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生活散记
出了学校的南门是金花南路,过了马路就是交大商场。我们平时逛逛商场就都是奔这里,距离近而且方便,想去就去了。若是到城里去还得坐车,所以一年也去不了几次。那会大家都是单身,除了吃饭,上班,业余也没有多少娱乐活动,所以那会还真没少闲逛交大商场呢。交大商场确实是座商场,但是人们在说起来的时候,并不仅仅是指这座商场,所谓交大商场包括了商场周边的邮局,书店,粮店,副食店,餐馆,理发店等等。改革开放以后,游商摊贩做小生意的也充斥了街道两旁。这里常常显得人流人往,熙熙攘攘的,挺热闹的。交大商场的两侧都是交大的宿舍区。穿过西边的宿舍区就是交大的教学区了。
我常到交大商场去转转,有时候买点东西。书店也经常去,看看有什么新书。到邮局寄封信取个包裹什么的。就是揣个手啥也不买,只是和朋友溜溜也是常事儿。由于交通大学是1958年从上海(西安交通大学的前身是原上海交通大学)迁到内地的,所以这个地方你会发现不少人都操着上海人的口音。甚至有些风俗习惯还打着上海人的印记。譬如,我常去的交大餐馆就是如此。餐馆叫什么名字小子已然忘却,只知道紧挨着交大粮店。餐馆的炊事员都是上海人,经营的品种大多是上海或江浙一带的食品,例如小笼包,粢饭,油条,豆浆之类的。其中小笼包和粢饭团都是是上海人早饭的“四大金刚”(大饼、油条、粢饭、豆浆)之一呢。我那会儿还真在这店里吃过几次小笼包和粢饭团。小笼包味道不错。这还是我挣工资以来第一次买来吃呢。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大约也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在饭馆吃到小笼包。印象深刻的当属粢饭团了。之前曾几次去过上海出差,都没有注意到街上卖这种瓷饭团的。直到这会儿才知道粢饭团是上海人的传统食品。卖粢饭团是现卖现做。炊事员用一块冷布包上些已经事先做好的糯米饭,基本上团成型后,在糯米中再挖开,撒上些白糖,加上一根炸好的油条,再用冷布团紧就大功告成了。我感觉吃起来味道也还不错,没吃过么尝尝上海的风味也还不错。见着这油条了,我就想起在上海时,看到上海早点摊买的那种油条了。
记得那还是“文革”时期,我们“串联”的时候去上海,早上起来到街上见到有卖油条的,发现上海的油条与北京街头卖的大有不同,北京的油条极讲究造型,新鲜出炉的油条不仅个大还外焦里嫩,搁在框里都能站着。而这里的油条则实在不敢恭维,炸的又黑又瘦还直不起腰来,明显差个档次。多年过去了,这些年也再没有去过上海,不知道这油条炸得怎么样了,有没有什么变化。想来大约是南方人对面食的加工处理总归是不如偏爱面食的北方人的缘故。上海人精于算计是出了名的。我串联时曾搜集了不少各省的粮票,印象中唯有上海市粮票有半两的粮票,怪不得油条炸得如此瘦小,大约是可以使用半两粮票购买的缘故呢。改革开放经济搞活以后,我在上海出差。晚饭吃完约上同事到街上闲逛,就在宾馆门口看见一个上海年轻小伙子,穿的西装革履的,手里托着个开着盖的小木盒,里面排列着几包烟,仔细一打听才知道是卖烟的。原来人家不少上海人除了上班以外,业余时间都会设法卖点东西挣点外快。就譬如说刚才那卖烟的小伙子,下班以后,宾馆跟前站上一会儿,卖上几包烟再回家,不求挣多少,挣个块八毛的也不嫌少呢!搁到北京,我可很少见到这景儿呢,这些北京大爷们说不定还觉着丢不起这人呢,再者说还打量着挣大钱呢,有哪个看得上挣这仨瓜两枣的小钱呢。更有绝的呢,我们在月夜下还看到路边垃圾桶有两个人在拾荒。近前一看不禁愕然,原来是一对年轻夫妻,同样穿着讲究,女的打着手电照着,男的在垃圾桶里翻找瓶子等杂物,看起来配合相当默契,人家干的还挺起劲,并没有觉得就怎么着了。我们几个看了不禁感慨,心想也就是人家上海人观念开放,若是我等大约是拉不下脸来干这种事儿呢!这些年好像北京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我在街上,公园内等公共场合,也时常见到些中老年人,在外锻炼休闲之余,顺手捡些瓶子带回去攒着卖钱。只不过是类似于上海那种年轻人倒是很少见呢。说起捡瓶子来,我觉得最为夸张地要算是在开封所见了。小子在开封出差,顺便少不得要参观龙庭,清明上河园等景点。由于天气酷热,随身带着瓶装矿泉水在手里擎着,渴了就喝两口。但见景点周围不少人眼睛盯着我们手里的瓶子,只要见你喝得差不多了就会伸手来要空瓶子。若是你没有喝完没关系,但凡你走到哪他就会跟到哪,如影随形使人不胜滋扰。我带着半瓶水都坐上了接我们的车了,捡瓶子的人还在窗外伸手向我们要瓶子呢,真可谓是不屈不挠了。方才说的都是闲话,扯得有点远了。其实我还是想说说上海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