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在《心灵鸡汤 II 》(美 杰克.坎菲尔/马克.汉森著)中读到一则短文:“实践不经意的仁慈与不自觉的美德”。当年“它正是满布这个国家的地铁标语”,并成为 “一种积极的自发状态”。 文中列举了一系列感人的故事,及其在社会上漾起的经久不息的涟漪。 其实“仁慈”与“美德”都无需解释,倒是这“不经意的”与“不自觉的”颇耐人寻味:我们都希望自己有,且也希望能受到他人的“仁慈”与“美德”;而当其不经意地来到身边,或你不自觉地对他人做出时,会有怎样的感觉?或如陶潜所吟:“此间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或如苏轼所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那么,就让我们读读他人的故事,让距离来回答吧——不经意的仁慈与不自觉的美德,究竟会有多好,多么需要? (当然,你可以去重读《心灵鸡汤 II 》,远观异国他乡;不过,我想煲的是我们自己的心灵鸡汤——就发生在你我身边的故事)。 其一、 经典微故事:《相处》 2019-08-0907:30 真事。 今天中午,快递小哥送货上六楼。 气温39℃! 看到快递小哥满脸汗水,我从冰箱里拿了一瓶凉茶给他,快递小哥明显地楞了一下,接过饮料,弯腰把放在在门外的垃圾袋给提了下去。 看着他一边擦汗一边下楼梯的背影…… 其实人与人相处就是这么简单! 转自:微信公众号“精英读书” 其二: 练习不经意的仁慈与不自觉的美德 (2007-07-1322:51:34) 今天看到这句话,让我想到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有一次,我乘坐环城车去参加培训,上车后,我用一张50元的人民币买票,不知售票员怎么了,非常有耐心地一枚一枚硬币地数,一张一张角币地数,要找给我一大把零钞。我也不知道怎么了,不说话,只是很复杂地看着她慢慢地数……这时,邻座的一位年轻姑娘拿出了一元钱,对售票员说:“我帮她买吧!”她自己用的是月票。这句话替我解了围,尽管此时因为找钱,我已坐过站了,我匆匆对她笑笑:“谢谢!”便急忙下车了。说真的,在人们说的人与人之间如此淡漠的今天,她这份不经意的仁慈与不自觉的美德深深感染着我,其实,我也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但我没有说出那句话,伸出手。很巧的是,后来我在街上遇到了她,当然,她没有接受我还她的一元钱,我们依然相视一笑,依旧做回陌生人…… 还有一个同事那听来的故事。她说他们一家回老家奔丧,回来的那一天,不知什么原因,他们开着车竟在老家的那座城市迷路了,转了两个多小时,一直出不了城。此时,烦躁的司机注意到车后跟着一辆摩托车,这辆摩托车已这样跟了他们两个多小时。此时,司机豁然开朗:“对啊,何不花点钱让摩托载客的带他们出城呢?”就在他停下车决定这么做的时候,后面的摩托车主走上前来问:“你们是要出城吗?”得到司机的肯定回答后,他就说:“跟我走吧,我带你们出去。”司机还没来的及问价钱,想了想算了,出了城再说,应该也不会……在摩托车的带领下,他们很快出了城,就在他们要付钱的时候,摩托车主挥挥手:“不要了,祝你们一路顺风!”同事一家愕然,原以为他会敲一笔的…… 不知道这算不算不经意的仁慈和不自觉的美德? 转自:雨妖儿的新浪博客 转至此,倏然想起一首歌“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想必,这就是答案:不经意的仁慈与不自觉的美德,究竟有多好,多么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