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3154|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蓬勃的插队生活》第九章——第十一章

[复制链接]

27

主题

37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31 21:31:2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西荆村民 于 2016-1-31 21:36 编辑

                        第九章  九二〇情结

     秋去冬来。又进入农闲时节。但今年却是农闲人不闲。各生产队的青壮劳力被组织起来,到地里修“大寨田”。
     除此之外,大队还从公社接到两项任务:
     一是计划明年推广高产杂交高粱,这是硬指标,每个生产队至少要种100亩。
     二是推广“九二〇”生长素,这是软指标,先在大队搞小田试验,成功后再到大田推广。
     种杂交高粱需要种子,可是绛县种子站没有杂交高粱的种子。他们联系到海南岛某种子基地,让各大队组织劳力去那里自己育种。海南岛处于热带,到那里育种,正好错过山西的冬季。种子收获后,不耽误回来播种。
     西荆大队组织了一个12人的育种队。三队的张娜和五队的白桦被选中参加育种队。据说要在海南岛搞三、四个月的杂交育种,同学们挺羡慕他俩的。
     送走了育种队,郭玉水又找来蓬勃和刘欣欣谈话。
他说:“县里通知各公社,要推广一种叫做‘九二〇’的生长素。勃村公社选我们西荆大队搞试点。经大队研究决定,让你们两个知识青年从队里抽出来,搞一下‘九二〇’的试验。冷口公社已经成功。你们先到冷口公社学习取经,然后再给咱们西荆大队做实验。争取年前试验成功,明年就能用到生产上。你们两人有什么意见吗?”
     蓬勃是个爱琢磨事儿的人。小学时喜欢上自然课;初中时喜欢上生物课;高中时喜欢上物理和化学课。他最喜欢自己动手做实验。没想到插队农村还能搞“九二〇”的科学实验,这是他求之不得的好事。于是他非常痛快地说:“我没有意见。”
     刘欣欣也许与蓬勃有共同的爱好吧?她说:“我也没有意见。”
郭玉水拍了一下大腿说:“好!我就喜欢这个痛快劲儿。蓬勃,你就当组长。刘欣欣有意见吧?”
     刘欣欣瞥了蓬勃一眼说:“没有意见。”
     郭玉水说:“这样吧,明天你们二人就去冷口学习。大队已经通知二队和四队了。还有,关于工分问题也定下来了,由队里照常记着。要是没什么问题,就准备去吧。”
     回去后刘欣欣问蓬勃:“九二〇是什么东西?”
蓬勃胡拉一下脑袋。其实他也不知道九二〇是什么。可是高中生不能让初中生问住呀。于是他说:“郭玉水说是生长素。我想它可能是某种化合物,九二〇代表分子式的化合价。”
     刘欣欣不懂什么化合物、化合价的,继续追问:“那生长素又是什么呢?”
     蓬勃回答不出来,只好缴械投降的说:“这是最近出现的新名词,我也不清楚。明天到学习班不就知道了嘛。”
     刘欣欣得意地笑了。她伸出手指点着蓬勃说:“这回也有你不知道的事了吧。”
     呵!她在这儿等着那。
     蓬勃赶快借坡下驴:“要么干嘛让咱们去学习呢?对啦,你准备个本子,好好记录。我也记。”
     第二天一早,他俩就步行出发去冷口。
     西荆到冷口有30多里。走了一程,蓬勃见刘欣欣越走越慢,于是问道:“你走得累不累?”
     欣欣头巾上粘着哈气,她用手捋了一下额前的头发说:“挺累的。快走不动了。”
     蓬勃停下脚步说:“那咱们拦辆车吧。马车、汽车,见什么拦什么。”
问 :“怎么拦车呀?”
     蓬勃转身向后张望着说:“向冷口方向的,只要有车过来你就招手。它若不停,咱们再拦下一辆。只要他一停车就算成功了。”
     欣欣又问:“为什么你不招手,让我招手呢?”
