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楼主: 拥抱快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你需要静静…… 【转帖】

[复制链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9190
931#
 楼主| 发表于 2015-9-3 16:02:17 | 只看该作者
西单路口东北角曾经有个游乐场。位置就是现在的西单广场紧靠路口的位置,紧挨着西单体育场篮球场。面积不算大,只有几千平米,是由原来西城体委的旱冰场改建而成的。
80年代初,我国开始改革开放不久。西单游乐场应运而生。在西单游乐场之前只有公园里可以看到儿童游乐场。像西单游乐场这种营业性质的不是单纯对儿童的游乐场,在当时绝对是新鲜事物。虽然面积不算大、游乐项目也不算多,但它可是长江以北第一家专业经营游乐的游乐场所。游乐场内的“碰碰车”在当时可是极新鲜的项目,吸引了大量的游玩者。当时的票价是3分钟2元。在80年代初这可算高价了。尽管有人写信往市政府告高价的状。但玩者还是络绎不绝。六一儿童节的时候,曾经出现排两三个小时的队玩3分钟的的情景。其场面的火爆是今天的大型游乐场难以见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9190
932#
 楼主| 发表于 2015-9-3 16:03:06 | 只看该作者
游乐场当时还有电子游戏机、儿童小火车等项目。所有的设备均是国产。当时游乐项目所以不多有几个原因:主要还是当时改革开放初期,政府的有关部门开放观念不够,不少项目不敢批准;二是西单总处于路口改造的传言中,因此投资者不敢放开投资。再加上当时国内中小型游乐设备生产厂家不多,进口设备又太贵难以引进。而当时真正富裕的投资者又很少,难以扩大游乐项目的规模。
    西单游乐场经营了两年多,最终还是因为西单路口改造的传言使决策者决定下马。游乐场关闭后,西单路口成了小百货市场,最终改造成现在的西单广场。
“文革”以后开始搞市场经济,西单体育场灯光篮球场内外首先圈起几十间房子,开发服装市场,卖二道贩子从广州扛来的港式服装,经营单位属于西城体育局的三产。影视明星李成儒就是从这里起家卖西服成为京城第一批“万元户”的。
    八十年代末,西城区体育局索性把其余体育场地都改成了大棚式建筑,起个名字叫“西单劝业场”和“百花市场”。大门朝西在西单北大街,大门两侧是当时有名的二家餐厅——阿兰餐厅和西单快餐店。
    不久,在“西单劝业场”内集中了七八家书店,最知名的是西单科技书店和新华书店。就连著名的西单第一美发店都搬进了大棚内经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9190
933#
 楼主| 发表于 2015-9-3 16:03: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9190
934#
 楼主| 发表于 2015-9-3 16:04:39 | 只看该作者
“西单劝业场”的东边是二排临时铁棚式排字房,主要卖服装和鞋帽,像农贸市场。节假日,逛“西单劝业场”的北京市民在10万人以上,超过西单商场。
    2001年,西城区政府拆掉“西单劝业场”和“百花市场”,建设西单文化广场。工程分二期建设,一期工程把商户集中到广场地下商城经营,并绿化了广场。
    在2009年建国60周年大庆前完成了二期工程,重新美化了平面布局,还复建了西单牌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9190
935#
 楼主| 发表于 2015-9-3 16:05: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9190
936#
 楼主| 发表于 2015-9-3 16:06: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9190
937#
 楼主| 发表于 2015-9-3 16:06:38 | 只看该作者
“西单民主墙”是指“文革”结束后的1977—1979年二年多的时间里,在西长安街和西单北大街交会处,西单体育场南侧的约2米高、100米长(也有一说是200米左右)的宽阔围墙。民主墙被视为中国民主运动的开端。其发挥宣传政治自由与民主化的短暂自由时期被称为“北京之春”。
    为什么在这个时期这个地方出现“民主墙”呢?这与1977年胡耀邦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后大量平反“文革”中的冤假错案有关,这里紧邻中央组织部大院。最初主要是到北京来告状的“文革”受迫害人员的大字报,后来大字报的内容就广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9190
938#
 楼主| 发表于 2015-9-3 16:07: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9190
939#
 楼主| 发表于 2015-9-3 16:07:51 | 只看该作者
“民主墙”的形式源于“文革”时期的大字报,即民众(不排除有官方背景的人混在“民众”队伍中)在公众场所张贴文章,表述某种政治主张或心声。但在内容上,民主墙上出现的(尤其是运动中后期出现的文章)更像是民众(其中最有分量的似乎还是一些知识分子)真正独立思考的声音,而非“文革”时期那种被官方煽动导向的无意义口号。
    1978年9月,“文革”中被停刊多年的《中国青年》杂志复刊。但复刊后的第一期便被当时主管宣传工作的党中央副主席汪东兴下令查禁。查禁的理由是:1、刊物中登载了一些1976年四五天安门运动的诗抄,有为“反革命事件”叫屈的嫌疑;2、杂志里没有登载毛泽东的诗词;3、杂志里没有登载华国锋的题词;4、有一篇文章中提出了:要破除“现代迷信”,即破除对毛泽东的迷信——这在当时是极具震撼力的观点,也是刊物被禁的最主要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9190
940#
 楼主| 发表于 2015-9-3 16:08:34 | 只看该作者
11月15日左右,有人把已被查禁的《中国青年》公开贴到了西单墙上,一下引起了成千上万民众聚集到此观看。随后开始有人在墙下面贴出自己的感想,表达对宣传部门查禁《中国青年》的抗议。接下来,就进一步出现了要求肃清专制余毒、要民主、要言论自由的大字报。
    1978年12月,任畹町、魏京生等人撰文提出:要求政治民主化。此举引起轰动。之后一些民间团体将自己制作的刊物贴在西单墙上或散发给来往群众。一些外国媒体也赶来采访,这使“西单民主墙”有了国际影响。
    邓小平曾在初期公开支持过“民主墙”,但在1979年3月,其态度突然大变,将贴出《要民主还是要新的独裁》一文的魏京生下令逮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9-10 01:46 , Processed in 1.279202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