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楼主: 杨七芝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金风相送到瑶台》杨七芝文集2014马年新版1.2..

[复制链接]

454

主题

164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777
151#
 楼主| 发表于 2014-6-20 14:53:27 | 只看该作者
孙伯江 发表于 2014-6-20 09:40
祝愿文章中的“我”时来运转,苦尽甘来,幸福快乐的度过每一天!

谢谢伯江老师抽空关心我的拙文烂芝麻,谢谢您的祝福与“苦尽甘来”,我们同祝!我要对龙版与您“铁哥们”说:“做轮椅并不可怕,您们的精神领域超越了我们一般健体人,您们的生命与奉献是属于最可敬的知青年代。向铁哥们学习、生命尚存决不倒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7
152#
发表于 2014-6-21 07:30:24 | 只看该作者
写下去!让大家都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4

主题

164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777
153#
 楼主| 发表于 2014-6-22 20:45: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杨七芝 于 2014-6-22 20:51 编辑
杨七芝 发表于 2014-6-19 19:15
当然,七芝是有悟性的,今天的一些成就只是个起步,她始终忘不了曾经在德兴银山矿、帮助成就她的一些老领 ...

读《新枇杷又熟了》文章有感

原江西省银山铅锌矿医院老院长 席淑娴

    书画家杨七芝近日寄来一篇长文“新枇杷又熟了”,拆开后一口气读完。女儿王淼立即将其输入电脑,以作留存,输毕我们母女又反复核对。经几次阅读,感概万千,心情难以平静。想想她过去不幸遭遇,再看看她现在那悦心的笑颜,虽说二十多年过去了,她还是那么苗条、漂亮。

    当她从恶梦般的空谷中惊醒后,没有怯步,更没停留,毅然去寻找人生的新起点。与刘鹏飞老师的相遇相知,是她人生之大幸,在刘老师的带引下,不畏艰难,义无反顾地奔赴艺术殿堂。这次我们能与刘老师见面,促膝谈心,想到非常高兴,刘老师不愧是学者,出口不凡,闻者受益,只恨时间太短。我们大家都从内心祝福七芝与刘老师相依相伴到百年,天作之合顺天意。

    从七芝一张一张壮观、奇艳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这三十年来她是多么不容易,每张作品都包含着她的辛劳与心血,倾注了她对艺术的酷爱,可以想像这么多年她在茫海中,抓住时针的分分秒秒在奋航,在力游。是汗水和墨水绘出了一幅幅中华锦秀河山,画出了天地间的奇石异峰,在她脑子里从来就没有图安逸想清福的概念,而是默默地为社会、为后人做着奉献。

    七芝是好样的,是女性的骄傲,是同代人的典范,是女同胞们学习的楷模,深信七芝和刘老师乘风送爽、携手并肩、比翼双飞、飘游艺海。衷心祝福你们在艺术道路上壮心不泯,永攀巅峰。

                                  二○一○年六月二十三日
                                  82岁 席淑娴写于银山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7
154#
发表于 2014-6-23 07:07:04 | 只看该作者
七芝真是好样的,
刻苦勤奋认真的,
成就显著众友赞,
长辈后辈都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4

主题

164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777
155#
 楼主| 发表于 2014-6-23 13:02:34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4-6-23 07:07
七芝真是好样的,
刻苦勤奋认真的,
成就显著众友赞,

龙版您又夸奖我啦!无地自容,无法与您们退休献忠心为知青精益求精服务的精神比!谢谢!问好全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7
156#
发表于 2014-6-24 08:27:50 | 只看该作者
能为知青大众服务是我们的荣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4

主题

164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777
157#
 楼主| 发表于 2014-6-26 11:15: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杨七芝 于 2014-6-26 14:01 编辑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4-6-24 08:27
能为知青大众服务是我们的荣幸!

