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1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难忘的木匠生涯》第三十四章服务春播之三 作者 董连峰

[复制链接]

192

主题

708

帖子

715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15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2-10 09:31: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连峰 于 2025-2-10 09:33 编辑

(上接《难忘的木匠生涯》第三十四章服务春播之二)
    “哼,你倒是想当瘸腿儿的新郎官儿呢,那也得够资格!何况,连队里也找不到一位麻脸的大姑娘。我看你还是晚上做梦娶媳妇去吧!兴许在梦里,碰巧就能迎头撞上一个可以和你擦出火花的‘六百工分’(系指朝鲜电影中尚在闺中待嫁的大姑娘,由于身宽体胖,又肯吃苦耐劳,而且和男性壮劳力一样每天能够挣足六百工分,故此被邻里乡亲戏称为‘六百工分’,并且逐渐演化为这种类型姑娘的代名词,或者同义词)来,甚至,没准还真能如你所愿,轻而易举就被你哄进高粱地呢!看看,说到他的心坎里去了吧?”排长故作姿态的面向大家说。看他说话时的神气,似乎颇以过来人的身份而自居,话里话外只有一个意思:就你们这帮懵懵懂懂、尚欠发育的毛头傻小子,耐着性子再继续当几年纯粹的童男子儿吧!
    “梦里要是真能捞上个漂亮媳妇,也能让咱这帮货真价实的童男子儿,美美地当上一回新郎官儿啊!可话又说回来了,我尽做白日梦了!就是想破了脑袋,也找不到真实的感觉,何况那也当不得真哪!”“大圣”终于忘记了刚才的烦恼,忍不住冒出了一堆大实话,引起了一阵轻松而又会意的哄笑声。
只有秦勇智站在铁炉旁边,始终寡言少语,脸上不时地流露出心事重重的样子。
    “是因为马掌的品质不高而感到自责,还是觉得在排长的面前丢了面子呢?或者是由于我这个现管,不合时宜地做了一番轻率的总结,从而挫伤了他的自尊心呢?但我的目的只是为了促使大家进行深入思考,进而提高大家的技术水平啊!但愿不会打击他的积极性吧!”我不无担心地这样猜想着,但我确曾听几位熟悉他战友跟我介绍说,他是一个勤恳敬业,有强烈责任感的人。故此,为了鼓励他,并客观地为他开脱些责任,大家的笑声刚止,我便把手中的马掌放在铁砧上,面对面地对他说道:“秦勇智,我很赞成咱排长的意见,初次开炉锻造铁活就能出成品,这确实很不简单了。而且,我同样相信,用不了多久,你们的技术肯定会越来越熟练,相互之间的配合也会越来越默契。不过,我倒是有个不太成熟的想法,你看……你看我们能不能挑选一两个外观不够好的马掌,重新回炉进行修整。考虑到眼下大锤的跟进配合还不够默契,我建议,索性咱就不用大锤,只用小锤找补一下。先这样试试,看看效果如何,如果效果还是不够理想的话,再去尝试其它办法也不迟。小锤与大锤的配合问题,我们可以另找时间,进行专门练习,直到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规程,你看这样行不行?至于排长那副对联中的横批,咱可不能奉为座右铭,是残是丑,咱就是不将就!不管怎么说,这事关咱修理班的集体荣誉不是!”
    “重新回炉修整哇?马掌会不会因为打得太薄,经不住使用啊?而且,钉孔也会变形,弄不好反倒报废了。”秦勇智面带犹豫,好像多少夹杂一点儿由于缺乏足够的自信而不愿进行返工的抵触情绪。
    “主要还是为了修整嘛,而且并不需要耗费太长的时间,花费太多的力气,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把钉孔矫正得更规整,更漂亮一点儿,就当是摸索一点儿新经验呗。”
    “我赞成剑锋刚才的那些说法,钉孔的表面形状不好,确实是因为铁冲子重复移位造成的,而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我们手上的动作不够稳,不够协调。我不知到你们发现了没有,冲孔的时候,铁锤击打铁冲子的次数越多,马掌上的重叠痕迹也就越多,形状也就越来越难看。再要锻打的话,加大炉火,让铁料的温度再升高一点儿,硬度再降低一点儿,然后使用火钳夹紧铁冲子,找准了位置,尽量避免多次击打,争取一次重锤就给它穿透定型。我觉得,按照这个思路锻打的话,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大圣”显示出信心十足的样子。
    “那就干脆打新的呗!如果确实见效,回头再去修补那几个外观不好的马掌也不迟啊。”秦勇智像是给自己不想马上返工,找到了一个合理的台阶下,面色也略微舒展了一些。我也认同了他们的意见,只要方法得当,只要有利于提高大家的技术水平,又能尽快打造出合格的产品来,无论是成品重新回炉进行修补整形,还是锻造新产品,都无关紧要。
