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查看: 12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6.拜读泣告赠五叔之附3和附4 二〇〇四年

[复制链接]

228

主题

380

帖子

194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4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3 10:27: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36.拜读泣告赠五叔之附3和附4
二〇〇四年
附3先母罗董乐存女士传略》堂弟罗克枫2006-11
  先母姓董名乐存,民国十二年二月初二(公元1923年3月18日)出生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县沙河镇,外祖父经营杂货商店,家境富裕,上有两位兄长,大舅董乐荣,司法官特考及格,曾任云南丽江高分院长,后在台北开设律师事务所,巳过世廾余年。二舅董乐燊,在抗日战争时因病去世。
先母从民国廾七年(十五岁)起,因为抗日战启,九江沦陷前就和外祖父母、大舅妈、大表姊一起往内陆逃难,历经湖南、四川、贵州、云南,本想投靠在云南的大舅,可惜战时交通诸多不便,终未能如愿,直到民国卅四年抗日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才重返家园。先母因为逃难,躲警报(日机轰炸)、流离颠沛、生活困难、居无定所、学业耽搁,对日本侵略中国,有切身之痛,对日本军国主义和日本侵略者恨之入骨,是可以理解的。
  返回家园,高中毕业后与父亲结婚。父亲在卅七年大学毕业,随即前往台湾工作,先母因不舍离开外祖父母,而较晚才去台湾与父亲团聚。民国卅八年,哥、姊与我陆续出生,先母生我、养我、育我,一辈子辛苦的照顾着父亲及儿女,而后1977及1978我们又先后来美国念书、工作、定居,先母非常思念我们。
**父亲退休后,先母又随父亲移居洛杉矶,终于可以来美国和我们团聚了。定居洛杉矶,我几乎每个星朝六带丽卿和焕修去看他们,过年过节带她和父亲去吃馆子。我们也一起渡过十几年的快乐时光,直到她2002年生病,2004年9月11日逝世于美国加州Arcadia家中。先母这一生在中国大陆居住了廾五年,台湾居住了四十一年,美国居住了十五年。
罗克枫2006/11/18
载五叔父《忆昔集》第108-110页
附4先父罗其濡先生传略》 堂弟罗克枫2013-6-15
  先父罗公讳其濡,字耀祖,号仲禹,惺予公之孙,铁夫公之子。民国九年(1920年)农历十二月十一日,出生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县狮子镇牌楼村的书香世家,家中有四位兄长、一位姊姊、一位弟弟,十三岁时祖父过世,全仗祖母继续含辛茹苦将他养大成人。
先父自幼认真读书,勤奋学习,沙河镇小学毕业后,考入九江省中,因抗战军兴,九江失守,走避江西南部,先在遂川中学读初中,毕业后考入吉安青原山国立十三中高中部,毕业后进入国立中正大学赣县龙岭分校化工系就读,几经搬迁,于1948年毕业于南昌望城岗中正大学。当时抗日胜利不久,台湾有一些工业基础,工作机会较多。而且台湾经日本殖民五十年后刚刚光复,内地人对宝岛台湾向往不已。另外,先伯曾祖父谷臣公,曾于清光绪十三年,任台南府知府,政迹卓著,声名显赫,也促成先父赴台工作。
先父先母1948年在家乡成婚,婚后先父先来台工作,先母因不舍年迈的外祖父母,一直延至年底才来台与先父团聚,后生育哥、姊、我三人。因我们先后来美读书、就业、成家、定居,因此**先父退休后偕先母来美与我们团聚,并定居亚凯迪亚市。孙辈有孙儿、孙女、外孙女共四人。