     蓬勃嘻嘻笑着说:“反正大姑娘招手司机停车的概率高。你这么漂亮,肯定灵。”
     欣欣洋装生气道:“讨厌!”但还是同意拦车。
     于是两人一边慢慢顺路走着,一边注意后面的来车。
    运气真不错,欣欣只招了两次手,就拦下一辆拉沙的卡车。欣欣坐进驾驶楼,蓬勃裹紧衣服坐上沙堆。一路风尘,直奔冷口。
     冷口学习班办了两天。
     首先由县农业技术员介绍“九二〇”的概况。
     他说:“‘九二〇’是恶苗病菌发酵过程中产生出来的一种物质。它对植物的生长具有刺激作用,会使植物细胞加速分裂和快速生长。如果植物染上了这种病菌,在幼苗期就会疯长,造成养分脱节,最后疯长而死。
     “后来农业科学专家对恶苗病菌进行研究,通过发酵,从中分离出‘九二〇’这种物质,变害为宝,让它为农业生产服务。
     “把‘九二〇’按一定比例稀释后,制成生长素溶液。将溶液喷在蔬菜上,可以起到催长的作用,结出巨大的西红柿、黄瓜、茄子……将溶液喷在棉花上,可以增加棉铃的直径,还可以提高坐铃率,使棉花增产。
     “但是,由于实验室的提取工艺非常复杂,研究成果出来后,没有得到实际的应用。
     “最近,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的革命科研人员,遵照毛主席走群众路线的伟大教导,打破旧框框,大搞土法上马,研究出一套适合农村的提取工艺。
“冷口公社在科学种田方面走在了前面,他们成立了一个‘九二〇’试验小组,利用当地的原材料,使用土法提取工艺,取得了成功。
     “我们办这个学习班的目的,就是要把冷口公社的经验向全县推广,在全县各个公社掀起试验‘九二〇’的群众运动。”
     冷口公社“九二〇”试验组向大家介绍土法制造“九二〇”的工艺流程,包括:
(一)斜面菌种繁殖;
(二)菌种扩大培养;
(三)固体发酵;
(四)产品处理。
     其中每一项又分若干操作步骤和技术要求。
     所需原材料有:土豆、琼脂、糖、麸皮等。
     然后,又参观了他们的实验室、生产车间、试验设备等。
     蓬勃用笔记本认真记录了每个环节。
     学习班结束后,他和刘欣欣又用老办法拦了汽车,顺利回到西荆。
     蓬勃向郭玉水汇报学习班的学习情况。当介绍“九二〇”的功效时,郭玉水半信半疑,说:“庄稼一只花,全凭粪当家。过去用大粪,后来推广化肥,这个我相信。眼下要是喷上点啥球生长素,就能长庄稼,我倒要看看?”
     蓬勃说:“要试验‘九二〇’,需要一间房子,室内还要有保温。还要让木匠打一个能保证无菌操作的‘接种箱’。另外,还要买酒精灯、试管、培养皿、广口瓶、试剂……”
     郭玉水不耐烦了,他打断蓬勃的话说:“不是说土法做‘九二〇’,不花钱吗?”
      蓬勃说:“那些必要设备还是要花一点钱,但一次投资可以反复使用。在正式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原材料,当地就有,不用花钱。
     “我妈妈在三〇四医院,我想回趟北京。如果能从三〇四医院弄到试验器材,不是就不用花钱了吗?”
     郭玉水习惯性地一拍大腿说:“好!房子问题和接种箱的问题大队全能解决。那些实验器材你就回去找你妈妈要吧。”
     蓬勃见郭玉水采纳了自己的建议,于是又进一步提出请求:“还有一件事。我妈妈非常支持我给贫下中农扎针治病。她说我这两下子差得远。三〇四医院遵照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教导,一方面派出农村医疗队,另一方面办赤脚医生速成班,两个月一期。她想让我深造一下。”
     郭玉水提高嗓门说:“这是好事啊!你要是在大医院学成了,咱们的卫生站又多了一个赤脚医生。这件事我同意。”
     停了一下,郭玉水又想起一件事说:“要么你到大队会计那支点钱,如果用得上,也方便些。”
     蓬勃摆摆手说:“不用啦。需要钱时,我会跟家里要。大队还是多攒些钱,给我们知青盖房吧!”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郭玉水的脸一下子沉了下来。
     蓬勃知道自己说走了嘴,赶快打圆场:“我会把‘九二〇’弄出来的。要是生产大丰收了,不就有钱了嘛!”

