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楼主: 寒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相知相交李少白

[复制链接]

298

主题

6058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06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4 12:54:54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4-11-24 08:23
才华横溢傲骨硬,
笑对生活不灰心,
信念坚定不畏难,

超版好!这就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再苦再难压不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8

主题

6058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06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4 13:02: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寒秋 于 2014-11-24 13:06 编辑

      如果说当我第一次走进一监大门时,是我的老师陈其官让我切实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我在团河农场单身牢房的两度春秋中,是潜心的学习丰富和充实了我的大脑。那么,这次重返一监,我才可以说是真正登堂入室,走进了知识的殿堂,而李少白便是我无可或缺的良师益友。
      李少白始终不以诗人自居,但他几十年来却始终具备着诗人的气质与卓绝的天分。他后来能够成为一名中国最优秀的摄影艺术家,拍摄出气势恢弘的长城与故宫,这与他诗人的气质、天分都是分不开的。
      李少白最终走上摄影道路并成就于摄影,这才是他毕生的追求,在他风华正茂的学生时代就酷爱摄影。在他那时的课余生活中,一台破旧的海鸥照相机总是机不离身,他在公园里、马路边,甚至小巷深处,到处寻找和发现美的感受。
      当我们的友谊已经发展到无所不谈的时候,他曾兴致勃勃地给我讲过一件颇具戏剧性的往事。那是在他读大学的时候,一天,他骑着自行车漫无目的的在大街小巷寻找可以入镜的美的对象。忽然,一个美丽的女孩儿闯入他的眼中,按奈不住的兴奋使他端起照相机从那女孩儿身边疾弛而过,刹那间,那女孩的美丽摄入了他的镜头。
当那被拍摄的女孩从茫然中警觉过来追着喊叫时,他仓皇逃窜了。
      不久,他有了自己的女友。女友在他的影集中发现了一个酷似自己的女孩儿照片,李少白便向她讲起这张照片的拍摄经过。那女友“气恼”地告诉他,她就是当初被他拍摄的那个女孩儿。
      李少白的女友——他当年“非法”拍摄过的美丽女孩名字叫做许××。
      当那个错误的年代被历史校正过来以后,李少白先我半年平反释放。
      政府对他的冤情以4000元人民币的补偿做了一次性了结,他被安置在北京无线电研究所工作,比起更不幸的人来,李少白和他的一家还算是侥幸的了。李少白从此走上了艰难的摄影道路。
      我平反出狱不久,李少白与我在狱外重逢了,他是我出狱后第一个交往的狱中难友,从那以后我们相交至今。
李少白善于发现美好的东西是始终如一的。在监狱中,从甬道到车间循环往复的单调生活中,他凭着自己的感觉从诗歌里、从与人为善和真诚的友谊中寻找和发现美;在他走出监狱后,在没有了高墙电网的无限空间中,他更是如饥似渴、如鱼得水地捕捉、寻找和发现生活中的美。
      20多年前,他在监狱中始终保留着的诗人的灵感、本性中的执著,在他后来对摄影艺术的不懈追求中尽情发挥出来。
      当电视连续剧《红楼梦》还未风靡全国的时候,李少白便以他高超的摄影艺术以及他对光与影的独特理解,在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美的群体中得到了认可。“红楼”的姑娘们以能得到摄影家李少白的拍摄引为荣耀。
作为他的摄影助手与学生,我亲眼看到他在荒凉的黄花城长城脚下,在故宫厚重的历史与朱红的色调下,在颐和园早春的柳烟中,为汇集着美的群体的红楼佳丽拍摄了中国第一本以《红楼梦》美女为题材的挂历。
      1986年,当李少白把我引荐到了刚刚创立不久的中国《桥》杂志社。做为他的助手,我又与他一同到过祈连山下的甘肃山丹军马厂,在浩瀚的祈连草原,在清澄的山丹湖畔,亲眼看他拍摄了一副又一副隽永的摄影作品。于是,随着他一本又一本人物、风光挂历的问世,随着各种刊物的封面、封底选用他的作品后源源不断在全国发行,人们认识了他,更认可了他的作品。
      那时,李少白已不再写诗,但他永远具有着诗人的灵感与悟性。他并没有停顿于外在的美的表现上,他开始向美的深层挖掘,他把眼光投向了被称为世界瑰宝的故宫与长城。
      无数个晨曦微露的黎明或薄暮冥冥的夜晚,李少白独自徘徊在故宫的筒子河边,寻找、挖掘着故宫的美。在大雨倾盆、游人索然的时候,李少白却匆匆走进故宫的围墙,去那里寻找雨中的宁寂。在寒风凛冽的严冬,故宫已是游人寥寥,还是只有他背着相机,在探寻留连着故宫的另一番韵味。
      他经历了多少个晨早午晚、雨雪风霜,恐怕连他自己也数不清了,他用自己的汗水和辛劳获得了上千幅故宫的摄影艺术珍品。为把他在故宫拍摄的摄影艺术珍品展现于与世人面前,1992年,在中国《桥》杂志社任职的我为他举办了《神秘的紫禁城》摄影展览,继之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与展览同名的摄影作品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5
13#
发表于 2014-11-25 08:48:47 | 只看该作者
永远追求真善美,
诗人潜质总依随,
搞起摄影名声大,
红楼紫禁深韵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8

