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36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欧洲游记 18

[复制链接]

69

主题

110

帖子

64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4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15 08:58: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欧洲游记  九月15日  星期二  阴雨

我睡在靠窗户的床上,伴着檐雨声入睡。大约六点时醒来,闻到阵阵烤面包的香味儿。我是第一个去吃早餐的人。餐厅不大,有五,六张桌子。“金色郁金香”的早餐准备得很丰盛,靠院子的窗户旁有张巨大的桌子,上面摆满了食品和饮料。除了吃之外,我还带了一个香蕉和一个苹果作为午饭(这在一般西方旅馆里是允许的)。等到夫人和女儿下楼吃饭时,餐厅里已经有了一对年轻的亚洲夫妇。

八点钟,我们从Haarlem乘城际列车到阿姆斯特丹。昨天,因为天黑,行车时,车窗外什么都看不清。今天不同,沿途可见大片的农田和花田,各种颜色的花田在白水和绿野中格外鲜艳夺目。荷兰是花的国度,一点不假。我也看到了荷兰的标志物:风车和运河。大约十分钟后,我们到达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的火车站很大,看上去也很古老。它本身就是一件古董艺术品。据网上的报道:阿姆斯特丹有九个火车站,最大的是阿姆斯特丹中心火车站(Amsterdam Centraal Station,荷兰文)。我们到达的就是中心站。

走出阿姆斯特丹火车站,回头观察它,才觉的它非常宏大。从正面,我估计它有北京站的一个半长。阿姆斯特丹火车站建成于1889年。它的墙体用红色的砖砌成,每一条边棱都被镶砌成白色,配上海蓝色的尖屋顶,看上去庄重,大方,又不显得沉闷。旅游书介绍说:它中央大厅的跨度达40米,是世界上最早的大跨度建筑。在中央大厅进出口的两边各有一座塔楼,面向车站大厅,右边是钟楼,左边是风向楼。风向楼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塔楼。它的钟面上标示着东西南北,指针的方向是当下的风向。对于整天要和航海,风帆,风车打交道的荷兰人来说,准确定位风向和准确定位时间一样重要。
从火车站前的广场出发,跨过一座桥,我们就到了水坝广场(Dam Square)。它是阿姆斯特丹的发源地,1270年代这里是个渔村。600多年前,它也仅是个渔港和货物交易码头。当荷兰成为英国殖民地后,它迅速成长为一座大型海港城市。现在水坝广场已不是阿姆斯特丹市的政治和地理中心,但依旧是文化中心。最著名的是:水坝广场是全欧的嬉皮士聚会中心。那里每年都有各种嬉皮士的演出。从火车站穿过水坝广场,一直走到新市广场,一路都是红灯区。红灯区里不许拍照和录像。在阿姆斯特丹火车站和水坝广场之间的桥下是王子运河,我们在它的岸边买了旅游船的船票。每人十二欧元,出发时间是下午5点。接着我们乘5路有轨电车前往荷兰国立博物馆(Rijks Museum)。

荷兰国立博物馆是阿姆斯特丹市的地标建筑,普遍认为它代表着荷兰建筑艺术独特的风格。在我看来:其实荷兰国立博物馆和阿姆斯特丹火车站在建筑风格上类似。而火车站更古老,它应该是荷兰建筑艺术的先驱。无论怎样荷兰国立博物馆有着最多的荷兰艺术品馆藏,是荷兰艺术的集大成者。从早期传教用工艺品到文艺复兴时代的大师杰作,一览无余。

也许是此行看了太多西方艺术品收藏,荷兰国立博物馆的艺术品给我的印象不是很深的,倒是它二楼中央画厅的室内装潢,让我至今不忘。进入大厅,左边的巨大彩色玻璃镶嵌成的窗户画面,感觉好像是进了座教堂,但室内光线明亮,不似教堂昏暗。细看彩色玻璃上面的人物,它讲述的不是宗教故事,而是在歌颂完成这座建筑的劳动者,有石匠,木匠,铁匠,建筑师,画师,设计师等等。它们表达的是一种劳作的美,生活的美。我站这一列窗户前很久,突然意识到:这窗画的设计者要表达的是宗教和生活的结合,而这正是西方文化的最大特点之一。想到这点,我不禁想起和一些朋友的争论:宗教是精神艺术还是精神毒品?