  先父1948年离开家乡赴台湾烟酒公卖局工作,先后担任台中酒厂技士,树林酒厂化验股长,宜兰、树林、板桥三个酒厂的制造课长。1965年获聘前往泰国曼谷主持高梁酒厂建厂工作,合约五年,前后不到三年完成制造并上市销售。1968年返回台湾,升任技正职务。1969年,前往台南县隆田镇,主持筹建酒精精制工厂。1973年调升树林酒厂厂长。1975年,前往台南善化筹建成功啤酒厂,随即奉派成功啤酒厂建厂并任首任厂长。1984年,北调台北建国啤酒厂任厂长,并就近继续筹备竹南复兴啤酒厂。**,在建国啤酒厂任内退休。先父在台湾烟酒公卖局工作四十余年,从基层作起,奉公守法,勤于职守,其间首创台湾啤酒户外发酵方式,筹备、建设、主持多座酒厂工作,先后承上级记大功、嘉奖数十次,并于1985年荣获行政院一等服务奖章。
先父对大家庭的文史资料情有独钟,1958年将收集和保存的伯曾祖父谷臣公的珍贵史料公诸于世,为研究有关历史作出了积极性的贡献。1984年出资在台付印伯曾祖父谷臣公的《栗园诗钞》和曾祖父惺予公的《钝庵诗钞》,寄赠世界各地亲友,台湾公立图书馆及各大学图书馆收藏流传。1994年出资并协助堂哥克棣付印大伯父罗光祖(其泽)的诗钞《怒毫集》,1996年出资并协助堂哥南强付印三伯父罗绳祖(其渊)的诗钞《抒怀集》。2004年吩咐和指导堂哥南强(克柔)撰写三伯曾祖父母(彦庄公和黄太夫人)传略。以上为保存历史、传承文化、彰显先德、激励后人,共振家风作出了积极性的贡献。
  先父对先人、父母、妻子、儿女、亲友义重情深。1982年为表彰伯曾祖父谷臣公任台南知府之功迹,台南市延平狮子会,弔怀旧德,在市体育公园内爰建罗公亭,以彰罗公善政不朽之义,先父敬撰罗公亭亭联:“一亭胜景纪先贤,缅当年尽瘁台疆,巷里讴歌思太守;五马循声怀祖德,存手泽增辉史乘,栗园诗卷播清芬”。尽为人孙之忠。**回乡扫墓,出资并协助四伯、六叔、诸堂哥将祖母墓迁至祖父墓处合葬,完成大家庭的愿望,尽为人子之孝。1990年在九江市马宿岭公墓区购地,建立董氏墓园,将外祖父母墓迁葬于此,尽为人婿之贤。先父兄长三伯父对他的影响最深、鼓励最多、帮助最大,三伯父去世之后,先父怀念至极,1994年撰写《怀念三哥》之文,字里行间手足情深,尽为人弟之悌。2001年将其所写的诗歌和文章编成《仲禹忆昔初稿》,书中以一生之忠、之孝、之正、之义、之善、之成就,为子女做榜样,尽为人父之责。2004年先母去世,先父悲痛欲绝,含泪撰写《哭乐存贤妻》,行文呼天抢地,用字捶胸泣血,尽为人夫之爱。在经济上尽其所能帮助大陆有困难的亲友,前后20余年,前期先父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托熟人去香港代寄,直到我赴美国留学后,才指定我专门担任寄钱任务,尽为人亲友之义。
  2013年6月先父因身体器官功能衰竭,治疗无效后,于6月7日进入病危状态,10日进入弥留状态,此时家人和护士24小时守候在他的身边,至加州时间12日早晨6点20分先父往生,终年90有4岁。按照他生前的意愿,我们联络了佛教净土宗协会,陈会长派了十几位师兄姊为他助念,我们家人也一起为他助念8小时,为的是帮助他放下一切,在佛祖的指引下前往西方极乐世界。
  先父已逝,精神永在,作为后人,我们当永远记住他的教导,不负他的期望,共振家风,永葆书香世家的兴旺发达,使先父在极乐世界应无遗憾。
最后以先父的一首诗作为本文的结束,诗曰:
  栗园劫后暂成空,子弟贤明有始终。
  且看他年成就日,同心共振旧家风。
儿克枫跪撰于美国亚凯迪亚市
侄南强补遗校正于中国九江市
载五叔父《忆昔集》第100-106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11-1 08:00 , Processed in 1.232402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