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64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山-----一个知青的回忆。第二章:白江河林场

[复制链接]

26

主题

34

帖子

25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3-19 07:05: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龙行天下 于 2023-3-19 08:10 编辑

第二章: 白江河林场

白江河林场在行政区划上属于靖宇县。靖宇县原名蒙江县。为纪念抗日英雄杨靖宇而改名为靖宇县。白江河林场因有一条叫“白江河”的河流在林场穿过而得名。白江河是松花江的一个支流。白江河林场上山知识青年队在林业局是小有名气的知青队,因为它的管理好,收入高。还有,这个知青队不是随便能进来的,家庭出身不好的知青是进不来的。为什么?因为距这个林场不到四公里,就是我国的一个军事基地。这个基地成功的发射了我国早期的几颗导弹。当时,这个基地是世界舆论关注的焦点。其周边也是帝国主义国家间谍活动的重点。我们到知青队后,不止一次看到过远方曾有信号弹出现。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为了保证军事基地的安全,家庭出身不好的知青是不能安排在这个基地周边的。本来我的家庭出身是富农,是不可以到这个林场“上山”的。但由于我爸爸1970年就下放到这个林场进行劳动锻炼,而军事基地是后来才建立的。最重要的一点,我爸爸在劳动锻炼中表现不错,得到林场的重用。所以知青办还是同意我到白江河林场“上山”了。
     白江河林场是一个有八十多名职工的林场。除木材采伐外,还担负着数千公顷次生林的抚育任务。林场的东西方向,各有一个人民公社的生产大队。林场内部设置有行政办公室、财务室、食堂、商店、木匠房、铁匠房、修理厂、材料库、家属队、炸药库等。其中,家属队同知青队一样,也是为了解决林场工人不足而建立的。同样参加林场清理和次生林抚育工作,使工人家属也能有一部分稳定收入。炸药库当然是存放炸药的地方。炸药是干什么用的呢?林场的主要任务是在长白山林区进行木材采伐。把原木从山上运到山下,主要运输工具是拖拉机。这种拖拉机是履带式拖拉机。拖拉机背后有一个绞盘机,把木材一根一根拖到自己的后面,集中十几根后再一起拖下山。这就需要修一条拖拉机道。在山腰修拖拉机道就是把靠山上一侧的泥土移到山下一侧,形成一个平台。这个平台的外侧要比内测稍高一些,保证拖拉机拖运木材时的安全。在修拖拉机道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坚硬的岩石。这就需要用炸药炸开岩石。木材采伐地点是不断变换的,拖拉机道是年年要修的。修拖拉机道也是知青队的任务之一。年年要修拖拉机道,年年需要使用炸药,林场设有炸药库就不足为奇了。这种炸药是靠雷管引爆的,就是说要引爆炸药,要先用引线引爆雷管。靠雷管爆炸的力量才能引爆炸药。为了安全起见,炸药库一般设在离林场生活区一公里以外的地方。
  1973年2月18日,我们乘坐森林小火车来到了白江河林场。与我同来的还有三十多名知青,再加上白江河林场原来已有的三十多名知青,这个知青队的知青已达到六十多名。1974年以后每年都有二、三十名知青来到这里。1978年我离开白江河林场时,这里的知青已有二百多名。      
为了迎接我们这一批知青的到来,林场于上一年秋天就已经修建好了一栋砖瓦结构的宿舍。能住上砖瓦结构的宿舍,在当时已经是很高的标准了。因为当时许多林场职工的住房还是“木刻楞”呢。所谓“木刻楞”,就是把房架搭好后,用直径十公分左右的木材做围墙,再在木材上抹上黄泥。这种住房的墙只有十几公分厚,保暖性能极差。在北风呼啸的寒冷的冬天,长白山林区的最低气温有零下三、四十度,即使在房间里面生上火炉,也常常让人冻得浑身发抖。而用砖砌起来的墙有三十多公分厚,寒风吹不透,住起来就舒服多了。
