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标题: 只缘我辈是知青 [打印本页]

作者: 老茶    时间: 2016-2-26 14:37
标题: 只缘我辈是知青
本帖最后由 老茶 于 2016-3-10 15:18 编辑

只缘我辈是知青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经历是我们这一代人在特殊年代走过的历程,因此让人难以忘记,每每回忆起那段经历,心里就有说不清的激奋与酸楚。是什么让我们如此动情?也许是因为那时我们都年轻,年轻时的记忆不容易忘记,它像年轮深深地刻在我们的躯体上,牢牢地铭记在我们的心里。也许是我们经历的那个年代过于严峻,严峻的年代对个人的影响异常深远,不仅影响了知青本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而且影响了自己的父母、兄妹和儿女。总之不堪回首的岁月,也是值得收藏的岁月,不能轻易把它丢弃进历史的垃圾箱里。
      在文化大革命中,我和许许多多年轻人一样,读了很多毛主席的诗词,也因此增强了对毛主席诗词和古诗词的热爱,也因此开始陆陆续续地学习写作古诗词,其中从上山下乡到农村的前前后后我曾写了一些小诗。现在看来,这些诗歌既不成熟、也不甚守格律,我一直不敢拿出来与人共赏。如今过去了四、五十年,我想这些诗词是那个年代的产物,带着那个年代的烙印,记录着个人的真实感受,还是应该拿出来见一见天日,不要让岁月把它们遗弃。
      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到,当时我们真的很年轻,年轻的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自己有多浮躁。那个时代真的很激情,敢上九天、敢下五洋、敢把自己比作替天行道的英雄。因此当我们手捧四卷宝书,心怀一片忠心,雄赳赳的走向农村、走向农场、走向边疆的时候,尽管我们也曾看见父母、兄弟送别时眼眶中滚动着泪花,列车启动时自己心中不由人的发生了瞬息的颤抖,但我们的头脑已被豪气所冲昏,我们的语言已被豪情所激狂……。当我们今天再看这些诗歌时,感到当时的幼稚、无知,现在甚至不敢面对。但是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历史给我们留下难以割舍的记忆——知青的记忆。
      为了保持原汁原味,我将这些诗词不加修改地收集整理后,按照不同内容陆续发表在这里,以飧插友。谢谢!

       一、道别离   

送某君赴内蒙插队(一九六七年十二月)
千里离别赴异乡,慰君漫道会时长。
朝朝两地迎红日,同沐晨晖似见郎。

送同窗(一九六八年初)
凝眸东北品诗声,星散边陲耀夜空。
千里分别心未散,同朝北斗表忠情。

答友人(一九六八年八月)
万里风雷到万家,声声如笑井中蛙。
同窗互问君何往,笑指红霞在天涯。

赠苏哲(一九六八年夏)
千钧霹雳转乾坤,正道人间世界新。
莫谓身无五色笔,只需胸有四雄文。
簧舌敬颂英雄胆,刀笔诛杀饕餮魂。
赤县饱含诗与画,心肝呕尽为人民。



作者: 老茶    时间: 2016-3-10 15:25
本帖最后由 老茶 于 2016-3-10 15:28 编辑

二、勤劳作

      这是一组从不同侧面反映农村劳作的小诗,应该说还是比较值得回味的。读读它让人仿佛又回到那个农村生活的场景中了。

清平乐  植树  
                               扶苗舞铲,沙打迷人眼。
    志在荒丘将绿染,哪怕风如飞剪。
老林根固平沙,新苗立志学他。
共享阳光雨露,来年发尽春华。
                                              一九六八年十一月十日

这是一首关于秋末在沙窝植树的词。在我们下乡的村子西边有一片沙窝,为了治理风沙,也是为了增加经济效益,每年春秋两季都要到沙窝中种树。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植树,主要是柳树,把柳条剪成段,插入地下即可。几年后小树长成胳膊粗可做椽子,老乡用它盖房。
         
清平乐  自嘲
                              油灯不梦,算珠轻蠕动。
   致志专心细拨弄,窗外三星西纵。
四则加减乘除,三更不能算成。
可恨旧学教育,培养如此呆生。
                                                      一九六八年冬

这是为我们第一次在农村遇到尴尬事而写的词。临近年末,生产队汇算全年工分、收入等,会计一个人忙不过来,叫我们几个知青一起帮忙。那一天吃过晚饭,大家就盘腿会聚在土炕的油灯下开始算账。油灯续了几次油,拨了几次捻;两条腿盘着改伸开,伸开又盘上,只熬到天上三星转到了西边。无奈算盘不济,算珠一颗一颗扒拉,准确率又极低,最终没有算对那一点帐,惭愧的无地自容。

  
浪淘沙  夜战铺场
星斗尚阑干,场已欢喧。
                                   社员铁臂运粮山。
       闪闪银叉齐会战,热火朝天。
老少总动员,恐后争先。
                                   全民参战力无边。
       喜看村村学大寨,旭日红颜。
                                                     一九七零年十月
  
