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楼主: 无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纪念总理诞辰,解秘总理组建领导的“第五野战军“

[复制链接]

211

主题

2211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858
31#
 楼主| 发表于 2019-1-9 16:10:43 | 只看该作者
周恩来的顶级卧底是怎样炼成的

中共情报工作的领导人周恩来出自南开大学。南开学校的创办人严范孙和张伯苓一见到16岁的周恩来,就认定他是“宰相之才”(参见:周恩来密码)。
周恩来慧眼识英才。他亲自挑选和发展了很多名校精英,成为了杰出的情报员,其中非常突出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北大学子。
一、中共情报战线的北大名谍

1923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的潘梓年(中央特科负责人潘汉年的堂兄),在大革命低潮的1927年入党,曾担任中共文委书记、左翼文化总同盟书记等革命文化运动的领导人。抗战期间他在重庆协助周恩来做情报工作,创办《新华日报》,并被毛泽东钦点为第一任社长,被称为“中共第一报人”。

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王石坚,1933年在北平从事地下工作时被捕,1937年经周恩来营救出狱,被委以重任,从1940到1947年在西安领导中共的北方情报系统,并负责联络和指挥著名的“龙潭后三杰”熊向晖、陈忠经、申健。

但连“龙潭后三杰”也不知道的是,周恩来在胡宗南部队中,还布置有比他们三人潜伏得更深的一条线——胡宗南司令部机要室的副主任戴中溶(上海交大电讯系)。蒋介石发给胡宗南的军事部署、作战计划等电令,在胡宗南未看到之前戴中溶就已看过了。

戴中溶也由王石坚联络和领导。

王石坚通过“龙潭后三杰”和戴中溶两条线,使中共中央完全掌握了胡宗南集团的核心机密。

王石坚还以西安为中心,建立起一个连结平津保、山西、甘肃、东北等地的情报网络,为中共中央提供了大量重要情报。

1947年9月,军统特务在北平,使用美制电台侦听车和传奇飞贼段云鹏,侦获了王石坚情报系统在北平的一部秘密电台,顺藤摸瓜在西安密捕了王石坚。

这一次王石坚没有经受住考验,叛变供出了他掌握的情报网人员,牵连被捕达123人之多(龙潭后三杰在此前数月分别赴美留学而幸免),是中共情报战线最惨重的一次损失,以后会另文详述。

1938年毕业于经济系的陈忠经,曾担任北京大学学生会主席,一二九运动时是名噪一时的学生领袖。1938年参加湖南青年战地服务团,来到陕西凤翔,与胡宗南“见面欢叙,歃血为盟”,当了三青团首任西安市书记,1940年秘密参加了共产党。经周恩来精心安排,陈忠经与熊向晖(清华大学中文系)、申健(北师大经济系)三人构成了中共在国民党军队中最重要的一张间谍网,使中共中央掌握了‘西北王’胡宗南的一举一动,三次救了党中央,被誉为中共情报“后三杰”。

1940-1946年就读于燕京大学新闻系的**(中间2年到英国驻华军事代表团做翻译),据说是受周恩来派遣,于1948年进入美国政府机构工作,直到1985年被捕,长达37年,被认为是美国情报史上隐藏最深的间谍。

**官至美国东亚政策研究室主任,在中美关系破冰过程中,使中国掌握了尼克松总统希望和中国建交的情报,迫使美国作出了许多重大让步。美国方面评估他给美国造成的损失超过美国所有破获间谍案的总和;**则说:他对中国和美国的贡献要以10亿美元为单位来计算(参见:周恩来的战略间谍:他给美国造成的损失远超过已侦破间谍案总和)。

……

周恩来亲自发展、领导的北大学子中的杰出情报员,还有差点把八路军的顶头上司卫立煌发展为中共党员的赵荣声,抗日名将傅作义的长女傅冬菊。

二、出身四代翰林之家的红色卧底

1935年入读燕京大学法学院新闻系的赵荣声,出生于一个四代翰林之家(这在中国1500年科举史上可能仅此一例),1936年入党,1937年春听任教文学院的斯诺讲访问延安的见闻,心向神往,就带着斯诺给画的一张草图,和十余个同学前往延安。在延安,他们见到了朱德、博古、林伯渠、陈赓、女作家丁玲等人,因为听斯诺讲毛泽东烟瘾很大,还特地带了两罐大前门香烟去拜望毛泽东。毛泽东和赵荣声等在窑洞里畅谈抗战和统一战线等问题。

赵荣声从延安回来不久,全面抗战爆发,国共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周恩来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选调大批共产党员打入国民党内部。赵荣声于1938年初被选派到国民党第二战区司令长官、也就是八路军的顶头上司卫立煌处,担任卫立煌的少校秘书。中共中央由林伯渠负责同赵荣声联系。

赵荣声和卫立煌相处时,寻机宣传中共的主张和政策,促使卫立煌抵制蒋介石反共打内战的行径。一天晚上卫立煌和赵荣声聊天时,突然提出想参加共产党。赵荣声不知如何回答,就说:“我去八路军西安办事处问问林伯渠吧?”

