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在同一连队的知青“少尉”在加拿大看到我的帖子,他说:
双无兄记忆有误。 3月4日到红卫农牧队的只有二中一个班级,五七初中半个班级(男生)。 七中第一批是去的五图河,因为五图河人满为患,后面的人就来了淮海。他们是3月下旬才到的农场。 工读初中的学生更倒霉。工读初中是4年制,68届是64年入学的那批学生,3月4日跟我们一起来到了淮海农场红星分场。65年入学的那批学生应当是69届,69年4月1日九大开幕后,学校说向九大献礼,把他们统统赶到了我们农场。跟他们一样情况的其他厂办工读初中(人民印刷厂工读初中等)的学生后来都留在城里,安排了工作。他们是4月中旬才来到农场的。他们的家长对学校十分痛恨,丁云英的母亲说她看到那个学校就要诅咒,恨不得那个学校倒到体育场河里去。 <!--[if gte mso 9]> <![endif]--><!--[if !mso]><![endif]--><!--[if gte mso 10]> <![end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