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楼主: 无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纪念总理诞辰,解秘总理组建领导的“第五野战军“

[复制链接]

211

主题

2211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858
41#
 楼主| 发表于 2025-2-20 15:33: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25-2-20 15:39 编辑

经过梳理中共地下党的序列,初步理出头绪。以抗战胜利为起点,中共转向全面的解放战争。在此之前,经美国人调停,国民党和共产党曾经“假装” 和谈,其实都无诚意。双方武装部队都快速部署,大战一触即发。

中共“第五野战军”就此组成,南方局派出重庆八办的刘少文,吴克坚组成两个系统潜伏上海,与潘汉年系统都直接隶属于中央,直接上级是中央社会部-军委情报部。潘汉年早就是这两个部门合署办公后任命的副部长,直接领导在南方的潘汉年系统。所谓“第五野战军”,是说他们直属中央调动,不属于地方上的地下党。

还有一种地下党,是各省委领导的。如上海市的刘晓系统,属于中共上海局的工作范围,领导包括上海在内的广大地区的地下党工作,涵盖情报、统战、群众运动等多个方面。还有南京省委的沙文汉,陈修良的华中分局城工部,江汉二地委(鄂中地委)城工部,还有重庆的“江姐”等。这些都相当于解放军的“地方部队". 例如省军区。

但是上海比较特殊,中央三个系统(三条线)都集中在上海,各自掌管独立的一系列电台,互不联系,直接与中央连络。刘少文系统的电台曾被军统破获,即电影“永不消失的电波”,报务员李白(老红军)牺牲,刘少文差点被捕。吴克坚系统被称为传奇,旗下1500多人,十来部电台,在解放战争中无一人暴露,无一人被捕,胜利的完成了任务。

所以说“第五野战军” 再加上南方各省委的地下党,组成了遍及南方的地下网。下面要梳理“第五野战军” 北方的序列。说到北方地下党,就有些令人沮丧,他们离党中央最近,也最令人困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211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858
42#
 楼主| 发表于 2025-2-21 05:01: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25-2-21 05:06 编辑

解放战争中共北方情报系统

2025 年 2 月 20 日•内容由 AI 生成,不能完全保障真实

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在北方有多少情报系统在工作?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在北方有多个重要情报系统在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一些:

中央社会部(军委情报部)系统:作为党的重要情报和保卫领导机构,在北方多地有其下属情报组织和人员开展工作。中央社会部在延安时期就已建立,解放战争时期继续发挥关键作用,领导着各地情报工作,如李克农等领导的情报工作,为中央提供了大量关于国民党军事、政治等方面的战略情报,包括国民党军队的部署、作战计划等重要信息。

华北局情报系统:中共中央华北局领导下的情报系统,负责华北地区(包括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地)的情报搜集、分析和传递工作。该系统通过建立的各级情报组织和联络点,深入国民党统治区域和军队内部,获取了许多关于华北地区国民党军事力量、政治动向等方面的情报,为解放军在华北地区的作战和战略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东北局情报系统:中共中央东北局的情报工作在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东北地区,通过建立的情报网络,深入了解国民党军队在东北的兵力部署、装备情况、作战计划等。同时,还对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情报搜集,为东北民主联军(后改称东北野战军)在东北战场的作战和解放东北全境提供了关键情报。例如,通过潜伏在国民党军队内部的情报人员,及时获取国民党军队的调动和作战意图,为解放军的作战指挥提供了准确信息。

平津情报系统:专门针对北平(今北京)、天津地区开展情报工作的系统。该系统在平津地区建立了秘密的情报组织和联络点,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国民党在平津地区的军事、政治、经济情报。在平津战役前后,该情报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解放军和平解放北平以及解放天津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包括国民党军队的城防部署、高级将领的动向等。

地下党情报组织:在北方各大城市和重要地区,中共地下党组织也承担着重要的情报工作任务。这些地下党员通过各种身份和职业掩护,深入到国民党的党政军机关、工厂、学校等各个领域,搜集情报并及时传递给党组织。例如,在一些城市的工厂中,地下党员通过发动工人群众,了解国民党的军工生产情况和物资储备情况;在学校中,通过学生党员和进步师生,掌握国民党的文化教育政策和学生思想动态等方面的情报。