林伯渠指示赵荣声:“回去告诉卫立煌,好好做一个革命的国民党员,做一个真正实行孙中山革命主张的国民党员,这样对于中国革命的贡献比参加共产党更大一些。”(赵荣声《回忆卫立煌先生》)

后来刘少奇也找赵荣声彻夜长谈统战等问题,但对赵荣声想发展卫立煌入党的事,批评说:“你的胆子不小,想挖蒋介石的墙脚。你知道不知道,这样做不但对党没有好处,反而有危险。”

赵荣声虽然没有把这位国民党上将发展入党,却促使他给了八路军极大援助。

1938年4月卫立煌率部从河南往中条山转移,赵荣声建议取道延安。卫立煌到达延安时,中共中央组织百姓夹道欢迎,写的欢迎标语足有三十里。毛泽东亲自主持欢迎大会,并设宴招待。

卫立煌大为感动,觉得没有准备一份礼物。赵荣声乘机进言:“我看这份礼送不送都不要紧,他们不是说八路军急需枪弹、医药和夏服吗?只要在这上面帮他们点忙,比送份礼有用多了。”

卫立煌到达西安次日,便批了一个手谕:“"即发十八集团军(即八路军)**子弹100万发,手榴弹25万颗。”还指示说:“第二战区的军队受我指挥,凡是打日本的我都一样看待。”又吩咐再发给十八集团军180箱牛肉罐头。

赵荣声被誉为“做出特殊贡献的红色卧底”。
三、‘坑爹’女谍:我是毛泽东派来的

在上世纪20-40年代的革命大潮中,许许多多的知识青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周恩来更以其个人的独特魅力,影响了周边不计其数的青年走上革命道路,其中不乏国民党高层子女。傅冬菊便是其中的一个。

傅冬菊1995年回忆说:1941年她在重庆南开中学读高中时,常到《新华日报》社去见周恩来,从那时起就特热爱周叔叔。

潘梓年那时是新华社社长,周恩来情报工作方面的主要助手。

在周恩来的教导下,18岁的傅冬菊背叛官僚富商家庭,追随共产主义,参加了中共外围组织“号角社”。

不知是天性使然还是中共组织的引导,傅冬菊一开始就干起了情报工作。她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把国民党的一些机密情报和重要文件,提供给中共地下组织,或交给周恩来。

1942年,和杨振宁同一年,傅冬菊考入了西南联大。

在西南联大,傅冬菊没有走杨振宁、李政道那样的科学救国道路,而是积极投入学运,成为中共地下组织“据点”的成员。
1.扭转华北战局

1946年傅冬菊从西南联大英语专业毕业。当时国共内战,傅作义出任国民党华北地区指挥官,率部连克集宁、大同、张家口等重镇,击败中共聂荣臻所部和杨罗耿兵团,华北解放军10万人马丧失大部。

在这国共胜败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共组织布置傅冬菊回北平‘看望父亲’,就此留在傅作义身边。

傅作义将最重要的机密放在寝室的保险柜里,开保险柜不回避爱女,但保险柜的钥匙他白天放在上衣口袋里,晚上放在枕头下。

傅冬菊知道保险柜的密码,为了再拿到钥匙,就打五岁的小弟弟傅恒的主意:她买了精美的巧克力糖和小弟弟做一笔交易,让他从父亲口袋取出钥匙交给她来换巧克力糖,还要弟弟拉勾发誓永远保守秘密。

等傅作义回到家,傅恒就爬到爸爸怀里,撒娇要爸爸讲故事,乘机拿走傅作义口袋里的钥匙,交给了傅冬菊。

傅冬菊打开保险柜,拿到了傅作义最重要的军事文件,用照相机拍摄下来交给中共组织。

中共华北野战军掌握了傅作义的军事部署、计划、战略意图等最重要的机密,逐步扭转了华北战场的不利局面。聂荣臻在回忆录中,高度评价傅冬菊的作用,称她提供的情报为“解放战争初期最重要的军事情报”。

2.不让傅作义集团撤往江南

1948年10月23日傅作义召集军事会议部署奇袭西柏坡,散会后傅冬菊-崔月犁情报系统(崔月犁时任中共北平学工委秘书长)就得知了这一情报。

崔月犁冒着机毁人亡的危险,在上午开机发报给中共华北局城工部部长刘仁;刘仁又发来特急电报给中央。晚12时许,这份十万火急的情报送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手中,从而挫败了蒋介石、傅作义的这一重大图谋。

