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西荆村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噩梦

[复制链接]

15

主题

410

帖子

674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740
21#
发表于 2015-10-11 22:00:02 | 只看该作者
      照片里男生是您吧,多精神。校友会的成立,一定会支持您的工作吧。您编写“香山慈幼院院史”可是功德一件,所有香慈学子都会感谢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7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28
22#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1 22:45:12 | 只看该作者
跟着您的帖子一起回忆往事,心情很愉快。我在六一小学时就去过香山慈幼院,是开运动会。在 我的印象里,香山慈幼院的学生有点傲气,六一的学生有点土气。因为六一的学生都是随军的孩子,愣头愣脑没什么教养,输了也不服气。真逗。
关于北京63事件,始终是人们心中的一道阴影,说什么的 都有。我差不多目睹了全过程。敏感话题,文中我是点到为止。说句实在话,北京那时真的乱了,谁最高兴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7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28
23#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1 22:49:22 | 只看该作者
晋阳秋 发表于 2015-10-11 22:00
照片里男生是您吧,多精神。校友会的成立,一定会支持您的工作吧。您编写“香山慈幼院院史”可是功德 ...

后排左数第二是我。谢谢夸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7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28
24#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2 20:59: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西荆村民 于 2015-10-12 21:08 编辑

(续前)
     北京恢复了平静,天下终于没有大乱。蓬勃又踏下心来,伏案书写院史。
     初稿完成了。他长长舒了一口气,双臂伸展,放松一下酸痛的腰背。
     董副校长那里的工作十分顺利,香山慈幼院校友会成立大会如期召开,海内外香慈校友纷纷来信来电祝贺,毛彦文女士也发来贺电。
     香慈校友会按计划投入日常工作,第一件事就是成立北京香山慈幼院院史编辑委员会,审阅香山慈幼院院史的初稿,提出修改意见。经过两个来月的讨论,拿出院史初稿的修改意见。
     蓬勃根据修改意见又马不停蹄的昼夜加班完成院史第二稿。校友会审阅后,决定可以排版印刷了。
     一本428页,厚实的《北京香山慈幼院院史》精装本摆在了张校长的桌面。封面烫金的书名“北京香山慈幼院院史”是大书法家赵朴初先生所提。书中收集历史照片68张,地图6幅。这部院史介绍了香山慈幼院创办人熊希龄的生平;详述了香山慈幼院从1920年至1976年期间各个时期的发展状况、办校宗旨、教育方针的实施。书中还特别用了一章的篇幅,总结和归纳香山慈幼院德、智、体、群全面育人的办学思想和教师队伍的培养。
     张校长坐在桌前,一动不动地看着那本《北京香山慈幼院院史》,心中计划着如何开展下一步工作?
     这时董副校长敲门进来,手中拿着一封已经开封的信件,说:“香慈校友会收到毛彦文女士的一封信。大概意思是说,熊希龄先生创办香山慈幼院后,将其家族墓地建在香山,旨在毕生献与香山慈幼院的教育事业。先生生前遗愿是死后也葬在香山,并且给自己修建了一座‘生圹’(空墓)。七七事变后,先生殁于南迁途中,现葬于香港。毛彦文希望香慈校友会能够将先生的骨灰从香港迁葬香山,以慰先生在天之灵。”
     张校长接过信,看完后说道:“这件事要好好讲究一下。迁葬问题涉及到政策、海关、经费等方方面面,还有,经过了文化大革命,这个墓地是否还存在?这样吧,你和蓬勃先去香山,了解一下墓地情况。我跑区里,找有关部门咨询一下。”
     第二天,两位校长开始分头行动。
     蓬勃和董副校长蹬着自行车,一路上坡奔香山去看墓地。在当地居民的指引下,找到了熊希龄的墓地。
     墓地坐落在香山公园东北角的碧云寺路南侧。墓园占地5亩,围着铁栅。有四座坟墓,其中三座是熊希龄的亲属,另一座是熊希龄的生圹。整个墓园残破不堪,墓碑被砸断,四处荒草丛生。向深处望去,发现有一间小屋,似有人家。
     进屋询问,原来是熊希龄托付的守墓人。这令蓬勃和董副校长大为吃惊。从1937年熊希龄离开北平,至今半个世纪过去了,守墓人仍然忠于职守。从屋内的家具陈设可以看出,守墓人的经济状况十分拮据。董副校长简单问了一两句话,便退出小屋。
     从墓园出来,蓬勃奇怪地问董副校长:“刚才您怎么不多了解一些情况?”
     董副校长道:“你看这个墓园的状况,说明守墓人只是住在这里,他没有尽到维护的责任。这里肯定有原因。咱们还是谨慎一点,先到村委会了解情况吧。”
     后来从北辛村村委会了解到,当年的守墓人已经去世,住在墓园里的是他的一个什么亲戚,以守墓为由,在这里安了家。意思是熊希龄一家跑到台湾去了,这个墓园也许最后成为无主墓,他有可能占为己有。另外,万一熊希龄的后代对墓园有什么说法,他还可以要一大笔守墓的补偿金。
     原来是这样啊,蓬勃摇摇头。看来若要迁葬,这个守墓人会是个麻烦。
     张校长带上几本院史,到海淀区教育局和海淀区委转了一圈,此行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先把书送出去。别的事以后再说。
     几天后,张校长再找教育局长,便有了话题,当然是先从这部《北京香山慈幼院院史》是如何编写的话题开始,自然说到因为出书而成立了香慈校友会,进而得到全国政协主席雷洁琼的指示,与香慈第二任院长、熊希龄的夫人毛彦文取得联系,现在得知熊希龄有一个死后要葬在香山的遗愿。
     听罢张校长的长篇汇报,教育局长说:“这件事情我还要到海淀区区委商量一下,听听区委的意见。”
     从教育局长的话中,张校长觉得这一趟没有白来,有希望。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7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28
25#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2 21:12:17 | 只看该作者
审稿进行中

