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查看: 102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回想当赤脚医生时的那段岁月。。。

[复制链接]

1281

主题

4041

帖子

2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06933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14 07:19: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想当赤脚医生时的那段岁月。。。
平平

    在网上看到写农村赤脚医生的文章,我心情很激动,马上回想起我在上山下乡当赤脚医生的情景,它像开闸的洪水一样,许许多多的病例马上浮在我的眼前。。。
    记得在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五营当赤脚医生时,碰到的种种病例,就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仍历历在目。
    1、 接生。在农村,不像现在在大医院一样各科分得很清,各职能间交叉很少,在农村就是个全科医生,不论五官科、内科、外科,儿科等,遇到什么病都要全部诊治。记得有一天晚上我值班,连队打电话说有一产妇快要生产了。当时兵团人员构成中。除了少数现役军人,老军工(老军工是指解放战争结束后,奉命就地转业的军人)、当地人外,大部分都是知青,全团有几万人。快要生产的是知青,接电话后,我熟练地带着产包以及一些必备的药品,就匆匆上路了。到了现场,按常规检查,发现胎儿位置不正,是横胎,懂医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胎位。弄不好,宫口开了、羊水破了,胎儿出不来,会造成产妇大出血、胎儿窒息死亡的。看到这凶险的场面,我特别的冷静,这可能是做医生养成的习惯,别人越是紧张,我反而越冷静,虽然以前没遇到这种情况,认真分析,仔细回想起疑难杂症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规范,要求、注意事项等。好在产妇宫口刚开,离生产还有一段时间,马上采取了一些有效的牵引措施。当时我才20出头,有的是力气,如换成现在老年了那后果就严重了。经过反复、认真地长时间牵引,位置逐步正了。这时,宫口也逐步开了,羊水流出,胎儿顺利的产出。当听到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我那时的心情比产妇都要高兴。尽管很累,整晚没睡,但一点睡意都没有。婴儿八斤二两,女孩,现在算来已经四十多岁了。
    2、 抢救自杀病人。我记得在一个冬天的夜晚,一个连队来电话说有个女人上吊自杀。兵团医疗人员的配备是这样的,团部有医院,每个营有卫生所,连队有卫生员,我们一般是处理连队卫生员处理不了的病人。到现场检查,病人呼吸,心跳、都没有,病人面如死灰,口吐血沫,身上充满着异味,非常危急。我马上熟练取出急救用药,可拉明、洛贝林、急救三联针。取出近十多公分长的针头,抽出急救药,找准病人心脏的位置,见到动脉回血,(打这药很有讲究,打错了就起不到急救的效果,一定找准位置,)将药液打进病人的心室。马上配合人工呼吸及心脏按摩,经过约半小时的急救,病人逐步恢复了自主呼吸与心跳。然后,经过一些附助治疗,病人就完全恢复了。家属千恩万谢,我也感到非常的开心,毕竟,我抢救了一条生命,过后,看到这个病人时,她也充满内疚。
    3、 抢险外伤病人。记得有一年夏收夏种大忙季节,大量的麦子收割回场堆成麦垛。一般堆得有十多米高,是圆形的,真径约三十平方左右。这可是个技术活,一般都是有经验的在上面,下面则有许多人用三叉(一种用钢筋打造成三个刺,约有20~30公分长,有一些弯弯的,头上尖尖的,装有很长的木柄),将麦子不断地叉上去,上面的人忙着堆。堆好后,不知谁忘了一把三叉留在麦垛里,尖头朝外,外面麦子盖住,看不见。堆好后,上面的人下来时,不幸被三叉叉住了后背,整个背被三叉划破了约20公分左右长的口子,己经看到肋骨,如再深一些就会造成气胸,呼吸停止而死亡。此时,背部鲜血直流,一会儿,整个人就被鲜血染红了,现场人员马上将人送到卫生所。我看到此病人,马上消毒、打麻醉,清创,将嵌在肉里异物去除,坏死的皮、肉剪去,大一些血管缝合,然后将组织一层层缝合,打破伤风針等一系列辅助治疗,病人很快就康复了。以后看到他又生龙活虎地在干活,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开心。
    4、 抢救已死的病人。知青来到兵团,后来改为农场了。都是整建制的来的,一个班,一个学校,一个地方,都是来自各地的知青。虽口音不同,生活习惯不同,总的关系都是不错的。但也有一些知青之间总有一引起不愉快。在兵团劳动强度很大,体力消耗很大,饭票总不够吃,女生要稍好一些,男生更厉害。当时国家粮食紧张一切粮食都要凭票供应,当过知青的人都知道。有一个女生宿舍,一个女生总感觉饭票少了,一直怀疑同宿舍某个女生偷了她的饭票,通过多次的争吵,也总没结果。有一次,又发现少了,然后大吵。被嫌疑的女生感觉受冤,一直想不通,在某个晚上,偷偷地跳河自尽了。大家纷纷都到处去找,一直没找到。时隔几日,忽然在河里发现了,打电话到卫生所说去抢救。我一到现场,由于人浸在水中已有几日,早就肿得没有人样了,还散发出阵阵味道。周围围了好多看热闹的人,一些与死者关系好的女生在呼天喊地的痛哭。人早就死了,你说还有抢救的必要吗?围观的人太多,大家都有一种期盼起死回生的心情,不抢救有失人的心理,说医生到现场不抢救病人,从伦理上也说不过去,为求得精神安慰,马上实施一些抢救的流程,结果也是徒劳的,但是安抚了现场看热闹的人。
。。。
    回想当初的环境、医疗设备、技术水平,与现在城市大医院相比,差距很大,但那浓浓的乡情,医生与病人之间纯朴、善良、互助的关系,那些病人对医生无限敬仰的眼神,直到现在,四十多年过去了,还牢牢地记在心上,每每想起,有太多的感慨。。。
    由于看到太多的病人、太多的伤痛、太多的死亡,总感觉人的生命太短,真正有价值的就那么三十多年,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所以,不管人在什么环境中,身体健康始终是第一位的。生活中,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能让人处且让人,相逢也是一种缘,不要为一些无谓争吵伤了和气,你好大家好,一团和气,对生活、对身体有好处。你说是吗?
    愿兄弟姐妹们健康长寿,幸福快乐!

原陕北延安地区延长县郭旗公社插队,祝愿全国的知青朋友们幸福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56

主题

7万

帖子

38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80355
沙发
发表于 2017-9-15 04:53:56 | 只看该作者
读,欢迎凌云志朋友来同一代人发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8-27 11:59 , Processed in 1.185600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