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楼主: 拥抱快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你需要静静…… 【转帖】

[复制链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9348
551#
 楼主| 发表于 2015-8-16 12:40:14 | 只看该作者
是北冰洋汽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9348
552#
 楼主| 发表于 2015-8-16 12:41:04 | 只看该作者
北京拥堵的交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9348
553#
 楼主| 发表于 2015-8-16 12:41:59 | 只看该作者
记忆里的自行车年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9348
554#
 楼主| 发表于 2015-8-17 05:48:12 | 只看该作者
什刹海先有什刹海后有北京城

    什刹海也写作“十刹海”,四周原有十座佛寺,故有此称。元代名海子,为一宽而长的水面,明初缩小,后逐渐形成西海﹑后海﹑前海,三海水道相通。自清代起就成为游乐消夏之所。三海碧波荡漾,岸边垂柳毵毵,远山秀色如黛,风光绮丽,为燕京胜景之一。
什刹海是京城内老北京风貌保存最完好的地方,周围有许多的王府和花园,如保存最好的恭亲王府、醇亲王府等,这里的胡同和四合院组成了老北京的风俗文化,组成了老北京的历史,同时,这里也是原老北京主要的商业活动区。
    后海是什刹海的精华所在,如今后海的南沿已成为酒吧聚集地,而后海北沿则保留了更多的人文历史。这里家家户户临水而居,风景秀丽恰似江南水乡。从古至今,这里多豪门大院,名人居所。后海胡同区里大都是以前的皇亲贵族的住所,现在更多的成为人们一种回忆所在,这里的四合院也成了香饽饽,许多外地以及国外的游客来到北京,除了要去故宫北海参观,也都不会错过到北京后海胡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9348
555#
 楼主| 发表于 2015-8-17 05:49:16 | 只看该作者
                               烟袋斜街
    烟袋斜街的形成和发展与鼓楼和什刹海的地理位置及社会经济有密切的关系。烟袋斜街在后海的北侧,街的东口北侧就是鼓楼,据说这条胡同是北京最著名、最古老的斜街,曾留下不少文化名人的足迹。
                           
鸦儿胡同
    东南起小石碑胡同,与烟袋斜街相连;西北至甘露胡同。元代称沿儿胡同,为后海北沿。鸦儿胡同东头是北京城内最著名的一座石桥——银锭桥,整条鸦儿胡同沿着什刹海的北岸蜿蜒向西,与后海北沿平行,一直延伸到后海西沿的甘露胡同,胡同全长820米是北京城中比较长的胡同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9348
556#
 楼主| 发表于 2015-8-17 05:50:24 | 只看该作者
                         大小金丝胡同
    这里在旧时统称为金丝套地区,这个地区原是风光秀美的小岛,岛的四周便是前海、后海、月牙河。只是后来因为西侧月牙河被覆盖,建成今天的柳荫节和前海西街,这里就成了“半岛”,这个“半岛”中有18条曲折的胡同蜿蜒其中。这些胡同是什刹海景区中保存最好的老街巷。
                           
南官房胡同
    在后海南侧,前海西侧;胡同不宽不窄,恰到好处,整体感觉很棒,尤其是南首路口处,很有老街巷的味道。南官房胡同39号是首户获得“奥运人家”的民宅,以青花瓷盘标志的家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9348
557#
 楼主| 发表于 2015-8-17 05:51:35 | 只看该作者
                         胡同文化历史守望者

    在历史上和现实中,胡同都是城市普通市民生息的场所,胡同与北京文化的形成和存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相比于代表皇家文化的紫禁城、天坛、颐和园,胡同可以说是北京平民文化的代表。
                   一、“胡同”最初不是汉语
    胡同一词最初见诸元杂曲。元杂剧《沙门岛张生煮海》中,张羽问梅香:“你家住哪里?”梅香说:“我家住砖塔儿胡同。”砖塔胡同在西四南大街,地名至今未变。元人熊梦祥所著《析津志》中说得明白:“胡通二字本方言。”何处方言呢,元大都的。明人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进一步说:“胡同本元人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9348
558#
 楼主| 发表于 2015-8-17 05:52:45 | 只看该作者
                  二、胡同与井关系密切
    从胡同的形成看。元大都是从一片荒野上建设起来的。它的中轴线傍水而划,大都的皇宫也是傍“海”而建。其它的街坊和居住小区,在设计和规划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到井的位置。无论哪种情况,都是“因井而成巷”。
    从胡同的名字上看。北京胡同名字的成因,不外乎这么几个:以寺庙命名的,以衙署、官府机构命名的,以工地工场命名的,以府第、人名命名的,以市场命名的等等。但是,为数最多的,是以井命名的,光“井儿胡同”就曾经有过十个;加上大井、小井、东西南北前后井、干井、湿井、甜水井、苦水井……不下四五十个。这说明,胡同与井是密切相关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9348
559#
 楼主| 发表于 2015-8-17 05:53:43 | 只看该作者
                         三、奇怪的名字原于音译
    北京有些胡同的名字令人奇怪,因为用汉语无法解释。但是,如果把这些胡同的名字成蒙古语,就好解释了。例如:屎壳郎胡同,译成蒙古语是“甜水井”的意思。朝内有个“墨河胡同”,蒙古语的意思是“有味儿的井”。此外,如鼓哨胡同,苦水井;菊儿胡同,双井;碾儿胡同或辇儿胡同,细井;巴儿胡同,小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9348
560#
 楼主| 发表于 2015-8-17 05:55:39 | 只看该作者
时过境迁,这些北京老街巷您还有印象吗?
美术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9-13 01:34 , Processed in 1.232402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