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楼主: 拥抱快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蒙学经典: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

[复制链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842
281#
 楼主| 发表于 2015-6-30 13:52:05 | 只看该作者
易輶攸畏 属耳垣墙: 说话最怕旁若无人,毫无禁忌;要留心隔着墙壁有人在贴耳偷听。
具膳餐饭 适口充肠: 安排一日三餐的膳食,要适合各位的口味,能让大家吃饱。
饱饫烹宰 饥厌糟糠:饱的时候自然满足于大鱼大肉,饿的时候应当满足于粗菜淡饭。
亲戚故旧 老少异粮: 亲属、朋友会面要盛情款待,老人、小孩的食物应和自己不同。
妾御绩纺 侍巾帷房: 小妾婢女要管理好家务,尽心恭敬地服待好主人。
纨扇圆絜 银烛炜煌: 绢制的团扇像满月一样又白又圆,银色的烛台上烛火辉煌。
昼眠夕寐 蓝笋象床: 白日小憩,晚上就寝,有青篾编成的竹席和象牙雕屏的床榻。
弦歌酒宴 接杯举觞: 奏着乐,唱着歌,摆酒开宴;接过酒杯,开怀畅饮。
矫手顿足 悦豫且康: 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真是又快乐又安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842
282#
 楼主| 发表于 2015-6-30 13:52:54 | 只看该作者
嫡后嗣续 祭祀烝尝: 子孙继承了祖先的基业,一年四季的祭祀大礼不能疏忘。
稽颡再拜 悚惧恐惶: 跪着磕头,拜了又拜;礼仪要周全恭敬,心情要悲痛虔诚。
笺牒简要 顾答审详: 给别人写信要简明扼要,回答别人问题要详细周全。
骸垢想浴 执热愿凉: 身上有了污垢,就想洗澡,好比手上拿着烫的东西就希望有风把它吹凉。
驴骡犊特 骇跃超骧: 家里有了灾祸,连牲畜都会受惊,狂蹦乱跳,东奔西跑。
诛斩贼盗 捕获叛亡: 对抢劫、偷窃、反叛、逃亡的人要严厉惩罚,该抓的抓,该杀的杀。
布射僚丸 嵇琴阮啸: 吕布擅长射箭,宜僚有弄丸的绝活,嵇康善于弹琴,阮籍能撮口长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842
283#
 楼主| 发表于 2015-6-30 13:53:42 | 只看该作者
恬笔伦纸 钧巧任钓: 蒙恬造出毛笔,蔡伦发明造纸,马钧巧制水车,任公子垂钓大鱼。
释纷利俗 竝皆佳妙: 他们的技艺有的解人纠纷,有的方便群众,都高明巧妙,为人称道。
毛施淑姿 工颦妍笑: 毛嫱、西施年轻美貌,哪怕皱着眉头,也像美美的笑。
年矢每催 曦晖朗曜: 可惜青春易逝,岁月匆匆催人渐老,只有太阳的光辉永远朗照。
璇玑悬斡 晦魄环照: 高悬的北斗随着四季变换转动,明晦的月光洒遍人间每个角落。
指薪修祜 永绥吉劭: 行善积德才能像薪尽火传那样精神长存,子孙安康全靠你留下吉祥的忠告。
矩步引领 俯仰廊庙: 如此心地坦然,方可以昂头迈步,应付朝廷委以的重任。
束带矜庄 徘徊瞻眺: 如此无愧人生,尽可以整束衣冠,庄重从容地高瞻远望。
孤陋寡闻 愚蒙等诮: 这些道理孤陋寡闻就不会明白,只能和愚味无知的人一样空活一世,让人耻笑。
谓语助者 焉哉乎也: 编完「千字文」乌发皆白,最后剩下 “焉、哉、乎、也”这几个语气助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842
284#
 楼主| 发表于 2015-6-30 13:54: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拥抱快乐 于 2015-6-30 13:58 编辑

                百家姓(第一部)01 我从哪里来 
                               来源:百家讲坛资源网 

    你贵姓,你是哪里人,这是人们交往中问到的最多的问题。《百家姓》就是一部记录姓氏的童蒙读物。它只有568个字,包括504个姓氏。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寻根问祖,追根溯源是人的天性,姓氏及其附着的文化内涵就是一张绝佳的名片,是打通古今交流通道的最好载体,它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史。“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这看似简单的文字排列,却折射了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血脉,给出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历史解答。带您进行一次不同寻常的寻根之旅。中华有五十六个民族,究竟有多少个姓氏,迄今还是未知数。有人说从古至今,中华民族的姓氏总数有一万个之多,这样看来,《百家姓》收录的姓氏也只是冰山一角。这么繁多的姓氏,究竟源自哪里?它又是如何演化的呢?姓是一个人家族系统的血缘符号,通过这个符号,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和历史文化联系起来。每一个姓氏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个个都有一番意味深长的来历,蕴含着一段生动有趣的故事,是超越时空、贯通古今的文化活化石。