这些情报系统相互配合、协同工作,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有力的情报保障。它们在不同地区和领域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共同构成了中共在北方的情报工作体系。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在北方的地下情报系统的负责人都是哪些?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在北方的地下情报系统负责人主要有以下几位:

刘仁:华北局城工部部长,1941年6月开始主管晋察冀分局城市工作委员会的工作,领导华北地区敌占城市的地下工作。1946年9月,任晋察冀中央局城市工作部部长,领导北平地下工作,构建了包括交通站、交通线等在内的完善地下工作体系,为情报传递等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王石坚:西安情报中心站最高负责人,领导的情报系统包括北平地工情报组等,为中共提供了许多重要情报,但1947年9月29日他被保密局在西安秘密抓捕,引发“王石坚案”,使北方情报系统遭受重创。

王超北:长期从事北方隐蔽战线工作,有“北王”之称,为党中央提供了大量重要的军事政治情报,在情报收集和传递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被毛泽东称为“无名英雄”。

李克农:中央社会部副部长,是中共情报工作的重要领导者之一,直接领导了包括西安情报中心站等在内的诸多北方情报系统工作,为情报系统的建立、运作和战略指导等发挥了关键作用。

1948年8月,王超北获取了蒋介石“撤退东北,确保华中”的情报。这对党中央和毛泽东抓住这个战略决战时机,及时调整兵力,作出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赵炜(1919-2014),河北文安人。他代号“902”,潜伏在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部,获取机密军事情报,为配合东北解放作出了特殊贡献!

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南方和北方的中共的情报系统都有什么样的联系或者是什么样的关系?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在南方和北方的情报系统虽然所处地域不同、各有侧重,但有着紧密的联系与协同关系,共同服务于党的革命事业全局:

统一领导: 都在中共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接受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和指示。中央社会部(军委情报部)等作为党的情报工作的领导机构,对南方和北方的情报系统进行宏观指导和协调,确保各情报系统的工作目标与党的整体战略目标一致。例如,党中央根据不同时期的战争形势和战略需求,向南方和北方的情报系统下达相应的情报搜集任务,如了解国民党军队的调动、战略部署等情况。

情报共享:南方和北方的情报系统之间会进行情报的交流与共享。各系统所获取的情报会通过特定的渠道和方式汇总到中央,再由中央根据需要进行分发和共享。这样可以使不同地区的情报系统能够了解更全面的情况,为决策提供更丰富的依据。比如,北方情报系统获取的关于国民党军队在华北地区的军事动向情报,可能会对南方战场的决策产生影响,通过情报共享,南方情报系统可以及时了解这些信息,调整自身的工作重点和策略。

人员调配与协作:根据工作需要,会在南方和北方的情报系统之间进行人员的调配和协作。一些经验丰富的情报人员可能会被派往不同地区执行任务,或者在某些重大任务中,南方和北方的情报人员会联合行动。例如,在一些涉及全国范围的情报搜集任务中,南方和北方的情报系统会共同协作,派遣人员组成联合工作组,相互配合,完成任务。

工作方法与经验交流: 南方和北方的情报系统会相互交流工作方法和经验,以提高情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不同地区的情报工作面临着不同的环境和挑战,通过交流经验,可以借鉴对方的成功做法,改进自己的工作。比如,南方情报系统在城市情报工作中积累的与各阶层人士建立联系、获取情报的经验,可能会对北方城市情报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参考;而北方情报系统在农村地区开展情报工作的经验,也可以为南方情报系统在农村地区的工作提供借鉴。

战略配合: 南方和北方的情报系统的工作相互配合,服务于解放战争的整体战略。北方情报系统为解放北方地区、巩固根据地提供情报支持,南方情报系统则为开辟南方战场、瓦解国民党在南方的统治提供情报保障。两者相互呼应,共同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例如,在三大战役期间,北方情报系统全力配合解放军在北方的作战,而南方情报系统则积极搜集国民党军队在南方的部署和调动情况,防止国民党军队北援,为三大战役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你能不能给我举一个例子?就是说中国,中国的这个情报系统在南方和北方进行人员调配,这有没有例子?

