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25-4-1 08:08 编辑
1800年至1900年这100年间,是人类历史上风起云涌的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就是在这100年间普及全球的,随之带来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一开始资本以贸易的形势向全球蔓延,从哥伦布开始探索世界到殖民地逐渐形成,欧洲人占领了美洲,我们人类终于知道地球是圆的。1840年,也就是在欧文实验“共产村”的15年后,大英帝国终于开启了鸦片战争的序幕,满清皇帝开始认识了世界还有“更先进的地方”,康有为等中国知识分子在1895年开始面向世界,他们比欧文整整晚开化了至少100年。。。。。。我们不太清楚的是康有为在戊戌变法(1898年)逃到海外在华侨中成立“保皇会”筹集巨款,1904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近郊的萨尔特舍巴登购买小岛,在此定居到1907年。在1901年他曾“以民主主义的平等精神和某些社会主义的空想,用他的彩笔,勾画出一幅人类未来社会的美景——大同世界的蓝图,它具有进步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一书中将《大同书》的内容曾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无国家,全世界置一总政府,分若干区域。
2.总政府及区政府皆由民选。
3.无家族,男女同栖不得逾一年,届期须易人。
4.妇女有身者入胎教院,儿童出胎者入育婴院。
5.儿童按年入蒙养院及各级学校。
6.成年后由政府指派分任农工等生产事业。
7.病则入养病院,老则入养老院。
8.胎教、育婴、蒙养、养病、养老诸院,为各区最高之设备,入者得最高之享乐。
9.成年男女,例须以若干年服役于此诸院,若今世之兵役然。
10.设公共宿舍、公共食堂,有等差,各以其劳作所人自由享用。
11.警惰为最严之刑罚。
12.学术上有新发明者及在胎教等五院有特别劳绩者,得殊奖。
13.死则火葬,火葬场比邻为肥料工厂。
《大同书》是近代康有为编著的一部近代哲学丛书。1884年始作、成于1901至1902年,1913年在《不忍杂志》上发表两卷。1935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十卷本。利用今文经学的公羊三世说和《礼记·礼运》中的大同思想,又吸取了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达尔文进化论,指出当时中国处于“据乱世”,必须向已进入“升平世”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看齐,然后才能进入“太平世”.,即大同世界。具体描写了“大同之世,天下为公,无有阶级,一切平等”的人类社会远景。揭露了人世间由于不平等而产生的种种苦难,提出“去九界”以达人类“大同”。主张用改良渐进的方法去实现这种社会。表现出民主主义的平等精神和某些社会主义的空想。1956年北京古籍出版社从康氏家族中借到抄本,并参照各本校订出今本。”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大同的路。”在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后,毛泽东曾公开说“《大同书》所写就是我们共产主义者要建立的理想社会”,而且指示中共中央宣传部印了一本有关空想社会主义的资料,资料里面包含《大同书》的内容。
我们不知道康有为1901年出版《大同书》是否从欧文那里得到什么启发,但无疑是他的“大同思想”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一笔“悬案”。可叹的是,这位在日本欧美各国流居了多年的“思想富豪”到了晚年回国后娶了几房姨太太,最小的18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