铁匠们各司其责,说干就干。秦勇智开始重新疏通炉火,“大圣”仔细筛选合适的铁料,国胜利也已经自觉地抓住风箱的推拉杆,只等秦勇智的一声令下,他就可以为铁炉源源不断地输送需求各不相同的风力了。
    自从国胜利调到修理班,我一直在创造条件,尽量让他多学到一些锻造技术,希望他能尽快在技术知识和实际操作上,不断缩小与勇智和“大圣”之间的差距,能够迅速适应他们两人的工作节奏,今天是正式锻造铁活,正好给他一个极好的锻炼机会。为此,我对国胜利说:“我替你拉风箱,你去和他们一块儿打马掌,而且一定要仔细观察他们二人的技术动作,悉心体会每一个技术动作的技术要领。”
    王志排长似乎被眼前这个热火朝天的锻造场面深深地感染了,全然忘记了此行的目的,他绕有兴趣地站在一旁,一会儿歪头侧目,一会儿又东躲西挪的,只为避开被铁匠不时挡住的视线。看那架势,好像随时都可能撸起袖子去取代谁,自己抡锤上阵似的。
    积累了大约一个上午的工作经验,又重新确定了改变锻造马掌的一些新思路,几位铁匠在随后的锻造过程中,精心处理每一个技术环节,在小锤和大锤的相互配合上,虽然仍旧不够紧凑,不够默契,轻、重、缓、急的实际动作仍然需要语言传递指令,但还是有了越来越顺畅的节奏感。尤其是在冲孔的环节上,他们依照刚刚制定的新思路,提高了铁料的温度,坚持瞄准位置,一锤穿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钉孔的间距问题更是轻松得到了解决。当秦勇智把冷却后的新马掌高高地举在手中,异常兴奋地让大家反复进行观看时,我看得出来,他的眼睛里闪放着喜悦的光彩,激动的心情显然已经溢于言表了。随后,大家轮流接在手中,仔细地看了又看,复杂的眼神中饱含怀疑和惊喜的目光,仿佛那根本就不是自己制作的产品一般。
    平心而论,这只新马掌虽说算不上是精品,表面上仍有不少轻微的锤击痕迹,说明他们手上的感觉(锤击的准头和适当的力度)仍然有所欠缺,但却足以拿在人前去显摆一番了。包括王志排长在内的所有人,无不为之感到欢欣鼓舞,这是多么让人感到高兴的一件事啊!我知道,对于几位铁匠,乃至对于整个修理班来说,这都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不仅在技术上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亦可借此机会大大提振大家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拼搏精神,增强克服困难的坚定信心,激发出刻苦钻研技术的强烈兴趣,也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连队的生产建设,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王志排长是一位很懂得因势利导,可以随时随地调动大家的情绪、鼓舞士气的人。他再次拿起那两只先后打造好的新马掌,分别捏在手中,炫耀似的不停地相互敲击着,马掌发出一阵又一阵清脆悦耳的铮鸣声。随后又用一种明显夸张的口气连声说道﹕“看看!看看!进步如此神速,这简直都不敢让人相信哪!尤其是这只刚刚打好的新马掌,无论把它拿到哪儿去,不论是谁看见,他也得承认,这肯定是出自哪一位老位师傅的手艺!”当看到“大圣”在熊熊炉火的映照下,泛起红色汗光的脸上光挤满了放任的笑容,恰似刚刚跳出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一般,眼神中更是闪烁着异样的光芒,于是他指着“大圣”故意大声调侃道﹕“该不是你这个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使用了什么隐身术,使了什么障眼法,眨眼之间就掉包换成了这么好的一个吧?”
    听到战友们无拘无束的欢笑声,排长仿佛又想到了什么,语气略显严肃地说道∶“事实再次证明,技术是用时间和勤奋堆积出来的,也是在工作实践中一边干一边摸索出来的,只要你们树立起坚定的信心,认真开动脑筋,钻研技术,在实践中苦干加巧干,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实际困难!我希望你们趁热打铁,一鼓作气,尽快完成这批马掌的打造任务,为即将全面展开的春播生产,贡献你们的一份责任和力量。”