《金风相送到瑶台》
008 兰陵美酒郁金香   1.回首常州往事
                                                                                          记叙散文
笔者跳过前面70——80年代还有许多不幸的遭遇(作为后叙),以此简单前言:
       让自己早早地忘记过去的遇难:那颠沛流离的不幸婚姻与冤家路窄、差点被他淹死在知青农林场凤凰岭水库的惊险;在银山矿学自行车差点摔死在河里被老工人救起的死里逃生;上调县城当营业员累死累活地工作、一不奉顺就被欺压扣钱落井下石;有幸跳槽到信江制药厂差点暗无天日地被色狼跟踪陷害;借调至上海某某著名学会走南闯北看不惯其间的行私舞弊而退出会记工作;人才交流到常州某区文化馆、区及馆领导无耻地嫌我没报答讨好他们、沆瀣一气百般刁难企图想把我打入地狱害死为止······浪迹天涯、“三十功名尘与土”,我在与形形色色的恶魔、色狼的生死拼搏中自珍自爱险恶抗争地生存着,更不用说多加工资、提拔干部,青云直上的机遇······
(主文)让我们慢慢地打开怀旧的愉悦窗口,轻轻地拨动回望的起搏心弦,一起走进风雨同舟的岁月涛声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兰陵就是常州的古称。
       1986年夏日,是我在常州区文化馆工作,周遭小人陷害的整整一周年,然而在无可奈何的“山穷水尽”里,巧遇正在常州当市委书记的张留芳,他是真正的常州人。因为爱好文化艺术,鼓励年轻人才,故而他能帮助我调动工作,才使我绝处逢春改变了命运,几经周转,不容易地调进了很有名气的“常州市工艺美术雕刻厂”,安排在技术科作画,从此我开始了真正擅长书画艺术工作;然后有幸,相知相识了患难与共的上海好友沈安丽女士。
       “工艺厂”的一段历程是我潜心攻读“无锡艺专”、“中国书画大学”的奠基之路,是我陶冶情操、人格修养的关键时期。这段浅浅的“兰陵”之路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里、难以忘怀。它使我广泛地进入艺术社交,结识良师益友,提高理论与实践素质、探索百家风格、随后实现自我理想。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工艺厂是60年的老厂,最早靠手工业操作刻图章起家,闻名遐迩。后来增加画“白云石”(汉白玉)小屏风入世,再赶上中国书画艺术高峰的改革开放年代,工艺厂的中国画屏风工艺品深受国内外人士酷爱。我到上海外滩友谊商场常看见,身有各种肤色的外宾,瞪着那红、黄、绿、蓝的大眼球,死盯着五花八门的工艺品转。掏出的是外汇与美金,却豪放地说:“中国可爱的稀世宝贝!”“值得啊!”其间也有我们工艺厂的精美作品,多么幸运!
       工艺厂的厂房在常州市西大街195号现址为延陵西路83号(可惜已经倒闭卖地)。位置在“瞿秋白纪念馆”斜对面,中间隔一条大马路。厂房紧靠马路,坐南朝北。一幢现代型长方四层楼600平米的厂房。乍一看是粉绿色的外墙,二扇红大门。底层是走廊与一旁的值班房、蒸饭烧水的简易房、供销科、仓库。一进门就可以闻到地下的潮霉气及阴凉气。从二楼到三楼都是n型房间,掺杂着厂领导各室与雕刻车间,人流量较大响声极大。
       四楼阳台上额外搭建的40来平米便是我上班的技术科。一个老科长,5、6个科员。科室内简陋,几张工作台凳和一间木板搭的照片冲洗间,因为有黑稿任务。技术科员各擅专长,有制图的、画屏风样板的、拍照的,加上我画宣纸山水国画,作为厂方的礼品馈赠嘉宾。科长老工艺师传帮接带是最主要的人物。
       1976年 7月盛夏,我刚到科室热气冲天,闷不可耐,大电扇整天轰轰隆隆旋转在头顶上好像要掉下来,又叫人听得直发怵,头昏脑胀得心神不定。一想到自己来之不易的工作,就没有了烦恼!人的一生除了随遇而安就要知足常乐。
       站在四楼展望外景:马路极其宽广辽阔,两旁有一排排耸入天空的大树群,一组组粗壮威武的枝头伸向四面八方召唤行人;一片片手掌大的绿叶重重叠叠为路人遮荫挡风。俯首这婆娑的树荫里,吸一口新鲜空气,也觉清润心肺,人就安定下来了。               
在那四通八达的车水马龙中不难看出常州是人文悠久、企业发达的城市。曾经有一位女市长上调中央当纺织部部长,更有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洗砚池”和清代乾隆皇帝的“舣舟亭”、“碑林”、下榻的“天宁寺”及清代六大画家之一恽南田的故居;近代的中国领袖型烈士瞿秋白、张太雷及故居,他们都是常州人民的骄傲与缅怀以及现代书画大师刘海粟、谢稚柳、吴青霞等人浓浓的人文荟萃声誉、红及海内外······
       雕刻厂的工艺车间在厂房的西南面叫“西瀛里”、小巷深处的青石板小路的一侧大院内。弄内两旁是百姓人家的杨柳依依,这古老的灰墙青瓦飘逸着丝丝柳枝的情愫:摇曳着古今文化的神秘底蕴、述说着半个多世纪以来工艺厂的历史进程。
       工艺车间是普普通通的民居大天井与二层楼房,幸存着多少代人传承下来的工艺结晶,虽分散在不起眼的古宅陈屋,残垣的院落内,但他们埋头从事着各自的精美工艺,为祖国的文化事业呕心沥血地添彩赋色。工艺美术绝不是平常的劳力,也不是用大钱能学到的。在那里:有丝网板印刷——是用特殊的化学烂成的闪烁彩版,随后变成塑料板工艺装饰品,挂墙上欣赏风景四面流彩变化。上光车间:是白云石画成后的一道上光工艺,再配上仿红木镜框,包装入箱直销国内外。
        画坊:是现代型的二层楼小型建筑,是重点画中国画的艺术车间。上得二楼,通过一段走廊,走进画坊,明亮又宽敞,仿佛是个大教室,有课桌椅,奶黄色,四壁粉白。只见十来个俊男倩女专心孜孜地坐在位子上画屏风。桌上摆着国画颜料与文房四宝。毫笔细如针,兴欣然在石上划来点去就挥就四季山水、四大美女、梅兰竹菊、百鸟朝凤等等佳作。如果没有国画的功底,别想坐在那儿!我从小喜欢工艺品,如今看得如痴如醉不想回头,于是讨教于她们用笔用线用色的绝技。然,必须经过长期的实践磨练。在那儿太使我开拓了视野,分辨出好坏,接触到民间工艺的伟大魅力。
       要想在工艺中扎根,得到社会认同谈何容易?只有老老实实地请教于内行家。于是我收敛自己“野马无缰”的画风,冷静下来一笔一划,一技一色地跟着学。孙雯霞教我开仕女的脸,先画眉毛,鼻子,嘴巴,再画眼睛与开脸,否则五官容易掐不准人物变丑。我亲自见她一瓶清水一块白纱布与几支干净微毫笔,画得清漂亮丽,宛如瓷画一样透明,羡慕极了。刻章高手李武是我“无锡艺专”好同学,他直言不讳地指出我山水画的水份不足,张师傅真心地教我刻图章。在此,应该多多感谢当年工艺厂老师傅们毫无保留地指教我