  十月是秋收的季节,秋收即将开始,夏粮必须入仓。为了做到一天打两场,队长要求夜里就把场面铺好,全队社员半夜就被集中到打麦子的场面上了。大家分工明确,有人拆麦垛,有人拆麦捆,有人摊麦子,场面上一排热火朝天的景象。
  



作者: 石建华    时间: 2016-3-10 16:14
层层梯田叠山盘,群燕齐飞满天涯。
同窗好友若相问,笑望山川白云处。
作者: 江苏地子    时间: 2016-3-10 20:48
有历史的诗韵、、、、、、
作者: 老茶    时间: 2016-3-13 13:35
石建华 发表于 2016-3-10 16:14
层层梯田叠山盘,群燕齐飞满天涯。
同窗好友若相问,笑望山川白云处。

感谢好友石建华赐玉,老茶欢迎常来看看。问好!
作者: 老茶    时间: 2016-3-13 13:37
江苏地子 发表于 2016-3-10 20:48
有历史的诗韵、、、、、、

欢迎江苏地子点评,老茶由衷感谢。近安!
作者: 老茶    时间: 2016-3-13 13:42
本帖最后由 老茶 于 2016-3-13 13:48 编辑

清平乐  拉沙
  
                         月儿皎皎,车马出村早。  
                         铃响鞭鸣催破晓,笑语鸡啼迟了。
                         红旗遍地如云,黄河策马飞奔。
                         壮志不居河北,大干今冬明春。                                                                     一九七零年十二月中
     内蒙古河套地区的多是红泥土,土质粘度大,不利于植物生长。为了提高粮食单产,超过《粮食发展纲要》提出的“黄河以北亩产四百斤”的目标,一向冬闲的河套农村进行冬季拉沙改良土壤的活动,该诗写的就是当时的景象。
  
七  绝 答母亲

一年一度返京城,已是新春不起程。
慈母问儿何日省,我答机器正轰鸣。
                                                    一九七一年春节前
    从上山下乡第三个年头开始,生产队购置了粮食加工设备,成立了粮食加工厂,我被队长委任为加工厂的会计兼加工员。到了春节前,家家户户都要吃好粮、加新粮,加工厂内堆满了老乡送来的原粮。可是加工厂里一共两个人,从早起到半夜每天将近二十个小时的加工粮食,机器不停人也不能休息,就这样我们一直忙到了大年三十。母亲来信问我什么时候回家,于是写了这么首诗回复母亲。





作者: 老茶    时间: 2016-3-15 09:08
本帖最后由 老茶 于 2016-3-15 09:09 编辑

减字木兰花      感和秋收词
绪维送麦收词,余斗胆改写如下。

东天发白,龙口夺粮情正迫。
壮志如山,手舞银镰闯大关。
此行何去,麦海金波翻滚处。
命令昨颁,未扫八千睡未安。

附:绪维原词〈减字木兰花〉
麦收始,群情激昂,要在八月十日前拿下8000亩收割任务。步主席词韵作。
漫天朝霞,龙口夺粮情更迫。
金浪高掀,风乘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镰刀起处风雷动。
命令昨颁,英雄弹指扫八千。


削蔓菁  

嘁嘁嚓嚓声相连,口唱新歌手莫闲。
试问田家欢喜事,丰收笑语荡星天。
             一九七一年九月二十三日
    蔓菁是一种酷似红皮萝卜的蔬菜,在内蒙农村用来腌制咸菜。九月是蔓菁收获得季节,从地里运回院内,经短暂的晾晒后,要把菜缨去掉,把须根削掉,准备腌制咸菜。这是在秋天里为准备过冬的一项工作。


学  艺

虎居树底猫登高,道道皆教留一招。
何日学得上树虎,管他瓷猫琉璃猫。
                   一九七一年四月二日
    在粮食加工厂期间,与我一起工作的师傅是个老加工员,有操作加工机器的经验,而我则是个门外汉。队长安排我进加工厂时,嘱托说要好好学习、尽快掌握技术,对我寄予很大希望。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那个师傅总是十分保守,不愿意把技术教与他人,这时我很苦恼。于是写了这首诗。


作者: 雾梦    时间: 2016-3-15 11:15
本帖最后由 雾梦 于 2016-3-15 11:31 编辑

      一篇连一篇,篇篇记往事;一诗接一词,诗词载真实。尤其是老茶学长的诗词注解非常的清晰,达到了将往事栩栩如生呈现在阅读者的眼前之效果,使得感受真实且真切。雾梦将您的连载继续添加到首页,以便有更多的人赏读并去感受知青的悠悠岁月~~ O(∩_∩)O谢谢。
作者: 雾梦    时间: 2016-3-15 11:52
本帖最后由 雾梦 于 2016-3-15 11:53 编辑
老茶 发表于 2016-3-13 13:42
七  绝 答母亲
一年一度返京城,已是新春不起程。
慈母问儿何日省,我答机器正轰鸣。
                              一九七一年春节前

     拜读一九七一年春节前写   七  绝 答母亲  慈母问儿何日省,我答机器正轰鸣。想想母亲思儿之情,眼泪不由自主的夺眶而出,雾梦哭了......
           