大厅的另一特点是:它的地板完全由马赛克式的水磨石镶嵌画构成。有各种荷兰的动植物形象,有神话人物和图腾,有变化无穷的几何图案,美的让我不想去踩踏它。

出荷兰国立博物馆不远,我们步行到梵高绘画艺术馆。这里是人山人海,入口前的队伍有300米长。还好我们已经在网上预订了门票,持有预订门票人的队伍要短得多,我们仅等了15分钟,就进了馆。一副巨大的梵高“向日葵”挡在入口住,好像是说:梵高在此等候。说实在话,我除了知道梵高这幅“向日葵”之外,对他几乎一无所知,自然是跟随大流人群瞎看而已,更主要的是大多数文字的说明不是英文,我亦更没了兴趣。总之你现在问我:在梵高艺术馆里看到了什么,我也只能回答“向日葵”。

今天是夫人的生日,我们出梵高艺术馆后遇到大雨,便钻进一家路边甜饼店,买了她爱吃的伏夫饼给她过生日,也当是我们的午饭。这之后,我们冒着雨步行到阿姆斯特丹市博物馆。它展品讲述的都是阿姆斯特丹市的发展历史。我前面谈到的有关阿姆斯特丹市的情况,大多都是我从这个博物馆里得来的。这个博物馆让我记住了一件事:低地国家或地区(包括荷兰,比利时和丹麦的一部分)在16世纪中叶前都曾是英格兰的殖民地(注意不是英国,那时英格兰和苏格兰还没统一)。看来:盎格鲁-萨克逊人从一开始就是个侵略性极强的种族。

从阿姆斯特丹市博物馆出来,我们步行到水坝广场的花蕊一条街。这里卖花的店铺一家挨一家,店里店外都摆着花,真的是条花街。我本想买些花种带回家,但考虑到美国海关不允许带植物入关,便作罢。在这条街上,我还验证了我在阿姆斯特丹市博物馆里看到的两条历史事实。

雨大的时候,我躲在一家小商店的遮阳蓬下等夫人和女儿,我无意中看到这家商店的橱窗里摆放着各种彩色包装的盒子和瓶子,却没有看到任何商品标识,无法知晓包装里面是什么商品。开始我想进去看个究竟,突然想起阿姆斯特丹市博物馆里介绍的一则阿姆斯特丹市的历史: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阿姆斯特丹市的吸毒现象极为严重。政府花了大量人力,物力亦不能制止毒品走私和蔓延。于是政府听从一些人的建议:放开毒品自由销售。首先,走私毒品已无利可图,它的价格一下子掉得很低,黑市毒品消失。其次,尽管在之后将近五年的时间里,吸毒人口的比例有小幅的升高,但五年之后就一路下跌。现在,荷兰人骄傲的说:他们的国家是世界上吸毒人口比例最小的。我一下子意识到这家小店是卖毒品的店。包装没有商品标识,证明了我的推理。还是这家店,给了我另一个证明:根据阿姆斯特丹市博物馆的介绍:19世纪时,阿姆斯特丹市的商业税收是以商店的店门宽窄为标准,“店门越宽,交税越多”。这样家家店铺把门做的尽量窄,以减少税收。这家店的门就非常的窄,仅容一人进出。而门楣上的浮雕写着1823。我又观察了临近的几家店铺,果然店门都不宽,依这种方式收税,不可理解意思。

坐了几站有轨电车,我们回到火车站前,登上Canal Bus(我将它譯成“运河公交”)。运河公交带着我们绕着阿姆斯特丹最著名的三条运河:国王运河,王子运河,和爵士运河转了一圈。感觉阿姆斯特丹的河比意大利的威尼斯还多,几乎几十米就有一条小河和我们航行的大河相交汇。而且大河很宽,有些地段比天津的海河都宽。更有趣的是,小河边停着成串的船,它们是水上房屋。人们枕河而住,成了真正的水上人家。

下船后,我们买了些成品食品作为晚饭:面包,奶酪,生菜,番茄,熟火腿片,牛奶,橙汁和水果。价格和巴黎差不多。我们自制三明治,解决晚餐的问题,因为回到Haarlem,餐馆一定都打样了,而哪家唯一的中餐的饭菜,实在太不像中餐味道,我们的确不想再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8928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2229
沙发
发表于 2016-3-15 22:35:08 | 只看该作者
       幸福的嫂夫人在花的国度里过生日的感觉一定是温馨愉快的~  躲雨的小商店让人感到有些害怕,呵呵~ 不过,沈学长的警觉很是很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638
板凳
发表于 2016-3-16 09:09:56 | 只看该作者
荷兰首都一日走,
博物馆里思索够,
小店为妻过生日,
运河之上也悠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7 08:34 , Processed in 0.225013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