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60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生撰书文 千古留德名 (上) 文/张翟西滨

[复制链接]

753

主题

2139

帖子

694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94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9-14 10:15:4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翟西滨 于 2022-9-14 10:22 编辑

一生撰书文  千古留德名
——追思工人作家李文德先生(上)
文/张翟西滨

李文德先生采写长篇人物传记时,与国务院原副总理吴桂贤女士合影。
    我与工人作家李文德先生相识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
    那时,我在一家省属纺织企业任厂工会副主席。一天下午,西北国棉一厂工人李文德,登门自销已出版颂扬全国纺织战线“一代楷模”赵梦桃事迹的长篇诗集《赵梦桃之歌》。或许职业相同、兴趣相投,也许谙知从文的艰辛不易,十分爽快地买下10本,存放于工会书屋供职工传阅。其实,邂逅前,我早在《陕西文艺》(《延河》文学月刊前身),拜读过他描写纺织女工爱岗敬业的短篇小说“四个洪书英”和“质量问题”,当初给我的印记:一个普通工人能为身边的杰出代表,著书立说,树碑立传,刮目相看,可佩可敬!
    之后,我有幸调入咸阳市工人文化宫,主编《工人文化报》。他时常送来一些散文、诗歌等篇什,我与他的交际日渐增多,我们畅谈文学和人生,使我对他有了更多、更深地了解。李老出生于河南林县书香门第,参加过抗美援朝,做过医生、记者、编辑、炊事员和营销员等职业,也曾蹲过“牛棚”,风雨人生,命运多舛,如他所言:“就像演绎一部跌宕起伏,辛酸苦辣的命运交响曲。”他还主动参与文化宫编辑出版的《职工文学作品选》上下册工作,无偿服务、分文不取。
    1988年6月,退休后,乐文之情,笃学之心,难以泯灭,矢志不渝。退而不休,他先后创作出版了《赵梦桃之歌》《邓颖超》《东方的骄傲》《李文德诗笺》四本诗集;《生命的乐章》《人在旅途》两本散文集和《秦野》《神城》《人狼》《商家坪》《银水巷》《安吴商妇》(与王芳闻合著)《铁图前传》和近年来创作并自费打印出的样书《秦商魂》《水旱码头》《秦商世家》《秦山密码》《远山又青》《花开不是为花落》等13部长篇小说;一部洋洋40万字的长篇人物传记《由纺织女工到国务院副总理——吴桂贤激荡人生的执着与淡定》。天道酬勤,著作颇丰,总计800万余字且一半为“工人写·写工人”。
惟有诗情唱响《赵梦桃之歌》

    2010年7月的一天 。笔者入户采访叙事诗集《赵梦桃之歌》的工人作家李文德先生。
    李老家是一套老式的两室半住房,面积58平米,粉饰一新、井然有序,他专门辟出一间用作书房和写作间,一个三人沙发、两个座椅,略显简朴,依然书香。
    我抛出首个话题:“您老咋有创作《赵梦桃之歌》的动意呢?”