插图2.jpg (304.17 KB, 下载次数: 1)

插图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7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28
26#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2 21:13:20 | 只看该作者
北京香山慈幼院院史

插图3.jpg (308.32 KB, 下载次数: 0)

插图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410

帖子

674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740
27#
发表于 2015-10-14 19:57: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晋阳秋 于 2015-10-14 19:58 编辑

      院史成功通过,并出版,真高兴。笔锋一转,又揪心那迁葬的事,继续关注。
      北辛村,香山脚下,(中学)我们年级一个同学家住北辛村。逍遥那段日子,我和另一位香山慈幼院的同学(和北辛村同学一个班)通过这个同学在卧佛寺前面那个村“隐居”了一段日子。那时樱桃沟还随便进,还顺着香山围墙绕进去玩儿。离题了。
      穿过主楼,是一个半地下的平台,护栏很典雅,就是不让同学上去玩儿。这是烧暖气的锅炉房,它的烟囱隐蔽在主楼。您说刚刚去时暖气温度低,我们在时还可以。再往北是礼堂兼饭厅,礼堂到锅炉房之间还是个大操场,早晨全校学生在此做操。操场周边的甬路联着四座宿舍楼,两两相对,东西对称。两两相对的L形二层楼围出个小花园,小楼周边是毛桃和大丛的樱桃。桃树渗出的胶粘知了(蝉)不错,我没有试过,是听说。有一年每班发了一脸盆樱桃,食堂分菜也是用脸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7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28
28#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4 20:22:57 | 只看该作者
晋阳秋 发表于 2015-10-14 19:57
院史成功通过,并出版,真高兴。笔锋一转,又揪心那迁葬的事,继续关注。
      北辛村,香山脚下, ...

您对儿时香山慈幼院的回忆和细微描写,穿插于故事主线的情节发展,我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妙极了!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7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28
29#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4 20:25: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西荆村民 于 2015-10-14 20:36 编辑

