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楼主: 二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回访内蒙古的路上

[复制链接]

308

主题

2235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1
321#
 楼主| 发表于 2015-7-30 21:20:17 | 只看该作者
2014-09-06 09:56:00
刚刚收到来自黄茂营田三女的短信:“照片已收到,感谢!祝愿你们全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主题

2235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1
322#
 楼主| 发表于 2015-7-30 21:21:26 | 只看该作者
原来以为是“养老院”,加上“幸福”二字,再加上“互助”二字,最后归齐到下面照片所显示的项目名称:“农村牧区危房改造项目”,这就明确了这些养老院的性质。
作为“危房”,在农村是大量存在的,特别是“五保户”(现在叫“低保户”),当年还有队社的照顾,但“联产承包”以后,“五保户”就成了政府的负担。
“五保户”最大的困难就是住房维护问题,他们居住的房屋绝大多数已经无法维修,成了“危房”。这种情况在当地屡见不鲜。
“五保户”的危房全部原地重建的设想是不现实的,所以有了这个集中到大队(村委会)的“危房改造”项目。这个项目当然主要是由政府承担的。
可算是“为民造福”的项目了。
在南号时,我问过以70岁(未婚)入住养老院的老乡,他说平时大队就有生活补贴,所以住在这里各项开支都没有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主题

2235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1
323#
 楼主| 发表于 2015-7-30 21:23:42 | 只看该作者
支部书记老杜,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干了20年了。
这是一个不入官场的“官职”,上受官场的大小官员的指使,下受各村老百姓的负气,能干这么长时间的支书,本身就不容易了!
其实,这还不算长,譬如南号大队的民兵营长,四十多年了,还在党支部顶着名字,就可以知道农村的党员队伍老化到什么程度了。
大队支书了解民情、熟悉情况、最接地气,这是谁也代替不了的。
城里有“街道总理”,他们也应该是“乡村总理”吧?可是,他们的艰难、委屈、痛苦和辛劳,又有谁来表彰慰勉一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7
324#
发表于 2015-7-31 08:24:13 | 只看该作者
细访乡村养老院,
等于村民整体迁,
倒是一项好措施,
只是坚持待续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主题

2235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1
325#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9:05:06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先生总结得很到位,只是“整体迁”不够准确,村子里毕竟还有人不够住进养老院的条件,只能留在村子里了。
以目前村子里的实际情况看,留守的都是“老弱”,青壮年劳动力基本上都不在村子里了,养老院在这种时候出现,的确是“一项好措施”,但从长远看,这些措施只能是“应急”补救,而于改变农村的状况却没有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主题

2235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1
326#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9:15:07 | 只看该作者
离开养老院时,已经将近12点钟了。
刚走出养老院,感觉又不一样了,好像是从梦里一个跟头翻回现实。
黄茂营村是乡政府驻地,各方面都应该是乡村的表率,可惜它也不能免俗。
如果都有养老院那样的“规划”建设,那种感觉肯定会令人刮目相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主题

2235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1
327#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9:16:12 | 只看该作者
返回卫生院的小路上,遇到刚探访过的老乡家人,他们去商店买回来牛奶和一些食品。
黄茂营的商店比较多,这是南号大队比不了的,所以我们能看到黄茂营养老院的老人们吃得都比较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主题

2235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1
328#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9:20:33 | 只看该作者
紧靠着养老院南围墙的住户,也没有多少生气。
右边的一家门窗都封死了,正面的一家应该是有人的,但看不出操持什么生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主题

2235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1
329#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9:21:18 | 只看该作者
院墙大多是以土坯垒造的,土坯墙最怕雨淋水浇,垒得越高越容易倾斜。
这堵土坯墙已经摇摇欲堕了,幸好主人有先见之明,早已搬来碎石片顶在那里,大概是等机会拆了土坯墙,换成石片墙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主题

2235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1
330#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9:24:27 | 只看该作者
在卫生院食堂吃过午饭,利用午休的时间,我独自浏览黄茂营的街景。
那时候,黄茂营分散在公路两侧,显得很空阔,属于公社一级的各种机构都散布在各处的平房里。
就象邮电局,那时候就是两间的一幢独立小平房,一间是住房,另一间是业务房,孤零零地立在公路的东头。
邮递员是骑着马送信报的,一周跑一趟,而且只去大队。
如果我们知青有机会到黄茂营来,邮局是必到之处,因为在这里有我们日夜盼望的信件。
有的时候,大队的喇叭一喊,我们不管多忙,立马就跑下山来,拿着图章来领取邮件。
小小的邮电所成了我们插队生涯须臾不可分离的重要生活内容,给了我们快乐,也给了我们期待。
想不到现在的邮电所已经关门大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8-28 07:49 , Processed in 1.216802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