1948年11月国民党军在辽沈战败、失去东北后,蒋介石命令傅作义率部撤到江南。11月15日傅作义向傅冬菊透露,要全军撤往江南。

傅冬菊立即通过地下党组织,发急电报告给毛泽东。

如果傅作义的50万军队撤往江南,将给中共夺取全国胜利带来巨大困难。

华北野战军尚无能力向傅作义集团发起大规模攻势并阻止其从海路撤退,而东北野战军刚结束战斗,原计划休整三个月再进关。

毛泽东接到傅冬菊的情报后,立即改变计划,于11月16日、18日连电林彪,严令东北野战军取消休整,立即以最快速度(一两天内)进关,直取天津、塘沽,堵住傅作义的退路;另一方面指示傅冬菊劝阻傅作义撤往江南。

傅冬菊按照最高指示,再三劝阻傅作义撤往江南,说蒋介石不可信任,南撤没有前途。傅作义与傅冬菊谈得不欢而散,但在女儿劝说下对南撤一事犹豫不决。

3.截断傅作义撤往绥远的退路

傅作义的另一条出路是撤往他的老根据地绥远。这也会给华北战局带来诸多变数。

11月27日,林彪率东北野战军大举入关,其中一路会合华北野战军,攻打傅作义退往绥远的必经之路张家口。

傅作义急忙派他的主力、也是他的子弟兵第35军驰援张家口。

傅冬菊从傅作义的保险柜中,取得了这一情报。

12月7日,得到情报的中共华北野战军和东北野战军,将傅作义的35军围困在新保安。

傅作义见势已无可挽回,又想撤往江南。傅冬菊得知后急忙报告了毛泽东。

于是毛泽东命令对新保安“围而不打”,以拖住傅作义。

直到12月15日,林彪率军包围了天津及塘沽,傅作义再无可能撤往江南。

国民党方面认为:傅作义由于舍不掉父女之情而成了傅冬菊的人质,从而葬送了华北及50万大军。

4.和平解放北平

天津被围,傅作义成了笼中困兽,痛苦得“经常自己打自己的耳光,以头撞墙,咬火柴头想自杀”(傅作义老部下张新吾著《傅作义传》)。

傅冬菊趁势劝父亲求和降共。

傅作义对共产党并无幻想,这时形势所迫,不得不向中共秘密求和。

由于傅冬菊的情报,中共方面对傅作义的思想动态掌握得一清二楚,便迟迟不理会他的求和,一定要把这位几乎消灭了华北野战军、差点端了中共指挥中枢的抗日名将整治得服服帖帖。毛泽东说,要让全中国看到是他打败了这员名将。

直到1949年1月15日攻克天津后,中共方面才正式接受傅作义的求和。

中共中央、毛泽东与傅作义的和平谈判,大半是通过傅冬菊这一渠道进行。

傅冬菊对傅作义在和谈期间的动态、情绪变化,具体到徘徊观望、怎么睡不好觉,如何在屋内焦虑地踱步,甚至急得把火柴棍放在嘴里咬等等细节,都及时作了汇报。

中共方面牢牢地掌握了和平谈判的主导权。就在傅作义接受中共方面的条件,于1949年1月21日签署了《关于北平和平解放的协约》后,毛泽东决定再狠狠敲打傅作义一下,起草了一份措辞极其严厉的《最后通牒》:“(傅作义)身为战争罪犯,即应在此最后时机,遵照本军指示,以求自赎……”

傅冬菊1月29日接到中共代表交来的这份《最后通牒》,深知傅作义“士可杀不可辱”的脾气,害怕他看到后一怒变卦,让北平城玉石俱焚,便偷偷将《最后通牒》放在傅作义办公桌文件堆的最下面。

直到2月1日解放军进入北平城的第二天,《人民日报》公开发表了这份《最后通牒》,傅冬菊才将原件交给傅作义。

傅作义当即痛骂傅冬菊“不忠不义不孝,两姓家奴”。

但无论如何,傅冬菊是和平解放北平的最大功臣,她当时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还要超过林彪的东北野战军五十万大军。

当傅作义问她是谁派来的时,傅冬菊说:她是毛泽东派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211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858
32#
 楼主| 发表于 2025-2-19 05:05: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25-2-19 05:54 编辑

2018年,我在这里写了一组帖子,纪念总理诞辰,解秘总理组建领导的“第五野战军”。但是为什么烂尾?主要是我在写作时遇到党内对地下党一些往事的评价令我困惑。中国革命自从接受了苏俄的道路,就演绎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武装革命和地下斗争的大剧。周恩来自从中共特科开始,就领导了中共地下战线的力量,从顾顺章的事件,到中央撤往中央苏区,再到西安事变,直到抗战以及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的地下战线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媒体对这方面的秘辛有所迫披露,但是碍于中共地下战线的成分极为复杂,其成员几乎清一色都来自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家庭。而且因为斗争的需要,其成员都是西服革履,旗袍高跟鞋,需要和敌人广交朋友,常年和敌人混的“鱼龙混杂”,在思想感情方面和中共其他四个方面军的将士们完全不在一个频道里。
况且,毛泽东要建立的是一个要消灭资产阶级的与资产阶级思想的新世界,“第五野战军”的将士们和文化界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们在解放后的反胡风,揪出潘汉年,反右,直到文革要揪出伍豪,都显示出了问题的严重性。

