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18-6-30 05:49 编辑
老卷发 发表于 2018-6-29 22:31
我看了,在这个论坛中捧臭脚的还挺多,还是对老土鳖歌功颂德,也不知道啥叫做痛,俗语说;好了伤疤忘了痛, ...
"华草包访朝回到沈阳对地方官员说;知青回城,城市增加人口我不赞成,一句话,凉了几千万知青的心,还是邓小平大人排出众议做出英明决定,使知青们有了回城的机会".
还是那句话,有理可以讲理,但骂人就自显无理了。要历史的看问题,上山下乡是文革前后中央的共识,不去试几回不会罢手的。邓大人也不是从来就英明的, 他也是从上山下乡的倡导者转变为终结者的,他也有过臭脚,后来洗了。楼主当年在那个位置上估计也不会两脚独香的。理解楼主的愤恨,这是一种宿命。
这世界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但有的路走的人再多也走不通,因此要另寻出路,这就是人类文明历史。
资料:
"邓小平与上山下乡有计划有组织地动员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于1963年。当时中央设想,不能在城镇就业的青年学生,可安置到农场、牧场、林场、渔场。然而,在实际执行中出现了难题:一是城镇需要安置的青年学生多,而农场的容纳力不足。二是安置到农场的费用过大,国家财政承负太重。于是,安置方向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1963年5月,浙江省委批转了嘉兴县委《关于动员城镇人口下乡插队的报告》。这份文件在下达全省各地(市)县委的同时,也上报到中央。邓小平在审阅过这份报告后,思考了许久。嘉兴县为了解决生产粮食的劳动力过少与吃商品粮人口过多的矛盾,在1962年不仅动员了从农村进城的4428人回乡,还安置了5307名久居城镇的人口下乡插队,城乡两头工作扎实,下去的人基本稳定,安心务农。嘉兴县的经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邓小平把自己的想法先和谭震林副总理进行了交流。他说,一个队安置两个中学生是会搞好的。他们不仅在传播文化科学知识上起作用,经过锻炼,在政治上也会起作用的。因此,应当向干部、青年学生和社会群众讲清楚,插队是体现多、快、好、省的总路线的安置形式。浙江嘉兴县已经有了这方面的经验。
时任党的总书记的邓小平,在总结天津等地做法的基础上,在中央决策层最早提出城市知青下乡从插场为主,改为以插队为主。在1963年7月9日召开的各大城市精简职工和青年学生安置工作领导小组长会议上,时任副总理的谭震林讲:插队安置,邓总书记想了很长时间了。周恩来总理也在这次会议上说:插队本来是小平同志提议的,我赞成。
邓小平在1964年1月9日主持中央书记处会议听取中央安置领导小组汇报时,比较集中地谈了他对插队问题的看法。
首先,邓小平是从经济上思考这一问题的。他算了一笔账。插场每人大致需要1000元,每年要安置100多万,这就需要10个亿。这怎么得了,不能走这条路。用插队的办法,每人给的安置费不到200元。可见,邓小平倡导以插队为主,是从国家财力状况出发而定的。这与“文革”初,毛泽东主席主要从政治考虑倡导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不同。
在全面整顿的期间,知青上山下乡问题同样引起了邓小平的重视。1975年10月28日的《人民日报》发表了12名参加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的知青代表在10月20日写的《给毛主席、党中央的一封信》。在信里他们表示要牢固树立铁心务农的思想,立志做新农民等等。
这封信发表的前一天,邓小平批示:“建议全文或摘要在报纸上发表,以鼓励下乡知识青年。”
毛泽东也于同日批示:“应发表。可惜来的人太少,下次应多来一些。”
那时,邓小平对于上山下乡是持有积极支持的态度。这是不难理解的事情。邓小平在文革前当政的时候,作为中共中央的总书记,一直是上山下乡的积极支持者、倡导者、实施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