在解放战争时期,有不少中共情报系统南方和北方进行人员调配协作的例子,以下是其中一个:

潘汉年系统中有不少人员的调动和工作安排体现了这种情况。潘汉年长期从事情报和统战工作,其情报工作范围广泛,涉及南方和北方多个地区。

例如,一些原本在北方从事情报工作、有丰富地下工作经验和情报搜集能力的人员,因工作需要被派往南方地区开展工作。可能是因为南方地区面临新的情报搜集任务或需要加强某些关键区域的情报力量,这些人员凭借其以往积累的经验和技能,能够迅速适应并开展工作。

他们到南方后,利用自己在北方工作时建立的情报工作方法和人脉拓展经验,与南方当地的情报人员相互配合,共同开展情报工作。比如在上海等南方重要城市,从北方调配来的人员可能参与到对国民党重要机构和关键人物的情报搜集工作中,与当地地下党组织、情报人员一起,深入挖掘国民党军事、政治等方面的情报,为解放战争的战略决策提供支持。

又如,沈安娜是从事情报工作的重要人员,她长期在国民党核心机关潜伏获取情报。虽然她主要在南方国民党统治区域活动,但从情报工作的整体布局和人员调配来看,她的工作也是在中共中央情报系统的统一安排下进行的,和其他地区包括北方的情报工作相互配合,其获取的情报也会与其他地区的情报综合分析,为党的决策提供全面依据,这其中也涉及到人员调配和协作带来的整体情报工作的协调开展 。

再如,在情报传递等工作环节,也有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在南方和北方之间调配。为了确保情报安全、准确且及时地传递,会根据不同阶段的形势和任务,安排合适的人员负责不同地区之间的情报交接和传递工作,一些原本在北方负责情报传递的交通员,可能会被调配到南方相关路线,以加强南方地区的情报传递网络建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211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858
43#
 楼主| 发表于 2025-2-21 05:15: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25-2-26 16:30 编辑

王石坚评价争议

2025 年 2 月 20 日•内容由 AI 生成,不能完全保障真实

我想问的是叫王石坚,就是刚才你说的那个西北方面的情报系统。

王石坚曾组建了一个以西安为中心,连结北平、保定、沈阳、承德、兰州等地的高层次情报网络,即 “王石坚系统”。1947 年 9 月,国民党第 11 战区司令孙连仲的中将参议余心清,表达了孙连仲率部起义的意愿,但因北平秘密电台被保密局北平站破获,台长李政宣、报务员孟良玉等叛变,供出了诸多情报人员,导致该系统总负责人王石坚被捕。王石坚被捕后写下万言自白书并供述了大部分下属信息。全国解放前后,王石坚系统幸存者和被捕人员陆续返回中央社会部接受审查。对于王石坚是否为叛徒存在一定争议,1984 年,国家安全部党组和中央组织部对 “王石坚系统被捕人员问题” 进行复查,确认王石坚存在出卖同志的行为,但未将其定性为 “叛徒”。

那么现在到底是对王石坚是怎么样评价的?

目前对于王石坚的评价存在较大争议,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叛徒说:有观点认为王石坚是叛徒,1947年他被捕后写下《自白书》,将自己领导下的全部情报组织、地下党员、领导人、5部秘密电台及相关工作人员和盘托出,导致44名地下情报工作人员被捕,123人受到牵连被捕,“北平五烈士”等壮烈牺牲,西安、兰州、沈阳、承德的情报组织受到波及,给中共情报系统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

非叛徒说:也有观点认为王石坚不是叛徒,2000年,龙潭后三杰之一的熊向晖发表文章称“中央调查部和党中央从未给王石坚定性”,周恩来总理也曾表示王石坚的身份是最高机密,不能直接认定他就是叛徒,其生存可能是为了更好地为组织效忠,组织上选择保持其身份的最高机密性。

复杂人物说:还有一种看法是将王石坚视为一个复杂的人物。他在早期革命生涯中表现英勇,1933年第一次被捕时在狱中积极开展地下活动,抗战爆发后出狱被派往西安从事情报工作,建立了以西安为中心的高层次情报网络,为延安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比如胡宗南进攻延安前夕,其情报组曾及时传递出重要情报。但后期被捕后的行为又给组织带来了巨大损失,很难简单地对他进行绝对的定性。

叛徒就是叛徒,你既然出卖了同志,出卖了电台,将一百多人都给出卖了。然后呢,你还导致了 5 个人的牺牲,就是北平五烈士。那么你为什么说王石坚还有什么怀疑吗?