    今天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为您讲述系列节目《钱文忠解读百家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842
285#
 楼主| 发表于 2015-6-30 13:57:11 | 只看该作者
凡是中华子孙,大部分没有不知道这八字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同时大概也都知道,这八个字出自一本书,叫《百家姓》,大家张开就来,非常熟悉。但是到底是不是真的熟悉,这个很难说,让我们先来回答几个问题。
    第一道题,《百家姓》究竟是本什么书?有什么用?答案是:《百家姓》和《三字经》《千字文》一样,都是童蒙读物,而且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最为流行的童蒙读物,所以号称“三、百、千”,《百家姓》就是当中这个“百”,是集中了中华的姓氏,排列成四个字一句的韵语,用来供孩子们认字用的,合辙押韵朗朗上口。
    第二道题,和《百家姓》类似的书以前有吗?为什么这本《百家姓》最为流行?答案是:有,不仅有,而且有的是,在这本《百家姓》以前,有关姓氏的文章记载,在甲骨文里就有,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世本》,记载皇帝到春秋,这样一段历史时期里边,这些诸侯、大夫、姓氏、世系、居邑的记录,非常可惜,大概到宋朝的时候,就不存在了,散佚了。中华民族历来重姓氏,全世界最重姓氏的大概要算中华民族了。自然有很多这样的书,有些还传到了今天,比如有一本叫《皇明百家姓》,明朝的,明朝的百家姓不会以赵钱孙李开头了,皇帝姓朱,应该以朱开头。还有一本,康熙年间的叫《御制百家姓》,康熙皇帝亲自指导编撰的,开头是孔、孟,那是为了表达皇帝对汉族,传统儒家文化的尊敬。另外还有一些兄弟民族文字的《百家姓》,比如《蒙古字目百家姓》,还有《女真字目百家姓》,都一度非常流行,然而它们不是童蒙读物,所以就不够流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842
286#
 楼主| 发表于 2015-6-30 13:58:54 | 只看该作者
第三道题,《百家姓》是什么时候成书的?最晚是在宋朝,根据在哪里?著名诗人陆游有首著名的诗《秋日郊居》,在第七首背后写了注,“农家十月,乃遣子弟入学,谓之冬学,所读《杂学》《百家姓》之类,谓之村书。”乡村里边很流行,不登大雅之堂。可见在陆游前《百家姓》已经成为村书了,非常流行了。所以《百家姓》最晚宋朝就有了。
      第四道题:最难得问题,《百家姓》的作者是谁?答案是不知道,当然这个不知道不是绝对不知道,是可以推测的,宋朝有个人叫王明清,在他的书《玉照新志》里边讲,说百家姓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作者应该是吴越的一个小民,五代十国时候有个国家叫吴越国,因为在当时赵是宋朝的国姓,钱是吴越国的国姓,吴越国王钱镠不太喜欢打仗,打下两浙这块富裕之地以后,有点小富即安,所以他告诫子孙如果有正朔,那就纳土归降,因为没打仗,所以姓钱的非常怀念这个老祖宗,江浙一带的人都很感念钱王,所以钱放第二个。至于第三个为什么是“孙”呢?孙就是吴越王,钱俶是太太家的姓,是皇后的姓。下面是“李”,因为当时和吴越国比邻的一个国家是南唐,南唐李后主最有名,所以他把北方宋朝姓赵,吴越国姓钱,钱俶的一边姓孙,自己的邻居姓李,所以是赵钱孙李。根据这个可以推断吴越国已经纳土归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842
287#
 楼主| 发表于 2015-6-30 13:59:52 | 只看该作者
第五道题:《百家姓》和《三字经》《千字文》有什么不同?《三字经》和《千字文》每一个字的排列时有意思的,是一篇文章,《百家姓》不一样,没意思,他把每个姓搁一块,没有多大关系,但是合辙押韵,除此之外作者没有任何考虑,所以是不一样的,背后也没有什么微言大义。
      第六道题:为什么《百家姓》会被选做蒙学课本,如果为了认字的考虑,可以认字的书多了去了,但是《百家姓》汇聚的都是做姓氏的汉字,这就不一样了,以家族为中心,以血缘分别亲疏,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信仰,在传统中国姓比名主要,如果做一件好事,就说是钱家干的,如果做了一件坏事你对的起你这个姓吗?古代认字还有一个礼节的考虑,把人的姓记住,所以它作为童蒙读物。
      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有些兄弟民族是不用姓的,但是绝大多数还是,姓氏强调的是归属感,认同感和一种清晰的自我定位,还有什么比归属感、认同感更重要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842
288#
 楼主| 发表于 2015-6-30 14:00:48 | 只看该作者
