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文华胡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中轴线》

[复制链接]

3119

主题

2万

帖子

5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6925
51#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 11:07:55 | 只看该作者
09-3-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位于北京市中心紫禁城(故宫)南面,天安门西侧,与故宫一墙之隔。占地23万平方米,是—座纪念性的古典坛庙园林。  它原是明清两代的社稷坛,与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一起沿袭周代以来“左祖右社”的礼制建造。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在园内拜殿(今中山堂)停放灵柩,举行公祭。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1928年改名为中山公园。
      公园的主体建筑社稷坛位于轴线中心,坛呈正方形,为汉白玉砌成的三层平台。坛上铺着由全国各地进贡来的五色土:中黄、东青、南红、西白、北黑,以表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意思,并象征土、木、火、金、水五行。坛台中央原有一方形石柱,名“社主石”,又称“江山石”,以示“江山永固”。坛四周建有四色琉璃墙,东蓝、南红、西白、北黑,四面各立汉白玉棂星门一座,格外庄严肃穆。坛之北的“拜殿”又名享殿或祭殿、是一座宏大的木构建筑,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单檐庑殿顶,白石台基,无天花板。明露着梁架和斗拱,绘和玺彩画。这是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1925年曾在此殿停放孙中山先生灵柩。接受各界人士瞻仰吊唁。1928年由冯玉祥部下时任北平特别市长何其巩等爱国人士提议并主持改名为中山堂。堂后门内两侧原列有72支镀金银的铁戟,故称戟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将铁戟全部掠走。社稷坛外西南面,有神厨、神库、宰牲亭等附属建筑。长青园位于社稷坛东边,园内叠假山、搭花棚、筑花坛、置盆景。在这其中点缀着松柏交翠亭、投壶亭、来今雨轩等景点;西边的唐花坞是培育各种名贵花木的温室花房。
      公园内还从各地迁移来一些古建筑。在唐花坞以西,著名的“兰亭碑亭”与“兰亭八柱”,原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于1917年迁入。亭为重檐蓝瓦八角攒尖顶,立在中间的石碑上刻有“兰亭修禊曲水流觞图”和乾隆帝所写的有关“兰亭”的诗作,八根石柱上分别刻着历代书法家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帖,是珍贵的石刻文物。1915年从清代礼部衙门移来的习礼亭,原建于鸿胪寺内,是各地初入京的文武官员和外国使臣朝谒皇帝习礼之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19

主题

2万

帖子

5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6925
52#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 11:08:22 | 只看该作者

09-3-02-中山公园-保卫和平石坊(公理战胜坊)4N.jpg (133.98 KB, 下载次数: 22)

09-3-02-中山公园-保卫和平石坊(公理战胜坊)4N.jpg

09-3-14-中山公园-社稷坛(五色土)08.jpg (182.72 KB, 下载次数: 19)

09-3-14-中山公园-社稷坛(五色土)08.jpg

09-3-14-中山公园-社稷坛(五色土)19.jpg (166.57 KB, 下载次数: 20)

09-3-14-中山公园-社稷坛(五色土)19.jpg

09-3-14-中山公园-社稷坛(五色土)25.jpg (171.22 KB, 下载次数: 24)

09-3-14-中山公园-社稷坛(五色土)2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19

主题

2万

帖子

5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6925
53#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 11:09:12 | 只看该作者
09-4-太庙
太庙位于北京市天安门的广场东北侧。
      太庙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祖祖先的家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占地二百余亩,是根据中国古代“敬天法祖”的传统礼制建造的。太庙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475米,东西宽294米,共有三重围墙,由前、中、后三大殿构成三层封闭式庭园。大殿耸立于整个太庙建筑群的中心,面阔十一间,进深四间,建筑面积达2240平方米;重檐庑殿顶,三重汉白玉须弥座式台基,四周围石护栏;殿内的主要梁栋外包沉香木,别的建筑构件均为名贵的金丝楠木;天花板及廊柱皆贴赤金花,制作精细,装饰豪华。太庙是皇帝举行祭祖典礼的地方,大殿两侧各有配殿十五间,东配殿供奉着历代的有功皇族神位,西配殿供奉异姓功臣神位。大殿之后的中殿和后殿都是黄琉璃瓦庑殿顶的九间大殿,中殿称寝殿,后殿称祧庙。此外还有神厨、神库、宰牲亭、治牲房等建筑。太庙以古柏著称,树龄多高达数百年,千姿百态,苍劲古拙。辛亥革命以后,太庙一度仍归清室所有,1924年辟为和平公园,1950年改为现名“劳动人民文化宫”。1988年1月太庙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19

主题

2万

帖子

5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6925
54#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 11:09:42 | 只看该作者

09-4-05-太庙-戟门桥08.jpg (172.47 KB, 下载次数: 18)

