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75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历史的棱镜看知青的上山下乡(三)

[复制链接]

3

主题

9

帖子

4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7-31 18:51: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迟来的风 于 2018-7-31 19:07 编辑


                 用历史的棱镜看知青的上山下乡(三)
                                       作者:风  月


   第三部分标题目录:5.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评价    6.结尾及结束语
   注:参考资料条目见第三部分尾后。

                                          第三部分
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评价
  1,评价的内容、标准、角度、立场:

       力求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用全面而宏观的角度,可信而公认的资料和数据,从政治、经济、社会、国防等国家重大方面去分析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真实因素,并以客观、中立的眼光来分析、审视、判断、评价知青的上山下乡有无历史作为和历史价值?以说明其对于当时的国家和社会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2,正确客观评价的历史、社会价值:
   
       对知青上山下乡客观的评价,有着不可忽视的历史和社会价值。首先,前期知青的上山下乡对当时国家经济的快速衰退、就业的巨大压力是否起到了缓解作用,让国民经济能及时喘口气,有机会再次复苏,走上相对的正轨。对于这一点,历史给出了明确的认可。1966~1976年的国民经济产值指标(参看前图)完全能够说明问题。无论一代知青的青春甚或是一生因此而付出,或者说是牺牲,也无论知青自己认为是有价值的贡献,还是无价值的蹉跎,但国家的经济危难却因此而被摆脱,并逐步转变向好。俗话说得好,“危难时,没有这口水,怎能有后来的这条大鲤鱼”。这并不是夸张,历史也不能假设,共和国的那段历史就是如此发生的,谁也改变不了,谁也抹煞不了。也许这样看问题就是知青最大的历史价值。

       有头脑清醒的学者说道:对于像对成千上万知青对国家作出贡献的彻底否定的这种思想道德论调,是导致社会道德沦丧的重要原因,这种社会普遍的道德沦丧,会成为国家发展,迈向新时代的严重障碍。因此,我们要将以习近平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人物曾经在知青时代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的非凡经历,以及他们的经历所蕴涵的宝贵精神财富,通过多种形式奉献给读者,奉献给人民,奉献给社会。充分发挥它的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这就是它不同凡响的社会价值,思想价值和精神价值。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对知青上山下乡的评价,应该从消极的政治因素为主,转向客观的经济因素为主。在这样的背景下,对知青上山下乡评价的历史与社会价值,会更加的具有正确的历史借鉴意义和社会汲取意义。
  3,本文的评价

       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活动,从发端到结束,先后持续了25年之久。它的发展演变,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这是一段内容很复杂而又非常值得研究的历史过程。而我们通常所指的是文革期间知青的上山下乡,因为其规模浩大,影响深远,以致21世纪(2018年)的今天,仍然还显露着那段历史浓浓的痕迹和影响。

       一代知青既己将青春写在了那段历史中,那我们就要认真地看清那段历史,客观地研判那段历史,更要尊同那段历史。多少年过去了,知青的话题,上山下乡的对与错,仍然扰动在当今人们的心中,成为一个难解难辨的社会话题,犹如一个无法解开的死结。知青及其的上山下乡运动究竟为何而发生,它对于当时的家国和社会究竟影响如何?这一代人的付出和牺牲究竟值不值?站在那个时代的经济与就业层面去看,笔者已在知青上山下乡的因素中阐述的很明白了。在此试图站在更广义的客观立场,用正向、积极的观点,去讨论与之相关的话题。

       对当年知青与上山下乡真实的了解与客观的评价,对知青的青春岁月甚至一生来说无异是至关重要的,这影响到他们的声誉及心理情感,影响到他们特有的知青情结。那么,知青到底是不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是上山下乡运动的牺牲品,还是文革的牺牲品?或者说都一样,这是一个严肃而慎重的问题。如果说,人的经历和随之的声誉会影响他一生的思想情感和心理,未免太过虚假,不如钱财和平顺的经历对人的影响来的现实。那么,最起码人不能糊里糊涂地活一辈子,要弄清与自己相关的事与世,这样,人才能安然的面对自己曾经做过的一切,经历的一切,才能为自己的曾经做出一个正确而坦然的评价。有一点,需要我们注意,由于知青上山下乡本来具有的经济意义却让文革的极左思潮操控利用,被其突显的政治而绑架,导致它不是沿着自己正常的轨迹前行,而是靠文革政治的强制力量推演。所以我们不要让那个时代“政治高于一切”的极端思想观念继续影响到今人的思维模式上。因此,对于知青上山下乡的主因,我们应该从政治需求的“外相”转移到经济需求的真实因素上来看待这个问题。同时,希望知青们对自己的评价亦是理性的,真实的,正面的,与自己的经历和付出是相符的:我是否无愧于这个世界,这个国家,无愧于祖先和后辈,无愧于自己的人生。当然,要认可这样的看法,也需要具备相应的价值观。

