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楼主: 凌云志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手机拍滦州古城

[复制链接]

1281

主题

4041

帖子

2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06933
QQ
1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3 09:19:34 | 只看该作者
民风民俗
  皮影——滦州影
    初创于明朝末年,盛行于清初,十九世纪遍布冀东各地并远播东三省。经过数十年的辗转流传,派生了“边外影”、“双城影”、“辽南影”各个流派,同时影响了北京的“蒲田影”。所以,滦州影的唱腔丰满,音乐优美,行当齐全,伴奏简练,人物雕刻精巧,操纵表演生动多变,在当时人们文化娱乐生活相当贫乏的城乡,深得广大群众喜爱。在滦州古城内,每天都会有精彩的皮影演出供游客们欣赏。

原陕北延安地区延长县郭旗公社插队,祝愿全国的知青朋友们幸福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1

主题

4041

帖子

2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06933
QQ
12#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3 09:21:42 | 只看该作者
  剪纸——滦南剪纸
    是北方剪纸“西纸东渐”艺术长廊中的重要驿站。滦州剪纸是多民族文化艺术交融的结晶。剪纸艺术刻有各民族交融的鲜明印痕。如乐刘氏剪的花盆雕纹能找到较典型的满回文字图形,也能找到和出土的辽代四喜花瓶上相吻合的非常生动的三撇花饰。再如生命树下的动物,大多是各不同民族的图腾崇拜,滦南剪纸里已发现的有象、猴、驴、羊、牛、免、猪等7种动物,留下了民族交汇的痕迹。

原陕北延安地区延长县郭旗公社插队,祝愿全国的知青朋友们幸福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1

主题

4041

帖子

2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06933
QQ
13#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3 09:24:28 | 只看该作者
  评剧
    正当滦州影经过一百多年的洗礼,已经唱红北方大地的时候,另一个熠熠生辉的艺术门类瓜熟蒂落,悄然诞生在滦州,这就是评剧。评剧是由莲花落发展而来。所谓莲花落,实际上就是关外的“二人传”,关里叫莲花落,也叫“蹦蹦戏”或叫“打莲花落的”。据史料载,自唐以降,莲花落已经遍及大半个北方,只是各地唱法不一,唱词简单,表演朴素,还没能形成戏。评剧的出现,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评剧表演艺术家。滦州土生土长的就有小白玉霜、韩少云、金开芳、洪影、筱俊亭等;成名后来滦州根问祖的有新凤霞、谷文月、戴月琴等。这些璀灿的明星,不但光耀了中华艺术的瑰宝评剧,也光耀了滦州,光耀了滦州人民。

原陕北延安地区延长县郭旗公社插队,祝愿全国的知青朋友们幸福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1

主题

4041

帖子

2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06933
QQ
14#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3 09:26:32 | 只看该作者
热门客栈
    半日闲居客栈,紧邻巡滦大道,位于紫金塔青龙河码头东侧,环境优美,每个房间都有其独特的风景。客栈新中式装修风格成为滦州古城一道独特的风景,吸引了不少来客留连忘返,完整的现代酒店功能满足了住客们的需求,热情周到的服务使每一位远道而来的游客都尽兴而归!

    京津雅园四合院主题客栈坐落在滦州古城别画苑东区,是一座双拼四合院,典型的北京明清建筑风格,东西两院有月亮门相连,两侧有盆景屏扇窗相望; 雕梁画栋连廊有绿藤鲜花掩映,庭院有太湖石山喷泉流瀑,池中有锦鲤闲游戏水; 春季西府海滨花香怡人,秋季西域石榴果红枝颤,凉风习习卧藤凉亭,眼观名士楹联画作,手棒香茗耳听丝竹,置身其中远离喧嚣忘忧静悦,令陶翁艳羡王维留恋,不失为您慧选难忘养心怡情的雅处。
    云之南客栈,位于紫金塔南面,离小吃街50米,方便就餐与停车。建筑风格给人以江南小院的感觉。
    邂逅主题客栈,位于滦州古城醉花城四幢。它以滦州古城明清建筑风格为基础,突出古客栈风格,并充分照顾到了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和需求。
    龙园客栈,是由三栋客栈打通连接而成,一栋一主题,一房一世界,百间中式豪华客房,特色民族风情主题。