中华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那个时候没有文字记载,所以我们只能从各种各样的神话传说里边去摸索,凡事总有一个起源,中华民族姓氏的起源,离不开三皇五帝,中华子孙不仅仅是汉族,也包括许多兄弟民族,中华民族现在是56个民族,这是一个大家庭,基本上都认为三皇五帝是共同的祖先和首领,哪三皇?哪五帝?没有固定的说法。
    三皇:有巢氏,大概可以排进去,造个窝的。燧人氏,钻木取火的。伏羲氏,捕鱼狩猎的。神农氏,播种五谷的。女娲氏,补天造人的。这些应该都是,对文明的起始,人群的生存和发展,做出过根本性贡献的先民。
   五帝:也是说法不一,根据《史记》的记载,皇帝姓姬,这是中国古老的姓,颛顼,帝喾,帝尧,舜帝,大致这么五个。皇帝排第一,影响最大,我们每年都要祭皇帝陵。但是有意思的是炎黄的炎帝不在里面,炎帝排在皇帝前面,但是不在里面,这些都是传说,但是我们都接受认同。
    中华的姓氏,特别是比较古老的姓氏,都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姓氏非常复杂,不是我们今天讲的姓名那么简单,上古有姓有氏,现在说的姓氏只是姓的意思,我们现在对传统文化有好多误区,比如说,我问您府上是哪里啊?这是问籍贯吗?不对,籍和贯是两回事,老家在那里是贯,不是籍。籍是士农工商等,士籍,读书的人,兵籍,打仗的人,在传统中国籍是不能改的,但是我们现在搞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842
289#
 楼主| 发表于 2015-6-30 14:01:39 | 只看该作者
姓氏也是两回事,最早的时候,姓在前面所有叫姓氏,姓是族号,表示的是血统,最早来自于部落图腾,图腾就是原始人群体,他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的标志和象征,比如用熊做图腾熊是他们的保护神,在中国的姓氏当中,动植物姓一般都比较古老。
    接下来进入母系社会,女字变旁的姓特别老,有了姓,为什么有氏呢?随着历史的推移,人类生活状态的提高,人口越来越多了,一个姓底下人太多了,这样同一个姓的子孙繁衍,分出很多支系,这个支系慢慢迁到别的地方,迁走的这个就叫氏,所以现有姓后有氏。
    到了周代宗法制度非常严明,只有贵族可以有姓氏,老百姓没有姓氏,贵族女子用姓,没有氏,贵族男子有姓有氏。因为姓是有血缘关系的,氏都是亲戚,姓一个,氏很多,姓是用来别婚姻的。在古代同姓、同血缘不能通婚,这是人类一个巨大的认识进步。不然近亲繁殖麻烦就大了,现在大姓之间通婚是正常现象,但是小姓之间通婚还是比较少见的。所以贵族的女子姓比氏重要,待嫁的女性往往是在自己的姓,加上伯、仲、叔、季的排行,古书里经常有伯姬,姬家的大闺女叫伯姬,仲子,子是非常古老的姓,就是子家的二闺女。如果出嫁以后就更简单了,灌上自己的家族或者配偶的封地的名字,或者他们的姓,比如齐姜,姓姜的女子嫁到姓齐的姓,或者氏的地方。在传统的中国女子的闺名,只有自己的长辈和配偶可以知道,连子女都不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842
290#
 楼主| 发表于 2015-6-30 14:02:33 | 只看该作者
贵族男子则称氏,不称姓,氏可以别贵贱,姓别血缘。你是哪个太太生的啊?你这一支迁到哪里了?从氏当中可以看出很多信息,比如诸侯,以封国为氏,郑文公郑捷,郑是氏不是姓。卿大夫一般以居住地来做为自己的氏,屈完,一听你的封地在屈,还有的人以官名为氏,比如司马复姓,司马是官名。
    战国以后大家开始以氏为姓,就姓氏不分了。到了汉魏以后,姓氏合一,并且平民百姓才普遍用姓,所以才有了姓名之说,姓都一样了,原来姓一样,用氏分,现在姓都有了,用名来分,所以叫姓名。这个中国传统姓氏文化的要点。
    在讲姓氏文化的时候,我想再三强调这么几点:
    第一:中华姓氏渊源流长,每个姓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开枝散叶,生生不息,孕育出优秀的中华儿女,每一姓都有它的代表人物,姓的出现有早有晚,比如姬姓非常古老,妫姓非常古老,姚姓非常古老。该姓下面的人口数有天壤之别,但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第二:中华民族的姓氏不仅仅是汉族的姓氏,所以我们关注的是用汉字写下来的姓,当然也包括兄弟民族的姓,无论这些民族今天是否存在。鲜卑族、女真族,都是为中华民族做出重大贡献的,但今天没有了。所以我们中国姓氏文化真的是深不可测。《百家姓》是不是记录了中国所以的姓呢?如果不是,那么中华民族到底有多少姓呢?《百家姓》四个字一句,一共142句,568个字。这是“三、百、千”里面字数最少的一部,里面讲到的姓504个,单姓444个,复姓60个。在中华姓氏的大海里边沧海一粟,中华民族到底有多少姓呢?说不清楚,明朝有人统计有3625个姓,1978年,通过邮局系统、通过公安户籍系统,对七个大城市姓氏做了统计,当时的姓氏2587个,北京2250个,上海1640个,沈阳1270个,武汉1574个,重庆1245个,成都1631个,广州1802个,这也是大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8-18 06:24 , Processed in 1.232403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