                                                   
作者: 老茶    时间: 2016-3-16 09:53
雾梦 发表于 2016-3-15 11:15
一篇连一篇,篇篇记往事;一诗接一词,诗词载真实。尤其是老茶学长的诗词注解非常的清晰,达到了将往 ...

特别感谢雾梦版主的鼓励支持。老茶的这些旧作本都是几十年前的旧作,十分不成熟,有的都不一定能称为诗,因此一直不愿拿到这里展示。但是我想既然写了就不怕见公婆,因此冒昧的贴到了版块里,能够得到您的支持,使我有了信心。在此谢谢雾梦版主的大力协助,添加在首页,让老茶不胜荣幸。再次表示感谢!问候雾梦!
作者: 老茶    时间: 2016-3-16 10:00
雾梦 发表于 2016-3-15 11:52
拜读一九七一年春节前写   七  绝 答母亲  慈母问儿何日省,我答机器正轰鸣。想想母亲思儿之情,眼泪 ...

我是68年下乡到内蒙古插队,每年冬天农闲时间,我们知青大多回京探亲。71年春节由于我来到粮食加工厂工作,由于人手少,粮食加工任务重,我没有回京。于是有了这样一个思乡的情节,写了这首诗,当年我母亲在信中看到我的这首诗,也流下了眼泪。谢谢雾梦!
作者: 石建华    时间: 2016-3-16 13:01
一年一度返京城,已是新春不起程。慈母问儿何日省,

在那个年月,离开家返回农村,临别时,望着母亲的双眼,面对母亲这样的问题,实在令人难以回答。真不晓得该如何回答。
作者: 沈履正    时间: 2016-3-16 15:03
老茶诗词的意境有了,缺的是格律。其实遵循诗词格律并不难,建议您读王力(北大已故教授,非文革中的彼王力)的“诗词格律“和吴丈蜀先生的“词格律“。这两本书都不厚,就几十页,而且讲得深入浅出,很好懂。格律诗让诗词读起来有声律的美感,你我都喜欢诗词何乐而不为!头一次给您发帖,就批评,有些不礼貌,只是觉得您有好的意境,不合声律可惜了,下工夫一定有收获。在学习中进步,您我共勉。
作者: 老茶    时间: 2016-3-17 10:19
石建华 发表于 2016-3-16 13:01
一年一度返京城,已是新春不起程。慈母问儿何日省,

在那个年月,离开家返回农村,临别时,望着母亲的双眼 ...

我们都是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有着相同的人生经历,而且那个时候我们都年轻,因此能有相同的感受是肯定的。现在我们老了,看看当时的文字只为一点回忆,十分感谢石建华兄的热情跟帖。祝福您生活幸福。问好!
作者: 老茶    时间: 2016-3-17 10:39
沈履正 发表于 2016-3-16 15:03
老茶诗词的意境有了,缺的是格律。其实遵循诗词格律并不难,建议您读王力(北大已故教授,非文革中的彼王力 ...

特别欢迎沈履正老师来访,并写下中肯的留言。一看就知道沈老师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修养,心智很高,底蕴深厚,是具有很深的诗词修养的人。您的《插队集》(1-19)我几乎都看过,对沈老师的诗词十分钦佩,并对其中的作品做过留言。 我是个从小喜欢诗词阅读的人,在本帖开始的文字中我也介绍了自己学诗写诗的经历和编发本贴的意愿。本帖里的诗都是我当年在下乡前后写出的,那时候不通格律,只为抒发一点酸情。在发本贴时,我没有对原诗进行修改,原汁原味的端出来,只为保持原来诗词的情调,更好回忆当年的意境。如有不妥,诚望理解。沈老师给我推荐的书,我这里已有,今后当继续加紧学习,使自己能够有所进步,有所发展。我们都是知青出身,能在这里发表自己的一些作品,只为得到更多的共鸣,希望沈老师能够经常不吝赐教,使大家共同提高。谢谢,沈履正老师!顺问春安!
作者: 老茶    时间: 2016-3-17 10:47

三、农家乐

      这是一组以记录知青生活为主的小诗,虽然有些具体情节已经忘记,但回想当初“苦并快乐着”的生活还是很有意思的。

忆秦娥   庆祝又一颗氢弹实验成功
                        惊雷烈,长风骤卷晴空掠。
                        晴空掠,帝修胆碎,颛民心悦。
                        喜迎九大奏狂乐,神洲七亿志如铁。
                        志如铁,革命磅礴,生产飞跃。
                                                       一九六九年


清平乐   九大召开
                        天宽月满,大地春风暖。
                        忽报京都有盛典,逐浪心潮倍卷。
                        炮声回荡如雷,不惜响鼓重锤。
                        众志同心忙种,以迎喜讯重来。
                                                   一九六九年四月一日


七  律    答友人
依稀别夜一春秋,索句愚夫话喜忧。
乡里早出织翠锦,农家夜聚计鸿猷。
临河尽是红泥地,后套犹需黄牡牛。
塞外耕耘长戍守,捐躯筑壁血为流。
                      一九六九年十二月于京