原陕北延安地区延长县郭旗公社插队,祝愿全国的知青朋友们幸福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1

主题

4041

帖子

2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06933
QQ
15#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3 09:28:39 | 只看该作者
    郝家火烧始创于民国十年(1921)正宗传人郝志敏先生继承祖业,运用现代及祖传工艺,采用上等面粉,几十种调味品,几十道工序,一丝不苟,潜心制作,因其工作精细,配料讲究,外形美观,外焦里嫩,香而不腻,回味悠长的特点,称得上色、香、味、形四美合一的美味佳肴,开辟了叉子火烧美味的先河。


中 文 名        郝家火烧
性    质        汉族名吃
地    点        河北唐山
始 创 于        民国十年

原陕北延安地区延长县郭旗公社插队,祝愿全国的知青朋友们幸福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1

主题

4041

帖子

2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06933
QQ
16#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3 09:30:48 | 只看该作者
简要介绍
  郝家火烧始创于民国十年(1921)正宗传人郝志敏先生继承祖业,运用现代及祖传工艺,采用上等面粉,几十种调味品,几十道工序,一丝不苟,潜心制作,因其工作精细,配料讲究,外形美观,外焦里嫩,香而不腻,回味悠长的特点,称得上色、香、味、形四美合一的美味佳肴,开辟了叉子火烧美味的先河。享有“滦县一绝郝家火烧”的美称,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商标局2003年正式注册,同时还荣获河北省第七届、第八届消费者信得过单位荣誉称号,并被载入《滦县志》、《河北菜谱》大全。
  郝志敏先生一九八零年赴石家庄参加河北省名优小吃比赛,“蛤蟆吞蜜”荣获第一名。
  郝家火烧传人郝晓惠女士精湛的传统工艺载入《滦县志》,她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博采众长,锐意创新,添加十八种名贵佐料,使郝家火烧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更进一步适应了现代人对口味,方便、经济实惠的要求。成为京东闻名的郝家火烧。

原陕北延安地区延长县郭旗公社插队,祝愿全国的知青朋友们幸福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1

主题

4041

帖子

2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06933
QQ
17#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3 09:32:49 | 只看该作者
历史传说
  百年老字号----郝家火烧
  来到老城,循着童年时的记忆,踏进一条古旧败落的巷子,呈现在我眼前的是容颜未改、风尘依旧的郝家火烧店。低矮的房子,那漆黑的房顶不知已经过了多少岁月的磨蚀。窗玻璃上用红色油漆写着“郝家火烧”四个字。粗粗一看就是一个简单的家庭作坊。但是,它却是一个百年老店的雏形。那个做烧饼的案板泛着亮红色的油光,已经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了。祖传下来的擀面棍已被油浸透,由于经年累月的使用,一尺长的面棍已经不再是圆柱形,而是扁圆形。随着郝氏家族的几位老人的娓娓讲述,往事从尘封的记忆中复活,我重温了传承了古滦洲饮食文化的名吃——郝家火烧的历史渊源。
  郝家火烧于1921年由郝鸿来始创,由于用料精良,工艺细腻,做出来外焦里嫩,香软苏脆,再加上当时有名的“何家肉”,一直是名列滦州之首的地方名吃,素有“蛤蟆吞蜜”之称。“郝家火烧何家肉”,齐名享誉滦州及京津秦。抗战时期,马本斋回民支队的政委来滦州办事,特意品尝了郝家火烧,给予了高度评价。当年杨三姐来滦县告状,县衙门设在东街,她每次来都跑到南街买郝家火烧吃,又便宜又好吃。当时古滦州镇名吃无数,如老刘缸炉烧饼、马拐子包子、牛家面条、刘保香糖葫芦、刘瞎子的糖炒栗子,都没有郝家火烧名气大,并且相继失传。百年来郝家火烧并代代相传下来。文革期间搞公私合营的时候,被并入国营饭店,曾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1984年,80高龄的郝鸿来在三个儿子的扶持下重操旧业,掀开了郝家火烧的新篇章!

