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5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逝去的岁月》连载——38

[复制链接]

103

主题

107

帖子

51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15 18:31: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受到贫下中农的欢迎
我们班和初一年级的一个班级约80多人,共同下乡到清原县南八家公社(那时候村的上一层组织叫公社而不叫乡)马前寨大队(那时候农村的基层组织叫小队、大队而不叫村)。我们初三年级的同学大都是1949年下半年和1950年上半年生人,初一班年同学大都是1951年下半年和1952年上半年生人。我们两个班的同学分别分在马前寨的四个小队,我和一些同学被分配到二小队。马前寨派马车来到清原县城接我们,我们把行李装到马车上,人也坐上马车行驶了一个小时左右到了马前寨。在村口上,有很多小学生吹着号打着鼓,还有村里的文艺宣传队载歌载舞地欢迎我们,感到乡亲们很热情。我们下了车,排成两排走进了村里,然后分在了四个小队里。接待我们的是二小队队长梁喜财,他40多岁,个子不高,很瘦,眼睛很大,牙有点外露,说话办事很精干,人也很精明,社员都管他叫“梁小鬼”。因为“青年点”〔知青住的集体宿舍〕还没有盖好,我们都被分配到社员家中住宿。

分到二小队的一共有22人,我们班男生有田溪、冯振玖、韩金财、陈杰和我;女生有韩秀莲、陈放、郭秀兰。初一男生有李铁民、冯再胜、何思勇、戚余富、李同兴、张西南、保博任;女生有胡英、张莹。过了半个来月,清原县一中的朴英林、董尔寿、夏智信、沈树才四名男同学也插队到我们小队。又过不长时间,有个锦州商校叫孟晓波的也到我们青年点插队,但不到一年他就分配到英额门镇工作了。我妹妹吴涤莘是我校初一88班的,在我们下乡3个月后也来到我们小队插队。他们班下乡到清原县英额门公社,我妹妹当时没有下乡就没有跟班里走。家里认为已经有了我一个人下乡,本想妹妹能留在城里,但在城里被动员的实在是坚持不住,终于也走了上山下乡这条必由之路。

我和韩金财、陈杰、冯振玖被分配到社员郑维兴家中。这是在村中一排房子靠东边的一个普通院落,三间朝南方向普通的连体黑瓦房。西间住着副小队长孙占山家,郑维新家在东间,中间是两家的厨房。郑维兴和我们一般大,那时候他出民工不在家,只有他爸爸妈妈在家,同村的小伙高武孝在他们家临时居住。

我们住宿在社员家,但吃饭还是知青集体吃,队里单独为我们腾出一间屋子做食堂。当天晚饭很丰盛,好像是8个菜,木耳炒肉、白菜炒肉、洋葱炒肉等,主食是大米饭。这在我们城里家中是很少吃到的,因为那时候城里什么都是供应,肉的供应是一人每月半斤,大米和白面都是一月几斤。所以看到这么多有肉的菜,还吃大米饭,又是同学在一起聚餐,大家是狼吞虎咽,吃的也非常高兴,感觉下乡还真挺好。

晚上村里为欢迎我们还举行了联欢晚会,我们知青也出了几个节目。韩宏钟是我们班的男高音,唱得很好;董占英和衣龙渊的二胡合奏也很精彩,他们的表演受到贫下中农很高的赞誉。村里的文艺宣传队演了很多节目,大多是样板戏清唱和舞蹈什么的,感觉很朴实。但有一个边唱边跳的集体舞蹈让我们看到了很搞笑,有一些女队员的脸部表情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可能是一边想表演又想让台下的人能注意她,眼神老往台下飞,特搞笑。以后很长时间只要一讲起来,大家都会忍不住哈哈大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11-28 02:42 , Processed in 0.164009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