王石坚是否为叛徒存在争议,主要原因如下:

未供出关键人员:王石坚被捕后虽供出了一些情报和人员,但像“龙潭后三杰”熊向晖、申健、陈忠经以及胡宗南的机要室副主任戴中溶等重要情报人员,他要么说和自己无关,要么说是被自己利用,没有完全暴露他们的真实身份。

重要情报站未暴露:王石坚供出的20余处情报站,并非我党情报网络的重要节点,涉及人员有限。凡是只和王石坚单线联络的情报站,均未暴露,由他直接领导的天津密台、西安密台也未被敌人破获。(西安电台为李克农直接领导,王石坚未供出李克农)

中央未作定性:熊向晖曾发文表示“中央调查部和党中央从未给王石坚定性”,且王石坚的家人一直被周总理安排专人保护,从侧面反映出中央对其问题的审慎态度。


对王实坚的叛徒的论证,中共中央有不同的看法,这是怎么回事?

你想问的应该是王石坚。关于王石坚是否为叛徒存在争议,但并不存在中共中央有不同看法的情况,中共中央从未正式认定他是叛徒。相关争议情况如下:

被捕经过:1947年9月24日,王石坚领导的北平地下电台被国民党保密局破获,多名情报人员被捕。王石坚随后也被抓获。


疑点分析:王石坚曾在1933年被国民党逮捕,历经酷刑未吐露机密,很难想象在此次被捕后就轻易叛变。同时,与王石坚一起被捕的戴中溶,敌人并未从其身上获得证据,戴中溶也被我党成功解救。另外,有“龙潭后三杰”之称的熊向晖、申健、陈忠经,虽有资料显示可能被发现,但并无证据表明是王石坚出卖了他们。


我党态度:周恩来总理曾想用大特务沈醉来交换王石坚,李克农同志在去世之前仍呼喊王石坚的名字,这些都体现了我党对王石坚的态度,并未将他简单地认定为叛徒。


那么王石坚后来到台湾,被授予国民党少将。这是怎么回事?

王石坚到台湾后被授予国民党少将,是因为他被捕叛变,为国民党提供了大量情报。具体情况如下:

被捕叛变:1947 年 9 月,王石坚系统的北平秘密电台被国民党特务机关破获,报务员李政宣叛变,王石坚因此被捕。被捕后,王石坚写了万言《自白书》,将他领导的华北、西北、东北全部情报组织、地下工作人员及领导人、5 部地下电台等相关信息全盘供出,导致 44 名地下情工人员被捕入狱,牵连被捕 123 人。


得到任用:王石坚叛变后,追随国民党特务机关逃到了台湾。由于他对中共情报系统的情况非常了解,为国民党特务机关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和情报,所以被国民党 “国防部情报局” 任命为情报研究机构少将副主任。


不过,王石坚的叛变性质曾一度存在争议。但 1983 年 9 月 22 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召集有关部门研究对王石坚政治身份的定性问题,维持了 1956 年中央有关部门认定其属叛变性质的说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211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858
44#
 楼主| 发表于 2025-2-21 07:14: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25-2-21 07:17 编辑

和AI的对话

2025 年 2 月 20 日•内容由 AI 生成,不能完全保障真实

我想问的是,王石坚,中共中央情报部门的北平地区的负责人,他在解放战争时期被破获,后来中中共中央对他的评价是否有争议?

中共中央对王石坚的评价存在一定争议,相关情况如下:

认为王石坚是叛徒的观点及依据:1947 年王石坚被捕后,撰写了《自白书》,详细供述了自己领导的华北、西北、东北全部情报组织、地下工作人员、5 部地下电台等信息,导致 44 名地下情工人员被捕入狱,牵连被捕 123 人,使中共北方情报工作遭受重创。1956 年,有关部门曾正式将王石坚定性为叛徒。

认为王石坚不是叛徒或存在疑点的观点及依据:熊向晖曾发文表示 “中央调查部和党中央从未给王石坚定性”。王石坚供出一些情报,但没有交待 “龙潭后三杰” 熊向晖、申健、陈忠经及胡宗南的机要室副主任戴中溶等重要情报人员的真实身份。他供出的 20 余处情报站,都不是我党情报网络的重要节点,凡是只和王石坚一个人单线联络的情报站,没有一个暴露,由他直接领导的天津密台、西安密台也未被敌人破获。

周恩来和李克农在生前对王石坚秘密情报站被破获是怎么评价的?