作者: 石建华    时间: 2016-3-17 15:54

临河尽是红泥地,后套犹需黄牡牛。
塞外耕耘长戍守,捐躯筑壁血为流。

写得太精彩了
作者: 沈履正    时间: 2016-3-17 16:15
老茶:叫我老沈就好,我也是个老知青,老师不敢当。从初中开始爱上了诗词,但始终只是个爱好者。让我们共同探讨吧,我的个人感觉是诗词的美,往往在字面之外,如“人间词话”里说的:不着一字,占尽风流。
作者: 老茶    时间: 2016-3-18 14:08
石建华 发表于 2016-3-17 15:54
临河尽是红泥地,后套犹需黄牡牛。
塞外耕耘长戍守,捐躯筑壁血为流。

在内蒙古插队时有一句常听的话,叫做“屯垦戍边”。我们插队的地方离中蒙边境线大约200-300公里,当时战备形势严峻,使我们有了一些备战意识。现在看来只不过给自己壮胆罢了。谢谢石建华关注,送上老茶的祝福!
作者: 老茶    时间: 2016-3-18 14:13
沈履正 发表于 2016-3-17 16:15
老茶:叫我老沈就好,我也是个老知青,老师不敢当。从初中开始爱上了诗词,但始终只是个爱好者。让我们共同 ...

既然如此,我就叫您沈兄吧。我们都是同时代的人,有共同的经历,彼此容易理解,这是很重要的。希望沈兄不必客气,多交流,多推敲,有助我们的共同提高。谢谢您的理解,希望看到你更多作品。问好!
作者: 中国知青张希伟    时间: 2016-3-18 16:36
本帖最后由 中国知青张希伟 于 2016-3-18 16:37 编辑

诗有真情,就是好诗。词有实感,就是好词。触动我的心,写出了时代的寒凉。
作者: 老茶    时间: 2016-3-19 13:53
中国知青张希伟 发表于 2016-3-18 16:36
诗有真情,就是好诗。词有实感,就是好词。触动我的心,写出了时代的寒凉。 ...

感谢张希伟兄热情点评,老茶表示热烈欢迎。诗词是勾连有相同志趣人心灵的桥梁,希望能够看到您的作品,我们经常交流,共同提高。再次谢谢您的鼓励支持!顺问春安!
作者: 老茶    时间: 2016-3-19 14:08
  元   旦

旧岁于京辞,笑言七十年。
太行驰骏马,永定甩长鞭。
雪打红旗艳,风吹白草干。
倍增革命志,改造碱盐滩。
              一九七零年元旦作于京


春  雪

夜半玉龙鳞甲碎,清晨大地裹白衣。
微微暖气朝天起,午看田园万亩湿。
                   一九七零年三月十七日


纪念二十岁生日

中华与我共新生,喜庆同庚岁二零。
遥指神洲春似海,举眸原野绿如坪。
花嫣莫忘春风意,苗壮须知沃土情。
寸草诚心捐世界,唯争四海酒般浓。
                   一九七零年四月


作者: 石建华    时间: 2016-3-21 14:33
谢谢老茶的祝福!
作者: 老茶    时间: 2016-3-23 13:51
石建华 发表于 2016-3-21 14:33
谢谢老茶的祝福!

不客气,希望常来。问好!
作者: 老茶    时间: 2016-3-23 13:59
慰  君

去冬千里长跋涉,此次三番费周折。
欲佩红星旗两面,愿掏赤胆心一颗。
青春不逝情犹在,素愿未酬志叵夺。
最爱钢枪最爱武,中华儿女谱新歌。
                   一九七零年春节
      我组知青何正治报名参军,嘱我如愿写诗相送。后因外调函来晚,错过时机未能如愿,为不负所望,作诗以慰。



除   夕

塞上十人难兴聚,除夕笑语满家中。
举杯劝酒人心醉,闭目吟诗韵意浓。
窗外春灯迎瑞雪,空中鞭炮报丰登。
饮茶细品今宵乐,茅舍谁歌东方红?
                        一九七一年除夕夜
       除夕夜酒足饭饱,难以平静,附诗一首以记盛况


作者: 江苏地子    时间: 2016-3-24 09:24
可到中国文学网晒你的作品?
作者: 激情岁月    时间: 2016-3-24 12:13
情真意切,真情感人。
作者: 老茶    时间: 2016-3-25 09:52
江苏地子 发表于 2016-3-24 09:24
可到中国文学网晒你的作品?

