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瑞丽江边 于 2016-10-29 11:48 编辑
转发原瑞丽农场弄島分场七队北京知青高文彦的帖子:关于《青春梦.瑞丽情》一书征稿启示
关于《青春梦.瑞丽情》一书的征稿启事
各位知青战友: 大家好! 眼看快到我们北京知青和昆明知青下乡50周年纪念日了。我一直在思考用哪一种方式来纪念我们的活动。在我看来下乡那天就是受难日的开始。知青纪念日,只有我们知青才有资格,才会去关心,所以,自己的事还是自己来办为好。 这大概是我们人生旅途中最后一次大规模的组织活动了。这不是悲观,而是现实。我们和昆明知青中大些的也近七十岁了,叫了一辈子的小四川,也过了六张。时不待我,再不热闹一次,也不枉来世一遭。 我想做两件大事来纪念我们这个不平凡的五十年,回顾往事,整整半个世纪,作为我们活下来的人,更应该隆重纪念这个在我们心中极为重要的日子。 (一)写一本书,写知青自己,写第二故乡瑞丽。 (二)2019年,组织大批北京和昆明知青回访第二故乡瑞丽。 先前这事也有成功和失败的例子。这件事可以分两步走,先叫大家讨论,热议一下,听听大家的建议。这是务虚。 然后再说下一步方案,这是务实。成立书籍编委会,请几位同学来担纲,承担组稿,改稿,定稿任务。然后,再帅选。定稿,合拢文章。 作者范围,包括上海,北京,昆明,成都,昆明插队知青,不管山上还是坝区的,不管农场和地方的回乡知青,都在范围之内。还有当年头一批老垦荒队员,《边疆晓歌》说的就是他们。65年来的成都知青老四川,以及国家分配到瑞丽县这里的大中专知识分子都在邀请之列,大家既是读者,也都是作家。欢迎大家积极投稿。 要把这件事认认真真地去做,宣传搞得轰轰烈烈,让每一位瑞丽知青都知道这件事。让这本书载入瑞丽市史册。 我的那本《边疆往事》被瑞丽市政协史志办收藏。最近考虑送香港中文大学资料馆收藏。 本书先暂定一册,共120篇文章。当然最后要看稿子有多少,多了就两册,少了就一册。书的内容希望涉及广泛,吃喝拉撒全有。上得厅堂,也下得厨房。 搞一本没有各级领导和名人领头题字,不谋虎皮的百姓书。作者和编辑全是一群不懂专业的土包子,只是想写一本自己写自己的纪念文集。这样条条框框就少了,顾虑少了,大家可以随意发泄放纵自己的情感,怎么写怎么说?全由自己情感支配。 但本书也有底线要求,凡涉及政治,对社会不满,带有攻击性的言谈杂论,一律禁止刊登,谁搞谁负责。不然出版社审稿就通不过。这点请编委特别注意。 这也是为了本书能够平安出版而定下的一项基本原则。必须遵守,道理就不必多讲了,我想谁都会明白。 本书这个平台是自由的,怎么写随意,散文,诗歌,小说,纪实文学都可以,什么题材都不限。越土越好,这个土是乡土,正如简单不是简陋一样。我们不需要污言秽语,杂七乱八。我们需要的是有一定的文采,较高雅的艺术,直白流畅的语言。 当然,我深知我们知青队伍的文化状态是怎样,前面的标准只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文章一经寄来,如有特色,稍加修改润色,即可选入。我们不是作家,文笔不必要求太高,事情表述清楚,语言清楚明白即可。我的意思,大家不要把写文章看做登天难。其实好文章,是慢慢改出来的。只要文章基础好,即可入选。大家放开胆子写。 本书要有知青自己的特色。比如:上海知青还分城里和崇明岛的。北京的还分大院的和胡同里的。总之,从服装到语言,行为举止,每一个地方的知青都不同,都有自己的特色,要把这点细节写出来,我们就成功了。对于文章一定要真实,不虚构。不夸大不缩小。 我就读过几位四川知青用成都话写的文章《赶弄马街子》,尽管他们没有读过几天书,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文章读起来很有味道,我很喜欢。 最近,看到陈小元写的《皈依》文章,心灵很震撼。我也是常回瑞丽看看的人,读来心里几天不能平静。好了,说得太多,人烦。 下面讲讲佂稿的内容: 1.来瑞路上,(指第一次离开家,去瑞丽路上)。 2.劳动。 3.生活。 4.探亲路上。 5.回家路上(指调走成功) 6.忆战友(自己最亲近的人) 7.卫生教育 8.没有离开边疆的战友同事(垦荒队,北京昆明成都结婚知青) 9.去世的各省知青回忆(大多数埋在瑞丽的山水里,红土地上)。 简单举例:生活篇里要写的很多,偷鸡摸狗,打群架,赶外国街子,窜寨子,倒卖杜棕皮皮,唱流行歌曲,看武侠小说,耍女朋友,谈恋爱,甚至结婚生娃娃。都可以写,只要不是流水账,有趣有故事就成。但也不要都写偷鸡摸狗,毕竟是上不得厅堂,咱们也有光辉事迹,立过功受过奖。有啥写啥,不必拘泥。 就是记述一段真实知青历史。好的坏的都有才真实。是写给我们自己看的,不必害羞。 具体编委会成员等商量后再公布。受某同志委托,说你写过书,有经验,让我筹划担纲,我只好受命一搏,望众兄弟姐妹,积极支持,写稿捧场,办好我们自己写的的书。多多益善,谢谢大家! 弄島农场七队割胶工,后调雷允分场学校任教。
高文彦 2016年10月20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