主题

6058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06
14#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6 17:09:49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4-11-25 08:48
永远追求真善美,
诗人潜质总依随,
搞起摄影名声大,

超版一直给予关注,寒秋表示深深的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8

主题

6058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06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6 17:11: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寒秋 于 2014-11-26 17:17 编辑

      有成就的摄影家无一例外都走过一条不畏艰难的攀登之路,但李少白在他的同行中堪称娇娇者。
      1983年我结婚后,家住在西城区新街口。那时,李少白经常从他住在前三门的家骑车到30多公里以外的圆明园去拍摄清晨的荷花,我家是他的必经之路。早上,天还未亮,我还在酣睡之中,李少白来敲门了,他要我陪他一同去圆明园。我可没有那个兴致,于是他从我家带走几个隔夜的镘头和一点点咸菜独自上路了。夜晚,当我已沉入梦乡时,他又来敲门了,带着满身的泥污与满载而归的兴奋。而那几个镘头就是他这一天工作的“口粮”。我已记不起那时有过多少这样的清晨与夜晚。
      1991年,在我与他的一次青海甘南的拍摄过程中,我为他疯狂的敬业精神彻底折服了。那是在1991年冬天的一个傍晚,我们两人同乘一辆吉普车行进在白雪皑皑的甘南草原。他下车走过一条冰封的小河到对面山上去拍摄。河上的冰碎了,他掉进河里,河水淹到他的胸部。我赶紧下车拉他上岸,他执拗地说:“既然已经掉进河里,不拍一点东西回来,岂不太亏了”。他还是带着浑身的冰水爬上小河对面的山峦,一个多小时后,当他回到车里时,浑身上下已经结成了冰柱。
      那天晚上,他病倒在甘南的旅馆里。但他丝毫不为自己的行为而后悔,他得意于在山上拍下的雪原落日,得意于他那时在山上捕获的瞬间,他认为他的所得超过了所失。
      就在我写作的此时,2000年的1月6日,恰好是这一年冬天里最冷的日子。下了两天的大雪,加之西伯利亚汹汹而来的寒流,使窗外的的建筑物结满厚厚的冰凌。李少白独自一人又背上沉重的摄影器材,乘着公共汽车赶往长城脚下去拍摄这条难得一见的雪中长龙。
      李少白一册册摄影作品集不断问世了,在《神秘的紫禁城》之后又有《走近故宫》和《伟大的长城》相继出版。他的作品以其深刻的内涵为中国人的摄影艺术融进一股凝重的精神,引起国内外摄影界同行的瞠目。
      李少白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在监狱中,他很少与人因为生活琐事而发生争执。他的率直与纯真赢得了身边所有犯人的好感,没有人与他为敌,没有人妒嫉他的才华,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呆子。
      如果不是因为在一监发生了意外事件,或许我一直会在一监等到平反出狱。但1977年这一年里发生的两件事,使我最终还是被调出一监,押送到隶属北京劳改局的茶淀农场继续改造。其中一件事情便与少白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监三中队是以政治犯为主的中队,这里关押的刑事犯人不多。因此,像在农场劳改队里以刑事犯人居多的环境中那样拉帮结派的现象几乎没有。但正因为这里以知识分子为主,彼此之间都不愿为琐事发生太明显的矛盾或冲突,一些飞扬拔扈、蛮不讲理的刑事犯人便显得格外突出。
