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查看: 1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陕北窑洞

[复制链接]

951

主题

1019

帖子

567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7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6: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陕北窑洞
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
粱峁启发,早就有了窑洞
这种古老的穴居形式
至今已有4000年的历史
黄土高原气候干燥,少雨
冬季寒冷
有着厚厚的黄土层
厚达几百米
由于黄土本身有直立
不塌的特性
人们便利用这样的地形
凿洞而居。陕北的窑洞
都是依山势开凿的
分土窑、砖窑和石窑
多为拱形,依着厚厚的黄土
风吹不进,日晒不透
雨淋不湿,雪冻不着
一年四季都保持着恒温
陕北窑洞大都拉拉散散
一家一户,或是土窑
或是用砖石箍起来的窑洞
窑檐都是用青石板压着
一道道粱,一道道峁的榆林
其窑洞大都上圆下方
符合“天圆地方”之说
榆林人住在这样的窑洞里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可谓“天地人”一体
阴阳和谐,怡然自得
在榆林修窑是件大事
要请风水先生看过
选地形,定方位,选日子
窑洞要建在山腰
或山脚下的向阳处
附近要有水源
要离着耕地不远
修窑是件大事,要挖地基
做窑腿、拱旋、过窑顶
做花栏、垫瑙畔、按门窗
盘炕、砌灶
全村的人都会过来帮忙
窑洞的窗棂或曲或直
曲直交错,有丁字和方字行
贴上白格生生的窗纸
红格艳艳的窗花
火炕中的烟道
连着灶膛和烟道
做饭和烧水时会把火炕烘热
你说这觉能不睡得舒服吗
窑洞上方叫“瑙畔”
要栽些树,防止水土流失
窑洞前面叫“睑畔”
要多种蔬菜
院子里要有石磨、石碾
要有猪圈、羊圈、牛棚
最不济的,也要搭个鸡窝
炕上要铺上羊毛毡
摆上箱子、柜子
窑洞建好后,有合龙口的习俗
居住前要祭土地神
乔迁前还先要“暖腰”
那个曾写下了
“先天下之忧而优
后天之乐而乐”的范仲淹
写下《梦溪笔谈》的沈括
闯王李自成都曾住过窑洞
还有毛泽东,也在陕北窑洞
里决胜千里,写下了
《论持久战》和“老三篇”
等光辉著作,指引中国革命
从胜利走向胜利
早年我去榆林旅游
住在一个叫黄粱的小村子
村子静卧在塬边的
一处断崖上,坐北偏东
村子的背后是一马平川
的黄土塬
还有两条交错的深沟
依着高低曲折的地势
窑洞形成四个层次
我住在第三层窑洞
院子里有两孔窑洞
一大一小,还有一个更小
一些的是厨房
要懂得一面是一铺通炕
炕的两侧各摆着一个
老式的柜子,黑色的
上面描了一些白色的花草
另有一个窑洞放粮食
有两个粮囤,放满了玉米
牛棚、猪圈、鸡窝都在
院子一角。窑洞的墙壁上
挂着一串串红辣椒
和一把把的黄烟叶
木桩上挂着留作种子的谷穗
糜穗子。玻璃窗上贴着
红艳艳的窗花
院中有一个石磨和石舂
我试着推一下,石磨很重
推起来很费劲儿
可老乡推起来很轻松
大概是我很长时间
没干体力活的缘故
老乡把新打下的黄米
放在石舂里
让我一槌一槌地舂
累得我满头大汗
蒸出的黄米糕
摆了几粒小枣
米糕特别粘牙
有人赞美窑洞
“远来君子来此住
休笑土窑无厦房
虽然不是神仙洞
可爱冬暖夏天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1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3360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11:44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佳作,写的不错。回味无穷!论坛有您真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21 22:11 , Processed in 1.216803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