周恩来和李克农对王石坚秘密情报站被破获有以下评价:

周恩来:周恩来说 “有这样的检查报告和善后措施很好,就照这样办。我们进行武装斗争还有打败仗的时候,何况是秘密战线呢!” 还说 “反正我们把胡宗南斗垮了。有此检讨即可,不必议处。” 体现出他对情报工作挫折的客观理解和对李克农工作的认可。


李克农:王石坚案发生后,李克农过度痛苦和焦虑,像大病了一场,但仍坚持工作,努力减少损失。他一一听取紧急撤回人员的汇报,采取补救措施,指示各地组织接受教训,还向中央写出检查报告并请求处分,展现出他对情报工作的高度负责和深刻的自我反思。

王石坚被捕后的情况较为复杂,有观点认为他存在叛变行为,因为他被捕后撰写了《自白书》,致使中共北方情报工作遭受严重损失。但也有像熊向晖曾发文表示 “中央调查部和党中央从未给王石坚定性”,且王石坚也没有交待出 “龙潭后三杰” 等重要情报人员的真实身份等情况,使他是否叛变存在一定争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211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858
45#
 楼主| 发表于 2025-2-21 07:52: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25-2-21 07:55 编辑

在AI 出现以前,我撰写“第五野战军”困难很大,原因在于信息来源的可靠性。现在AI出现,一切信息来源都在国内主流媒体发表的综合资料的分析和采用,是海量的信息。如果有误差,也不是采用者的“误导”,这点可以确信。

关于“第五野战军” 的序列。现在我们可以大体上梳理一下。

所谓“第五野战军”,主要指中央社会部-军委情报部合署办公后(新建后)组成的中共中央最高情报序列,这是与解放军四个野战军相匹配的。在南方,
由于国民党的主要力量在南方,而且首都定在南京,财政中心在上海,所以潘汉年系统自抗战就以上海为据点。同时以周恩来为首的南方局也培养了大批特别党员,秘密党员以及隐藏在民主人士中的地下党员(有些直到解放后还不被承认),所以抗战胜利后这些人马上就被周恩来派往上海等地组成了“第五野战军”的南方序列。如刘少文系统,吴克坚系统,与早在上海的潘汉年系统组成了直接向中央负责的“第五野战军” 序列。他们的电台配备,人员编制都是组织严密,互相独立。只有上层的潘汉年,刘少文,吴克坚才有联系。

还有各省委的地下党组织,被称为城工部。如上海的刘晓,刘长胜,张执一。南京的沙文汉,陈修良。重庆的“江姐” 等等。这些地下党组织与“第五野战军”有一定的工作上的联系,必须给以陈述。这里还是先梳理南方的地下党系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211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858
46#
 楼主| 发表于 2025-2-21 08:06: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25-2-21 08:11 编辑

与AI对话

留在中国南方的城工部,就是地下党的城工部,地方的地下党组织主要的都有哪些?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南方有许多成功的地下党组织,以下是一些主要的:

中共中央南方局: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共中央设在国民党统治区的秘密派出机构。直接领导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湖南、湖北、福建、江西、江苏各省及港澳地区和海外党组织。
中共长沙特别支部:1947 年诞生,隶属关系几经变迁,后独立活跃在湖南长沙。为湖南和平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曾发动群众开展和平运动、加强统战策反工作。

中共武汉地下党组织:抗战结束后,中共中央南方局陆续派人到武汉重新开辟党的地下工作。领导了武汉群众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罢课、罢工斗争,建立发展秘密外围组织,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统战策反工作等,为武汉的顺利解放作出重要贡献。

中共江西工作委员会:1948 年 1 月在江西泰和紫瑶山区雷公坑成立,以蔡敏为工委书记。领导泰和等地地下党组织依靠人民群众,开展了抗丁、抗粮、抗税斗争,还派人打入敌人内部,为配合解放战争和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进行了艰苦斗争。

渡江战役:南京地下党的英勇配合与秘密行动。

在重庆的地下党组织是,是四川省委旗下的,不是南方局的。他们在解放战争中的组织系统是,是什么?