     就要回北京了。蓬勃得赶快把几件事处理完。
     第一件,就是画一个接种箱的图纸,让大队派木匠做;第二件,就是赶快给家里写一封信,把要试验器材和参加速成班的事定下来;第三件,就是还有一个老乡的针灸疗程,得赶快结束;第四件,就是跟司务长赵辉要些粮食,到城里粜粮换钱,做路费。
     原先蓬勃兜里还剩几十块钱。前些日子忠厚突然重病,浑身浮肿,眼睛都睁不开了。蓬勃知道:突然浮肿与肾脏有关,这不是用针就能扎好的,必须赶快送县医院。忠厚家里人犹豫不决,蓬勃把钱掏出来说:“这是钱,快送医院吧!如果送晚了,耽误了治疗,恐怕再多的钱也没用啦。”
     因为送得及时,忠厚脱离了危险,只花了一百多元。
     蓬勃特意把要回北京的事告诉刘欣欣。他希望欣欣与他结伴而行。
     他试探着说:“过两天我准备回趟家。一是参加赤脚医生学习班;二是弄些实验器材。你要是也想回家,咱们一块儿走。”
     蓬勃说这话时,脑子里忽然闪出一个念头:他想邀请欣欣到他家,一进门就对爸爸妈妈说:‘瞧,这是我的女朋友!’不知他们作何表示?”
不料欣欣并不领情,她说:“我不跟你一块儿走。我和秋爽、小溪她们一起走。”
     蓬勃扑哧一笑,心想:“我瞎想什么呢?这是哪儿跟哪儿呀?”
     欣欣奇怪地问:“你笑什么?”
     蓬勃凑近欣欣的耳朵小声说:“我笑你太封建。”
     欣欣把小嘴一撅说:“讨厌!”
     蓬勃要回北京的消息不知怎么传了出去。他要走的那天,村里好多人来送行,这是他意想不到的。老乡有的送柿饼;有的送煮鸡蛋;有的送一种叫“轱桷”的面食。
     “轱桷”是当地农家为走亲戚或出远门的人专门烤制的食品,中空圆环形,十分好吃,可以保存许多天不变质。
     老乡说:“我们也没哈好捎地,让你爹娘尝尝咱村的土产。”
     他们送的东西太多,直到手提包都装不下了。
     到横水坐上火车,蓬勃还在回想老乡们送他时的场景。那种依依不舍的情形,好像他将一去不复返了似的。
     村里的老乡太纯朴,只要你为他们做了一点点好事,他们真把你当亲人看待。蓬勃心里热乎乎的。
     列车飞快地向北京驶去,车轮撞击着铁轨,有节奏地发出“咔哒哒!咔哒哒!”的响声,好像在重复着一句话:“回家啦!回家啦!”
     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全身的衣服脱掉,烧一大锅开水烫虱子。
妈妈一边烫衣服,一边说:“战争时期,部队人人都长虱子。那时把虱子叫‘革命虫儿’。宿营时,点起篝火,把衣服拿到火上烤。虱子掉到火中,烧得噼啪响。”
     妈妈还说:“向医院要试验器材的事已经说好了。检验科的仓库里有许多用不上的试管和器皿。你去找徐叔叔。
     “参加培训班的事也联系好了,你去找原门诊部的宋主任。”
     听说来学习的是彭主任的大儿子,宋主任非常热情。他让蓬勃穿上白大褂,每天到门诊部上班。他说:“象蓬勃这样的学员,用不着过多的讲理论,他会自己去看书。让他多点时间实习,多接触病例,在实践中学习。”
     门诊部包容医院各科室,蓬勃只选修了针灸理疗科和外科。因为这两科在农村最实用。
     两个月的学习很快结束。蓬勃在北京过了春节,又登上返乡的列车。
郭玉水乐呵呵地看着那两大纸箱试验器材,问蓬勃:“这些个得值不少钱吧?”