          (续前)
     出版《北京香山慈幼院院史》和香山慈幼院校友会的成立,很快引起海淀区区委和海淀区教育局的重视。特别是关于熊希龄骨灰迁葬问题,根据国家政策规定,又涉及到对熊希龄的评价问题,因为只有名人才可以跨国界迁葬。如何评价熊希龄?海淀区当然认定熊希龄是名人。但是海淀区的认定不算数,必须要由北京市认定。于是《香山慈幼院院史》又送到市里。
     这一下张校长的文章做大了。
     此后经过不懈的努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切如愿以偿。熊希龄被定为我国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著名慈善家、教育家。他的骨灰可以顺利通过海关入境。海淀区区委决定,待熊希龄骨灰迁葬工作完成之后,熊希龄墓园将被定为海淀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迁葬问题名正言顺了,香慈校友会便开始从海内外广泛募集资金,以备修缮墓园,为熊希龄迁葬之用。捐款从四面八方汇集到立新学校,很快就满足了修缮墓园和迁葬的预算数额。
     香山慈幼院校友会经过几轮讨论,制定出熊希龄墓园的修缮方案。校友会还委托蓬勃做为总监理,监督工程材料的购进、施工质量以及工程款的使用。
     蓬勃在用钱上精打细算,在施工中严把质量关,用时三个月,完成了熊希龄墓园的修缮。经香慈校友会验收,不但一次合格,而且还节约了一部分工程款。
     与此同时,董副校长配合香山慈幼院校友会走访各个部门,办理十分繁杂的手续,从香港华人公墓将熊希龄的骨灰取出,过境,运输到北京。
     熊希龄骨灰迁葬仪式如期举行。参加人有毛彦文从台湾派来的家人代表;有部分香山慈幼院教职员工;有香山慈幼院部分校友;有立新学校校领导;海淀区区委和海淀区教育局也派人参加。
     熊希龄墓园庄严肃穆。
     墓园的大门横眉大字书写:熊希龄先生墓园。
     沿着甬道慢行,首先看到坐于莲花碑座上的墓志铭。熊希龄生前为自己撰写了120字的墓志铭。绕过墓志铭就看到熊希龄墓。花岗岩的棺椁坐在一个花岗岩的大平台上,正面就是熊希龄的墓碑。墓碑上刻:“先考熊公秉三之墓”(熊希龄字秉三)。在熊希龄墓的左侧立有熊希龄前夫人朱其慧之墓;在右侧立有熊希龄现夫人毛彦文的生圹(空墓),这是根据毛彦文女士所立遗嘱修建的。在墓园内还有熊希龄的父母以及熊希龄之子的墓塚,均按照原地原样保存。
     圆满完成熊希龄骨灰迁葬之后,海内外香慈校友的捐款还在源源不断地汇来,越积越多,这是始料未及的。随捐款寄来的信件纷纷表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香山慈幼院校友会之举代表万千儿女怀念母校之情。切盼复我香山慈幼院,愿倾囊以献微薄之力。”
     这些情深意切,字字感人,散发着老香慈心声的信件堆放在张校长的案头。张校长拿出纸来,端端正正地写上:“关于在北京市立新学校恢复香山慈幼院校名的报告”。
……
     报告一式三份,分别送至海淀区区委、海淀区政协委和海淀区教育局。
     反应最快的是海淀区政协委员会,他们马上派张、陆两人到立新学校了解情况。张校长送给他们一本院史,汇报了院史的编写过程、史实出处、香慈校友会的工作、全国政协主席雷洁琼的关注,说明这一切就是产生恢复香山慈幼院校名意愿的背景。
     听罢张校长的汇报,政协张姓来人说:“区政协研究了张校长的报告,很支持。因为这件事不是一家说话算数的,所以让我们来配合学校的工作。区政协有一个刊物,叫《文史资料汇编》,有些影响力,学校可以写一个类似专业研究的论文,我们刊登出去,必然会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的。”
     张校长高兴地说:“好!我马上落实。”
     这一次不用朱书记提议,张校长直接就把任务交给了蓬勃,并且特别嘱咐道:“香山慈幼院院史的署名是立新学校和香慈校友会,这篇论文就署名蓬勃。”
     蓬勃欣然接受了任务。写论文并不难,材料都是现成的,只要准确的把握住论点,合理的运用论据,条理清晰的进行论述,最后一个概括总结性的论证,一篇标准的论文不就得啦。蓬勃只要在精简文字,压缩篇幅上下点功夫就没问题了。
     标题是《熊希龄与香山慈幼院》,围绕熊希龄的办学思想,以香山慈幼院为实证展开论述,最后落在“符合国情、民意的教育方针具有强大生命力”。
     文章刊登出来后,真的起作用了。
     海淀区教育局通知张校长去开会,专题研究立新学校更名问题。研究结果是:第一,海淀区教育局原则上同意立新学校恢复香山慈幼院校名,但现在条件尚不成熟。第二,海淀区教育局同意立新学校提出的,为了完善办学条件,对立新学校进行部分改建的建议。第三,立新学校改建费用,一部分为海淀区教育局专项拨款;一部分由立新学校集资解决。各项所占比例,再议。
     张校长兴高采烈地回到学校。此去开会虽然没有决定马上更名,可是教育局为了立新学校更名确实在做实际的准备工作了。这应了朱书记的那句话:“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做。”
     张校长通知学校各部,召开临时行政会,讨论学校改建规划以及集资方案。
     行政会上对学校的改建方案没有讨论出结果,原因是一帮从教书先生出来的干部,根本不懂工程建设,特别是改建,难度更大。因此张校长建议,委托懂得工程建设的蓬勃去联系专业人员解决。
     集资问题比较好解决。给学生家长和周边各单位发个通知,首先说明集资用途,再说明单位集资后可以享受招生优惠。
     集资的实际效果非常好,仅凭即将恢复香山慈幼院这一条,就有巨大号召力。周边单位的头头架不住学生家长的压力,大把出钱集资,也算为本单位职工谋福利了。
     蓬勃通过学生家长联系到中国核工业二院工程设计室,他们马上派专家来到立新学校,现场勘查设计,很快就拿出改建方案。从图纸上看,整个校园布局发生了根本变化,更加合理,体现了现代化学校风格。原来只有200米跑道的运动场,变成了400米跑道的标准运动场。
     这个改建方案的预算将近一个亿。
     改建方案送到教育局,不久得到批复:“同意。改建工程专款随工程进度分期到位。”
     看到批复,张校长乐啦。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7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28
30#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4 20:39: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西荆村民 于 2015-10-14 20:41 编辑

     熊希龄墓园


墓园1.png (437.35 KB, 下载次数: 0)

墓园1.png

墓园2.png (685.98 KB, 下载次数: 0)

墓园2.png

墓志铭.png (390.19 KB, 下载次数: 1)

墓志铭.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5-5 14:42 , Processed in 0.191011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