您抬举老茶了,我哪有那个水平呀,不过自娱自乐罢了。谢谢您的指点,老茶向您问好!
作者: 老茶    时间: 2016-3-25 09:54
激情岁月 发表于 2016-3-24 12:13
情真意切,真情感人。

我们都是同时代的人,所以有共同感受。谢谢您的鼓励支持,老茶向您问好!
作者: 老茶    时间: 2016-3-25 09:59
除夕诗会
       一九七一年春节我们知青小组十人均未回京,除夕夜大家欢聚在生产队共度佳节,席间有人提意作诗助兴。先后做了两首。

1、春灯诗(四人完成)

春灯照雪雪映灯,点点一片灯连星。
声声笑语长空送,七星北斗照心中。


2、《无题诗》(十人每人一句)

整党建党好,全民齐欢笑。
知青大团圆,永记今日妙。
窗外雄鸡叫,已是新春到。
小丫出看门,丰年又来到。
春诗十人吟,除夕笑笑笑。



步《步除夕群诗寄寓写之》而写之

步诗文笔好,你喜我也笑。
几载苦同窗,相勉最为妙。
雄鸡今又叫,打破屋中悄。
诗潮如浪涌,韵风似云飘。
抛砖引金玉,我亦笑笑笑。
            一九七一年春节


作者: 激情岁月    时间: 2016-3-25 11:05
向老茶学习。请多多帮助。
作者: 老茶    时间: 2016-3-27 13:02
激情岁月 发表于 2016-3-25 11:05
向老茶学习。请多多帮助。

欢迎您到访,不必客气,我们是同一战壕的战友,互相学习。问好!
作者: 老茶    时间: 2016-3-27 13:09

戏答顽童

釜底高燃欢乐火,汤中沸煮惋伤歌。
君如尚有同窗意,何必今朝蹈覆辙。
                      一九七一年元月



插队三周年纪念

乡里度三年,欢言满座间。
当年奇志在,今日信心添。
练就耕耘耪,学得炖炒煎。
味香色尤美,柿子炒鸡蛋。
                 一九七一年九月十六日


作者: 老茶    时间: 2016-3-30 13:17
本帖最后由 老茶 于 2016-3-30 13:19 编辑

四、送战友

      下面是一组送别战友的小诗,其中也反映了当时离别的心情。  


临行赠言

三载同爨一旦分,别时方见志同心。
风沙拂面磨筋骨,粪土沾衣练耪耘。
旗在田头仍漫卷,君离乡里更高擎。
山高水远情难断,只问何当返故村。
                  一九七一年八月六日




卜算子     送君

塞外始迎春,却送君归去。
      此际京城春正浓,两地分春日。
漫漫四秋冬,苦乐留长忆。
      千里归程祈顺风,夜月孤舟寂。
                      一九七三年一月二十五




作者: 老茶    时间: 2016-4-1 15:26
本帖最后由 老茶 于 2016-4-1 15:29 编辑

浪淘沙 送郑玲

                              飞雪迎新春,今却别君。                                                     重归故里喜难云。
                              种李栽桃勤灌溉,培育新人。
                              往事记于心,同志耕耘。
                              三年友谊海般深。
                              我梦回京来作客,桃李盈门。                                                               一九七四年一月二十八日     注:郑玲回北京教书,当然倍受人们关注,也令我无限向往。



送何碧东迁灵丘

去岁别王已自呻,今春送郑复别君。
除夕诗语难团聚,子夜人离各去分。
令吾犹吟骈俪赋,劝君莫忘故乡人。
茫茫浩宇重飞度,星撒长空向北辰。
                   一九七四年二月十七日




作者: 老茶    时间: 2016-4-7 15:24
本帖最后由 老茶 于 2016-4-7 15:29 编辑

浪淘沙 送友人

十月朔风寒,夜酒犹酣。踏歌千里送君还。
难忘十年风雨事,苦辣酸甜。
此地恨无山,望眼将穿,世人殷切向东天。
何日春风吹我去,共饮长欢。
                                        一九七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这是送一位在农村坚持生活了十年的老知青而写的诗。由于相处的长久,离别时喝了许多的酒,回忆过去展望未来,心中五味杂陈,百感交集。


作者: 罗帆    时间: 2016-4-7 17:20
历历在目,弥留心语,读来牵肠……
作者: 老茶    时间: 2016-4-8 15:02
本帖最后由 老茶 于 2016-4-8 15:13 编辑
罗帆 发表于 2016-4-7 17:20
历历在目,弥留心语,读来牵肠……
何出此言?应该未到弥留之际吧?
谢关注,多交流。
作者: 老茶    时间: 2016-4-12 14:02
五、长牵挂

      三年在一个人的生命中是短暂的,但三年知青的经历却让我们难以忘记,牵挂一生。每每到郊外看到田间的绿色,使我们想起务农时的劳作;每每有知青在一起聚会,使我们想起农村炕头上的团聚……。这些记忆、这些牵挂有着酸甜苦辣的滋味,让我们时而感到羞愧、时而感到酸楚、时而感到幸福、时而感到力量。对这段经历不管别人是怎样评价,我们过来人都应该珍惜,我想只有一个理由:“而立未成终不悔,只缘朋辈是知青”。下面收集的是离开农村后写过的小诗,有的怀念人,有的怀念事。  

感  春

偶眼梢头柳色新,东风似海浴身心。
谁知此刻农家事,是引青丝造碧茵?
                                                         一九七二年春月


长相思  九一六述怀      

秋意深,思意深,来去春秋几度人。江山岁岁新。
力未贫,志未贫,更上楼台望无垠。为之献终身。
                          一九七四年九月十七日


