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楼主: 二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回访内蒙古的路上

[复制链接]

308

主题

2235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1
401#
 楼主| 发表于 2015-8-2 20:26:00 | 只看该作者
这是抗战胜利时,北方部分地区形势示意图。
抗战胜利以后,蒋介石急欲抢摘胜利果实,共产党则针锋相对,积极扩展解 放区,争取战略地位,尤其是东北的战略控制权。
东北的工业基础比较发达,又是有名的“粮仓”,所以国共两党争相往东北地区调兵遣将,抢占先机。
八路军部队除一部分由海路北上,另有一部分经冀东赶往东北之外,其他大部分部队,包括延安派出的大批干部,都是经过集宁、张家口一带赶往东北的。
不论从保卫张家口的局部而言,还是从全国战略布局而言,集宁的战略地位突然在这个时候显现了出来,确实是有“时者,势也”的意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主题

2235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1
402#
 楼主| 发表于 2015-8-2 20:27:06 | 只看该作者
1945年9月1日,国民党傅作义部35军抢占集宁,不仅威胁到已经解 放的张家口,而且叫嚷建立所谓“热察绥防共隔绝地带”,掐断华北与东北两大解 放区的联系。
为此,我军组织发起“绥远战役”,战役历时50多天,歼敌一万二千多人,收复了绥远大部分地区,其中集宁也于10月24日收复。
图为我军收复集宁的战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主题

2235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1
403#
 楼主| 发表于 2015-8-2 20:28:58 | 只看该作者
1945年8月,毛泽东亲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达成了著名的“双十协定”。
1946年1月5日双方达成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协议,并于1月10日正式签字,同时,分别下达"停战令"。协议规定从1月13日起双方停止一切战斗行动。
为此成立了由中共代表周恩来、国民党代表张群(后为张治中)、美国代表马歇尔组成三人军事小组,1月13日成立“北平军调部”,第二天就向全国发布了停止一切战斗的"和"字第1号命令,命令援引了停战令,号召全国停止战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主题

2235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1
404#
 楼主| 发表于 2015-8-2 20:29:51 | 只看该作者
然而,蒋介石却在1月11日密令傅作义在“停止军事冲突”之前,袭占集宁。
傅作义所部孙兰峰率骑兵远道奔袭集宁,于14日晨袭占集宁。
毛泽东闻讯,立即致电贺龙,要求于18日中午12时军调部三人小组到达集宁视察之前,收复集宁。
收复集宁,不仅仅是一场军事战役,而且成为一场政治战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主题

2235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1
405#
 楼主| 发表于 2015-8-2 20:32:18 | 只看该作者
自集宁被袭,我军即调兵遣将,以四面包围之势,猛攻集宁城。
至18日11时,我军歼灭守城之敌,重新占领集宁。
贺龙闻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随即命令打扫战场,准备迎接军调部三人小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主题

2235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1
406#
 楼主| 发表于 2015-8-2 20:33:01 | 只看该作者
迎接军调部三人小组的仪仗队。
军调部不得不以“(和)字命令”承认集宁为我军实际控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主题

2235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1
407#
 楼主| 发表于 2015-8-2 20:36:23 | 只看该作者
1946年6月,国民党撕毁“和平协定”,对解 放区展开全面进攻,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爆发。
为反击国民党的进攻,我军于8月3日调集晋绥、晋察冀二大军区部队开始解 放大同的战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主题

2235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1
408#
 楼主| 发表于 2015-8-2 20:37:29 | 只看该作者
9月1日,傅作义以“围魏救赵”之策,开始向集宁发动进攻。
我军侦知傅作义的动向,即将指挥部移驻丰镇,除留杨成武部继续攻打大同,其余主力北上集宁,将敌三个师包围在集宁附近,准备就地围歼。
9月11日,傅作义急派第101师增援被围之敌,因我军指挥员判断失误,抽调主力部队阻击增援之敌,致使贻误战机,未能歼灭被围之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主题

2235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1
409#
 楼主| 发表于 2015-8-2 20:40:38 | 只看该作者
而我军阻援部队又因意外情况,致使增援敌军突破防线,形成夹攻之势。
9月13日,我军不得不下令撤出集宁。14日,国民党军进占集宁。集宁战役以我军失利告终。
其实,早在集宁战役开始时,毛泽东即有具体指示:“(一)张罗九日十九时电悉。敌攻集宁,正是歼灭傅部良机。(二)速令杨得志部四个团开到集宁西南地区作为最后决胜之用。 (三)严令集宁防军死守一星期,我军主力务于三至七天内彻底歼灭窜至集宁附近之敌。(四)歼敌方法最好将我主力突入敌后由西向东打,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例如四对一),先解决一个师,得手后再解决一个师,最后全部解决该敌。望按实情处理。(五)集宁附近之敌彻底歼灭后,乘胜收复卓资山,相机占领三道营、旗下营及陶林。”
可惜的是,实际情况却是虽然我军兵力达到了4:1的优势,但既没有坚决执行歼灭被围敌军的指示,也没有坚守住既设阵地,直接导致战役失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主题

2235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1
410#
 楼主| 发表于 2015-8-2 20:41:41 | 只看该作者
9月16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关于“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重要指示,指出:“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原则,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
9月18日,毛泽东再次致电聂荣臻等强调:“以歼灭敌有生力量为主,不以保守个别地方为主,使主力行动自如,主动地寻找好打之敌作战。”
集宁战役不仅促成了我军战略思想的转变,而且促成了我军由内线作战向外线作战的转变。
从这个意义上说,集宁战役虽然失利了,但却成为我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重要转折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8-11 02:29 , Processed in 1.279202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