       有一天,厂领导和我商量,能否用我画宣纸的风格去画屏风,想一改过去重彩甜腻、滑俗刻意的风格。以水墨淡雅为主,打开销路。我答应去试试,结果真的有效。领导请老常州工艺师张科长发话,出乎意料他生气地说:“大家画了那么久的传统,难道要她来推翻?什么叫水墨?……”我理解老艺人的艰辛不易,保守工艺法。我们想要革新自然有阻,创立门户更是忌讳,可怜我的风格一直被老科长埋没掉了。尽管如此,领导也非常重用我,后来叫我去上海学习照相排版打字,那是电脑的前生,属于技术科的专业,前途可望。一种传承性的寄托,一代传一代,厂长又把单位职工的苦孩子领到我身边学画,我感到非常光荣,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几千年以来的发扬光大就是靠这种持久不息的简单化亲手教诲下去的。
       随后,我的工夹写重彩“孔子像”、“荷花观音像”人物国画,被上海老师推荐参加了中日展示,孔子的后裔(78代?)孔令鹏带领日本孔教学会领导“上川路”第一次访华,他们看后敬仰至极、亲自拜倒在“孔子像”下,他们叫把老师的山水画拿走,因此引起老师对我的嫉妒不满而不往来!我是冤枉地被得罪!但我此画当场作为国礼送给日本孔教协会,以后的国际学术往来,他们经常没忘记会来找我而让教授的老师拒绝了。
       可以说,在常州、在工艺厂是我艺术进步的黄金时期,也是我逐步走向艺术殿堂的扎实底座。
                                                          (未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4

