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25-2-27 15:38 编辑
为什么中共对原地下党有偏见? 尤其是四个野战军进入南方大城市后,即所谓的南下干部与地下干部发生了一些摩擦。野战军干部是经过战火考验的,长期实行供给制。而地下党是在敌人阵营里生活的,免不了带有资产阶级生活方式。
党在战争年代的三大法宝是1,统一战线。2,武装斗争。3,党的领导。这个排序是有讲究的。统一战线之所以排在首位,是为了团结广大中间阶级,各民主党派,和全社会的青年共同与蒋介石的中央做斗争。地下党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统战,这个统战如果统到国民党军政人员那里就改了名字,叫作“策反”。所以,从周恩来领导的南方局开始,统战与“策反”就开始了。特别是在解放战争后期,大量的“策反”使得国民党的阵营瓦解,地下党把大量国民党的军政人员“挖过来”,获得了大量情报,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特殊贡献。但是,这些国民党军政人员刚从敌方“被策反”归来,不免带有“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在正常情况下,需要有组织的对这些人进行甄别,调查,才能予以信任和任用,例如对国民党海军的起义人员经过甄别就直接任命为中国人民海军的组建力量。
然而,从大的“战略”方面来看,毛泽东在解放后是要以工农兵为主力,让他们走上前台建立“新社会”。在60年代(文革前)就提出“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解放军”。而且工人的代表是王铁人(王进喜),农民的代表是陈永贵,解放军的代表是雷锋。所以从50年代起由于左的倾向,“被策反”的国民党军政人员有很多被定性为“历史反革命”,“有特务嫌疑”,甚至被看管。那些进行”策反“工作的地下党如潘汉年,陈修良,沙文汉被打成暗藏在我党的“国民党特务”,“右派”。还有那些被统战过来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没有跟随国民党到台湾,留下来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象胡风,章伯均,罗隆基,老舍,傅雷,吴晗等被当成“资产阶级”的代表残酷迫害。
中共隐蔽战线的历史到底应该如何评价,这是很复杂的历史过程。毫无疑问,周恩来是主管隐蔽战线工作的领导。而康生是中央社会部-军委情报部的首位部长,李克农和潘汉年是副部长。在解放战争中康生被调离到山东搞土改,李克农任“代理部长”。在三年解放战争中党的隐蔽战线工作起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策反”了大量国民党军政人员,“统战”了大量的知识分子,为建立新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是刚解放,康生回到中央。
“康生向毛泽东提出报告,说许多地下党存在严重问题,南京、福建、广西、云南是重点,请示毛应如何处置。毛的批示就是这十六个字:"降级安排,控制使用,就地消化,逐步淘汰。"这个批示当时下发的范围极小,只发给了大军区的负责人。所以,长期以来很少有人知道,包括研究中共党史的专家都未听说过。有了这十六字方针,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1949年以前中共地下党南京市委书记陈修良,一位1927年白色恐怖中入党的老资格女革命家,在和横渡长江的大军会师后,在新成立的以刘伯承、宋任穷为首的新南京市委中,虽然还安排了一个组织部长的位置,但很快就挨了批评,离开南京,先到上海、后到杭州工作,这正是十六字方针中的"降级使用"。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她被划为"极右"分子,和丈夫沙文汉(时为浙江省长)双双坠网,成为著名的"沙陈"集团之首,是当年党内职位最高的大右派。” (转引华夏知青网,"降级安排,控制使用,就地消化,逐步淘汰"——另一个鲜为人知的十六字方针)
沙文汉(原浙江省省长),陈修良(原浙江省委宣传部代部长)1980年获平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