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病第一利》
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厚,无为第一安!
人一辈子,忙乎到最后,都会发现,真正的幸福和逍遥,并不是俗世所认为的富贵权势。佛在《太子瑞应本起经》中教诫说: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厚,无为第一安。
如果我们能将这四大富足,变成修行的目标,我们就能够在无病中安心办道,在知足中自得其乐,在善友的帮助下不断进步,在无安的现证中得到妙乐和自在。
无病第一利
俗话说:“无病一身轻。”生过一场大病的人都有体会。一个人正当壮年的时候,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恣意挥洒着生命力,但是一旦步入老年,身体开始走下坡路,才明白“身上没病”是真正的幸福。
《心地观经》说:“观自身如新生子,慈母怜愍,恒加守护。我身亦尔,若不守护病之身心,即便不能有所修证。”
巨大的生活压力,让很多人长期处于紧张忙碌状态,无心关心自己的身体状况,太多人身体都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很多人认为年轻时就是要多付出、多挣钱,这就是给家庭多负一些责任,却往往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健康。
唐代诗人罗隐有一句诗:“得即高歌失即休。”人生有失意,有得意。得意的时候,朋友多,应酬多,饭局多。人生得意须尽欢,灯红酒绿,觥筹交错,哪有心思顾及到什么健康的生活方式,于是我们有可以享受的物质,却没了享受的能力。这时候你才能明白:健康是生活的本钱。
健康是一种责任,因为健康不是一个人的,它是爱人、父母、子女、兄弟姐妹这个大家庭的。那么如何才能远离疾病,保持健康的体魄呢?
清末民初名医李庆远在《养生自述》中说:“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神相俱,泰然百岁以上。”意思是说,饮食规律合理,按时规律作息,不过度劳累,就能形神都健康充沛,长命百岁不是难事。
身体的病痛固然让我们产生苦恼,而心理的毛病,更是使我们昼夜不得安宁。譬如当我们的心中生起贪、嗔、痴等烦恼时,虽然努力加以排遣,却才下心头,又上眉头,那么的力不从心。又譬如心中充满种种的欲望,虽然极力加以克制,却又事与愿违,不能随心所欲。
唐代高僧无门慧开禅师曾经劝人要做到心中无事,认为这样才能生活得心情舒畅,轻松自然。他有一首诗说: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不管世间的变化如何,只要我们的内心不为外境所动,保持一种达观乐天的心态,则一切荣辱、是非、得失都不能左右我们,心里的世界是无限宽广的。
所以,身心健全无病,才是最大的利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