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劲草山丹 于 2014-11-16 12:29 编辑
十五.麦收
太阳当头火辣辣,成熟的麦子金黄黄,脸儿红红汗水淌,收获的日子喜洋洋,麦收的艰辛最难扛。这是麦收的真实写照。
我第一次参加麦收,在北京郊区昌平县农村。这里是平原,收麦不用任何工具,用手拔,可别小看这个活,是有窍道的。老乡教给我们,一定要双手抓紧,使猛劲一下拔起,不要缕,把握不好手就会被磨破。说着容易做着难,我们这些十三四岁的学生没干过农活,手腕没劲,晒干的麦秆很滑,弯着腰拔一阵子,就累了,大家都比着,不敢停息,手不听使唤,娇嫩的手心,磨出一个个血泡。回去休息的时候,老乡教我们用头发,把水泡穿起来,泡里的水流出来,好得快,可是架不住第二天还要继续干呀,只好用手绢裹起来,咬着牙拔,血泡又磨破了,好疼呀。“麦收日当头,拔麦真发愁,干完一天活,双手鲜血流。”我用亲身体会,把唐诗改了。
到陕北插队后,麦子种在山地上,到了麦收时节,满上遍野金黄一片,这是乡亲们最高兴的时候,所有的劳动力全力以赴上山收割。每人拿两件工具,一把镰刀,一根背绳。在山上割麦子,比较在平原拔麦子要舒服一些,不用那么使劲弯腰,加上有镰刀,不至于把手掌磨破。可在山上,离太阳更近,就是穿长袖衣、带草帽,也抵挡不住烈日的暴晒,这也不打紧。最要命的是往山下背麦子,这是又危险又苦累的活。
打成捆的麦子,男劳力一般背五六捆,用背绳捆好,借山坡倾斜的地方挎在双肩上,一路走到场上,中途不能停歇,因为羊肠小路一来狭窄没地方放,二来影响后面的人行进,三来有的地方下面是崖畔,很危险。我们知青,一开始不知深浅,爱逞能,能背五十斤,硬要背八十斤,能背八十斤,硬要背一百斤,超负荷地干。头回,我一下给自己放了四捆,大队会计关东方在我旁边说:“太多了,不行,少背一捆吧。”我说:“能行,咱俩相跟上,我在前你在后,我就不怕了。”东方和我们年龄差不多,平常对我们知青不错,有他跟在后面,我觉着更有底气了。他帮我把麦捆在肩上放好扶起来,他自己也背起来,开始往山下走,开始还好,路很长,越走越累,两条腿直打晃,东方在后面鼓励着我:“慢点,稳住,一步一步走实,别往旁边看。”往旁边看有的地方时崖畔,头会晕。所以,最好是目不斜视,一步一步踏实的往前走。终于走到山下了,还要走一段平路才能到场上,东方说:“你别急,我先走,还能多背一趟。”他超过我,快步往场那边去了。没想到,这段平路比山路还难走,我脸上的汗水像小河一样流淌,脸憋的发紫,心也跳得快吐出来了,到了一片玉米地旁,实在走不动了。我想稍休息一下再走,坐到地上,把麦捆从肩膀上卸下来,放到水渠边上。一下轻松了一截,我深深呼了几口气,舒展了一下麻木的双臂,调整了僵硬的身躯,准备再次上路。没成想,平地往起背麦捆,没人帮忙,根本起不来,于是,我使出了吃奶的劲儿,在地上来回翻,就是站起不来,急坏了,脸憋的发烧,汗水如注。正急得没招数,听见有人喊我的名字,原来东方见我半天没回来,知道有情况,一路巡回来,他帮我把麦子背回场上。喝了碗水,我们才又上山去背下一趟。“背麦上山岗,汗水如雨淌,收获要付出,节粮不能忘。”亲身经历,我又改了一回唐诗。
后来我回回生产队见到东方,他在村里开了一家小卖铺,还请我吃冰棍,我提起那次背麦子的事,东方说:“当年,你们那批知青真不容易,把苦吃砸了(陕北话加重语气),现在退耕还林,再不用上山背麦了。”是啊,我们这代人吃得苦,变成了历史,只能记录下来,自己回味,让后人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