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王再平先生(2014-07-05 09:04:23) 绿浮春野 昨天午后,再平妻子小巴,来电话告知,再平先生因肝癌不治,于当日上午9时44分去世。噩耗传来,甚为慟憾。 我与再平相识,缘于小说创作。那时我们年轻,非常热衷文学。经常给《山丹》杂志、呼市报纸的副刊投稿。有一次晚报征文,我俩的微型小说,同时被评为一等奖,除了稿费之外,还拿了百元奖金。那时的一百块钱,十张大团结票子,相当于两月工资,算是一注大钱了。 后经黄彦先生之手,编入一本微型小说集,于是又发了一笔稿费。记的为了此事,黄彦先生曾调侃道,区区一千来字,竟赚三回稿费,置下一块园子地。 再平先生与我同年仿佛,我初中毕业,1964年下乡,他高中毕业,1968年下乡。他在锡盟西乌旗吉林郭勒公社牧业二队插队,先是放羊、种地,后又调到旗里教书,一呆就是十三年半。 1979年开始业余创作,文学作品见诸报刊。几十年笔耕不缀,发表[size=+0]作品近千篇。出版了散文诗集《魂系草原》、小说集《骑手的秘密》,他的多篇作品,在区内外获奖。 再平先生在文学创作上是业余的,在地方史志编研上却是专业的。他曾在呼和浩特市党史、地方志办公室工作,与塞外史志行当结缘,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多年来,他除参加了《呼和浩特史料》、《呼和浩特市志》、《呼和浩特通志》以及《内蒙古知识青年通志》等20余部地方史志书籍的编撰。除此之外,在知青史方面,一直潜心研究,写出大量文稿。 收藏是一门学问,收藏是一种情趣。再平先生从小喜欢集邮,在此基础上扩展为纸质收藏。我曾经看见过他收藏的知青信件,看见过他收藏的航天员签名的首日封。这些东西在再平先生眼里,都是值金值玉的无价之宝。再平先生笑容可掬,说起话来轻声慢语。但凡碰上高朋满座的场合,再平先生总忘不了收集签名。 再平先生,性格内敛,平实厚道,内藏锦绣,自尊自强。平素处事,从不高言。他是那种可嘱托、可凭信、交办事情尽可放心的人。常言说得好,磨不动自转。再平先生就是一盘自转的磨。
前些日子,我听网友老绥远韩氏说,他帮助再平先生印了自选集。再平的姑娘设计了封面,书籍的版式素雅美观。再平先生没退休以前,曾担任过许多行政职务,也曾兼任过许多社团虚职。退休之后又增加一个职务——《呼和浩特文艺》特邀编辑,另外参与《呼和浩特现当代文学简史》编撰工作,做了许多组织和案头工作,被人称为这项工作的“大管家”。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一个人的鲜活生命,就这样嘎然而止了。上午给尚静波先生挂电话,约好明天上大青山送再平。再平先生离我们而去,我们身边少了一个好人。
绿浮春野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c538d30102uwh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