解放战争时期,重庆的地下党组织在不同阶段有不同情况,与四川省委等存在一定联系,其组织系统大致情况如下:

中共四川省委

1946 年,中共中央南方局撤销后成立中共四川省委,领导包括重庆在内的四川等地党组织。四川省委设有书记、副书记等领导职务,下辖多个地委、县委等组织。在重庆设有相应的工作机构和下属组织,领导重庆地区党员开展工作,包括发动群众、组织斗争等,以推动革命事业发展。

重庆地方党组织具体系统

重庆市委:是重庆地区地下党组织的核心领导机构,负责统筹领导重庆全市的地下工作,包括组织建设、宣传动员、情报收集等各项任务。市委设书记、副书记及委员等职务,分工负责不同工作.

基层组织:在重庆的工厂、学校、机关、街道等基层单位建立了众多党支部或党小组。如在工厂中,党组织发动工人开展罢工等斗争,争取工人权益,同时宣传革命思想,发展党员;在学校里,组织学生进行反内战、反独裁等爱国运动,培养和吸收进步学生加入党组织。

外围组织:成立了一些外围组织来配合党的工作,如 “新民主主义青年社” 等,这些组织团结了大量进步青年和群众,为党组织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支持力量,扩大了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在解放战争中,重庆的地下党组织在艰难环境下坚持斗争,为重庆的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四川重庆地区的地下党,曾经有江竹筠,也就是江姐,她是哪一个系列的?

江竹筠(江姐)属于中共重庆地下党组织系列,具体来说与中共南方局和川东地下党有着紧密联系。

中共南方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对包括重庆在内的广大地区的地下党工作进行领导。江姐受中共南方局领导和部署开展工作。在具体工作中,江姐主要在川东地区开展地下党活动,是川东地下党组织的重要成员。她负责中共重庆市委地下刊物《挺进报》的组织发行工作,后又到川东地区领导武装斗争,为了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最终为了理想和信仰英勇牺牲。

在解放战争时期,在南京的市委领导下的地下党具体是什么?

解放战争时期,在南京市委领导下的地下党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工作委员会

工委:负责领导工人运动,组织工人开展罢工等斗争,团结工人阶级力量,对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在工人中宣传革命思想,发展党员,壮大党的队伍。
学委:主要在学生群体中开展工作,组织学生进行 “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 等爱国运动,引导学生参与到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斗争中来,培养和吸收进步学生加入党组织。
小教工委、中教工委:分别负责在小学、中学教育系统开展地下工作,团结教育工作者,通过他们影响学生和家长,扩大党的影响力。
公务员工委:在国民党政府的公务员
群体中进行工作,争取有进步思想的公务员为党提供情报,或者在关键时刻采取行动,配合党的工作。
文化工委:在文化界开展活动,团结文化人士,通过文化作品、文艺活动等形式传播进步思想,揭露国民党的反动本质。

警员工委、银钱业工委、店员工委:分别在警察、银钱业从业人员、店员等群体中发展力量,开展工作,为解放事业服务。

情报系统

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到国民党的军政机关、情报部门等,获取了大量重要情报,如国民党 “军事动员会议” 进行全面内战的材料、国民党 “学运小组” 拟逮捕学生的黑名单、南京长江布防图、守军内部通讯口令等,为党组织决策和解放军作战提供了有力支持。

策反系统

积极开展策反工作,先后参与策动国民党空军、海军、首都警卫部队的起义,如国民党空军轰炸机飞行员俞渤及其机组的起义、“重庆号” 军舰起义、“海防第二舰队”“江防舰队” 起义以及江阴要塞官兵、国民党军 282 师、首都警卫师 97 师等的起义,对瓦解国民党军队,加速南京解放起到了重要作用。

解放战争时期,沙文汉未曾担任南京主要领导,而是他的夫人陈修良曾任中共南京地下市委书记。

沙文汉的夫人陈修良,1907 年出生,1927 年入党。她在革命工作中有着丰富的经历,曾担任向警予的秘书。在解放战争时期,她被党中央派往南京,领导地下党同志在白色恐怖的残酷环境下,与国民党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解放南京立下了赫赫战功。

沙文汉当时是担任什么职务?

