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张翟西滨 于 2016-10-8 08:09 编辑
一天,几位街坊邻居闲聊,有位朋友揉着惺忪、肿胀之眼,唉声叹气道:“昨夜一宿未睡。”一问方知,他的邻居两口闹仗,一浪高过一浪,锅碗瓢盆乱响,左右邻居无一家相劝。第二天,据说,妻子被丈夫打得住进医院。 我知道,这位朋友住的是社会商品房,尽管与其素不相识,作为邻居也该主动过去劝解、遏制。言及此,不免如鲠在喉,如芒在背。 人常说,远亲不如近邻。换言之,一个好的邻居胜过一个远房亲戚。时下,为何楼房越住越高,邻里情却愈来愈淡,关系愈来愈远呢? 前思后想,不外乎,或真不熟悉,不了解,索性“睁只眼,闭只眼,免得冒风险”;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或多或少怀揣“不吵闹,不热闹”,“骑驴看唱本——走着瞧”的左顾右盼念头。的确,久居都市,日子富裕了,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亲情却少多了,家家户户防盗门、防盗窗和防盗网,像“牢笼”似的,把人当贼防,断了交情,少了串门,乃至邻家亦“庐山难识真面目”、“老死不相往来”。 报端披露:每年的最后一个双休日,南方某城市一居民楼都要举办一年一度的“邻居节“活动,大家相聚一起,“自我回顾”一年来楼上楼下,左邻右舍之间发生的诸如:浇花滴水、装修噪音、空调安装位置妥否,当然还有夫妻纠葛,矛盾化解等影响邻里关系的大事小情,在这里得到充分宣泄、沟通和谅解。 好一个“邻居节”。好就好在:我们偌大的社会,好比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无论你来自哪里,若为邻居,那就是缘分,理应“该出手时就出手”帮一把,拉一把,互帮互助,和谐相处 。难怪《列子·汤问》:“山之中间相去七万里,以为邻居焉。”《赠苗端公》诗之二:“两心宜一体,同舍又邻居。” 我为社会上能涌现出更多地“邻居节”击节叫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