     蓬勃说:“大试管一块多钱一支,小试管五、六毛钱一支。你看这一箱子有多少支吧?还有酒精灯、培养皿、广口瓶……这又是一箱子。”
     郭玉水问:“真的没花钱?”
     蓬勃说:“真的没花钱,都是库底子。要是咱们有用的话,我连显微镜都能抱回来。”
     郭玉水说:“实验室和接种箱都给你准备好啦。你和刘欣欣拾掇拾掇,就开始做‘九二〇’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7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28
18#
 楼主| 发表于 2016-1-31 23:21: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西荆村民 于 2016-1-31 23:23 编辑

                        改稿尾语

     早就听说耿蓬勃在写插队生活的回忆录,而且有人先睹为快了,我却迟迟看不到。
    2011年12月23日,突然接到耿蓬勃来电,说:之所以没早让我看,是要把最后一道把关的任务交给我。并且很快将210页的电子版传至我的邮箱。
如此信任和嘱托,令我十分感动。
     一个月来,惶惶事外,粗阅一遍,修改两遍,定稿一遍,春节初四大体完成,准备就此交差。
     《蓬勃的插队生活》原稿已经作者千锤百炼,我的任务不过是鸡蛋里挑骨头罢了,只做了一点事实的订正。
     毫不夸张地讲:《蓬勃的插队生活》是全中国所有知青回忆录里写得最好的回忆录。
     之所以说写得最好,不是因为文辞华丽,而是因为记录详实。从来没见过写得如此细腻的,40年前事历历在目。
     短短两年时间,一段美好青春,不懈闪光的年华,勾画出绚丽的人生轨迹。对当时当地农村现实的细致描摹精确至极;对当时知青生活的反映再现了多姿多彩;对有为青年的高尚品德做了热情讴歌;这是一幅珍贵的知青画卷。
     有的文学作品和回忆录,总把知青的插队生活写成悲剧,给历史制造精神错觉,仿佛悲剧才是历史真实的全部。
    《蓬勃的插队生活》说出了历史真实的另一个侧面,给人鼓舞、激励、向上的无穷力量。
   《蓬勃的插队生活》记录了一个17名北京知青集体生活、劳动的生动场景,完全真实。作为其中的一名成员,每当回想往事,都让我心情激动,感慨万分。这17名北京知青全部在村里担任过干部,或入党,或入团,没有一个白丁,没有做过一件损害群众利益的坏事,得到农民的拥戴。而蓬勃本人,正是这17名北京知青当中的佼佼者。
     衷心希望《蓬勃的插队生活》能早日出炉,让更多的人读到它,感受其中蕴含的精神力量。

                        贺予生
                 2012年1月26日星期四凌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7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28
17#
 楼主| 发表于 2016-1-31 23:04:37 | 只看该作者
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40周年时,1968年到山西省绛县西荆村插队的部分北京知青返乡探访与老乡合影,40年前的西荆大队治保主任郭玉水和知青们(摄于2008年郭玉水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7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28
16#
 楼主| 发表于 2016-1-31 23:03:40 | 只看该作者
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40周年时,1968年到山西省绛县西荆村插队的部分北京知青返乡探访与老乡合影(摄于2008年,当年插队知青住所——穆玉贵家的土坯窑遗址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7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28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1-31 23:02:26 | 只看该作者
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40周年时,本书作者蓬勃回到1968年到山西省绛县插队的西荆村,作者和宝宝一家人(摄于2008年宝宝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7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28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1-31 23:01:26 | 只看该作者