       在此,笔者是想通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真实原因,来分辨、来评判知青上山下乡的作用和价值是值得的还是不值得的、无益的,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判断知青们的上山下乡岁月是蹉跎“有悔”的还是有其价值而应当感到是“值得”的。对于这一点,无论个人怎么看,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当时的历史背景都有它们自己的结论和定义,不会因个人的意志所转移。怎样看待只是因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不同而已。由于时代的不同,人们的这三观也不相同。比如,我们不能拿如今一块钱所含的价值与过去一块钱所含的价值进行比对,那是完全不同的。

       对历史的表象和历史的实质,人们往往难以分辨,尤其是深深网固在人们意识中的那些从其表象中而来的认知,是根深蒂固的。所以,直到今天大多数的人们仍然还是认为上山下乡是一场政治运动,因为它是发生在那个政治高于一切的年代,发生在让人不寒而栗的文化大革命中,而忽视了它实则是国家的经济运转因文革初期的动乱遭到了巨大的影响而产生的困境和危机。在那个历史时期,要想解决这个棘手的难题,显然用精简城镇人口来解决是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当时唯一可行的办法。可在60-62年“自然灾害”时期已将2600万来自农村的人口“精简”回原籍,已无再减之员,所以,只有动员待分配又无可分配而无所事事的所有初高中毕业生到农村去“就业”搞生产了。这种从建国以来还从未有过的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只能以老人家伟大号召的权威性做为政治的要求,让全国城镇的知识青年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其以政治的需要完全掩盖了经济困境的危况。不能不说这确是一举两得的办法,没有办法的办法。
对于知青与上山下乡运动的评价,可以说至今几乎所有的观点从根本上说都是对其否定的,是不值得认同的。当然这些观点是建立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文革的产物,是文革的一部分,是政治需要的基础上的。但它却忽视或不去考虑当时国家惟艰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应该如何去解决,若不能解决或不能及时解决将会给国家带来怎样的后果这样一个现实。如果当时不执行上山下乡运动的话,又该如何解决迫在眉梢的国家经济困境和巨大的就业问题、社会问题?是立即终止文化大革命,恢复生产搞活经济?还是可以得到巨大的国际贷款?或是利用更加激烈尖锐的阶级斗争、革命造反行动路线阻止国民经济衰败?似乎很难想象,除了号召全国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外,还能有什么可以实现的更好的办法能够使当时的国情柳暗花明,敬请智者能给出一个可以让过来人认可的解决办法。当然,文化大革命是错误的,被彻底否定了的,但在文革中发生的其它事物不能说也都是错误的,都要被否定的,应该说一切事物都有它的运行因素与因果。正如前面指出的,1990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提出的:彻底否定“文革”,并不等于要否定这一时期所发生的全部历史。因此,只要弄清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内在的实质原因和目的确是归结于经济急剧衰退、就业压力难解的问题,而不光是表面上人们所看到的政治目的,那么我们就可以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虽然产生于文革期间,但它的初衷、它的实质、它的目的却与文革的酷狱政治完全不一样。因此,如前所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作用是不能全部否认的。由此可见,“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运动是错误的,毁掉了知青的青春和他们的前程”,这种观点便是不公正、不客观、不正确的。假设,没有上山下乡运动,知识青年在城市中的工作分配与升学深造,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停产停课的风潮中依然是无法得到解决的。即便不是在文革期间,就文革前二十年间,别说上大学深造,就是能上高中的人也是很少的一部分。乃至工作问题的解决也不会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容易,那么称心如意,这是由于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体制状况所决定的,是那个时代的特征,只不过在文革期间表现的更加凸出而已。所以人们就把这一切的弊端归结于文革,又趁机把它们顺势标榜在上山下乡的知青经历中,这是不客观、不公正的。还有人要把知识青年没有文化、文化层次低,没有机会上学深造等等,这些问题都归结到因上山下乡而造成。其实,客观的说,这些现象应该归结到是因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才更为正确,而非因上山下乡。因为如上所述,在文革初期,全国所有的学校都在停课闹革命,大学停止招生,就算没有上山下乡运动,升学深造依然无门,文化的断层依然也会出现。不知道一些人为何要把这个问题非要归结到是因为上山下乡运动的影响,归结到是知青上山下乡的结果,而与文革似乎没有直接关系。这种逻辑思维方式实在让人感到可悲又可笑。我们不能把对文革的一切错误一股脑的都给算在上山下乡的运动中去,算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作用当中去,这显然是狭隘与不公的。所以对于知青与上山下乡的评价,无论认为他们是被牺牲的一代还是被利用的一代、被愚弄耽误掉的一代;上山下乡运动弊远远大于益,完全是错误的、毫无价值的,甚至是皆害而无益的,其实这些观点都不够客观更不够准确,未免受历史外表的迷蒙和今昔时空相隔而观的制约,显得偏颇了些。应该说前期知青的上山下乡大大缓解了当时国家的经济困境和除此而无解的就业压力以及社会的动乱。