李文德先生口述创作《赵梦桃之歌》故事。
    “主要缘于我是一棉人,对全国劳模、纺织战线的标杆人物赵梦桃和她的事迹再熟悉不过了。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关注,1970年我调入西北国棉一厂细纱车间当工人,亲身感受到梦桃在一棉人心中的地位和梦桃精神力量之所在,愈加坚定了用手中的笔讴歌梦桃精神。其实,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就写出了一部叙事长诗《赵梦桃之歌》,那时,我将手稿用订书机装订好,交于厂宣传部一位负责人手里,他当即表态,看完会立马给我发话。没几天,他急匆匆找到我连声道歉,说妻子错把我的诗稿当成废纸,点了煤炉,化为灰烬。据说,俩口为此相互埋怨。**6月,《赵梦桃之歌》二稿脱稿后,我把原稿寄给了一家报社,好长时间,泥牛入海无消息,到报社查询,书稿咋也找不到。真的,那会儿一肚子怨气,又难以发泄,惟有忍气吞声,不了了之。”
    此时,李老像似想起什么,从抽屉里取出一袋咖啡奶茶,倒进杯中并用开水冲泡并递给我,我急忙接过呷几口,真是苦中飘着奶香。他接着说:“1990年5月,我在厂销售科跑业务,几乎不停点走读着中华大地,每年在厂里待的时间连续四年没超过四十天,为了不致大脑变成布匹的仓库,数字的储存噐,不管走到那里,我都要携带几本书在途中读,有时也在记事本上写些随笔什么的。一次我前往长沙,上飞机前厂宣传部长给我包里塞了一本厂里编印的《党的好女儿——赵梦桃》。飞行途中埋首读着,触景生情、心血来潮,又萌生重拾叙事长诗《赵梦桃之歌》的梦想。”
    好在初心未泯,使命犹在,禁不住在信纸上写下这样的诗句:走进广场/伫立在你雕像前/你坚毅的目光/摇曳着一束炽热的情感/总盼更近一点的时刻里/等你充满激情的声音/划破四周的宁静/我们虽是同年/面对着你/开始我们的对话/只为远方多变的彩色诱惑/我竟用一生购下岁月的车/匆匆奔驰在拜访的路程……
    飞机落地时,他竟完成了长诗之序曲68行的创作。
    李老兴奋地从书架上拿出已出版的《赵梦桃之歌》诗集,我接过细看,诗集共分“赵梦桃之歌”“梦桃传人的歌”“梦桃战友们的歌”“寻找”四章节,未尾标注:1992年2月初稿,4月三稿,6月四稿。
    我随手翻阅“序言”,这是时任厂党委书记陈光夷所写,文中提及:诗集《赵梦桃之歌》是李文德先生,根据党的“八大”代表全国纺织战线著名劳动模范赵梦桃生平事迹为题材,以真实励志抒情长诗的形式,满怀纯朴之感情,寄托对工友的无限思念,呕心沥血,辛勤耕耘而成。赵梦桃人虽走了,但她留下的思想品格,无疑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矢志不渝地向赵梦桃学习。学习她一贯听党的话、跟党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革命意志;学习她时刻不忘自己是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努力做一名优秀纺织工人的思想境界;学习她忘我的劳动,创造性的工作,自觉遵守纪律的主人翁劳动态度;学习她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的助人为乐共产主义风格;学习她从不骄傲、永不满足,经得起困难考验,又经得起荣誉考验,虚心学习、积极进取的革命精神。
    “诗集共有1700余行,163个页码。”李老边说边为我寻找当年见诸于《中国纺织报》《陕西日报》《陕西工人报》《咸阳报》等中省市报刊有关该书和他本人的宣传报道复印件。
    1992年12月19日《中国纺织报》四版头条刊发了该厂宣传部干事侯钢锋撰写的“饱醮激情绘红桃——记《赵梦桃之歌》作者李文德”,文中表述:“《赵梦桃之歌》是建国以来首部描写全纺杰出人物与业绩的长篇诗集。该书从酝酿到完稿,历时29载,作者饱醮激情,艺术地再现了赵梦桃平凡而光辉的一生,从不同侧面颂扬了梦桃战友们的精神境界和奉献精神,塑造了几代纺织工人的群体形象,融时代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是一部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咸阳著名作家峭石在1992年11月7日的《咸阳报》撰文“英雄主义的颂歌——读李文德的《赵梦桃之歌》”。峭石点评:“这册诗作,无疑是作者诗歌创作上的一个大突破、大飞跃。作者选择了一个新的角度,未拒泥于‘事’,而着重于‘情’。”最后一段,颇为走心:“近些年来,在文学创作中,英雄主义似乎成了过时的主题,也许有人一听题目就想否定它的存在。何况李文德所写的人物是五、六十年代的人物,但是,新瓶可以装旧酒,旧瓶又为什么不能装新酒?我以为,英雄主义怕是一曲永远也唱不完的主题。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史诗般的作品无不在塑造作家们理想中的英雄人物,对为社会做出奉献的英雄人物倾出满腔激情,未尝不是一种值得称道的美德。李文德同志的努力,应该对我们有所启发。”虽然,峭石先生过早的离世,如今重温这段温暖文字。可谓,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惟有诗情唱红桃。李老告诉我,当年诗集出版后,在企业、在咸阳,乃至在全纺系统唱响唱红了《赵梦桃之歌》。那年,在辽宁丹东市召开的由党委书记、宣传部长参加的全纺政工会议上,西北一棉一次携带去《赵梦桃之歌》1500册,被与会代表一抢而空;西北一棉各生产车间和生活区的黑板报或墙报上,大都抄录着该书精美之诗句;厂内征文、赛诗会、读书演讲赛等活动,也不乏选用该诗集中的精彩片段;据悉,咸阳新兴纺织工业园举办庆祝建党98周年朗诵比赛,有人还主动到他家里,索取《赵梦桃之歌》。足见,这首经典之歌,仍在新时代里流行着、吟诵着、传唱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2
沙发
发表于 2022-9-16 07:56:30 | 只看该作者
写英雄的英雄令人赞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11-24 18:28 , Processed in 0.228013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