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1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难忘的木匠生涯》第三十四章服务春播之四 作者 董连峰

[复制链接]

192

主题

708

帖子

715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15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2-10 09:36: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连峰 于 2025-2-10 09:38 编辑

(上接《难忘的木匠生涯》第三十四章服务春播之三)
    “为什么?”排长满脸不屑地继续说,“这是他做事的一贯风格,从(一九)六九的九月团长决定组建八连那天起,我就给他当助手,他那些手段我早就看得一清二楚。通常来说,在议定生产事务的连务会上,连队领导让大家充分发表意见,与会者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直到理出清晰可行的思路来,再由领导做出最后决定,这是很正常的事。但是,你有所不知的是,指导员发扬民主是要分人、分事、分场合的,对那些可以维护个人权威,能给自己脸上贴金的事,他从来是独断专行,当即拍板,而且从不拖泥带水。相反,对于那些他想要推进,但又暂时拿捏不准,甚至可能会承担责任的事,则轻易不会先入为主,惯用的手段就是拐弯抹角、一步一步地去诱导相关人员主动与他的思路去紧密对接,直到你替他说出他想说的话时为止。因此,但凡在这种情况下征询大家的意见,往往都会成为他‘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一种手段,当然‘发扬民主,集思广益’是带引号的。从表面上来看,他的做法似乎是在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完全是为了连队的实际工作着想。但是,其真实的意图,却往往是想假借他人之口,去推行他自己的一些主张,事情成功了,是他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结果,光环自然会落在他自己的头顶上。万一出现了什么意想不到的纰漏,那也是由于接受他人的建议出的错,并非是他自己决策失误。有时他甚至把他人的建议掐头藏尾,精心编织一个理由,再把‘屎盆子’重新扣到建议人的头上去。这些都是他惯有的工作作风,因此和他说话谈事,你如果总想着顺杆儿爬,稍不留意,你难免就会着了他的道儿,给他当枪使。”
    再次谈到独轮车的制作问题时,王志排长继续说道:“指导员肯定知道,独轮车的优势是无可替代的,可又毕竟不是必需品,因此,事先听听大家的意见,不但无损于他的个人权威,反倒更能体现出他的民主作风。至于指导员这样做的出发点究竟是什么,我想一定是因为亏损严重,经费紧张,在他看来,涉及费用支出,还是借他人之口去实施为好。但是不管实际情况如何,我们后勤排的全体有关人员,都必须提高服务春播生产的思想认识,充分做好各方面的后勤保障工作。”
    独轮车的结构并不复杂,但设计却必须合理,否则使用的时候就很难保持平衡。作为出徒不久的新手,我们几位木匠只具备一些基本的木工技术,还缺乏制作这种运输工具的实际经验,可让人感到为难的是,连队里偏偏找不到相应的参照物。考虑到这种专用车轮是设计独轮车时首先要突破的一道关口,因此经与连队的新任保管员商量,我们决定先去团部领取专用车轮,如果团部物资库房有现成的独轮车,还可以顺便量好尺寸,也等于顺手解决了设计上的问题。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团部的物资库房里只有全新的独轮车,却没有专用的车轮,如果放弃自行制作,无异于违背连队领导的决策。了解了我们的来意后,库房管理员说∶“专用车轮库房暂时无货,如果你们急用,又不愿从我们这里领用新车的话,可径去五原县县城进行选购。另外,如果想要省钱,又想尽快解决问题,我建议你们可先到副业连和机修连去转上几圈,我曾经在这两个连队的房前屋后见到过一些废弃的手推车车轴和车轮等物,如果人家愿意拱手奉送给你们,你们即可利用机修连的机器设备进行相应的加工。具体来说吧,你们把废弃的车轴锯为两三段,并使用机修连的机器套好螺纹,配好螺母,就能用作独轮车的车轴。回到你们自己连队后,再装上轴承和修整好的车轮,剩下车身的问题还难解决吗?好几个连队都是采用这种方式,自己制作的呢。”
    “这还真是一个好主意!”我连忙对保管员说,“而且,这也符合咱们八连指导员关于自力更生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啊。所以,我建议,等我仔细看好独轮车的结构和尺寸,咱们立刻就去这两个连队转转看,如果真能如愿获得人家废弃的车轴、车轮等物,又能顺便加工成型,我们再到这里领取组装车轮所需要的全部零配件也不迟。”
    果不其然,当我们来到团部的机修连,很快就在一个废料堆中,发现了几根废弃的车轴和几只生锈且略微有些变形的旧车圈。凭借我们身穿的军垦服以及领物清单上的红色公章,我们同一位看样子像是班长甚至是排级干部的北京知青说明了来意。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是,对方竟然满口答应,他说∶“这些东西虽然都可以回收利用,但毕竟堆放在这里已经好长时间了,反正都是一个团的,谁用不是用啊!你们只管挑选有用的拿走就是了。有需要到车间加工的东西,我可以带你们过去,反正工作量也不大。”
    人家慷慨,我们也不能贪得无厌,我选择了两根表面略有弯曲,局部带有硬伤的车轴和四只表面硬伤较少,但略微扭曲的车圈,又在那位兵团战友的直接帮助下,顺利完成了车轴加工和车圈整形的工作。临走时,我忍不住又跟那位北京籍知青索要了几根长短不一的三角铁,借口称:制作独轮车也许用得上。为确保第一辆独轮车尽快交付使用,我和保管员重返团部的物资库房,领取了一只全新的车圈(未安装辐条和轴承的裸圈),以及足够另行组装五辆独轮车的全部零配件。