一小队二组有一个名叫何四的刑事犯人,40多岁,判刑前是北京天桥一带有名的地痞。在文化大革命不断开展的“严打”活动中,他以流氓集团首犯的罪名被判刑10年。
      那时,在监狱里有一种奇怪现象,不仅政府干部与犯人之间存在着专政与被专政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表现在彼此之间的言谈举止、行动坐卧等一切方面),在犯人之间也存在着刑事犯与政治犯人的不平等。在刑事犯看来,政治犯才是最可怕的犯罪。和政治犯相比,他们感到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在政府干部眼里还不是最坏的,他们与政治犯相比还是属于容易改造好的犯人。这种潜在的心理优势十分普遍,在三中队何四这样的犯人身上就表现得十分明显(在我以后又待了两年的茶淀农场同样遇到过这种情况)。因此,在同一个改造环境中,这样的犯人处处想要拔尖儿。
      40多岁的何四,在三中队除了与几个臭味相投的刑事犯人称兄道弟,在他们当中以老大自居外,其他犯人很少与他们接触。何四身材不高,但满脸横肉,筋骨发达,在天桥一带自称是“跤王”宝三的徒弟,在三中队也是动辄耍蛮,一些年青犯人也的确很怕他。每次接见时,家里送来吃的东西先要偷偷摸摸地孝敬他。
      他原来和孙明一起干打料的工作,后来因为与之发生口角,把孙明暴打了一顿,遭到政府的惩罚,关过几天的禁闭。但他从禁闭室出来后,不思悔改,继续找孙明的麻烦,与之寻衅,指导员便把孙明调到机组上压鞋,让他接替孙明的工作负责给各个机组送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5
16#
发表于 2014-11-27 08:48:34 | 只看该作者
为了艺术不怕苦,
常把艰险作坦途,
当年之事重思忆,
流氓头子挑事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主题

144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571
17#
发表于 2014-11-27 09:13:04 | 只看该作者
《十年一梦》这部小说很好看,我一口气读完了这些节选的章节,被李少白的才华和生活态度而折服,过去仅知道他是电影摄影师,拍过几部很有影响的电影,还获过奖。但不知道他出了那么多摄影集。学习他平和的生活心态和执着的艺术追求。谢谢寒秋转载小说!期待下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8

主题

6058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06
18#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7 16:54:51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4-11-27 08:48
为了艺术不怕苦,
常把艰险作坦途,
当年之事重思忆,

说真的啊,在什么地方做事都不容易,监狱更是一个繁杂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8

主题

6058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06
19#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7 16:57:06 | 只看该作者
金火鸟 发表于 2014-11-27 09:13
《十年一梦》这部小说很好看,我一口气读完了这些节选的章节,被李少白的才华和生活态度而折服,过去仅知道 ...