尽管近年来出了许多电视剧,把地下工作者都描绘成飞檐走壁的大侠,但是都回避了一个问题。例如潘汉年曾是顾顺章事件后,中央撤到井冈山,接手白区地下工作乃至领导整个白区直到全国解放的“第五野战军”的优秀将领,为什么在1955年一夜之间就变成了反革命?  毛泽东在1962年7000人大会上说“有一个潘汉年,此人当过上海市的副市长,过去秘密投降了国民党,关在班房里头,但是我们没有杀他。象潘汉年这样的人,只要沙一个,杀戒一开,类似的人都得杀。不杀他们,不是没有可杀之罪,而是杀了不利。

7年后的今天,我们弄清了“第五野战军”的历史困惑了吗? 显然还没有。但是我们已近晚年,时间留给我们不多了,我作为“地工二代”,有责任留下我们所知道的,仅此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211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858
33#
 楼主| 发表于 2025-2-19 05:13: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25-2-19 05:33 编辑

中共中央特科历史

2025 年 2 月 18 日•内容由 AI 生成,不能完全保障真实
中共中央在 1927 年以后成立特科的历史。
找到 6 篇资料参考


中共中央特科成立于 1927 年 11 月。以下是其相关历史:

创立背景

1927 年 “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全国党员数量锐减,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被迫转入地下。在此严峻
形势下,党中央意识到必须建立专门的情报保卫机构来了解敌人动向、保卫自身安全,中央特科应运而生。

发展历程

1927 年 11 月 - 1931 年 4 月:从中央特科创立至中央特科具体工作负责人顾顺章在武汉被捕叛变,是特科在周恩来领导下不断发展完善、取得卓越功绩的阶段。特科利用复杂人际关系渗透到敌人要害部门,截获大量国民党核心机密,保障了处于险恶环境中的党中央机关安全。
1931 年 4 月 - 1932 年底:顾顺章叛变后,特科遭受重大挫折。周恩来主持会议检讨并处理相关问题,陈云、康生、潘汉年重组中央特科领导机构。特科调整干部、整顿组织,采取更严格防范措施,重建情报关系网,仍保持了重要作用。
1933 年初 - 1935 年 9 月:由于 “左” 倾思想影响和国民党疯狂搜捕,白区党组织和工作严重受损,临时中央迁入江西中央根据地。陈云、康生、潘汉年等相继调离,特科后期工作由武和景、欧阳忻、刘子华相继主持,党的组织连续大规模遭到破坏,中央特科最终于 1935 年 9 月被迫结束。

主要任务

成立初期,中央特科就明确了保证中央领导机关的安全,收集掌握情报,镇压叛徒,营救被捕同志和建立秘密电台这五大主要任务。

重要意义

中央特科是中国共产党在 20 至 30 年代期间所建立的最早的情报和政治保卫机关,为中共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保卫和情报工作机构奠定了基础,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情报保卫人才,在保卫党中央安全、获取重要情报、打击敌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共党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深远影响。



中央特科结构2025 年 2 月 18 日•内容由 AI 生成,不能完全保障真实

特科内部的组织结构是什么?

找到 10 篇资料参考

中央特科内部主要设有四个科及相关的领导决策层,具体组织结构如下:

领导决策层
  • 中央特务委员会:1928 年 11 月,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决定成立由向忠发、顾顺章、周恩来组成的中央特务委员会,直接指挥中央特科。1931 年 4 月顾顺章被捕叛变后,中央决定由周恩来、陈云、康生、潘汉年、邝惠安重新组成中央特别工作委员会。9 月下旬,成员调整为陈云、康生、潘汉年、陈寿昌、杨森陈云领导中央特科工作。


具体业务科室


  • 总务科(一科):是特科的总部,负责中央机关的庶务工作,如设立机关、布置会议、采购物资、保管文件等,还承担营救被捕同志、组织安抚及党中央交办的特殊任务,科长,洪扬生,顾顺章事件后欧阳钦曾担任科长。

  • 情报科(二科):主要负责收集情报、掌握敌情和反间谍工作,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到敌人内部获取重要信息,为党中央决策提供依据,科长陈赓,李克农、钱壮飞胡底等都是情报科的杰出代表。
  • 行动科(三科):也叫红队、打狗队,主要任务是肃清内奸、镇压罪大恶极的叛徒和特务,营救被捕同志,成员多为从上海工人中和各苏区红军中选调的机智勇敢、枪法好的特等射手,科长由顾顺章兼任,后谭余保曾担任科长。
  • 交通科(四科):又称通讯联络科或无线电通讯科,负责党中央同各根据地、红军和各省委的无线电台联系以及水陆交通线的联系,保障信息的传递和沟通,科长李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211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858
34#
 楼主| 发表于 2025-2-19 06:05: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25-2-19 06:08 编辑

国民党中统及前身

2025 年 2 月 18 日•内容由 AI 生成,不能完全保障真实

国民党中统的全名是什么?