作者: 老茶    时间: 2016-4-16 14:36

答友人  步《致友人》诗,奉答

举杯邀孤影,影对口不开。
一瞥晴空雁字回,谁遣锦书来。
拆云笺,喜盈怀,不曾忘我生几载。
往事依稀如昨日,屏风面面眼前排。
改山换水同携手,几多战友去无来。
黄河长江源一山,鲁北苏南入两海。
故人暂别何足怪。
百川归海海入洋,水水相通无遗外。
聚日有期莫叹嗟,会时诗卷满船载。
新歌新曲谱新篇,素抹淡妆又一台。
一九七五年四月六日

附:友人原诗< 致友人>为四月四日作
眨眼冬夏去,春花又重开。
去年依依分手情,昨夜入梦来。
执君手,情满怀,万水千山隔一载。
问君前行几多步,可有新歌笔下排。
故土山水变多少,同志战友常往来?
如今我成离群雁,每逢佳节忆聚日,
提笔扰君君莫怪。
仰见太空星无数,天河一线谁遗外?
心向北辰光年近,沧海横流岂论载。
但愿有朝重聚日,红灯喜送重一台。
         原注:还记得我们的《红灯记》和《喜送战备粮》吗?


作者: 石建华    时间: 2016-5-12 14:34
中国文学网的审核效率恐怕有问题,已经在中国文学网好几天了。他们网上一直不见动静
作者: 石建华    时间: 2016-5-17 15:40
中国文学网的门槛好像很高。
作者: 老茶    时间: 2016-7-4 15:00
本帖最后由 老茶 于 2016-7-4 15:02 编辑

忆秦娥     新柳
读友人《风雪》词,又观柳新,依韵话新

                         东风厚,疏枝远碧枝犹瘦。
                         枝犹瘦,何时方似,画中杨柳?
                         光阴荏苒人无幼,风华意气今超旧。
                         今超旧,几番风雨,水青山秀。
                                          一九七五年四月二十二日
            
附友人风雪词:
            《忆秦娥》 三月二十三日探亲后回到三江又遇到一场暴风雪

                         风怒吼,寒凝三江雪浪走。
                         雪浪走,沟平谷掩,谁识田畴?
                         别来月半雪更骤,今朝战士笑空吼。
                         笑空吼,机车鸣处,英雄如旧。

作者: 红旗岭    时间: 2016-7-4 15:11
风清绿浪古道芳,
塞玉沁水寻旧厢。



作者: 红旗岭    时间: 2016-7-4 15:15
老茶 发表于 2016-7-4 15:00
忆秦娥     新柳读友人《风雪》词,又观柳新,依韵话新
                         东风厚,疏枝远碧枝犹瘦 ...

三江新浪往意苏,
丁香玉兰挽春如。
众寻陈枝千百度,
满目青蕾含蕊初。


作者: 老茶    时间: 2016-7-14 14:35
红旗岭 发表于 2016-7-4 15:15
三江新浪往意苏,
丁香玉兰挽春如。
众寻陈枝千百度,

感谢先生赐诗,因故未能及时回复,见谅。顺问夏安!
作者: 老茶    时间: 2016-7-14 14:37
回永圣大队咏物调

月儿何皎皎,银霜撒田郊。风摇五谷迎宾客,一路把灯照。
疏星何渺渺,半掩半遮貌。本是故乡村里人,何须害羞臊。
渠水何涛涛,拍岸过小桥。声声告我知心话,夏收传捷报。
麦海何浩浩,举目四下瞭。不见麦波浪底人,唯见潮水小。
镰刀何耀耀,劝君莫小瞧。喝退麦海千顷浪,全凭手中刀。
牛马何彪彪,牵车满地跑。禾高车重全无惧,丰收立功劳。
麦垛何高高,山山接云霄。登高望远向北京,社员心头笑。
糜黍何娇娇,风吹没人腰。伏水甘霖浇其根,齐夸秋田好。
肥车何冒冒,粪土赛油膏。撒进田间种秋菜,白菜实心抱。
柳枝何摇摇,送我回城道。嘱我秋收须再来,喜赋丰收谣。
一九七五年七月二十四日


作者: 中路姐    时间: 2016-7-14 17:43
记录那年代真情实感,而且文采脱俗,保存至今,难能可贵。
作者: 罗帆    时间: 2016-7-14 20:08
疏星何渺渺,半掩半遮貌。本是故乡村里人,何须害羞臊。
渠水何涛涛,拍岸过小桥。声声告我知心话,夏收传捷报。

声情并茂,新风古调……

作者: 老茶    时间: 2016-7-16 10:02
中路姐 发表于 2016-7-14 17:43
记录那年代真情实感,而且文采脱俗,保存至今,难能可贵。

感谢赏读,热情鼓励,老茶这厢有礼了,顺问夏安!
作者: 老茶    时间: 2016-7-16 10:04
罗帆 发表于 2016-7-14 20:08
疏星何渺渺,半掩半遮貌。本是故乡村里人,何须害羞臊。
渠水何涛涛,拍岸过小桥。声声告我知心话,夏收传 ...

