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
2235
7万
论坛元老
使用道具 举报
广场上的人群很多,各有各的活动范围,做操的、打拳的、走步的、聊天的,当然还有跳广场舞的、带着小孩子兜风的,互不干扰,呈现出一派平和气象。
纪念碑广场西侧有一座亭子,不少市民聚集在这里,围观歌咏演唱。
一位吹长笛,一位拉四胡,虽然简单了一点,但依然可以自得其乐。
想起我当年就带着一把四胡和一把秦琴去的尖山村,闲来无事,就对着荒原大山自奏自唱,以为解闷。
又一次去集宁,随身带上了四胡,结果下车匆忙,忘了带走四胡,等想起来时,再也找不到了。
那是一把质量非常好的四胡,已经使用了有些年头了,是我在宣传队时就留在身边的一件非常宝贵的纪念物。
每每想起那把四胡,总会感到难以化解的缺憾!
集宁与山西大同地缘相近,居民多喜欢山西梆子。
山西梆子由清末在山西中部出现,很快就风靡山西全境及周边省份,如张家口的梆子戏被称为“口外梆子”。
我在黄茂营时,即听老乡唱过梆子戏,虽然那是“八个样板戏”时代。
当时老乡的文化活动也只有唱梆子戏才觉得“过瘾”,尽管梆子戏很不严肃,但老乡只讲喜欢就行。
我猜想,这恐怕是因为用方言演唱的缘故,这使当地人更容易接受?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8-11 02:30 , Processed in 1.216803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