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楼主: 二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回访内蒙古的路上

[复制链接]

308

主题

2235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1
611#
 楼主| 发表于 2015-8-15 19:04:13 | 只看该作者
过了敖包山,就看到指路牌,还有景区路牌,去达里诺尔湖的游客要左拐了。
司机小曹要带我们去达里诺尔湖南岸,到那里还有20多公里。
达里诺尔湖分北岸景区和南岸景区,到北岸景区有30多公里,稍远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主题

2235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1
612#
 楼主| 发表于 2015-8-15 19:06:04 | 只看该作者
开往达里诺尔湖的车子很多,只因为达里诺尔湖已经是远近闻名的旅游景区。
但通往达里诺尔湖的道路却有点过窄,会车的时候,双方的车子都要开到路肩上去,才能顺利相错。
这样窄的道路没有办法划分道线,所以在这种的路上开车,真正有点惊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主题

2235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1
613#
 楼主| 发表于 2015-8-15 19:07:16 | 只看该作者
走不多远,小曹带我们停在贡格尔河边。
在无边的大草原上,小河象彩带一样缠绕其间,显得婀娜多姿,富有新韵。
河岸是厚厚的沙层,一脚踏下去就是一个深深的足印。
看得出来,河岸的沙层不时地塌落到河水里,又慢慢地形成新的河岸,绿草也随之覆盖在河岸边。
——小河的河道不是固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主题

2235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1
614#
 楼主| 发表于 2015-8-15 19:09:03 | 只看该作者
不断地塌落的沙岸。
只要河水在不停地流动,不管沙层如何塌落,也阻挡不住河水的流动。
但这种作用的结果却是河道的缓慢改变。
我在这里看到的是大自然运动的规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主题

2235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1
615#
 楼主| 发表于 2015-8-15 19:10:36 | 只看该作者
一群蒙古马在河边吃草。
几个沈阳的游客想接近马群,但马群也随之远避,保持一定的距离。
没有看到牧马人。
马是恋群识家的动物,人类驯服、豢养、驾驭马的年代可能是饲养家畜最早的,而马对于人类的忠诚也不下于狗。
这些膘肥体壮的蒙古马,不应该只是被当做招徕游览的“工具”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主题

2235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1
616#
 楼主| 发表于 2015-8-15 19:12:31 | 只看该作者
正在河边玩,来了一位骑马的牧民。他是来招揽生意的,问我们要不要骑马玩?
这真是一幅经典的蒙古族骑士的照片!
一身时髦而合体的迷彩服,显示出健壮而灵活的体魄。
那马,显然非常熟悉主人的心思,一个手势或者一声口语,便动静自如,人马合一,配合默契。
恍惚之间,我好像看到了当年成吉思汗的“亲兵”,他们就是这样驰骋了半个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主题

2235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1
617#
 楼主| 发表于 2015-8-15 19:13:14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与我们同行的沈阳游客,他们在合影。
他们一共14人,分乘三辆车子,专程到这里来旅游的。
除了几个大人,其余都是孩子,也是利用暑期休整一下的。
在他们身后,就是通往达里诺尔湖的公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主题

2235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1
618#
 楼主| 发表于 2015-8-15 19:15:55 | 只看该作者
接着,我们跨过公路来到贡格尔河的另一面。
不远处有一个蒙古包,是当地牧民的居所。
白色的蒙古包,无论从哪里看,在绿色的大草原上都非常醒目显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主题

2235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1
619#
 楼主| 发表于 2015-8-15 19:17:08 | 只看该作者
小河中间有一节公路用的水泥涵洞,现在被人当做简易桥梁的“桥墩”。
桥上还拉着两条绳子做扶手,但过桥人走惯了,那个绳子“扶手”自然也废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主题

2235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1
620#
 楼主| 发表于 2015-8-15 19:18:52 | 只看该作者
原来,这小桥是前面蒙古包主人的专用桥。
一条脚踏出来的小道,从眼下涉过小桥,直通那顶蒙古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8-2 02:44 , Processed in 1.232403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