国民党中统全称为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 。1938 年,为加强特务统治,蒋介石将原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扩编为中统。它主要负责在国民党党内进行调查、监控以及打击异己,也针对共产党及其他进步组织开展破坏活动,在历史上犯下诸多罪行。1。947 年,中统改组为 “党员通讯局”,1949 年又改为 “内政部调查局” 。

中统的前身是什么?就是国民党最早的情报单位是什么?
找到 9 篇资料参考

中统的前身是 1928 年由 CC 系分子所组成的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但国民党最早的情报单位较难绝对界定,如果仅从较为正式且后来发展成庞大特务组织体系角度来说,可认为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算是其中之一。若从更宽泛角度看,在 1927 年 7 月底成立的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情报工作联络组算是早期的情报组织。

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成立背景是蒋介石重新上位后为加强独裁统治、打击异己特别是共产党,在陈立夫、陈果夫兄弟建议下设立。其主要职能初期以搜集各派系党内情报为主,后来逐渐转向 “反共、剿共、清共”。

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情报工作联络组是蒋介石为暗中掌握各方反蒋势力动向及嫡系部队思想情况而设立。它以调查各级部队军容风纪为掩护开展情报工作。


国民党军统介绍

2025 年 2 月 18 日•内容由 AI 生成,不能完全保障真实

找到 7 篇资料参考
国民党军统即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以下是相关介绍:

历史沿革

前身:1932 年,蒋介石授意成立复兴社,戴笠任复兴社特务处处长。1935 年,特务处兼并南昌行营调查课。
成立:1938 年,复兴社特务处扩编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军统正式成立,由军委会办公厅主任贺耀祖兼任局长,戴笠任副局长并负责实际工作。
改组:1946 年 3 月戴笠死于飞机失事,同年 6 月,军统局的公开特务武装部与国民党原军委会军令部二厅合并为国防部第二厅,原军统秘密核心部分组成国防部保密局,毛人凤任局长。

组织结构

内勤组织:设二室、八处等。包括秘书室、机要室,以及掌管军事情报、党政情报、特务行动、通讯、司法、人事、经理、总务等事务的八个处,后来还增设训练处、警务处、布置处等。
外勤组织:在地方设有区、站及特别组等情报办事处,组织形式是局 - 区 - 站 - 组 - 队,有的地方设有相当区、站的办事处。
电讯系统:负责通讯情报工作,通过无线电等手段进行信息的传递和截获等。
各训练班:如临澧特训班等,为军统培养大量特务人才。

主要活动

抗战时期:一方面对日本实施大量情报、破坏、防谍战,刺杀日军官兵、破坏敌占区设施、刺杀汉奸亲日人士等,还组织了忠义救国军等抗日武装;另一方面,也执行蒋介石的 “反共” 命令,如刺杀共产党员宣侠父、派出特务渗透延安等。
抗战胜利后:主要负责抓捕汉奸、接收城市等,在解放战争时期从事 “反共” 行动,迫害共产党员及进步人士,配合国民党军队的军事行动,在国民党败退台湾前屠杀大量被捕人员,对大城市实施破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211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858
35#
 楼主| 发表于 2025-2-19 06:16: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25-2-19 06:17 编辑

我在2018年写到傅冬菊而嘎然停止,基本上是“零打碎敲”,没有从总体上从序列上展开写“第五野战军”的序列。我掌握“第五野战军”的序列吗?当然不掌握。每一个国家都有这样的部门,行事风格也不尽相同,内部序列也不对外公布。但我们是写70多年前的历史,现在大都解密了,但是当时“第五野战军”的序列还是如堕五里云中,我们只有推理了。

中共成立以情报为中心的特科是在1927年四一二国民党清党以后,是比国民党中统建立的情报机构还要早。国民党方面,也于1928年成立了中统,稍晚于中共,是与中共斗法的早期特务组织。军统则成立于抗战初期,针对日寇,汉奸,同时也针对共产党的潜伏人员。

因为AI的出现,我的资料来源比较规范和迅速,所有资料均来自国内,可以查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211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858
36#
 楼主| 发表于 2025-2-19 14:44: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25-2-19 14:47 编辑

中共早期情报机构

2025 年 2 月 18 日•内容由 AI 生成,不能完全保障真实

关于在建国以前,中国共产党的情报机构的序列是什么?

