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难忘的木匠生涯》第二十八章回家探亲之意外惊喜之三

[复制链接]

192

主题

708

帖子

715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15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2-8 09:32: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连峰 于 2025-2-8 09:35 编辑

(上接《难忘的木匠生涯》第二十八章回家探亲之意外惊喜之二)
    但是,晴云秋月,长夜漫漫,孤独和寂寞不久便会成为你形影不离的忠实伙伴,浪漫的情怀和美妙的遐想同样会在瞬间被阵阵凄冷的阴风一扫而光,随之而来的,便是挥之不去的阵阵恐惧感了。前方的不远处就是原属劳改农场的大片坟地,那里的坟包间隔无序,参差林立,死于各种原因的政治犯和劳改犯,大多都埋葬在那片阴风习习、草木藏魂的坟地里。倘若是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站在路边,远隔沟渠眺望那片坟地时,便不难看到被野狗肆意刨开的腐棺残坟,以及被啃食过的白森森的人骨。万籁俱寂,秋风起处,脚下和周围的蒿草随风起伏摇曳,发出窸窣萧瑟的杂响声,就此,无论你是否有意还是无意地、去回看那片阴森黑暗、令人毛骨悚然的乱葬岗子时,人类最原始的那种超越自然的蒙昧潜质,就会被淋漓尽致地激发出来,在你自行虚拟的精神世界里,那道可以通往阴间冥府的闸门,就会抑制不住地自动开启了。于是阎罗殿中专司索命的阎王、判官,抑或是传闻中的孤魂野鬼,仿佛顷刻之间就会手持狱链,高举招魂牌,口吐血红的长舌,目现无珠的血光,张牙舞爪、无声无息地飘然闪现在你的面前,甚至就连自己在星光月映下移动的身影,都会让你产生汗毛倒竖、阴魂附体的可怕幻觉。如果是在阴云密布的暗夜里,在漆黑一团的夜幕下,更会让你随时产生一种风声鹤唳、杯弓蛇影的强烈恐惧感。处在这种神经极度紧张的状态下,哪怕看到一只受到惊吓而拼命逃窜的野兔,或者几只受到惊扰而哀鸣不止的野鸟匆匆地飞向夜空,你都会自然联想到,那正是夜闹荒野的阴魂不散。甚至连在寻常时候,曾经被你无数次捕获在手中,并细细把玩过的那种小小的萤火虫,都会被你幻化为“鬼火”,都会令你魂飞天外,颤栗不已。
    其三、灌渠溃堤跑水。尽管有经验的战友凭借主灌渠的水流态势,便可准确判断出有无异常情况发生,但是,夜间浇地仍难避免出现局部溃堤跑水的情况。通常来说,较小的溃口只需一人便可轻松排险补漏,如果是一米左右的特大溃口,就必须招呼远处的战友们过来,一起合力填堵了。必要的时候,甚至还需要两三个人同时站在冰凉刺骨的渠水中,临时充作修复渠背的木桩用。这样的情况虽然并不经常发生,但在秋草裹霜,水结冰凌的深秋时节,站在没腰深且冰冷刺骨的渠水中,连续奋战一两个小时,在场的所有战友毫无例外都会被冻得嘴唇发紫,身体僵硬,上下牙齿不停打战,皮肤都会被这冰冷的黄河之水浸泡成死猪皮一样肿胀的惨白色。深更半夜出现这种情况,既不能返回宿舍去更换衣服,或者随意另找他人替班,更不能跑出十几里地远,擅自关闭上游的水闸。相反只能身穿满是泥浆、浑身湿透的衣服,强忍秋夜凉风的侵袭,一直坚持到清晨交接班为止。因为每一位战友都知道,水资源是珍贵的,灌溉用水是定时、定量供给的,一旦错过了规定的供水时间,水利主管部门就会在上游关闸停水,绝无再行通融的余地。所以,即便是在秋雨连绵的时节,为了确保来年的庄稼不受到任何影响,忠于职守的战友们照样身穿雨衣,强忍秋风冷雨的侵袭,行走在到处都是泥浆的田间地垄里,坚持战斗在夜间浇地的第一线上。
    七月的盛夏,则是全年最热,也是最为繁忙的季节,在晌午前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热辣辣的太阳始终像火球一样烘烤着大地,远远看去,广袤无垠的大地热浪蒸腾,空气仿佛是被炽热的阳光紧紧地凝结在地表上一般,那种火烧火燎、闷热难耐的感觉令人窒息,使人晕眩。
