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1049|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挑水的日子

[复制链接]

749

主题

2132

帖子

691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91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2-17 17:41:3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翟西滨 于 2019-2-17 18:12 编辑

水的日子
□张翟西滨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有了水,生活就有了保障,日子就活泛起来。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家由咸阳道北搬迁到道南的兴无村居委会,虽说进了城,仍是一片棚户区。那会儿我读高中,又是独子,在我的记忆中,一天到晚颇为熬煎的是每天要为家里挑一担水,我身单力薄、瘦若麻杆,起初一段时间,肩膀疼痛难忍且红肿脱皮,我深谙这是年轻人必经之磨砺。不久,安然无事,咬着牙、挺着胸,每天挑水,一步步从艰难的负担变成一种闲适和不可推卸的家庭责任,又变成一种生活习惯。“嘎吱嘎吱”的声响,仿佛唱起一曲悠扬动听、朗朗上口的民间小调。
       偌大一片棚户区,仅有一处挑水的地且是手压井,全凭汲取地下水,它位于片区中心地带,不偏不倚、环顾四周,比以前用绳索一桶桶从井中往上提拽强多了,但依旧要一上一下、循环往复,才能压出井水直至接满桶,既是手工活,也是力气活,一挑水好几十斤重,此活大多是小伙儿、男人们干的事。最常见的早年挑水的人们皆离不开一副榆木扁担和两只铁皮水桶(木桶)。
       瞧!那手压井旁边总是人头攒动,熙熙攘攘。颇有意趣的是,不是人在排队,而是用水桶一个紧挨一个,自然形成梯队。前方若走了一位挑水者,稍有松动间隙,立马就有人向前挪动空桶位置,以防不自觉的人儿胡乱插队。即使这样,还会有人因种种藉口而插队,理解的话,图个安然;不理解的则会不依不饶、争论不休。若没记错,水压井有专人看管,全天开放并收取水费,一担水、两只桶,收费2分钱;在许多人看来,不是钱的问题,头疼的是排队焦躁不安,试想,中午下班时间紧,锅碗瓢盆叮咚响,跟打仗似的,一担水排队等候少则20分钟、多则半个钟头,等得毛焦、候得猴急。隆冬室外水管时常被冻,水流如溪流,耗时又劳神;有时,家中无水,等不急了,家人只好无奈地从邻家“借水”做饭;晴天倒罢了,若逢雨季,胡同里的羊肠土路稀烂,挑着重重的担子,深一脚、浅一脚,不知别人咋样?我曾多次滑倒,摔成“泥猴”、尴尬不已,重新拾起、从头再来。难怪有人戏言:“一条扁担宽又长,两个水桶吊两旁;走起路来蛮晃荡,一不小心出洋相”。

       那年月,家家户户灶房皆备有一口水缸和一副水桶,水缸盛得下几担水,人口多的家庭水缸大或有两口缸,以备生活所需。我家的水缸不大,也就能装一挑多水,洗衣做饭、洗洗涮涮,够一天用,却要一天不落、天天挑水。
       八十年代初,我们片区的水压井演变成了自来水,算是一种幸福的奢望和人生之“解放”。但依然要靠挑水吃。实不相瞒,至今,只要对着镜面一照,仔细端详,我的左肩高、右肩低,这是过去挑水落下的毛病啊!直到1985年夏季,我考入省城上学,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脱产读大专,带薪拿文凭,机遇难得,三生有幸;忧的是我这么一走,家中吃水倒成了难题,加之,母亲年事已高,不由我惴惴不安,纠结不已。巧的是,犯难之际,居委会通知家家户户要通自来水啦!昔日手工“嘎吱嘎吱”的扁担声完全被“哗啦哗啦”的自来水声所取代,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喜事连连,了却夙愿。
       如今,挑水的日子几乎消失。久居都市单元楼,自来水直接引到家里且为多个水笼头,随用随拧、悠闲自在。不知咋咧?那“嘎吱嘎吱”响,“叮咣叮咣”唱,洒一席水滴,抛一路欢歌,跌跌撞撞、摇摇晃晃的挑水情景,总在心头萦绕、亦忘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560
推荐
发表于 2019-2-20 08:08:2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749

主题

2132

帖子

691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910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9-2-19 10:59: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张翟西滨 于 2019-2-19 11:01 编辑
麻沙老农 发表于 2019-2-19 10:22
欣赏《挑水的日子》,回想六十年代,同学中很多人是家里挑水的主力军。那时传统民居没有自来水,自来水管道 ...

       遥想当年吃水,那真叫个难尝。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广阔天地,万物生存,近水者荣,离水者衰啊!祝您元宵节快乐!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6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975
推荐
发表于 2019-2-19 10:22: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欣赏《挑水的日子》,回想六十年代,同学中很多人是家里挑水的主力军。那时传统民居没有自来水,自来水管道只铺设到街巷的路口。用水的居民到路口的自来水处挑水,一位大妈专职管控水龙头。挑水者拿出1分钱,大妈打开水龙头放水。1969年到山村插队,村里有一口井供大家挑水饮用。凡是小时候练过挑水童子功的知青,挑水是小菜一碟。而初学乍练的知青,挑起水来晃晃悠悠,引来村民一番评论。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95

主题

5987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721
推荐
发表于 2019-2-18 14:45:18 | 只看该作者
由挑水到公用的自来水,到纯净水,真是社会生活演变的过程,人人都不陌生。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749

主题

2132

帖子

691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910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9-2-18 14:34: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张翟西滨 于 2019-2-18 14:35 编辑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9-2-18 07:45
当年一处压水井,
排队打消挑担行,
如今早不见踪影,

       回想年轻挑水的经历,或多或少能勾起许多回忆。就说当年吧!我住的街区,每到家中做晌午饭,家人都会让我手提暖瓶,到很远的店铺去购买开水,几个尖嘴大铁壶,在火炉上扎堆并冒着热气,一暖瓶开水2分钱,图的是开水做饭省时便捷啊!如今,这样专供热水的店铺已成遥远的故事!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560
推荐
发表于 2019-2-18 07:45:41 | 只看该作者
当年一处压水井,
排队打消挑担行,
如今早不见踪影,
却是念念不忘情。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749

主题

2132

帖子

691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910
5#
 楼主| 发表于 2019-2-19 09:29: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张翟西滨 于 2019-2-19 09:31 编辑
寒秋 发表于 2019-2-18 14:45
由挑水到公用的自来水,到纯净水,真是社会生活演变的过程,人人都不陌生。
...

       所言极是,水的进化过程,亦是社会和人类文明的进化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4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5437
QQ
9#
发表于 2019-2-22 17:33:06 | 只看该作者
拜读好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224

帖子

119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99
10#
发表于 2019-2-22 17:50:46 | 只看该作者
真实的生活记录!原生态的时代折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3 14:40 , Processed in 0.257015 second(s), 2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