主题

164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777
158#
 楼主| 发表于 2014-6-26 13:54: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杨七芝 于 2014-6-26 13:58 编辑
杨七芝 发表于 2014-6-26 11:15
《金风相送到瑶台》 008 兰陵美酒郁金香   1.回首常州往事                                              ...


相识满天下 安丽最难忘

        1986年三夏仍然烈日当空,那时我第一天上班,就相见了“沈安丽”。那天技术科只见她一人文静地伏在斜面的写字台聚精会神地描图制作。身上穿一套蓝白小方格子连衣裙,白色的小方翻领显得十分素雅。见我进门,她微笑着站起身与我打招呼。两只大眼睛蓝晶晶忽闪忽闪地盯着我看,一瞧就明白是个善良的书生气质;她的身材中等而匀称,脚下的白色中跟凉皮鞋略添人格的挺拔与端庄优雅;她是上海人却能讲一口流利的常州糯音;她的肌肤是白皙柔和的,总体感觉是个贤惠稳重的女性。
       初来乍到能巧遇上海老乡真的幸运。我俩对着话:“你家住哪儿?”,“上海嘉定”;“你家住哪儿?”,“上海南京路”;“买东西太方便了。”“是的,十分方便!”;“现在你住哪里?”“戚墅堰阿姨处”;“为什么这样远?”一言难尽,我愣住了话尾。只见她苹果型圆脸上泛着红晕,略微“哼哼”地笑着声。从她腼腆而兴奋的形态中我意识到这是一种对同志的满意!有个好同事作伴是一辈子的吉祥顺心。
        她突然发现我还站着就顺手拖出一条长板凳请我坐下,用手指着里面的一个桌子说:“那儿是你的办公台,条件差将就一点吧!”我心忖:我那年36岁,她才27岁的女士就有如此成熟稳定的涵养功夫?我憨笑地说:“没关系的,我调来很不容易,什么条件都能过!”就那样,生活、吃饭、午休、工作都在一个桌、一条长板凳上。右边身旁的白墙便是我挂画的好地方。


       安丽是厂里独一无二制作黑稿的高手,便不断地有人来找她、催稿、对稿,烦不胜烦。那个时候没有电脑全靠照相拍下来提供字体,十分慢,相片冲洗也不是十拿九稳的,可得有耐心。安丽不但有耐心而且有恒心地磨砺工作。什么广告、照牌、机械、地图,她做得稳如泰山,一件也不误差。竟然还悠悠自得地品味着馥郁的茉莉花茶,口中哼哼起儿时的童谣。那份茶香飘逸在科室简陋的环境里,使人清心愉悦了几份。
    我不明白她哪来的“不以他人乱我心”的气质?我急呼呼地问她“安丽这么多烦人的事,你不头痛心慌啊?”她沉思片刻眨眨眼睛幽默地道来:“我一工作就在嘉定造船厂技术科描图,是吃饭的工作能厌烦吗?十年下来都习惯了,没什么可以急的,越急越搞错,这一丝一厘的差错会影响整个工艺,浪费人力财力划不来。”吐着一字一句常州慢板的雅声,她娓娓贴心犹觉温和。这无形中的对谈,显得我是那样浮躁不定。她的含蓄为我今后冷静地工作与生活开了一帖“定心丸”。对良知有所敏悟的时侯,我在问自己,同样是一个女同志,我为什么没有自己定向力地工作?思索自身的缺点原来出在书读得太少。常听安丽讲她母亲在新华书店工作,因而她天天读到好书,这个是外因,而内因是她执着地求知态度。确实,跟着安丽学习,我知道什么叫与世无争安分守己,什么叫勤恳工作严以律己。