解放战争时期,沙文汉担任的主要职务如下:

中共华中分局城工部部长:负责领导华中地区城市工作,组织和协调城市地下党的活动,为革命事业在城市中开展工作进行统筹和指导。

中共上海局宣传部兼统战部部长:在宣传方面,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和主张,揭露国民党的反动本质,扩大党的影响力;在统战工作中,团结各界爱国人士,争取他们对革命的支持,为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共上海局策反委员会副书记:参与领导策反工作,直接策划和指导了国民党军舰 “重庆号” 起义、张权起义、国民党空军俞勃驾机在南京起义、国民党九十七师在南京起义等,给国民党政权以沉重打击,加速了南京、上海的解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211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858
47#
 楼主| 发表于 2025-2-23 12:30: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25-2-24 15:32 编辑

中共北方情报网不如南方情报网那样“清楚”,因为南方曾有南方局周恩来直接指挥,又有社会部-军委情报部副部长潘汉年的情报系统在上海长期运作。北方情报网包括西安,平津,华北局,东北局以及各地方城市的地下党系统。尤其以李克农直接领导的王石坚西安情报系统最为重要,是“第五野战军”北方情报网的主力。

王石坚的被捕使得“第五野战军”李克农领导的北方系统遭到重创,王石坚的“叛变”造成的损失不可谓不小,损失了5部电台,100多人被捕,5人壮烈牺牲。但是蹊跷的是王石坚虽然跟国民党到了台湾,而且被授予少将衔,我方却在定性方面几经蹉跎。我查了一下,熊向辉说王石坚不算“叛徒”,周恩来也打马虎眼,说王石坚的“叛变”是我党最高机密。他还劝李克农说,“反正我们把胡宗南斗垮了。有此检讨即可,不必议处。” 同时周恩来总理还表示王石坚的身份是最高机密,不能直接认定他就是叛徒,其生存可能是为了更好地为组织效忠,组织上选择保持其身份的最高机密性。

这就显现出另一个问题,例如吴石案,周恩来1973年是“力排众议”为吴石洗冤,后来报到毛泽东那才得到“御批”,吴石案获得平反。2013年总政联络部在北京西山为吴石等人建立纪念广场,按理说应该由总参谋部二部建立才对呀?看来“力排众议” 是"力排”那些能够对周恩来总理施加影响的“众议”,必须要毛泽东的“御批”才能“力排”。坊间一直有耳语,说吴石也曾供出了几名贴身的同党。问题是,王石坚也好,吴石也罢,都没有供出关键的单线联系的联络人。在王石坚,他没有供出“龙潭后三杰”熊向辉,申健,陈忠经及胡宗南机要室副主任戴中溶,凡王石坚单线联络的都没有暴露,天津秘密电台与西安秘密电台也没有暴露。吴石也没有暴露何遂一家的关系,也没有暴露与香港接头的关系,只是“供出了身边的人及已暴露的人”。但是因为有“众议”,所以才到2013年为吴石等人建立纪念广场。

这就表现出对“叛徒”的界定,假如叛变也分轻重,不能以“叛变”为标准?在王石坚案,如果他供出了熊向辉等人和西安秘密电台,那毛泽东在陕北的危险就会增大,这也许是王石坚案的秘辛。我们在这里只能根据AI得到的资料猜测,实际的情况还要等事实的陆续解密。

不过有一点值得思考,为什么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政治斗争总是要搞的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而且非要搞的动用非人能够忍耐的酷刑来“逼供信”,这是文明社会应该有的吗?最典型的就是刘少奇“叛徒案”,我猜测总有一天国内的政治斗争能够采用“和平革命”的方法进行。这是敌我双方面的问题,是一个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现在枪毙已经是很文明的了,过去五马分尸或斩去手脚苟活不也才是几百年的事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211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858
48#
 楼主| 发表于 2025-2-25 17:26: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25-2-26 16:19 编辑

"第五野战军”的序列由于AI 的运用我们已经可以理出头绪来了,由中央社会部-军委情报部直接指挥的有“几路纵队”。
1,潘汉年系统(南方),
2,吴克坚系统(南方局派往南方组建),
3,刘少文系统(南方局派往上海加强上海局的情报工作),
4,王石坚系统(北方),
5东北局社会部及大连情报系统(东北),
6,中共中央北方局社会部平西情报系统(北京地区),
7,中共中央西安情报处(西安),李克农兼任直接领导,直接保卫党中央。