找到 4 篇资料参考

建国以前,中国共产党的情报机构序列主要如下


中央军委特务工作处:1927 年 5 月,中共中央军事部下属增设特务工作处,负责中央的安全保卫工作,下设情报股、保卫股、特务股、匪运股。

中央特别行动科(中央特科):1927 年 11 月,特务工作处改组为中央特科,主要任务是保卫中央领导机关的安全,了解和掌握敌人的动向,营救被捕同志和惩办叛徒特务。内设总务科 / 一科、情报科 / 二科、保卫科 / 三科、通讯科 / 四科。

国家政治保卫局:1931 年 11 月,在中央苏区成立国家政治保卫局,延续了中央特科的职能。内设侦察部、执行部、政治保卫大队、秘书处 / 总务处,后增设红军工作部、白区工作部。

西北政治保卫局:1935 年 11 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成立,国家政治保卫局改称西北政治保卫局。

陕甘宁边区保安处:1937 年 10 月,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更名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西北政治保卫局改称陕甘宁边区保安处。

中央社会部:1938 年 8 月,中央保卫委员会和中央敌区工作委员会合并,组成中央社会部,对内称 “中央情报部”,对外仍是用 “中央敌区工作委员会”,陕甘宁边区保安处隶属中央社会部。

请问中央社会部的序列是什么?它是在白区工作的吗?

中央社会部的组织序列和相关情况如下:

组织架构:中央社会部部长由康生担任,副部长有李克农, 潘汉年等 。其内部设有多个职能部门,如情报科、侦察科、治安科等,分别负责情报收集、反特侦察、根据地治安保卫等工作。同时,在各抗日根据地设有社会部,接受中央社会部和当地党委双重领导,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较为系统的情报保卫体系。

工作范围:并非局限于白区工作。一方面,在根据地开展锄奸反特,保障根据地安全稳定,审查干部防止敌特渗透。例如,排查潜藏在边区政府和军队中的敌特分子。另一方面,在敌占区和国民党统治区(白区)开展情报工作,获取重要军政情报,领导地下党组织开展隐蔽斗争,像获取日军作战计划、国民党反共动向等情报。

中央社会部与重庆的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的办事处的领导是什么关系?

找到 6 篇资料参考

中央社会部与重庆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不是直接的上下级领导关系,但存在工作上的指导与协作关系,具体如下:


从组织架构看:中央社会部是中共中央负责情报、保卫等工作的重要部门,在延安对全党相关工作进行统筹指导。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是公开机关,掩护着中共中央南方局的秘密工作,南方局在中共中央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领导南方国统区等区域的党组织和各项工作。

从工作关系看:中央社会部负责指导全党情报保卫工作,重庆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及南方局相关情报、保卫工作会接受中央社会部业务指导。例如,办事处机要电台工作既要保障南方局与延安等联络,也需遵循中央社会部保密、情报传输等工作要求和规范。在获取国统区情报方面,办事处人员收集的情报一部分供南方局决策,重要情报会通过电台等渠道报送中央社会部。同时,中央社会部也会向办事处传达情报工作重点和任务。

从人员互动看:中央社会部与办事处有人员交流互动。中央社会部可能会派干部到办事处协助工作或指导情报保卫业务,办事处也会选派人员到延安学习中央社会部工作经验和技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211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858
37#
 楼主| 发表于 2025-2-20 13:10:09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的目的是追寻“第五野战军”的序列,由于AI的应用,我们可以靠AI在几秒钟内搜索到我们需要的资料。我发现,AI 也有“卡壳”的地方,他有时会劝你,“换个话题吧”。 总体说来,AI 还是忠实于作者的朋友和很好的帮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211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858
38#
 楼主| 发表于 2025-2-20 13:22: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25-2-20 13:36 编辑

我对于中央社会部一直都有疑问,中央社会部的部长是康生,此人向来极左。问AI问题,有时需要刨根问底。记得在71年左右,我在军中需要政审,我就问我父亲。他给我来信中说他解放前是中央社会部与军委情报部的。我就不明白了,到底他是中央社会部(地方)还是军委情报部(军队)的呢? 而且我从来没听说过这两个部门。直到今天。通过AI,我才明白了这两个部门的来龙去脉以及康生的角色。

康生在中央社会部当部长,在延安的抢救运动中犯了极左的错误,在解放战争中,是不是李克农担当了中央社会部的领导工作?