原陕北延安地区延长县郭旗公社插队,祝愿全国的知青朋友们幸福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1

主题

4041

帖子

2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06933
QQ
18#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3 09:35:30 | 只看该作者
  郝鸿来有四子,除了次子因残疾没有继承父业,其余三子均以加工制作郝家火烧为业,并且已传到了第三代人。随着时代的发展,郝家火烧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如今在滦县新城、老城已经有了六家店铺,但仍有供不应求之势。
  郝志义老人弟兄中行三,今年61岁了,一子一女均从事这一行业。老人很开朗健谈,面色红润,身体健铄。他给我们背诵了父亲的遗训,也是郝家几代人秉承的朴素的经营理念:
  诚信继业经营 努力精细用工
  原料纯真实惠 薄利广销文明
  如今郝家火烧已经不仅仅是滦州名吃了,许多来唐山旅游、经商、洽谈的外地客人都百吃不厌,临走还要带回去给家人吃。郝家火烧已经是名满天下了。
  郝家火烧不仅火烧好吃,其各个分店的熟食也是风味独特。店里自制的粉肠、孜然肠、卤煮鸡肝等,几乎每天中午就贩卖一空。

原陕北延安地区延长县郭旗公社插队,祝愿全国的知青朋友们幸福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1

主题

4041

帖子

2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06933
QQ
19#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3 09:37:40 | 只看该作者
典故传说
  夷齐让贤
    3000多年前的商朝时期,伯夷、叔齐是孤竹国国君墨胎氏的两个儿子,伯夷是哥哥,叔齐是弟弟。伯夷知情达理,叔齐聪慧过人。夷、齐均以贤德为重。墨胎氏临死之前,立叔齐为君,以继父业,振兴孤竹。墨胎氏死后,叔齐想:"伯夷是兄长,理应为君。"于是让位于兄长伯夷。伯夷说:"父临死前立你为君,怎能让位于我,父命不能违呀。"于是,他就悄悄骑着马逃走了。叔齐见兄长走了,自己仍不肯为君,也逃走寻找伯夷去了。武王彻底推翻了商朝,平定了天下,建立了周朝。伯夷、叔齐随之隐居首阳山,采薇(又称野碗豆)食之。一位老妇人问他们为何采薇而食,夷、齐答曰:"武王为臣,纣王为君,臣伐君乃不义之举,故耻食周粟。"妇人答道:"普天之下,皆为王土,薇不也是周王的吗?"伯夷、叔齐觉得此话有理,于是连薇也不采了,饿死在首阳山上。

原陕北延安地区延长县郭旗公社插队,祝愿全国的知青朋友们幸福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1

主题

4041

帖子

2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06933
QQ
20#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3 09:39:33 | 只看该作者
老马识途
    周惠王十四年(公元前664年),山戎统兵万骑,攻打燕国。燕庄公抵挡不住,向齐桓公请求支援。齐桓公遂举兵救燕。山戎闻齐师大队人马将至,落荒而逃。孤竹国降将将齐军诱入“迷谷”之中,自己则乘人不备逃之夭夭。此时天色已晚,“迷谷”之地,寒气逼人,飞沙走石,咫尺难辨。齐军前后队失去联系。齐桓公不知所措,忙向管仲求教解危之计。管仲遂让随行兵士敲锣打鼓,使各队闻声来集,屯扎一处,俟至天明。谁知,天虽放亮,沙漠中却炎热异常,又无饮水,一望无际的沙漠难辨方向,全军将士焦急万分。管仲见状,忙向齐桓公建议道:“臣听说老马识途,大王不妨令人挑选数匹老马放行,或许可以寻见出路。” 齐桓公依其言。大军果然随老马走出了“迷谷”。

原陕北延安地区延长县郭旗公社插队,祝愿全国的知青朋友们幸福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9-16 23:36 , Processed in 1.170002 second(s), 2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