“南窑”——40年前,1968年到山西省绛县西荆村插队的北京知青们在这里参加西荆村的“清理阶级队伍”(摄于2008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7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28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1-31 22:57:56 | 只看该作者
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40周年时,本书作者蓬勃回到1968年到山西省绛县插队的西荆村,40年后再进已经废弃的自己亲手打造的“知青窑”(摄于2008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7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28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1-31 22:56:30 | 只看该作者
作者耿蓬勃,在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40周年时,返乡探访1968年到山西省绛县插队的西荆村(摄于2008年,山西省绛县西荆村自己曾经劳动过的田地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7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28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1-31 22:47: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西荆村民 于 2016-1-31 22:52 编辑


     明天新兵就要到县里集中。
     蓬勃忽然收到从北京发来的电报:“一切顺利速回京爸。”
     一看电报,蓬勃就知道爸爸已经联系好内招兵,叫他赶快回京办入伍手续。咳!真是一个迟到的喜讯呀。
     蓬勃稍加思索,立刻在纸上写了一个电文:“绛县招兵我被录取明天集中放弃内招勃。”
     他把电文和收报地址交给宝宝,说:“你骑自行车到县里帮我把电报发出去。记住,这件事千万不能让村里人知道。”
     看宝宝骑车过了东桥,蓬勃回到知青窑。
     这两天的事实在太多了。兴奋之余他始终想着一个人,那就是
     欣欣。他一幕一幕地回想着与欣欣相处的日子,心中感到即甜蜜又失落。老天真是不公!他感叹自己怎么刚刚找到意中佳人却又面临离别?他隐约感到,这一走,两人就很难再见面了。他拿出纸和笔,写了一封信:
     “欣欣:
     我即将离开农村,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了。在西荆共同插队的同学中,我最牵挂的就是你。遗憾的是,虽然我们曾有相识、相知和相处的机会,但我却没有吐露心声的勇气。临别之时,我终于鼓足勇气给你写出这第一封信。希望你能够接受我的相爱之心。蓬勃。”
     他把信折叠起来,夹在一个新的笔记本中,准备找机会交给欣欣。
     吃过午饭,他叫住欣欣说:“欣欣等一下。我想送给你一个笔记本。请你收下。”
     欣欣低垂着眼睛说:“什么笔记本?送我干什么?”
     蓬勃定定的看着欣欣说:‘我参军就要离开大伙了。我不想你把我忘了。就算留个纪念吧。”
     欣欣抬起眼睛微微一笑说:“不要绕圈子啦。你到底想说什么?”
     蓬勃觉得脸上热辣辣的,说话也不利落啦:“我想,我想……怎么说呢?  我想到部队后就写信,给你。”
     欣欣假装不解道:“为什么给我写信呢?”
     蓬勃还是语无伦次:“因为,因为……你收了笔记本就知道了。”
     欣欣接过笔记本,看也没看,匆匆装进棉衣兜里。低头说:“我走了。”
     蓬勃眼看着欣欣离开了知青窑,摇摇头,自言自语道:“咳,真没出息!  我怎么一到关键时刻就结巴了呢?”
     欣欣走后,宝宝来到知青窑。
     蓬勃好不容易才从尴尬的情绪中回过神来,问宝宝道:“电报发出去了吗?”
     宝宝观察着蓬勃的表情变化说:“发了。我刚才看到欣欣在你这里。你们谈的有进展吗?”
