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楼主: 二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回访内蒙古的路上

[复制链接]

308

主题

2235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1
441#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9:28:22 | 只看该作者
出得博物馆,已经是12点半了。
看看这则“参观须知”才知道博物馆中间有一段时间休馆,幸好没有人赶我们走,所以能够慢慢看完展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主题

2235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1
442#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9:29:22 | 只看该作者
走出察哈尔民俗博物馆,对面是“察哈尔民俗酒店”,当然是借博物馆的名气生财。
我们走进这家酒店看了看,里面很热闹,看看门前的盛况就知道了。
不仅停车场停满了各色轿车,门口更是张灯结彩,甚至摆放了六门“金装礼炮”,备极隆重。
两座气囊彩桥原来是作婚礼使用的,现在一个用来祝贺“升学庆典”,一个祝贺“生日庆典”。
看起来集宁市民在人情往还、人际相酬、夸豪斗富这方面,甚至比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想想黄茂营,想想永德村,想想南号……这种“两极分化”岂不是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主题

2235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1
443#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9:32:05 | 只看该作者
随后,我们坐出租车返回南站。
在这里,我们特别注意到车站右边的那座水塔,它是当年集宁战役的见证,也曾经是解 放军坚守集宁的重要阵地!
水塔当年也是集宁城的最高建筑物,文革时期刷在塔身上的毛主席语录,历经48年的风吹雨打,至今依然清晰可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主题

2235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1
444#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9:32:55 | 只看该作者
下午3点钟,送南号的同学到车站去呼市,我们就此放手。
她们去呼市访亲探友,30日离呼返沪。
送走她们,我们在车站的一家旅行社门口看到一幅乌兰察布游览图。
从游览图的说明得知,“乌兰察布”的意思是“红山口”,是指呼市与卓资之间的大青山的一个山口,历史上就是一处军事要塞。
我们下乡时,集宁只有5万多人口,现在有35.6万常住人口(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游览图上说的23万人口不知是哪年的数据?
从游览图看,乌兰察布所属各旗县都有一个“著名”风景区,譬如四子王旗的格根塔拉草原、凉城的岱海、察右中旗的黄花沟等,各有特色,却少有人知。
如何开发建设当地的旅游资源,使之尽快走向全国的旅游市场,成为乌兰察布新型“支柱型产业”,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主题

2235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1
445#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9:34: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二黑 于 2015-8-3 19:36 编辑

趁着天还没有黑,我们到集宁“中心广场”去看看。
这里原来是集宁市中心,市百货公司、大礼堂、电影院、宾馆、医院等都在这一带坐落。
1968年,内蒙古突然发生了一场“挖肃内人党”的混乱,这场突如其来、莫名其妙的“挖肃”运动给内蒙古人民造成的危害极为惨烈!
前面提到的我们专门去探望的一位上海知青的爱人,她是集宁人,她的父亲就被指诬为“内人党”,严刑逼供,受尽折磨,身心受到极大损害。
我在查阅内蒙古地方志的时候,看到过许多统计数字,涉及到全自治区所有行政单位,在全区29万中共党员中,竟然“挖”出来34万“内人党”,其中1.6万人被迫害致死!
谁是这场惨案的主使人?正是“中央文革小组”!他们向党中央、毛主席封锁消息,致使惨案愈演愈烈,令人发指,危害甚广!
到了1969年年初,已经是插队知青的周总理的侄女向周总理反映了“内人党”问题,立即引起党中央的重视,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稳定内蒙古的局势,制止了事态的恶性发展。
内蒙古人民之所以对待知青如此亲近,就是因为知青们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勇敢地站在他们这一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主题

