏性都很强。我不明白在各种体育运动不断发展和创新的今天,为什么取消了中国式摔跤这个中华民族体育项目中的瑰宝。前两年在电视中看到法国举办中国式摔跤比赛,外国人举办,参加者也大都是外国人,中国就一个天津的摔跤爱好者自费参加,还没有取上名次,这真是极大的讽刺,令人感到惭愧,但愿中国式摔跤能得到继承和发扬光大。

小河沿清晨还有很多中老年练 “五禽戏”、“三益功”等传统益身的项目。还有一些翻跟头、玩石锁的、练嗓的、唱京剧评剧的、跑步散步等各种锻炼的人群。我的邻居马秀森是沈阳京剧院的武生,他常在这里教人“翻跟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18 22:19 , Processed in 0.160009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