在解放战争中,李克农确实担当了中央社会部的重要领导工作。

中央社会部于 1939 年 2 月在延安枣园成立,康生曾担任中央社会部部长。后来,1941 年 9 月,党中央在原中央社会部的基础上与中央军委总参谋部的一部分合并,组建中央情报部,并与中央社会部合署办公

在解放战争时期的 1948 年,李克农作为中央社会部(情报部)代理部长,积极指挥各地区情报组织,着重了解和掌握国民党军队的战略动向,为配合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决战发挥了重大作用。例如在辽沈战役中,李克农专门致电东北情报组织布置工作;在淮海战役前,他也布置搜集淮海地区国民党军队的情报。

那么康生在中央社会部实际上的领导工作是不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就已经结束了?他好像被派到山东去搞土改


康生在中央社会部的实际领导工作在解放战争时期基本结束,他确实被派到山东等地搞土改。

1937 年康生从苏联回国后,担任了中央社会部部长等重要职务。但在延安 “抢救运动” 中,康生犯了极 “左” 错误,制造了许多冤假错案。1946 年,康生被派到陇东、晋绥、山东渤海等地工作,主要任务是领导土地改革。此后,康生在解放战争时期主要活跃于土改工作等领域,在中央社会部已不再承担实际领导工作。

那么上海的刘晓和这个刘少文,还有吴克坚系统都是中央社会部与军委情报部合并以后领导的,对吧?

上海的刘晓、刘少文和吴克坚系统与中央社会部及军委情报部有密切关系,但情况各有不同:

刘晓系统:刘晓在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共上海局负责人。中共上海局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领导地下斗争的重要机构,虽与中央社会部、军委情报部有着工作上的联系和配合,但在组织架构上并非直接由二者合并后的机构完全垂直领导,而是在中共中央的整体战略部署下,负责领导包括上海在内的广大地区的地下党工作,开展城市斗争、统战等工作。

刘少文系统:刘少文长期从事党的情报等工作,其情报系统是党的情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央社会部与军委情报部合并等组织调整过程中,刘少文系统的工作肯定是在党的情报工作整体框架下进行的,与合并后的机构存在业务上的关联和领导关系,为党中央获取了大量重要情报。
吴克坚系统:全面内战爆发后,吴克坚受党中央委派到上海负责宁、沪、杭地区党的对敌隐蔽斗争。吴克坚情报系统是中央情报部重要的系统之一,直接为中央服务,在中央领导下进行工作,特别是受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直接指示较多,也与李克农领导的情报工作有着紧密联系。

在解放战争中,在南方系统中还有什么?中共的情报系统,区别于刘晓、刘少文、吴克坚系统之外的系统。

除刘晓、刘少文、吴克坚系统外,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在南方还有以下情报系统或相关组织:

中共中央上海局系统:

中共中央上海局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的重要领导机构,领导了包括上海在内的广大地区的地下工作,其中包含情报搜集等工作,在获取国民党军政情报、了解各阶层动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获取国民党在上海的军政部署、物资接收等情况。

潘汉年系统:潘汉年长期从事党的隐蔽战线工作,其情报系统在南方有着广泛的情报网络和深厚的工作基础。在解放战争期间,搜集了大量关于国民党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重要情报,像东北战役中海上军运情况、国民党江防计划等。

中共中央社会部华中工作组:1947 年夏,吴克坚指示吴化之重返武汉建立了中共中央社会部华中工作组。该工作组主要在武汉地区开展情报工作,通过潜伏在国民党空军电台等部门的特工,搜集国民党空军情报及华中地区兵力配备、调动等一系列重要军事情报。

城工部系统:从中央到县有 5 级、15 个城工部和 3 个城工小组在武汉等南方地区开展工作。如中共鄂豫三地委城工部在汉口设置了武汉总联络处,部署了多条工作线,对国民党汉口王家墩机场的人员进行策反等工作;江汉二地委(鄂中地委)城工部及京应县委城工部也积极开展活动,在策反国民党人员、保护重要设施等方面发挥了作用。

潘汉年的情报系统与吴克坚、刘少文、刘晓的情报系统都有什么关系?另外与中央社会部和军委情报部都有什么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

潘汉年、吴克坚、刘少文、刘晓所负责的工作各有侧重又相互配合,都为党的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领导关系上都受党中央的领导和指挥,在组织架构和工作体系上与中央社会部、军委情报部有着紧密联系但又存在一定的工作特点和分工:

潘汉年情报系统:潘汉年长期在隐蔽战线工作,有着丰富的情报工作经验和广泛的人脉资源,其情报系统具有独特的优势。潘汉年系统在情报搜集、分析以及与各方的联络等方面有着卓越的表现,尤其在与一些特殊势力的接触和情报获取上有独特的渠道和能力。潘汉年系统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独立运作的情报系统,其工作直接向党中央负责,与中央社会部、军委情报部存在业务上的联系和工作上的协同配合。在组织关系上,潘汉年的工作接受党中央的领导,中央社会部、军委情报部在工作协调和情报汇总等方面对其有一定的指导和管理职能。