        蓝滢滢的天,清粼粼的水,“智慧女神”在安丽很小的时候就引导到鱼米之乡的常州“奔牛”外婆家。在慈祥老人的护爱下她长得健美而懂事。8岁那年因为上学又回到了上海。懂事后的境遇是不平等的,在“唯有成分论”的年代,一个女孩家就承受了过份过早的忍辱负重;每走一步,每说一声都小心翼翼,备尝艰辛。
       换句话说,倘若后来安丽外婆依恋她的话、又把她嫁回到常州与金诚同志成家立业,更何况是她抛弃了上海的优异条件,不如说真是一个“缘”字。金诚在部队转业后是个血气方刚的男子汉,体贴谦让,他有司机的好特长,使三口之家走上小康之路。他有一股子仗义相助、慷慨大方的气度。因此,安丽的一辈子总算有人疼爱,过上幸福日子了。

       常州的深秋,白云悠悠、丹枫潇洒,文化宫广场芳草青青,绿茵浓郁。那儿常是我与安丽散步漫谈的地方,她搀着我的手,我搭着她的肩,仰望着枫叶金秋的逸韵。她如入其境地说:“七芝,如果文学家来了就有好文章写出来。”我说:“那是,我的老师最善于写散文,优美极了。”“其实文学家最伟大,他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心底纯洁,感情丰富,他们有层出不穷的做人道理……”听了安丽这番话,我重新敬仰起文学家,也佩服安丽有如此深奥的感悟。

     
       乾坤无底、突起风云。单身女子的我时常遭难困惑,在不能自救的苦恼时,往往也就是安丽与金诚无私援助之际。无论生病、急事都由他俩在那儿为我解脱,比如:送医院治病,搬家抢回我的财产等等,无一不是至亲至诚地坦率相助。在感恩于他们一片温暖时,二十三年后的迄今他们还是那样温存地和我同舟共济,惺惺相惜。
        静谧的夜晚,时常是安丽与我发信息的最美时刻,她千叮万嘱地叫我多保重!我爱读她娓娓道来,柔情似水的感怀,再细细地把它抄在本子里。


       拂去岁月的风尘,没料想、20多年来的远离并没有让我们的思念离去。安丽50岁退休后的第一站是到三清山来看我和先生。那是2009年4月,一个“润物细无声,皇道多乐土”的佳日,金诚、安丽与女儿文文,三口之家开车远道而来。雨丝绵绵,友情绵绵,这是他们的一片挚热深情,那些珍贵精致的礼物都渗透出他们的淳朴心灵。什么世态炎凉,退休失落,都让这种“风雨故人来”的精神所感动。六小时的短暂重逢又久久地令人喜悦,尤似那谷雨的长长情丝、绿绿茶香依稀不能拂去……

       回望记忆的磁盘戛然而止,意识流还在记忆犹新。常州的著名“篦箕”散发出檀香的幽雅,一丝丝一缕缕永远不叫人淡漠;温心地梳理、细腻地体验,仿佛像那兰陵美酒微微醉人的回味。
       时过境迁,无论岁月的蹉跎,还是简单的相聚,往事的追溯时时在我梦中的细雨朦胧里。端坐在画楼南窗挥洒作文,我的眼前总会出现安丽那古色古香的素影与那个时代令人留恋的工艺厂。往事挥之不去现实充满美好,“吉人自有天相”,祝福安丽全家永远有幸福美满的好生活。


       人海茫茫,友谊永存,让我们退休不退志,共同寻找到后半生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生命的浪花和桨声韵律,就像八百里大运河上那扬起风帆而悠然自得的船。



                                       杨七芝写于2009.大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7
159#
发表于 2014-6-27 08:36:32 | 只看该作者
常州短暂受惠地,
受到锻炼成长威,
结识好友终生谊,
难忘当年同室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4

主题

164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777
160#
 楼主| 发表于 2014-6-30 15:02:37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4-6-27 08:36
常州短暂受惠地,
受到锻炼成长威,
结识好友终生谊,

龙版:感谢您在忙忙碌碌的百般责任中赐予佳诗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8-26 02:22 , Processed in 1.279202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