这些诗其实是当时不知深浅的胡诌,现在看来只不过是一点回忆。感谢鼓励支持,老茶敬礼!
作者: 老茶    时间: 2016-7-16 10:19
本帖最后由 老茶 于 2016-7-16 10:22 编辑

清平乐  答友人并步《秋收词》韵

                             迎来秋雁,遥寄英雄愿。
                             河套三江千缕线,共绣黄金画卷。
                             依稀昨日挥镰,人人恐后争前。
                             汗水化为米谷,华年换取丰年。
                        一九七五年九月二十九日

       附:友人自东北发来的《秋收》词
                             南飞鸿雁,碧空深如愿。
                             凛凛长风牵金线,掀动锦帛万卷。
                             汗水洗磨银镰,迎来好个丰年。
                             喝令玉帝龙王,敢试完达山前。


作者: 中路姐    时间: 2016-7-16 19:43
知表示不会辜负时代,时代是否遗忘知青、有你留下笔迹,余音绵延千里。

作者: 中路姐    时间: 2016-7-16 19:44
知青不会辜负时代,时代是否遗忘知青、有你留下笔迹,余音绵延千里。
作者: 老茶    时间: 2016-7-17 14:23
中路姐 发表于 2016-7-16 19:44
知青不会辜负时代,时代是否遗忘知青、有你留下笔迹,余音绵延千里。

“中路姐”,实在不敢当。我的这些当年之作既不守格律,又缺少韵味,不过是当时年轻人的一点真情实感,不可能余音千里。感谢您对我的支持和鼓励,在这里祝您夏安!
作者: 香子山人    时间: 2016-7-17 20:17
这些诗珍贵,有情有义,有历史,其他的即使成熟了也不重要。
作者: 老茶    时间: 2016-7-18 13:47
香子山人 发表于 2016-7-17 20:17
这些诗珍贵,有情有义,有历史,其他的即使成熟了也不重要。

诚谢“香子山人”赏读,我们是同路人,因此有共同感,老茶知足矣。顺问夏安!
作者: 老茶    时间: 2016-11-25 14:33
沁园春   友人兴会

               一处相逢,如鼎喧沸,似酒酝浓。
               好评今溯古,流长源远;谈天说地,海阔天空。
               冷眼千夫,横眉百怪,义气激昂刀剑鸣。
               盈盈志,愿五洲四海,永鼓东风。
               时光漫漫无情,更岂令青春去匆匆。
               慕烈士诚心,沉吟诗赋,英雄铁臂,劲扫妖虫。
               勇跃惊涛,敢攀绝顶,铁骨铮铮练硬功。
               同携手,共扬帆荡桨,斩浪层层。
                                          一九七五年十一月五日

       一九七五年末,分别已久的知青诸友相聚在一起,不禁感慨万千,当晚赋此词以记心境。


作者: 方外山庄    时间: 2016-11-25 15:52
知青们的
经历
是一部辉煌的
历史
是宝贵的
精神财富
是取之不尽的
历史源泉
是知青们
永远都不能
忘记的
史无前例的
伟大的
历史史迹


作者: 王满祥    时间: 2016-11-25 16:42
绵绵的情丝,深深的回忆。知青的生活,如诉如泣……
作者: 老茶    时间: 2016-11-26 16:05
方外山庄 发表于 2016-11-25 15:52
知青们的
经历
是一部辉煌的

感谢“方外山庄”热情指点,老茶这厢有礼了!冬安!
作者: 老茶    时间: 2016-11-26 16:06
王满祥 发表于 2016-11-25 16:42
绵绵的情丝,深深的回忆。知青的生活,如诉如泣……

王哥支持鼓励,老茶焉能遗忘。谢谢!
作者: 王满祥    时间: 2016-11-27 17:39
为博友点赞!
作者: 老茶    时间: 2016-11-29 15:13
本帖最后由 老茶 于 2016-11-29 15:14 编辑

七 律   再兴会

老插节日喜相逢,碳火铜锅气焰红。
两盏三杯言往事,千言万语话别情。
酸甜苦辣尝什味,南北西东斗五行。
而立无成终不悔,只缘朋辈是知青。
               一九九三年元月二十五日夜

癸酉正月初二,原临河知青兴会。席间友人邀我赋诗,因多年不操此业,无法当场吟诵。归家后夜不能寐,东拉西扯凑足一律。


作者: 雾梦    时间: 2016-11-29 20:44
老茶 发表于 2016-11-29 15:13
七 律   再兴会
老插节日喜相逢,碳火铜锅气焰红。两盏三杯言往事,千言万语话别情。酸甜苦辣尝什味,南北 ...

而立无成终不悔,只缘朋辈是知青。
诗携心声抒情怀,老茶品味对月明。
作者: 老茶    时间: 2016-12-3 15:31
雾梦 发表于 2016-11-29 20:44
而立无成终不悔,只缘朋辈是知青。
诗携心声抒情怀,老茶品味对月明。 ...