       知青们以志愿或不情愿的态度响应并以身执行了国家的号召和需要,毅然奔赴山区农乡、屯垦戍边,艰辛劳作、挥泪撒汗。用自己的青春和人生为代价,承担起国家的坎坷与困难。从历史的角度形象地说,知青的上山下乡是文革这场悲剧中注定的悲壮一幕。一代知青,广大民众,乃至整个国家,都为此付出了无法弥补的沉重代价。
                                                   

                                                             未完,回帖栏接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9

帖子

4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1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7-31 18:55: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迟来的风 于 2018-8-1 16:26 编辑



       我们不能说:要不是上山下乡当知青,我的前途会是如何如何光明美好。我们先不说在那个时代,就算你没有去上山下乡,你的前途是否会如何如何的光明美好。如果试想一下,人人都为自己着想,国家何堪?如果国家因为经济衰败而垮掉了,个人前途的光明美好何处以谈?持这种观点的人,他们完全迷醉享负在今天这个富庶荣耀、丰富多彩的社会,只知道我应该得到些什么,只知道应该向社会索取而不付己出,只想到我就应该在这个缤纷的世界中成功。完全忘记了也不想、不愿知道在那个艰苦多舛、内外磨难的新中国一穷二白、发愤图强时期,你应该为国家民族立足创业时的困难重重、人民江山的稳固发展做些什么?付出贡献些什么?是任凭国家的经济走向崩溃,使年轻的共和国又成为积贫积弱,被世界列强们欺凌瓜分的病态社会,还是用自己的行为,甚至个人的牺牲,在它危难时注其以缓解,使其能有机会重新走向正轨。难道上山下乡的知青岁月只给他们带来了青春的蹉跎,前程的阻滞?就没给国家带来缓解经济危机、就业困境的益处吗?就没给广大的农乡带去文化的气息与沟通的普及吗?就没给他们的人生带来一些益处吗?如果是这样,若和1960、61、62年因自然灾害服从城镇人口精简回乡劳动的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复转的军人们相比,那他们对这段经历的得失感受和汲取未免太过可悲的狭隘世俗!请问:党的十八大以习近主席平为首的四位中央政治局常委们(十九大三位政治局常委并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在知青时代的锻炼与成长都是有悔的吗?都是被白白误掉的岁月吗?他们就没有从中得到任何益处吗?这岂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今天,我们的头脑已不再是当初的那么简单,但让人可悲的是直到今天在他们的眼里依旧看不见、辨不清当时国家经济衰退掣肘时社会民族的危难。更让人鄙视的是,这种为国家社会危难时应当的付出在他们的眼里却是无谓的、有悔的伤害与牺牲,这种狭隘自私的世界观在他们的眼里却是完全正确的。而让人感到讽刺的是,这些蛊惑言论的人,不乏有国家的干部和所谓的文化人。我不知道,没有一个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的人,是怎样混到这样的社会地位的?


       此外,对于知青的上山下乡,当下有许多这样的认为:“在否定文革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错误的同时,又要必须肯定千百万知识青年十年中对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农村文化建设,对农业经济发展和农垦事业的发展所做出的重大贡献”。诸如此类的许多对知青上山下乡评价的思维模式和逻辑方法甚是简单而相互矛盾,让人感到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既然肯定了知识青年在对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农村文化建设,对农业经济发展和农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那为什么还要否定呢?只是因为它是文革的产物?况且笔者认为知青做出的这些贡献并不是主要的,关键是知青为当时国家的经济困境、就业压力的缓解,以个人青春十载为代价,做出了人生重大的牺牲。而国家为了解决经济困境和城市就业压力,让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不得已的情况下,没有办法的办法。非常时期的国情,只能用非常的手段政策来缓解、来解决。知青的上山下乡就是在这种非常时代、非常国情,国家经济、政治非常拮困的情况下的非常决断、非常政策,别无它选。只有让当年全国的初高中毕业生做出牺牲才能缓解当时国家面临的困境,解决当时国家面对的各种尖锐的矛盾局面。所以说知青在那一特殊历史阶段,为国家、为人民、为那段共和国的艰难历史局面做出的牺牲和贡献,是在那一段特殊历史的状况下呈现的群体历史作用和自身的人生价值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知青因此经历了太多的坎坷和磨难,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种磨难和代价完全是以服从国家意志为前提的。从这点意义上来说,知青既是悲创的一代,又是可敬的一代。他们为多难的民族承担了应该承担甚至是过重的磨难,他们为忧患的国家分担了更多的一份忧。正如1985年4月29日,中共北京市委书记李锡铭、北京市市长陈希同指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作法,在文化大革命中确实受到过左的干扰,但即便在那时,广大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也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贡献。