    第一辆独轮车样车很快就制作出来了,看着这辆刚问世的新产品,大家自然很兴奋,轮番推起空车或满载重物反复进行试用,感觉确实轻便自如。正式移交给大田排试用的时候,大田排的战友们也都感到满意,但对后续的新车制作还是提出了两点改进意见和一条建议。改进的意见,一是车帮可以适当加高,以便提高装载量,二是在车身两侧加装煞车用的铁环,以便消除装载物品滑落的潜在隐患。一条建议是,希望我们尽可能多制作几辆,以便满足不同需求的用途。
    指导员对自己亲自布置的任何工作,从来都是格外重视的,只要他觉得有必要,不但会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经常询问有关落实情况,有时还会悄无声息地亲临现场进行检查,据说这既是对连队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检验下属对他个人是否忠诚的一种常态化的手段。
    就在我们着手制作第二辆独轮车的时候,指导员突然来到木工房,我们都在埋头干活,发现他时,已经来不及再打招呼了。看到工作台上满是刚刚破开的木料,地面上堆积了厚厚的一层刨花,他面带并不让人感到亲切的惯常微笑,不紧不慢地问道∶“又在制作新车呀?大田排对你们制作的独轮车反映还不错嘛。我听你们排长说,车轴和车轮基本上都是你们从团部机修连要来的废旧品,会不会影响到今后的正常使用啊?我指的是使用寿命。”
    回答指导员的问话,我不能把话说得太满,只能表示出谨慎的自信。“我挑选的那几个车圈,虽然锈蚀斑斑,而且略有破损或扭曲,但是并不严重,看样子应该不会影响到正常使用。再说独轮车的载重量较小,我觉得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投入使用之前,可以先用重压测试一下。现在,几位铁匠正在铁匠坊里安装辐条和轴承等,也许……”指导员不等我把话说完,便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口气对我说道∶“路上再说,你现在就跟我过去看看!”看得出,他对废旧车圈的再利用既有浓厚的兴趣,但也缺乏足够的信心。
距离铁匠房尚有几米远,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已经隐约入耳。我紧走了几步,伸手推开房门,跟随指导员走进了铁匠房。
    “大圣”正在忙于他最擅长的工作——给车轮拿龙、安装辐条等,国胜利坐在旁边给他打下手,间或也会抽空给轴承的轴碗中抹上黄油,放进几颗滚珠,秦勇智站在铁砧前,利用铁砧的不同部位仔细敲打着车圈上的坑洼处和扭曲点。
    指导员随手从墙边抄起一只略微变形、尚待仔细处理的旧车圈,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次,微微皱起的眉头始终不见舒展,对能否正常使用似乎更无信心了。
    “大圣”心领神会,赶忙从自己的身边拿起一只刚刚安装好的车轮,一只手悄悄地拉扯一下我的衣袖,怯生生地低声告诉我说∶“这是刚刚弄好的一个,车胎充足气后,我们采用重压测试过,绝对没问题。”“大圣”说话的声音虽小,可是满屋子里的人都能听得到。
    指导员仍然还是一副将信将疑的样子,直到倒手换过“大圣”手中那只装满新辐条的旧车轮,眉头才见舒展开来。他把车轮放在地面上,双手按在上端,不断加大下压的力度,随后笑着说道∶“整旧如新,废物利用,也为连队节约了部分开支,你们这样做很好啊!符合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
这是指导员第二次到铁匠房来,上一次还是铁匠坊的装修改造工作完成后不久,他闻讯后特地赶来参观过。由于人员不够齐整,又恰好赶上兴修水利和首次大规模探亲,所以,铁匠坊正式起火开炉还是最近几天的事。当他转到铁炉旁边,看到炉台上摆放着大约十几只马掌时,脸上流露出了很有兴趣的样子,一边逐个检看,一边问道∶“这些都是你们自己锻造出来的吗?”得到了我们的肯定答复后,他又继续说道∶“好啊,我希望你们再接再厉,锻造出更多更好的农具来,为咱们八连的建设与发展做出更多应有的贡献。”临要出门时,他复又回头问道∶“干活的马匹较多,锻造出来的这些马掌恐怕还是不够使用吧?”
    感觉到指导员高兴,我完全解除了心理上的防线,随即向他如实地汇报了我的真实想法,我告诉他说∶“考虑到要彻底修复这几个废旧的车圈,重新安装新辐条,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独轮车的制作任务又有规定的期限,而更换马掌却可以分期分批进行,时间上也并不十分紧迫,所以,经与马号班班长商量,我决定先把独轮车的制作任务完成后,再继续锻造马掌。”对此,指导员点头表示赞同说∶“工作计划你们自己合理安排,只要不耽误备耕春播就行。”关于独轮车的实际需求数量,我根据手头现有的资源,大胆建议制作五辆。然而,指导员显然已经胸有成竹,他说∶“我考虑过,独轮车虽然方便适用,但也只是一种辅助性的运输工具,全连总共有四辆就足够了,超过了实际需求,也是资源上的浪费,剩余的零配件,你们可留作以后进行正常维修和保养时使用。”
    几天后,在全体铁匠和木匠不辞辛苦、并且加班加点,通力协作的基础上,修理班提前完成了独轮车的制作任务。当三辆半新(车圈、车轴属于废旧利用)的独轮车如同等待出征的战士一般,整齐排列在木工房西侧墙外的时候,全班的战友们无不感到振奋,作为班长,我的感受却又非同寻常。全心全意服务于春播生产,能为连队的生产建设增砖添瓦,原本就是修理班分内的工作;能够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尽可能为连队的生产建设节约开支,这也是修理班的一份责任。然而,修理班的工作逐步走上正轨,所有工匠的技术水平日趋成熟,这才是唯一让我感到非常快慰的一件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2-20 10:15 , Processed in 1.232402 second(s), 2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