感谢雾梦提携,老茶这厢有礼了!冬安!
作者: 江苏地子    时间: 2016-12-4 10:15
分享,收藏、、、、、、
作者: 老茶    时间: 2016-12-4 14:57
江苏地子 发表于 2016-12-4 10:15
分享,收藏、、、、、、

感谢江苏地子鼎力支持,老茶这厢有礼了!问好!
作者: 北国风光    时间: 2016-12-5 09:15
老茶 发表于 2016-3-13 13:42
清平乐  拉沙  
                         月儿皎皎,车马出村早。  
                         铃响鞭鸣催 ...

      答母亲—诗,刻有时代的烙印。虽然有些稚嫩,但读之不免眼迷心酸。诗的格律、仄韵固然重要,诗的立意同样更重要。
作者: 老茶    时间: 2016-12-6 14:23
北国风光 发表于 2016-12-5 09:15
答母亲—诗,刻有时代的烙印。虽然有些稚嫩,但读之不免眼迷心酸。诗的格律、仄韵固然重要,诗的立意 ...

同意"北国风光"的意见,诗词更重要的是要有好的寓意,格律、韵脚只是形式。形式再好,没有好的寓意,不会给人以美感。欢迎交流,多多指教。老茶不胜感谢!问好!
作者: 北国风光    时间: 2016-12-7 17:03
老茶 发表于 2016-12-6 14:23
同意"北国风光"的意见,诗词更重要的是要有好的寓意,格律、韵脚只是形式。形式再好,没有好的寓意,不会 ...

这本是愚人的—点拙见,茶兄也有同观,甚感欣慰!茶兄的诗作早以拜读,望日后常交流,多赐教。
作者: 老茶    时间: 2016-12-10 14:17
清平乐   循堤漫步

                      循堤漫步,河上滩头露。
                      流水涟漪沟谷处,夏日水击曾度。
                      遥思千里昆明,同学打桨池中。
                      汽笛一声惊梦,长龙乘雾西行。
                                   一九七五年十一月十六日


作者: 老茶    时间: 2016-12-15 13:49
  六、诉衷情

     下面的新体诗,是我离开农村后,听到农村传来的消息有所感触,利用闲暇时间写成的,其中不乏宣泄之情,现在如实的发在这里。

毕业回乡

     东风呵,阵阵吹来把我催,
     脚步呵,如梭似箭快如飞。

     家乡的山水梦徘徊,
     离别三年今天把家回。

     手抓黄土仔细看,
     眼前顿时起风雷。

     拖拉机隆隆好神威,
     播种机步步紧追随。

     当年的团支书,新队委,
     停下车来把手挥。

    “ 你们快看呵,那是谁?
     农大毕业可真又归队。”

     热情的问话耳边飞,
     乡亲们团团把我围。

     千言万语涌心头,
     此时不知咋答对。

     老队长上上下下看一回,
    “嘿,还是咱们的李金梅!”

     笑声朗朗满天飞,
     姐妹们跑来声更脆。

     小妹帮我把包背,
     你拉她扯话一堆。

    “我们现在正拉肥,
     你先回村歇歇腿。”

     滚滚的心潮早已沸,
     夺过铁锨劲百倍。
   
     铁锨舞呵大臂挥,
     扬手挥鞭把车催。

     手上的老茧呵从未蜕,
     快装快跑不觉累。

     兴越浓呵力越威,
     不觉西天晚霞绯。

     东拉西扯把家回,
     房东大娘笑得合不拢嘴。         

    “昨夜梦见喜鹊飞,                                
     今天果真有人回。”

   连忙打来洗脸水,
   又把饭菜眼前推。

   小米饭呵多香美,
   山药酸菜好滋味。

   饭后端来砖茶水,
   一口一口细品味。

   七年前下乡来咱队,
   也是这饭这茶水。

   小米饭叫作扎根饭,
   砖茶水叫作催芽水。

   饭菜茶水天天炊,
   扎根农村的大志更宏伟。

   热炕头上围定学毛著,
   俱乐部里召开批判会。

   修正主义的谬论重炮轰,
     与工农结合的步伐永不退。

   辅导员,小教员,卫生员,
   宣传队,战斗队,突击队。

     火热的一千四百天呵,
   练红了思想练粗了腿。

   三年前贫下中农送我上大学,
   嘱咐我毕业后再把家乡回。

   今天我农大毕业又回队,
       炕头上又喝这热茶水。

       炕上地下坐满了人,
       门口还有人把门推。

       问学习呵问收获,
       谈变化呵谈体会。

      谈家乡的面貌如何改?
      问大寨的红旗怎样飞?

      沸腾的土屋沸腾的家,
      此时心潮更喧沸。

      回首向队长来请战:
      明天的任务快分配。

      担杖、箩头、大铁锨,
      今天快快再发给……。

      三年前铲除了“下乡镀金论”,
      今天要把“读书作官论”全摧毁。

      毛主席英明来指引,
      回乡的路子走的对。

     千层底布鞋不离脚,
     劳动的本色永不退。

     广阔的天地广阔的心,
     大风大浪中再把大旗挥。

     家乡的山来家乡的水,
     家乡的儿女志气威。

     一颗颗红心一双双手,
     家乡的山水细描绘。

     银锄舞呵铁臂挥,
     明日的家乡更俊美。
        一九七六年四月五日






欢迎光临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http://chinazhiqi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