2235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1
446#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9:41:37 | 只看该作者
1970年5月,在乌兰察布盟军管会的主持下,召开了首届全盟知识青年代表大会。
在会议期间,我们黄茂营全体知青代表相约到这里的照相馆拍合影留念。
这是黄茂营公社13个知青户的13名代表的名字:
前排左起:李增纹(天津)、李宝琦(天津)、旗安办杜奎、曹靖华(上海)、天津知青;
中排左起:李秋萍(上海)、严肃(天津)、张亚军(上海)、李怡英(天津);
后排左起:夏奇工(上海)、本地知青、宇宏(天津)、本地知青、于阿蛟(上海)。
风华少年从此将自己的身影和微笑永远定格在这幅照片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主题

2235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1
447#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9:44:42 | 只看该作者
这两天到崇明岛探望南号老知青,没有发帖,现在回来了,继续发帖:
看到在中心广场小孩子们在训练口才。
孩子们手里拿着小竹板,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整齐划一、童声悦耳地诵读诗词文章,引来很多人围观。
这形景让我颇有感触,让孩子学会说话不容易,但让孩子们面对很多人充满自信地大声说话,那就更不容易了。
也就是在集宁参加首届知识青年代表大会时,一起参会的夏奇工突然半夜被会务组叫走,第二天清晨回来对我说,他要作为知青代表在大会上发言。
我非常高兴,因为这次大会有五六百名知青代表参加,能够作为代表在大会上发言,不仅是夏奇工本人的光荣,也是我们前旗和黄茂营知青的光荣。
但夏奇工说他不知道该讲些什么,我就给他拟了一个提纲,他照着提纲讲了一遍,感觉还可以,等到该他发言时,他的发言赢得了会场的一片掌声。
后来,前旗知青办的张主任还把我们叫去专门写材料,这些事情都记在日记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主题

2235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1
448#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9:49:48 | 只看该作者
一辆漂亮的童车,是我们那个时代看不到的。
我的思绪却从这里进入地下,在那个“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年代,集宁城正在地下大挖地道。
也是在首届知青代表大会期间,军管会组织我们“参观”了集宁的“地下长城”。
我们是从一家工厂进入地下工程的,十几个人一组,在坑道里摸摸索索、磕磕绊绊地不知走了多少路,终于到了一个出口。
抬头望上去,出口在上面大约二三十米,只有一架钢筋焊成的“梯子”可以爬上去。
我们就是从这架摇摇晃晃、摇摇欲坠的“梯子”,一个接一个战战兢兢地攀爬了上去。
现在的集宁城还有没有“地下长城”?不知道。但知道老虎山至今还保存着一段完好的“地道”,供人们参观游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主题

2235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1
449#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9:51:34 | 只看该作者
老虎山地道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但在第二次集宁战役时,我军指挥部就曾设在这里。
集宁是座石头城,在城下挖地道难度很大,不是特殊情况,不会费那么大力气去搞“地下长城”。
其实,现在的地铁就是名符其实的“地下长城”。
现在全国都在建设地铁,集宁只要把当年挖出来的坑道稍作扩展,或许也能搞出一条“地铁”出来?
当然,有这么一条“地道”拿出来供人们参观,这也可以聊以自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主题

2235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1
450#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9:54: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二黑 于 2015-8-3 19:55 编辑

这条大街叫恩和大街,原来是盟委、盟政府所在地,我们也经常到这里来。
后来,上海知青经常到这里来,多是走访驻扎在盟政府的上海知青慰问团。
上海知青来到内蒙古的人数虽然不算多,但由上海市政府派出的知青慰问团却是人数不少,而且常驻内蒙古各旗县,以便切实地为知青解决一些问题。
内蒙古知青慰问团先后派出两批,主要是由上海科委选出符合条件的工作人员组成。
内蒙古知青慰问团一方面大力支持知青在农村创业,另一方面又以积极的态度,按照党的政策为知青解决迫切问题,他们的工作受到了知青以及知青家长的欢迎。
至今,许多慰问团成员仍然与知青保持联系,受到知青们的尊重和爱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8-11 02:32 , Processed in 1.216802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