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草原的雨 于 2017-9-9 09:06 编辑
包头纪行 一 重返第二故乡
8月29日,我应邀参加了包头稀土高新区举办的2017首届农垦兵团知青旅游文化节。 包头,我的第二故乡,奉献青春的地方。 那是1969年的八月,我响应毛主席上山下乡的号召来到这里屯垦戌边,我所在的原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二师18团,就驻扎在包头市郊万水泉,即现在的包头稀土高新区。 这是我第三次返回包头了。 第一次是在2007年7月,我带学校来华留学生到内蒙古旅行,路过包头,住宿在昆区八一公园附近的邮电宾馆。我曾在傍晚冒着小雨回到原兵团农药厂,在厂里转了转,拜访了居住在家属院的战友。那时来去匆匆,对包头的变化没有什么印象。 第二次是在2009年8月,纪念赴内蒙古兵团40周年之际,我组织了北京50多位战友重返包头,与呼和浩特、包头的战友在原兵团农药厂欢聚,追叙往昔,再续友情,并在滨河新区领导的陪同下,回访了原18团一连、二连驻地。那时的滨河新区,正在大张旗鼓地搞开发建设,包头给我留下美好希望。 此次参加2017首届农垦兵团知青旅游文化节活动,是我第三次返回包头,我很激动,感谢稀土高新区的领导和员工,他们没有忘记曾经在这片热土上,奉献青春的一代知青。 8月28日晚,我和应邀参加活动的十几位北京战友,乘坐Z317次列车,从北京站出发奔赴包头。 8月29日清晨,当列车离开呼和浩特,我醒来,坐在窗前,观赏着窗外辽阔的原野。此时,旭日东升,醉美的内蒙古大地呈现在我的眼前。 列车即将到达包头东站,包头的巨大变化,展现在我的眼前,令我兴奋不已。看那宽阔的街道,整齐的楼房,成片的绿阴。48年前东河老城的模样,只能封存在记忆中。 包头站到了,那时我们都称昆区火车站,迎接我们的包头稀土高新区会务组的工作人员和记者,在站外拉起了欢迎我们的横幅,为我们鲜花,拍照,其热烈场景令人感动。 8月29日,是我们参会嘉宾报到的日子,会务组的工作人员在包头站接上我们,直奔坐落在阿尔丁大街的包头稀土国际大酒店。 包头稀土国际大酒店是一座四星级酒店,在绿树掩映下显得格外养眼。在富丽堂皇的酒店大厅,我们签到,领取会议资料。高兴的是见到了几位老战友,并在展板前合影留念。 会务组把我们安排在27层,登高望远,进入宽敞的客房,放下行李,我就直奔窗前,俯瞰阿尔丁大街,昆都仑区的发展建设更加令人赞叹。只见高楼林立,绿茵成片,清晰的青山,漂浮的白云,呈现在面前的是一幅幅繁荣昌盛的画卷。 我想会后一定在包头多住两天,到昆区、青山和东河转一转,去实地感受包头的巨大变化,以慰我常年以来对第二故乡的挂念。 草原的雨 2017年9月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