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肉身菩萨
一个在晋南插队的知青qucp写的小说《一条向西流的河》里讲述了一个故事,大意如下:
“神坪的小庙落成了,神殿里塑着龙王和风、雨、雷、电几个神像。塑成后,和好的泥还剩了一堆,还没来得及清理。一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外乡人来到庙里,看样子像个家道中落、遭遇不幸的书生。他问老师傅,这塑的都是哪些神灵?老师傅一一说给了他。谁知那书生听完之后,竟然长叹一声,说道:“噫——天地之大,却无我容身之所!”小徒弟指着那堆泥巴对书生说:“地方给你留着呢!你就上那儿坐着去!”那书生对小徒弟说了声:“多谢指点!”走过去一屁股坐在那堆泥巴上,把两腿盘起、双手合十,就此闭目凝眉、一动不动了。
大家用这堆和好的泥,包裹在遗体外面,按照这书生的模样塑成一个坐像。由于谁也不知道这书生姓甚名谁、何方人氏,所以只好称之为“肉身菩萨”。
小说里写到:“破四旧时,(庙里所有的)泥胎都没有了。”
这个故事出现在知青小说里,一定与知青命运相关。怎样解释这里面的联系,仁者见仁。
一位知青从回顾上山下乡讲到我们在山乡是不能大有作为的,他说:“《肉身菩萨》若比当时的知青,似乎触动了他们心灵深处的某一根神经,出路在哪儿?!传奇故事中的那位落魄书生,绝非凡人,最终应了书生说的谶语:“噫——天地之大,却无我容身之所!!”即使一个小山村也没有神仙的容身之所,在文革中被破四旧扫地出门,未能修成正果。既然神仙在此皆未能修成正果,知青倘若真扎根,也不会修成一位成正果的“肉身菩萨”。 看来还是早点离开此地,方能修成正果。”
我认为《肉身菩萨》若比扎根的知青,知识不足,求学无门,背井离乡,举目无亲。他们看了不能说,想了不能做,连那流浪书生的到处流浪都不可能。不是吗?书生若有为或大有作为,也做个官呀商呀什么的,或立个山头,搞个变法,也不至于流离外乡,以求一席之地。知青呢,竟与百姓一样,不能也不允许有自主选择的用武之地。那样,我们若真扎根一辈子,……那情景出个落魄且厌世的流浪知青,胡乱选个地界儿,无棺椁无亲人,一抔泥土做归宿,应了那句“何处黄土不埋人。
作者的解释是这样,《肉身菩萨》若比那成为了先进典型的知青,叫人家拿泥巴给裹起来,在泥巴外面涂上点儿油彩,就像封在小庙神殿旮旯里的那个傻逼书生。他们让人给你烧香、让人朝你下跪。还告诉人们说,跟着你学就能‘位列仙班’!也许有人心诚,还真指望着入了‘仙界’能呼风唤雨呢。可你知不知道?一旦要是到了让人给塑成了泥胎的那个份儿上,也就只能坐在那儿‘装神弄鬼’的蒙人了!甭说入什么‘仙界’了,再想说句‘人话’、想活动活动、想挪个窝,离开那墙旮旯?呸!我看连门都没有!
除此之外,一定会有其他的看法,但是绝对不会有也不该有赞美插队的说法, 因为那几个不满意。一种说法是邓小平讲的“三百个亿,买了三个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也不满意”。还有一种说法是 “四不满意”,是李先念讲的“青年不满意,家长不满意,社队不满意,国家也不满意嘛!”至此,绝大部分知青回了家,留在当地的也不再插队,基本都安排了工作,都挣了工资。
[1980年初,鉴于沉痛的历史教训,中央书记处审时度势,果断决定:从当年(1980年)暑假起,应届毕业生不再上山下乡,一律作为待业青年,根据实际需要统筹安排。]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崇拜、信仰都是希冀 消灾解难、越来越好。法自然 应是 顺应天时,合乎地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因为自然就是荒漠长草,沃土植粮,苍山松柏,温室花朵。那书生不能在他可以发挥能力的地方发挥能力,亦违了自然,如同于沙漠植牡丹,于樊笼养金鱼,岂有此理。
有感而发做首诗,取名《落难神仙》,
神仙圈里亦参差,(圈:quān)(参差:cēn cī)
既有精明也有痴。
自在真佛真自在,
背时老叟老背时。
高山大漠松杨壮,(松柏、胡杨)
陋圃小溪花柳滋。(娇花、弱柳、滋润)
万物荣枯循正道,
一生褒贬是传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