    而此时此刻,我们这些新时代的农民们,却在炎炎烈日的炙烤下,挥汗如雨、争先恐后地干着各种农活。其中,突击抢收近两千亩小麦更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对所有战友们的一次严峻考验。战友们都知道,一年一度的麦收工作刻不容缓,成熟的小麦如果不能及时收割入场,麦粒很快就会自然脱落,也可能会遭受到连阴雨的浸泡导致麦粒发生霉变,而无论出现哪种情况,都会给连队的收成造成不可估量的重大损失。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尽可能提前完成收割任务,宝贵的时间就成为了无声的命令,整个连队里,除少数人员必须坚守在特殊工作岗位上之外,其余人员都要无条件参加小麦的抢收工作。
    在热火朝天的麦收期间,战友们每天凌晨四点钟起床,匆匆洗漱后,便迎着满天的星斗,进入形同战场般的大片麦田里,开始一天当中埋头收割,不见天日的工作。当然,这样的安排也是为了避开中午最热的时段,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工效,减少中暑等疾病的发生。和老天抢时间,从龙口夺新粮,我们不得不如此!在此期间,除去一日三餐外,下午一点到三点是唯一可获得打磨镰刀、喘息休整的时间,晚八点多钟收工的时候,火热的太阳已经从西方的地平线上沉落下去,淡淡的星光已在落日的余晖中渐渐升起。
    每天长达十二个小时以上的工作时间,大大地超过了人体能够承受的极限,然而与挖渠、脱坯等重体力劳动有所区别的是,挥镰割麦必须弯下大约六十度左右的腰身才能干出速度,所以腰腿必然承受更大的压力。蹲在地上收割虽然可行,也能省些力气,但收割的速度就要大打折扣,甚至可能会影响到定额任务的顺利完成,也会因此而受到同组战友的诟病,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很少有人会采用这种低效,且会令人鄙视的收割方式。
    头顶烈日和高强度的收割工作,使战友们身上所穿的衣服一次又一次地被汗水浸透,再一次又一次地风干,以致前襟与后背满是白花花、硬邦邦的套圈汗渍。裸露的胳膊和脸上,到处都有被麦芒刺伤的痕迹。有人疲劳过度抽筋了,或者中暑晕倒了,喝上一碗绿豆汤,或者一碗凉开水,稍见缓解后,便立刻起身重新投入到麦收的行列中去。手上或者腿上被镰刀割伤了,顾不上包扎处理,轻伤照样不下火线。在大家最疲劳的时候,听到“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口号声,便会重新振奋起精神,咬紧牙关度过一次又一次接近崩溃的艰难时刻。
    在如此昏天黑地,连续奋战十几天的时间里,每到晚饭后躺在土炕上,战友们的身体都如同散架一般,浑身上下几乎没有不感到疼痛的地方。而这其中的艰辛,又岂止是“披星戴月、挥汗如雨、腰酸腿疼、筋疲力尽”这区区几的句成语,就能道得清楚,说得明白的呢?当战友们深有感触地联想到那首妇孺皆知的古诗时,始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之真谛。
    麦收“战斗”结束后,脱粒工作随即摆上了连队的工作日程,堆满大半个场面的麦垛亟待脱粒入库,稍有迟滞,就可能遭受连阴雨的浸泡,已经收获到手的小麦就会发芽,甚至还会发霉变质,因此而受到的损失同样也是不可估量的。毫无疑问,脱粒工作是继收割结束后,全连战友又将再次面临从龙口夺粮的严峻考验。