    说到此处,他突然神色一变,随即满脸无奈地继续说道∶“瞧瞧我这记性,说起春播生产,我本来是要给你们布置新的工作任务的,可一进门就被你们热火朝天的工作精神所感染,就连正事儿都给忘在一边了。今天上午,也就是我到铁匠坊来之前,连部召开了今年以来第一次有关备耕春播工作的非正式连务会。会上,连队领导要求我们后勤排的全体人员,从即日起,必须为即将全面展开的备耕春播工作提前做好所有相关的保障工作。其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给所有干活的马匹更换新马掌,好在马号班的班长考虑问题很有前瞻性,已经提前做出了安排,希望你们几位铁匠抓紧时间,尽快赶制出足够使用的新马掌。修马掌和钉马掌的事由马号班的‘老侉子’负责完成,这是他的强项之一,如果你们也都感兴趣的话,可以跟他学习学习。除此之外,根据指导员的指示,修理班还要提前做好另外两件事,一是现有车辆的维修保养,二是尽快赶制出几辆独轮车,确保即将开始的运送粪肥和麦种的工作得以顺利实施。”随后,他又把这次会议的精神简单向我做了介绍。但是言及会议当中的某些场景时,他却说了很多,而且总有一种意犹未尽,不吐不快的感觉,说话时的口气与神态不时地流露出嘲讽和不屑,很显然,这是一种厌恶情绪的自然宣泄。
    他告诉我:“所谓非正式连务会,实际上就是备耕春播之前的一次例行吹风会,目的自然是提示各排排长提前做好各自的宣传动员工作,确保所有人员都能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照理来讲,召开这样的吹风会确实是必要的,也是及时的,但却往往被指导员用来当作耍心机的个人表演舞台。就拿自行制作独轮车这件事情来说,这是多么简单的一件事啊,照直下达任务就是了,指导员却非要藏头去尾,绕个大弯子。他先是刻意强调说,‘在广阔的农田里运送粪肥和麦种,如果没有必要的运输车辆,不但费时,而且费力,还会影响备耕春播的工作效率。可问题是,农地里凹凸不平,沟渠纵横交错,使用马车或小推车会给运送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如果单靠人工穿插运送,比如使用挑筐把各类有机粪肥运送到田间的每一寸土地上,依靠双肩把麦种麻袋扛到播种机旁等,不但体力消耗大,劳动效率也不高。我相信,在座的各位排长对此都有深刻体会。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是的,你们几位说的很对,独轮车的确是现有客观条件下别无二选的辅助性的运送工具,它的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推动灵便,既可在田间的垄沟之间,又能在宽窄不一的灌、排水渠的渠脊上任意行走。在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也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我记得,去团部领取独轮车的建议,好像年年都有人提出过’”。
    “就在大家等待指导员说出下文时,他却转移了话题,仿佛担心漏掉其它更重要的事项,必须优先予以解决似的。直到会议快要结束时,他才旧话重提说,‘刚才我已经说过了,在农田里使用独轮车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不知你们刚才是否考虑过。过去两年多来我们没有木匠,各种农用工具都要去团部领取,但是,涉及到连队的经费开支和生产成本的问题,我们不得不在某些方面做出适当取舍,独轮车就是我们舍掉的其中一项。现在,我们组建了修理班,也有了自己的木匠,是否可以弥补这个缺失啊?请在座的各位排长都据实说说自己的想法吧’”。
    “既能方便生产,又能节省体力,包括连长在内的所有与会者理所当然一致表示了赞同。”排长继续说道,“得到了大家的积极认可,喜怒一向不露形色的指导员,嘴角和眼角还是不经意地显露出不易察觉的丝丝笑意,显然,他无意言表的心思收到了预期的效果。随后他依旧不紧不慢地继续说,‘既然大家都赞同解决独轮车的问题,那就请后勤排长散会后立刻去给修理班下达如下任务,第一、现有车辆的维修和保养,第二、为所有干活马匹更换马掌,第三、修理班要充分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自行制作两辆独轮车,当然啦,如果试用效果好,可以酌情适量增加。最后他还特别强调说,以上这些工作必须在备耕春播工作全面展开之前完成’”。
    “简单的一件事倒让指导员弄复杂了,但是,他为什么偏要藏头去尾,绕个大弯子,先征询大家的意见,而且还特别强调‘既然大家都赞成自己制作独轮车’,再顺势做出决定呢?”我带着疑惑问排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2-20 10:34 , Processed in 1.123202 second(s), 2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