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9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书史话(4)——缣帛书

[复制链接]

392

主题

2153

帖子

520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0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30 08:53:0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缣帛”是丝织品的总称,它如同今天书画使用的素绢。用它作为书写材料的图书,称为“缣帛书”。也可以称为“缣书”、“帛书”、“缯书”、素书”等。《字诂》上说“古之素帛,依书长短随事裁绢”。可见,用缣帛写书是非常方便的,尺幅的长短可以服从文字的多寡,把一篇文章截成一段,卷成一束,就叫“一卷”,后来作家把一篇完整的文章称作“一卷”,这一计量单位就源于帛书。
    缣帛书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卷子,它以轴为中心,由左向右卷成一卷。上面有画的或织的界行,通常有红黑两色。当时人写书已经开始用颜色区别不同的文字,汉顺帝时有《太平青领书》170余卷就是“白素、朱介、青首、朱目”的形制。这是一卷帛书,用白色的丝绢做质料,用红色做界行,用青绸子做护首,用红色做书内的小标题,可见,这是非常精美而考究的图书。
    缣帛书产生于春秋战国之交,盛行于两汉,是当时政府的主要藏书。据史料记载,汉献帝时帛书就相当流行。当时,在董卓胁迫献帝从洛阳西迁长安的时候,将士们毁坏了宫廷的大量藏书,简册用来烧火,把大的帛书联缀起来作帐篷、车蓬,把小的帛书的缝做行军袋,由此可见,当时的帛书的收藏量是相当可观的。
   帛书具有质地轻软、书写自由和携带方便等特点,看上去雍容华贵,似乎是一种权势和富有的象征。在它流行的日子里,始终只是王室朝廷、达官显贵奢侈的文房用品。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写过一部文艺理论专著《典论》,他让人抄写两部作为外交活动的赠送礼品,一部用缣帛抄写,一部用纸抄写,最后,帛书送给了吴 国国君孙权,纸书送给了吴国大臣张昭,从二者的地位去衡量书的价值,很明显,帛书是表示尊重的豪华本,而纸书就只能说是一般的流行本。
    用缣帛写书虽然优点很多,但不能普遍使用,其主要原因是产品不多,造价昂贵,一般读书人的经济实力难以承受,因此,它一直与简书并行使用,始终不能替代简书而单独流行。1973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了20多种帛书,约10万字,经研究发现,许多书的内容文字与现今通行本不同,如《老子》一书,有两种帛写本,均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甲本卷后与乙本卷前,均有四篇近3万字的佚文。这批帛书的发现,不仅让我们看到“帛书”的实物形态,而且为现行图书的校订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11-28 03:59 , Processed in 0.165009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