    为了确保脱粒工作不失时机地有序进行,堆满场面四周的麦垛通常需要摊开放在场院里晾晒几天,只等一声令下便可开始脱粒了。然而,面临的问题是,全团仅有两三台脱粒机,十个农业连队只能轮流使用。在等待脱粒机的日子里,连队的领导们不得不组织人马,不分昼夜、分期分批地使用马拉石磙辗轧的方式,在场院里进行人工脱粒。这种方法虽然原始落后,效率也不是很高,但是,劳动的场面同样也是激情震撼,而且有条不紊。匆匆来往于场面,人们总会看到热火朝天的一片繁忙景象:被蒙上眼罩的火红色骏马,拉着专用石磙在摊开的麦子上转圈儿快跑,头戴草帽的年轻驭手,满怀收获的喜悦,精神抖擞地一手紧握缰绳,一手扬鞭在空中不断甩着噼啪的脆响,嘴里还时不时地吆喝着只有马匹能够听懂的劳动号子。另有几位共同协作的战友则站在碾场的中央,既要适时跨越一次次迎面而来的套马绳索,还要随机翻挑场面上那些刚刚被辗轧过的麦子。还有更多的人站在高高的麦垛上,使用三股木叉或者二股铁叉,奋力拆卸巨大的金黄色麦垛,以确保所有的麦捆都能得到充分的晾晒。当然,如果观察地足够仔细,你还会发现,另有一匹拴在场边木桩上时刻等待上阵的备用健马,不断摇头摆尾暴躁地嘶叫着,四蹄奋力地交替蹬踏地面上零星遗落的散麦,一副挣脱羁绊、跃跃欲试,迫不及待上阵碾场的架势。
    脱粒机终于等来了,连长一声令下说:“脱粒机就架设在连队大礼堂的门口前,只等安装完毕,即可开工脱粒。与此同时,场院里的人工脱粒照样争分夺秒、一刻不停,人累了换人,马累了换马!”
    机器很快就隆隆地转动起来了,在脱粒机前,每组两人共同协作,把成捆的小麦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脱粒机的巨口里,喷射出来的麦粒和麦秸在空中飞扬飘荡,收集麦粒的战友们个个喜气洋洋、忙个不停,清扫麦秸的战友们也同样奋勇向前、不甘落后。人背麦捆、车拉麦秸秆的队伍川流不息。机器的轰鸣声,人欢马叫的喧闹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从场院到礼堂的门前,从川流不息的人群当中,遥相呼应,响彻云天。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让人感到兴奋,感到震撼。
    到了晚上,人歇机器不歇,几只一百瓦的大灯泡把礼堂门前照耀得如同白昼一般,轮番上阵的战友们,个个精神抖擞,拼劲十足。战友们的衣服上、帽子上、围在脖颈的毛巾上、捂住口鼻的口罩上,甚至眼睫毛上全都沾满了麦秸和尘土,只有一双双充满喜悦的眼神闪烁着光芒。你要忙里偷闲,去辨认那些平日里再也熟悉不过的一张张笑脸吗?如果仅凭满脸的重妆,不听声音,恐怕很难看出站在对面的战友究竟是男还是女了。这种热火朝天、挑灯夜战,不知疲倦地抢收自己劳动果实的场景,难道不令人感到震撼,不令人叹为观止吗?!然而,蚊虫叮咬、麦芒扎身和过度疲劳,同样也都在折磨着这些年轻的战友们,连队一位女战友因为过度疲劳,不慎被脱粒机切掉了一根手指,如果不是反应迅速,处置得当,必定酿成更大的伤害。
    每当想到这些过往的特殊经历,都会使自己感到唏嘘不已,可谓是五味杂
陈,令人永远都难以忘怀。再想想那些忍饥挨饿的日子,怎能让人不心酸,怎能感到不委屈呢?
    但是,作为一个尚未完全成熟的孩子,毕竟自己在艰苦的环境中任劳任怨地咬牙坚持下来了,并且很早就当上了小班长,还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共青团的团员。赵丽来说,所有这些本该是让自己引以为荣的高兴事啊,可又为什么竟会成为自己感到委屈的缘由呢?或许,这种心情,正如前面所说的那样:仿佛一个在外受到欺负的小孩子,正带着满肚子的委屈一路飞奔,急于回家见到爹娘一般。
    当自己冷静下来的时候,再把这种五味杂陈的复杂情感密密地罗、细细地筛、好好地过过脑子,儿时的那种幼稚与冲动恰恰纠结其中。
    当然,我同样十分清楚,无论是这些艰苦的生活经历也好,还是应景应时而产生的这种脆弱的情感也罢,是不能在父亲母亲的面前去诉说的,只能深深地埋藏在自己心底里。远在千里之外,已经足够让父母为自己日夜操劳担忧了,倘若再把这些艰苦的经历和曾经遭受过的挫折诉说给他们,岂不是进一步加剧年迈的父母为自己担惊受怕吗?于是,我又开始深深地责怪自己的单纯和轻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2-20 10:22 , Processed in 1.263602 second(s), 2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