     蓬勃说:“不知怎么的,话到嘴边就是说不出来。我送给她一个笔记本,里面夹着纸条,把我的意思写在上面了。”
     宝宝说:“你到县里集中后,我找机会探探欣欣的意思。”

     晚上当全村都已入睡,兴奋了一天的蓬勃没有一丝的睡意,他独自一人在知青窑里归整个人的物品。除了日记本、收音机、笛子要随身带走外,其它东西都得留下。
    他一边整理一边在一张纸上写下处理意见:气枪送给梁跃进;理发推子送给黄林;泥制的围棋留在知青窑;大木箱连同里面的个人衣物寄回家……
他整着整着,原来愉快的心情突然消失了。他抱着那床铺盖坐在炕沿上,心中一阵酸楚。
     两年从来没有拆洗过的被褥,早已看不出原来的模样,正反两面全是油腻。那还叫被子吗?一头是一团破棉絮,一头是空空的两片破布。尽管是一堆破烂,但是它却默默地为蓬勃服务着。寒冷的冬天,它带给蓬勃温暖;下工回来它让蓬勃头枕在上面,伸开双腿享受一点舒适;当蓬勃心情不好时,它让自己充当认人捶打的出气包;当蓬勃伤心时,它会用柔软的怀抱,轻轻拭去脸上的泪水……
      “扔了吧!”蓬勃竭力下着决心,突然眼睛一热,咸咸的泪水顺着面颊淌进嘴角,不由得失声痛哭起来。
     触景生情。蓬勃扔掉的不止是一床破被褥,这里面包含了数不尽的温暖、心酸和苦楚,还有他曾经的美好憧憬;还有他的家庭亲情;还有村里这些同学们的友情;还有乡亲们醇厚的感情;还有刚刚燃起的初恋爱情。这一切,都将因为他的从戎生涯而远离。
     蓬勃怎能不伤心?
     除了伤心,还有强烈的疚愧。他觉得自己像一个可耻的逃兵!他太自私了,撇下患难的兄弟姐妹们不管,撇下柔弱的欣欣不管,只管自己远走高飞了。
     他就想不通,一个当兵,为什么“光荣”和“可耻”这两个水火不容的感触,如此无情地冲击着他的灵魂。一切都是错位的,一切都是扭曲的。想不通,那就放声痛哭吧!
     哭够了,蓬勃的情绪慢慢平静下来。他终于找到一点心理安慰:
    “不这样也不行呀,我得先自救,然后再效仿梁永把刘欣欣救出去。”
    就这样,他呆呆地坐了一夜。
     第二天,大队举行隆重的欢送仪式。
     蓬勃和连根身上斜披大红绶带,胸前挂着大红花,被人们簇拥着。西荆小学鼓乐队在穆玉贵老师的指挥下,走在前面。欢送的队伍从西荆村的西头走到东头。
     蓬勃看着道路两旁欢送的村民,不断向他们招手。他又回想起两年前插队知识青年进村时的情形:也是这条黄土的村道,也是这个鼓乐队,也是这些村民……那时他面对这个陌生的世界,心中一片茫然。
     然而今天,一切都是熟悉的,他心中充满留恋。
     人群中有老贫协、荆大伯、老队长、永娃、忠厚他们的身影,还有那些叫得出名字和叫不出名字曾找蓬勃治过病的乡亲们。
     路过小舞台时,赵金龙、高万仁、郭玉水、李廷真他们也在欢送。
    泊池边上的那间小屋,是“九二〇”实验室。看到实验室,刘欣欣的身影仿佛就在蓬勃的面前:
     那是个刚进村时两眼充满稚气的小女生;
     那是个用双手抱着肩上的扁担,摇摇悠悠挑水的小女生;
     那是个头扎围巾、满面灰尘的在斩草机旁忙碌的小女生;
     那是个坐在无菌箱前,睁大双眼,正在细心地移接“九二〇”菌种的小女生;
     那是个举着实验报告,两眼充满幸福微笑的小女生……      
     她现在在哪儿呢?蓬勃在人群中搜索着。他心中纳闷:不但找不到欣欣,就连其他同学也不见踪影。
     刚到东桥,猛然听到一阵欢呼声。原来那些知青朋友们都站在知青窑的窑顶上。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欢送共同插队的战友。
     蓬勃停下脚步,看着同学们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不停地招手。他看到了欣欣,使劲向她挥挥手。
     送行的人群簇拥着蓬勃上了东桥 。他回头看了一会儿知青窑,还有那口水井。这里留下他的许多回忆。这里也给村里留下蓬勃的许多故事。
     过了东桥,走在西荆东堡的黄土大路上。路边贴着“参军光荣!”的水泥电杆,似乎也融入欢送的行列。蓬勃熟悉的能说出每一根电杆的挖埋深度和高度。
     宝宝呢?蓬勃想起来了:宝宝说过,他不愿在欢送会上露面。是怕人家看见他流泪。他想单独到县里给蓬勃送行。
     蓬勃又停下脚步,透过人群向配电室张望。终于看到宝宝了。只见宝宝双手插在衣兜里,倚着门框,。他虽然看着送行的队伍,却有意回避蓬勃的目光。蓬勃眼睛一热,哽咽地喊了一声:“宝宝!”