       马文瑞《中国知青事典》:也应该看到,许多知识青年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以顽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为农村的建设、边疆的开发做出了宝贵的贡献。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体察了民情,经受了磨炼,增长了才干,丰富了见识。这些收益成为他们在日后的工作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的资本。


       也正像知青组曲《岁月甘泉》所指出的那样:面对知青上山下乡的那段褒贬不一的历史,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心态来面对?那段曾在一代人身上烙下烙印的历史,究竟能给当今世人带来怎样的反思?


       我们不是在褒奖悲壮与苦难,而是在怀想艰难困苦中的青春岁月、辛劳血汗;我们的情感、彷徨和渴望;我们的牺牲和奉献。我们不能忘记曾经征途上的坎坷与磨难,迷茫与悲伤,痛苦艰难的成长,更要分辨理清我们曾经那段人生的价值与否。希望能把那个时代的知青岁月定格为后人能够认可的中华历史复兴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页,昔日的苦难才可能成为今天的慰藉,成为今天的珍藏。不然,无论困苦的曾经,坎坷的岁月,付出的青春,我们何所为而往?


       可以说,知青们那种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已经成为一代独有的精神财富和厚重的历史遗产。假如在共和国的后三十年当中,没有知青一代挑起社会变革的大梁,假如没有这么一代千千万万的生力军,国家的改革开放就不会顺利进行。就此可以说,如果没有知青们在农村广阔天地的奋斗与作为,在关系民族前途和命运的重要关头,就不能承接时代再一次的将他们推上改革开放的风口浪尖。历经磨难的知青们,虽然有一部分在其后又成为了新时代的牺牲者,但就其整体而言,他们必然而已然的成为了改革开放的积极参与者和最强有力的推动者。共和国的前三十年,离不开他们的牺牲和贡献,而后三十年,共和国依然离不开他们的牺牲和贡献!这就是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整整一代共和国的同龄人,天之孝子——中国知青!


       当然,在现实的社会中,对知青人生的评价是多元化的,因为这与人们三观的不同而不同。如果你的内心世界是积极正向进取的,那么你会认为知青的岁月对那段历史,那个时代是有其作为、有其贡献和值得牺牲的。如果你的内心世界是以消极怨恨的世俗态度为主,那么你眼中的知青岁月和其命运,同样也会是充满哀怨和忌恨的。


       因此,如果我们能够重新回到那个令人无耐而感叹、伤逝而怀念的风云时代,也许会感慨地说:若是为失去的青春感到不侮或许过于超然脱俗,若说岁月蹉跎倒有些名副其实。这既是知青对青春失落的叹惜,也是知青对那个时代、那些经历的感慨!但仅用一句岁月蹉跎来概括知青是不够的,十载的文革连同十载的知青岁月,给予这一代人的创伤和牺牲是无法弥补的,赋予这一代人的精神思想和超然能力,也是难于估量的,这是特殊年代有着特殊际遇的特殊一代。


       在历史的真实与遥远隔望的人们的评价之间,知青所付出的青春岁月对于国家,对于社会,到底其价值是否一致?或者说,知青是牺牲品,还是奉献者?赋予他们的,是“有悔”的蹉跎岁月,还是“有价值”的磨炼和承担?作为那段历史的见证人和当事人,知青本是最有权力评说那段历史、那个时代、那段人生所包涵的一切。然而,无论是历史的真实、人性的真实,还是时代之间的巨大差距,都阻碍了我们对它真实的辨别、认识和判断,以致使得我们,甚至知青本身在一定的历史时空中也难以说清、难以判断。也许对它客观、正确的评判还需要更长时间的积蓄,三十年、五十年、一百年!也许对它的评判只需世俗轻浮的一瞟,也许对它的评判只需朴素的超越!超越那个让人感叹的年代,那个让人既怨恨又怀念的年代,那个焕发着我们勃勃青春、挥洒着我们汗水的年代••••••  有人说,知青之所以怀念曾经的岁月,主要是怀恋自身的青春时代。笔者认为并不尽然,此文的阐述已经完全表明知青岁月的价值,对国家、社会以及共和国历史的价值!应该说,时代——孕育了我们,我们又创造了时代。