谢谢火鸟老师的关注,李少白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常听我伯哥说他,也是钦佩。目前李少白老师已经是年过古稀,依然奔波在摄影的道路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8

主题

6058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06
20#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7 17:00: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寒秋 于 2014-11-27 17:06 编辑

      他送料时,只给他的哥们送热料,给其他人送的料又凉又有杂质,经常造成质量问题(因为热料进入机器后,可以减少再加热的时间,增加产量)。
      一天,我所在的机器需要维修,我到少白机组上来聊天,顺便帮他干点活。
      何四来送料了,他将一口袋凉料呼拉拉地全到进少白机器的料桶。少白说:“你先少倒一点儿,那么多凉料和原来的热料混在一起,很容易堵塞料孔。”
      何四站在机器上,回过头眉毛一扬,蛮不讲理地说:“就这料,你要不要,不要我还不管送了。”少白看他这样也无可奈何。
      我看不过去了,对他说:“何四,你他妈送料别看人下菜碟,你送这料他能压鞋吗?”因为我在一小队的犯人中算是年青的,而且与他那些哥们关系也都不错。何四平常对我还算客气,但今天听我这样说他,而且是当着少白的面,他有点下不来台,便冲着我来了。他气呼呼地说道:“你他妈骂谁呢?在三中队还没人敢跟我这么说话呢,你他妈的活腻了。”
      想起这小子平常的恶行,我的火气一下儿冲上心头,趁他还没站在高高的料台上,我一伸手把他从上面拉下来,照他的脸上就是一拳。他大概还没醒过味来,我一连几拳,把他打倒在地上,又恶狠狠地在他头上、身上踢了十几脚。随手抄起台案上一只铁棍就要砸他。要不是少白把我死死拉住,这一棍子下去,大概就要出事了。
      车间里的犯人全被震住了,因为这是我来一监一年多的时间第一次打架,而且打得是何四这个无人敢惹的凶徒。何四摔倒的时候,嘴碰到台案的角上,弄得满脸是血,牙也磕掉两只。他在地上摸到了掉下的牙,抹着满嘴的血,还不依不饶地说:“你等着,我跟你没完。”
      在文革中那些年,我四处漂泊,打过多少次架自己也记不清了。我打过人,也被人打过,后来不再打架,但我不是不会打架,而且打起架来也是不要命的。此时大打出手,我已丧失了理智,趁少白松开我的手,我又飞起一脚,平踢在何四的下巴上,把他踢到车间的过道上。这时车间的秩序全乱了,很多人跑过来劝架,还有的犯人跑去找队长。
吴继伟和许涤新过来把我劝住了,我看着躺在地上已经不动的何四,心里也清醒了,感到有点儿后怕。吴继伟赶快把何四拉起来,让他到水池子上把脸上的血洗掉(他是怕队长来了看见我把他打的这么重对我不利)。
      那天幸好鲁指导员不在,是于队长值班。于队长分别找到李少白、吴继伟和其他人调查此事。于队长在三中队的干部中,文化程度是比较高的,人也比较厚道。他对吴继伟很信任,而且对李少白印象也不错。听他们如实汇报了发生打架事件的原因后,把我叫到办公室先是进行了批评,批评我不该在上班时乱串机组,不该把人打得这么重。其后要求我写出深刻的检查,并保证以后不能再发生类似的问题,也就做罢了。
过几天,鲁指导员知道了此事,又找到我重新了解这次打架事件。但由于于队长已经处理完了,他即便想以此事做为整我的借口,也无济于事了。
      从那以后,在三中队飞扬拔扈的何四算是被我打服了,他再也不敢找李少白的麻烦,每次送料也是老老实实地送热料了。
      但那以后不久,我便被调离了一监,押送到天津附近的茶淀农场劳改队服刑改造,直至平反出狱。
      过了很多年,少白每每与人谈起监狱往事时,也总是向人谈到这件事。

《十年一梦》节选《相识相交李少白》,发到这里,暂时结束了,谢谢各位朋友的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7-9 22:24 , Processed in 1.226622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