     村东口,一辆马车等在那里。驾辕马的头上扎着红花。马车上是缎面儿的被子铺垫,装饰得和送亲的花轿一样。
     蓬勃和连根坐上马车。车把式将手中绣着红缨子的大鞭向空中一甩,“叭”的一声,鼓乐随之齐鸣。马车在鼓乐声中缓缓离开西荆。
     看着欢送的乡亲们,蓬勃又恍恍惚惚地看到两年前北京火车站送行的场面,不禁两行热泪夺眶而出。
    马车走得很远了。蓬勃透过泪水还看见穆玉贵的指挥旗上下舞动,鼓乐之声在田野上空缭绕。
    再见了!西荆。
    再见了!我亲爱的知青朋友。
     全文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7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28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31 22:39: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西荆村民 于 2016-1-31 22:46 编辑


     一天,刚吃过早饭,治保主任郭玉水满面笑容地来找蓬勃。他说:“今天你就不要到队里干活了,大队找你有事。”
     蓬勃向大队部走的路上想:“莫非又有什么试验项目让我搞。如果有的话,我一定建议再让欣欣做搭档。”
     高万仁、赵金龙已在大队部等着。见蓬勃进来,马上招呼坐下。
     赵金龙笑着说:“我来宣布一个好消息。经过大队革委会研究,决定让蓬勃同志应征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是蓬勃同志的光荣,是知识青年的光荣,也是西荆大队的光荣!”
     听到这个出乎意料的消息,蓬勃愣住了。他只觉得脸发烧,心发跳,以为自己在做梦。于是站起来,再坐下去,又摸摸桌子,一切都实实在在,这不是做梦。
     蓬勃说:“我真的要参军了吗?我太高兴了!”
     高万仁说:“你能够参军,大家都为你高兴。这次咱们村要走两个,还有一个是刘连根。”
     赵金龙说:“连根年龄小,没有出过远门。希望到了部队你能够照顾他。”
     蓬勃一口应承:“这个没有问题。只要同在一个部队,我一定把他当亲弟弟一样。”
     从大队部出来,凉风吹在脸上,蓬勃心里别提多舒服了。不用择路,两条腿就把他带进配电室。
     蓬勃抑制住兴奋的心情,低声问宝宝:“我刚才得到一个消息。你猜猜,是好消息呢还是坏消息?”
     宝宝看着蓬勃高兴的样子说:“看你的脸色,一定是好消息。”
     蓬勃故作神秘地说:“如果是好消息,你再继续猜是什么消息?”
     宝宝十分肯定地说:“一定是你家里来信,告诉你内招兵的事成功啦!”
     蓬勃摇摇头说:“否也!再猜。”
     宝宝两眼望天,做思考状说:“还有什么呢?那……就是欣欣跟你好啦!”
蓬勃哈哈大笑说:“不对!我告诉你吧,这件事你肯定不相信。大队刚才正式通知我,这次征兵,我和连根参军啦!”
     宝宝惊讶不已:“哎呀!这可是西荆特大新闻。不但我不相信,你就是从村里随便提溜出一个人来问问,谁也不会信的。”
     蓬勃平下气来,说:“我和你对大队的猜疑都错了。其实大队没有那么多私心。我对大队的这个决定,的确感激不尽!”