还有各省市党委领导的城工部情报系统,他们与中央社会部-军委情报部非直接领导关系,但合作密切。如南京的陈修良(中共华中分局城工部南京工作部部长)和她的丈夫沙文汉(中共华中分局城工部长)。
还有上海局的刘晓,张执一,刘长胜,华北局城工部的刘仁,东北局城工部的宋黎等。

还有单线潜伏的“冷棋子” 熊向辉,张克侠,何基沣等,一旦时机成熟就起到关键作用。

中央社会部-军委情报部原部长康生由于延安整风运动中由于左的“抢救运动” 而被调往山东搞土改,在解放战争中由李克农代理部长,潘汉年,孔原,邹大鹏为副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第五野战军”的事迹主要是情报和策反两方面。策反就是策动蒋军叛变,而被蒋军逮捕的地下党员也有一些“叛变”的。后来全国解放,大批的战俘需要“改造”,而原地下党的人员在历次运动中也多被清洗。国民党方面在台湾大搞“白色恐怖”,很多进步知识分子和被抓捕的共产党员受到清算。总之“叛徒”这个称呼随着地下党走上前台(解放后)就跟随着他们的身影“亦步亦趋”,成为一个世代的“魔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211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858
49#
 楼主| 发表于 2025-2-26 15:48: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25-2-26 15:53 编辑

中共地下党在解放战争中的作用不用我多说,近年来影视作品已有不少,但是猎奇的或神化的也不在少数。实际上中共地下党自身所经历的严酷斗争环境也不是常人所能忍受的。他们除了外部的危境困局外,还有内部的危机四伏,有些人一生都陷于不清不楚之中。

象南京刚解放时,中共南京城工部的陈良修和华中分局城工部的沙文化就与南下干部发生了冲突,由于地下工作的需要,他们的生活做派与生活方式受到质疑,使得南京地工颇有怨言。最后反右时双双化为右派。

1955年潘汉年案是中共地下党的“灭顶之灾”,潘汉年被捕入狱,仅从受牵连的知名人士来看,涉及人数众多。据相关资料提及,与潘汉年一道做日伪情报工作等的人员受到牵连,如华克之、恽逸群、关露、王莹,杨帆,袁殊等。另外,原在潘汉年、扬帆领导下做政治保卫工作的人员也有因潘汉年案牵连被捕。据上海市反间谍斗争史编写组掌握的材料,上海解放初期隐蔽战线特情人员约两千名,而情委会被错误认为引进职业特务、反革命分子达三千多人。可以说,受到此案牵连的人员范围广,涵盖了情报、文化等多个领域,但具体数字难以精确统计。全国范围受牵连的地下党就更多了。

中共进城后的目标变为打击“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而地下工作者与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反胡风时潘汉年落马,反右派时陈修良和沙文汉落马。从中共“第五野战军”来看,吴克坚系统的吴克坚,潘念之被开除党籍。文革中刘少文被关押7年,刘仁自杀。

原中央社会部部长康生在解放战争中被调职去山东搞土改,解放后回到中央,专门制造冤假错案。如果说他是国民党卧底并不可信,但他深受苏联斯大林的“肃反”真传则是确实的。康生这个人专会投机钻营,利用江青作为工具。他在生命最后一年躺在担架上被人抬到305医院要求会见同是病重的周恩来,揭发江青,张春桥是叛徒。因为他听说毛泽东说了不要搞“四人帮”的讲话,再做最后一次投机。

中共历史上这场反反复复的反对“叛徒”的斗争直到老一代都已死去还未见“底”,一个正常的社会本不会有近50年的你死我活的政党之争。中国的命运使人们面对的不是和平的政党选择,从辛亥革命就落入了对抗的政党之争。1927年以后,在苏联培植的国共两党之间发生了争权的决裂,引发了国共间令世人惊叹的生死决斗,包括武革和地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211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858
50#
 楼主| 发表于 2025-2-26 16:00: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25-2-26 16:04 编辑

傅国涌、唐宝林:"降级安排,控制使用,就地消化,逐步淘汰"——另一个鲜为人知的十六字方针
http://www.hxzq.net/aspshow/showarticle.asp?id=7996

华夏知青网转载的文章,关于地下工作者的话题,供参考。不代表本人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4-19 15:59 , Processed in 1.232403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