吴克坚情报系统:吴克坚情报系统主要在宁、沪、杭等地区开展工作,直接为中央服务,是中央情报部重要的情报系统之一。吴克坚系统与潘汉年系统在情报工作上存在一定的分工和协作关系,共同为党中央提供重要情报。吴克坚系统在组织上受中央领导,与中央社会部、军委情报部有着直接的领导和被领导关系,接受其工作指示和任务安排。

刘少文情报系统:刘少文长期从事党的情报和统战工作,其情报系统有着广泛的情报来源和扎实的工作基础。刘少文系统与潘汉年系统在情报工作中相互配合,共同为党中央获取情报。在组织上,刘少文系统受中央领导,与中央社会部、军委情报部存在领导和被领导关系,接受其工作指导和管理。

刘晓所负责的工作:刘晓主要负责中共上海局的工作,领导包括上海在内的广大地区的地下党工作,涵盖情报、统战、群众运动等多个方面。刘晓所领导的工作与潘汉年系统、吴克坚系统、刘少文系统在工作上相互配合,共同推动党的革命事业在南方地区的开展。在组织上,刘晓所领导的中共上海局受党中央领导,与中央社会部、军委情报部存在工作上的联系和协调关系,在情报工作等方面接受其一定的指导和支持。

总体而言,这些情报系统和工作机构在党的领导下,各自发挥优势,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党的隐蔽战线的重要力量,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同时,它们在组织上都接受党中央的领导,与中央社会部、军委情报部有着不同程度的工作联系和领导关系。

中共南方情报系统

2025 年 2 月 19 日•内容由 AI 生成,不能完全保障真实
中共在南方在解放战争中时期,它都有多少条系统?多少条情报系统在工作?
找到 5 篇资料参考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在南方主要有以下情报系统在工作:

潘汉年情报系统:由潘汉年领导,有着广泛的情报来源和独特的情报渠道,在获取国民党军政情报、开展统战工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吴克坚情报系统:吴克坚在上海独立建立的情报系统,在宁、沪、杭等地区及武汉等地开展工作,通过电台等方式为中央提供了大量重要情报。

刘少文情报系统:刘少文领导的情报系统,主要在南京、上海等地活动,负责恢复和建立新的情报系统与秘密电台,为中共中央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情报。

中共中央上海局情报系统:中共中央上海局领导包括上海在内的广大地区的地下工作,其中情报工作是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各级组织和人员,搜集了大量关于国民党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情报。

中共中央华南分局情报系统:以香港为中心,在华南地区开展情报工作,为解放华南地区提供了有力的情报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211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858
39#
 楼主| 发表于 2025-2-20 13:56: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25-2-20 13:57 编辑

梳理了中共南方的情报系统的序列,基本上搞清了中共南方局与南方情报网的设置与关系以及与中央社会部,军委情报部的关系。中央社会部成立于1941年,在此前南方的情报系统基本上都是由南方局统一领导的,核心就是周恩来。1946年,南方局搬到南京,结束于1946年5月。 这以后中共南方的情报系统的建立和部署都由中央社会部-军委情报部完成和领导,周恩来回到延安加入"五大常委”,指挥解放战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211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858
40#
 楼主| 发表于 2025-2-20 14:02: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25-2-20 14:04 编辑

中共南方局是什么时候解散的?它与中国南方的情报系统有什么关系?

中共历史上有多个南方局,不同时期的南方局解散时间有所不同:

1927 年 “八七会议” 后建立的南方局,于 1927 年 10 月 23 日撤销。
1930 年 8 月 12 日在香港成立的南方局,于 1930 年 12 月被撤销。
1939 年 1 月 16 日在重庆成立的南方局,1945 年 12 月改称重庆局,1946 年 5 月,中共代表团东迁南京后,重庆局改称中共中央南京局,至此抗战时期的南方局结束使命。

中共中央南方局(1939-1946)与中国南方的情报系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领导核心:南方局是中国共产党在南方国统区和部分沦陷区开展工作的领导核心,直接领导了中国南方的情报系统。它统一指挥和协调南方地区的情报工作,使情报工作能够围绕党的战略目标和任务有序开展。

组织建设:南方局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在南方各地建立和发展了广泛的情报组织网络。例如在香港、上海等地都设有情报点,通过这些情报点收集了大量关于日伪和国民党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重要情报。

人员派遣:南方局向国民党军政中枢及社会各界派遣了大量情报人员,包括东北抗日救亡总会阎宝航情报组、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处的沈安娜情报小组等,这些人员潜伏在关键位置,为获取核心情报发挥了重要作用。

情报传递:南方局建立了完善的情报传递网络,通过电台、地下交通线等多种方式,将收集到的情报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党中央,为党中央制定战略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4-19 16:00 , Processed in 1.138802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