六,结尾


       最后,我们再次引用:由于政治运动在中共党史上占据着极为突出的位置,人们惯于以某个运动代指运动发生的历史时期,因而在评论这个时期所发生的某些其它事物时,人们便会束手束脚。如要评论文革时期的其它事物时,不难想象,我们将会何等的左右为难!


       1990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提出,要把“文革”和“文革时期”区别开来。后者是指这场运动发生的历史时间。彻底否定“文革”,并不等于要否定这一时期所发生的全部历史。所以,胡绳的提议可以说是正确评价“文革”时期经济状况和其它相关事物的重要前提之一。因此,从外在看知青的上山下乡是文革中的事物,但从内在上分析不能说它是不符合当时历史事实的错误决定。有那段现实的多舛国情历史背景,完全可以证明知青的作为仍然为中国艰难困苦的创业史做出了牺牲和贡献。


       任何事物都有所得也都有所失,每一个时代都有所牺牲,也才会有新生,才会有所发展。这就是人类社会发展前进的现实规律,或简称其为“道”。如果只求所得(新生和前进)而不付所失(牺牲和付出),那是不现实也不可能的。


       历史是不能逆的,但可以是被预见的。由此,笔者不禁想起毛泽东在1975年12月份,接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女儿、女婿时曾经说过的一句“闲话”。当时,毛泽东不顾年老体衰,坚持要送这两个来自美国的年轻人到门口。在同他们握手告别时,毛泽东说:“你们是年轻的,再到中国来吧,十年后它将是了不起的!”(见《毛泽东与外国首脑及记者会谈录》,第319页,台海出版社2012年5月1版)


       风烛残年的毛泽东在两个外国年轻人面前做出这样一番极为自信,同时也是极为自豪的一段表述,他的底气来自哪里?笔者想只能来自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总结和中国未来发展的伟大判断,还有能为国家的危难献出青春而后己,且风尘仆仆绝尘踏浪改革开放的一代与共和国同龄的知青们!


  结束语:
      

       对于知青与那场上山下乡运动的评价,至今国家和政府始终都没有从正面作出任何表态,应该说这其中横亘着许多复杂难解的政治问题。但是对于历史的评判相信总会有揭晓的那一天,再过十年、三十年、一百年,这段历史应该会有它公正的能被认可的归宿。那么,独表一观的本文,就算是为它留下的一点参考资料吧。


       知青战友们,我认为:思想是一个人的灵魂,情感是一个人的血肉,而精神是一个人灵魂与血肉的融合,是一个人的生命,它代表着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体现着一个人一生的向往。若有知青战友认为因曾经的上山下乡岁月毁掉了宝贵的青春,误掉了自己的前程和一生,由此精神受到了冲击与伤害,几十载的怨恨与怨气无法释怀,那么这篇文章的观点与看法是否多少能慰藉安抚你精神和心灵中无限的怅惘与感叹呢?••••••

                                            起草於:2017年年末
                                            完稿:2018年6月6日  於古城 长安

  参考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9

帖子

4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1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8-7-31 19:25: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迟来的风 于 2018-7-31 19:29 编辑


参考资料:
1,《中共党史若干争议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该课题为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2,《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共产党大事记》66年至76年国家经济数据。
3,原国家统计局局长李成瑞《十年内乱期间我国经济情况分析——兼论这一期间统计数字的可靠性》,《经济研究》1984年第1期。
4,《“文化大革命”学术讨论会观点综述》王海光 1997年2月(《当代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1期)
5,《毛泽东与外国首脑及记者会谈录》,第319页,台海出版社2012年5月1版。
6,《情系中华》杂志社《上山下乡运动始末》
7,《理论与现代化》1993年第5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评价及其历史命运。
8,《中国知青史》
9,《中国知青事典》
10,《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薄一波1993年出版
11,(见:江苏省革命委员会《关于下乡上山工作中几个问题的通知》,1969年2月13日;《吉林省劳动志》,1992年铅印本,第80页;《武汉劳动志》,1991年铅印本,第290页)。
12,中国西部知青论坛→西部知青论坛→知青文苑(原创)→回望知青 冷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9-21 15:34 , Processed in 0.181010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