     宝宝摇着头说:“是这样吗?让我好好想一下。”

     晚饭桌上,蓬勃能够参军的事,成了同学们议论的中心。
     有人说:“不可思议。”
     有人说:“符合情理。因为蓬勃这两年表现确实不错。”
     有人说:“可能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吧。”
     晚上,知青窑里格外热闹,除了黄琳、张明和宝宝几个常客外,秋娃、连根、小东和柏林也来了。
     蓬勃给大伙儿沏上茶水,话题自然引到参军的这两个名额上。
     宝宝首先发问:“咱们村体检合格的是蓬勃、连根、小东和柏林四个人,这次招兵一下子走俩,其中还有一个是知识青年。我看很是不一般。秋娃你是西荆大队的民兵连长,你给说说,大队是咋定的这个兵?”
     秋娃毫不犹豫地说:“按照1比10的上站比例,公社武装部给西荆的名额确实是一个。解放军做过家访后,大队定下连根。报上去以后,公社武装部没有意见。后来又通知大队说,县武装部直接给西荆再增加一个名额。
     “大队研究了很久,剩下的三个人条件都不错,增加的这个名额给谁呢?后来考虑蓬勃今年22周岁,是最后的应征年限,如果今年当不成兵,以后就没有机会了。因此最后决定把名额给蓬勃。”
     听到这儿,蓬勃发自内心的感激说:“听秋娃这么一讲我才知道,原来大队对我这么照顾。我真是太感谢大队了!”
     宝宝就像个审判官,继续发问:“我还有一件事不清楚。当时解放军来家访,大队为什么没有通知蓬勃呢?”
     秋娃解释说:“来家访的解放军是个姓陈的排长。大队治保主任郭玉水接待的他。陈排长说,只让大队的人把他领到第一家就行了,剩下的三家他可以让前一家的人带他去。
     “大队一直以为陈排长已经访了蓬勃。要不然为什么武装部给增加名额时,特别提到蓬勃的名字?还说,他们了解这个知识青年在村里表现不错,如果在部队,也一定是个好兵。”
     连根证明说:“陈排长来我家访问时,我看到了,他的小本本上有咱村四个人的名字。访了我家后,是我把他领到柏林家的。在我家时,陈排长还问到蓬勃在村里的表现。他全记在本本上了。”
     连根说到了柏林。就像接力似的,柏林赶紧说:“陈排长到我家访问时,也问了蓬勃的情况。访完后,我告诉陈排长,蓬勃和我同在四队,现在正在队里干活,要带他去找蓬勃。陈排长说不用找了,让我领他到小东家。”
     轮到小东“接力”了。小东看看秋娃说:“陈排长到我家访后,没有再提出找其他人。我以为我是最后一个被家访的。我要留陈排长在家里吃饭。他说部队有纪律,不许在应征青年家里吃饭。”
     黄琳推了一下眼睛笑着说:“我现在全听明白了,原来陈排长做家访时,没有找蓬勃当面谈,他顺便从别人嘴里了解蓬勃在村里的表现。他虽然只访了三家,其实等于访了四家。难怪县武装部对蓬勃有好印象呢?”
     蓬勃听到这里,关于大队没有通知他家访的误解,全都化解了。
     在这个知青窑里,现在只有他一个人最明白:
     陈排长采取这种特殊的家访形式;县武装部增加招兵名额;蓬勃能够登上参军的“末班车”。这一切,肯定是胡连长安排的。
     “篮球”、“缘分”、“军事秘密”、“不能乱说”……这些词语在蓬勃的脑海里连接起来,变成四个字:“机会、巧合”。
     幸运之神终于降临了!
     蓬勃把这个秘密深深地隐藏起来,就连他最要好的朋友宝宝也不知道。
     他更希望秋娃的说法是真的——西荆大队非常体面的把宝贵的招兵名额照顾给蓬勃,蓬勃也非常心安理得的接受了这个结果。他愿西荆永远留传下这段美好佳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3 22:55 , Processed in 0.220013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