当时的知青宿舍的结构是这样的:一栋宿舍有四个房间,每个房间进门后,左右两边是两个火炕。人们称之为“对面炕”。火炕是用红砖搭起,上面铺着石板,石板上面是黄泥,再上面是炕席。烧柴在房间外的炕的一头燃烧,烟通过整个火炕使火炕受热。烟从火炕尾部的烟囱排出。每个火炕可以睡七八个人,一个房间就可以睡十几个人。两个炕之间是一个火炉。火炉也是用红砖搭起来的。前面是一米见方的炉,炉上铺着一块铁板,称为炉盖子。后面是一道两、三米长的墙,这个墙是空心的,火和烟从里面通过。这道墙叫火墙。火墙最后端的上方,是用铁皮卷起来的圆形排烟筒,叫炉筒子。烟通过炉筒子排到室外。火炉最主要的作用是取暖。在寒冷的冬天,这里的气温经常是零下二、三十度,火炉里的火是不能断的。每天晚上都要安排专人定时为各个宿舍的火炉添柴。火炉还有其它作用:火墙可以用来烘干在雪地里干活时打湿的衣、裤、鞋、袜。炉盖子上放一桶水,这桶水永远是热的,可以用来洗脸、洗脚、洗衣、刷牙。
安顿好住的地方,开始吃到知青队的第一次晚餐。为了这次晚餐,知青队特意杀了一口肥猪。过了很长时间大家才知道,当时杀死那口猪后,才发现那头猪是一头有病的猪,患有猪囊虫病。在患有囊虫病的猪肉里,可以看到像大米粒大小的囊虫卵。老百姓称这种猪肉为“米猪肉”。按道理这种猪肉是绝对不能吃的。如果吃了,很容易使人也患上囊虫病。对这种猪肉必须做深埋处理。但是在那个年代,养大一口猪不容易。工人师傅们研究来研究去,还是决定把这口猪吃了吧。并交代食堂把猪肉高温处理一下。这次晚餐的主食是白面馒头,有四盘菜,其中有一个菜是酸菜猪肉炖粉条,还有一个菜是溜肉段。我们这些知青,哪知道这是病猪肉啊,吃的那叫一个香啊。老户的——这里习惯把比自己来知青队早的知青称为老户的,把比自己来的晚的知青称为新户的,告诉我们,他们只有在传统节日或发生值得庆祝的事时才能吃上猪肉。经常二十几天才能吃上一次细粮。所谓细粮就是大米、白面。对应的粗粮就是玉米面、高粱米等。
在七十年代,吉林省具有城镇户口的居民是吃的是国家供应的商品粮。基本是每人每月二十七斤粮,半斤油。体力劳动者的供应粮稍多一些。在二十七斤粮食当中,只有两斤大米和两斤白面,其他都是玉米面或高粱米。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从上山下乡那一天算起,第一年仍由国家供应粮食,第二年就要吃自己种的粮食。在长白山林区,可以用来种粮食的荒地很多。这里的土地肥沃,是人们常说的黑土地。把土地里的土攥在手上,有一种油呼呼的感觉。正像有一首歌中所唱到的,肥沃的大地好像是漫透了油。在这种土地上种粮食基本不用施肥。适合于在这种土地上生长的粮食,就是玉米、大豆和土豆。玉米面是知青的主食,每日三餐都离不开它。大豆用来做豆腐、豆浆、榨油。在知青队,特别是在蔬菜缺少的冬季,豆腐是我们每周能吃上一两次的美食。我们知青队的早餐更是简单的很,就是用玉米面发酵后蒸出来的饼子,俗称大饼子。再加上一盘咸菜和一碗豆浆。这种早餐几年如一日,从未变化的。豆浆是甜的,那里面放的不是白糖,而是糖精。糖精就是一种甜味剂,没有什么营养。但是豆浆是养育知青的功臣。它能使我们知青在当年饮食条件极差的情况下,多获取一些营养,以应付繁重的体力劳动和恶劣的天气。用大豆榨的油是长白山林区食用油的主要来源。当地有许多榨油的小作坊。十斤大豆能榨出一斤多油,付点加工费就可以了。豆粕是用来喂猪的上等精饲料。知青队每年都要养几口肥猪。到过节时宰一口改善伙食。


张新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2
沙发
发表于 2023-3-19 08:09:33 | 只看该作者
不错的林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11-24 09:03 , Processed in 0.161009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