09-4-05-太庙-戟门桥08.jpg

09-4-09-太庙-井亭(东)-03.jpg (253.43 KB, 下载次数: 20)

09-4-09-太庙-井亭(东)-03.jpg

09-4-12-太庙-享殿11.jpg (196.95 KB, 下载次数: 20)

09-4-12-太庙-享殿11.jpg

09-4-12-太庙-享殿19.jpg (250.55 KB, 下载次数: 20)

09-4-12-太庙-享殿19.jpg

09-4-12-太庙-享殿20.jpg (213.29 KB, 下载次数: 23)

09-4-12-太庙-享殿2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19

主题

2万

帖子

5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6925
55#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 11:11:43 | 只看该作者
10-端门
      天安门北面是端门(Duan men)城楼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代紫禁城的正门之一,也是清代皇城的正门,整个建筑结构和风格与天安门相同。端门城楼在明清两代主要是存放皇帝仪仗用品的地方。每逢皇帝举行大朝会或者出行,城楼下的御道两侧,仪仗种类纷呈,数量庞大,队伍宏伟,从太和殿一直排列到天安门(明代称承天门),长达两华里。
      端门至午门占地面积30680平方米。御道两侧共有左右朝房100间。明清两代是六科垣舍,也称六科廊(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办事机构所在地)阙左右门以南有庙右门(神厨门)社左门,直通太庙和社稷坛(现已封闭)。阙左右门以北朝房是王公、文武官员集会和候朝的地方。现左右朝房由南向北顺序举办各类临时展览。
     值得一提的是左朝房北侧现为武警国旗护队驻地.每天早晚,威武的国旗护队官兵迈着整齐的步伐,唱着嘹亮的军歌,在天安门广场为祖国升旗、护旗,壮了威军威,既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端门地区游览观光的一大亮点。





10-端门-02.jpg (121.88 KB, 下载次数: 19)

10-端门-02.jpg

10-端门-03.jpg (95.22 KB, 下载次数: 19)

10-端门-03.jpg

10-端门-04.jpg (194.48 KB, 下载次数: 22)

10-端门-04.jpg

10-端门-06.jpg (92.84 KB, 下载次数: 20)

10-端门-0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19

主题

2万

帖子

5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6925
56#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 11:12:56 | 只看该作者
11-故宫中路-001  午门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通高37.95米,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朝顺治四年(1647年)重修,清朝嘉庆六年(1801年)再修。
午门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
      午门前有端门、天安门(皇城正门,明代称承天门)、大清门(明代称大明门),其后有太和门(明代称奉天门,后改称皇极门,清代改今名)。各门之内,两侧排列整齐的廊庑。这种以门庑围成广场、层层递进的布局形式是受中国古代“五门三朝”制度的影响,有利于突出皇宫建筑威严肃穆的特点。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东西北三面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北面门楼,面阔九间,重檐黄瓦庑殿顶。东西城台上各有庑房十三间,从门楼两侧向南排开,形如雁翅,也称雁翅楼。在东西雁翅楼南北两端各有重檐攒尖顶阙亭一座。威严的午门,宛如三峦环抱,五峰突起,气势雄伟,故俗称五凤楼。




11-故宫中路-001 午门-02.jpg (108.22 KB, 下载次数: 23)

11-故宫中路-001  午门-02.jpg

11-故宫中路-001 午门-03.jpg (148.03 KB, 下载次数: 23)

11-故宫中路-001  午门-03.jpg

11-故宫中路-001 午门-04.jpg (92.89 KB, 下载次数: 20)

11-故宫中路-001  午门-0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19

主题

2万

帖子

5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6925
57#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 11:13:26 | 只看该作者

11-故宫中路-001 午门-05.jpg (118.17 KB, 下载次数: 22)

11-故宫中路-001  午门-05.jpg

11-故宫中路-001 午门-07.jpg (117.91 KB, 下载次数: 20)

11-故宫中路-001  午门-07.jpg

11-故宫中路-001 午门-08.jpg (136.61 KB, 下载次数: 23)

11-故宫中路-001  午门-08.jpg

11-故宫中路-001 午门-10.jpg (100.45 KB, 下载次数: 18)

11-故宫中路-001  午门-1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19

主题

2万

帖子

5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6925
58#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 11:14:54 | 只看该作者
11-故宫中路-002  内金水桥
      内金水桥。在太和门前广场。共5座,单孔拱券式。造型秀美,同雄伟壮观的午门城楼和金碧辉煌的太和殿相映衬,引人入胜。午门之内,太和门前是青砖墁地的一个大广场。广场南部自西向东蜿蜒流淌着一条如弓形的金水河。河上并排横跨五座单孔石桥。这就是所谓的“内金水桥”。这是紫禁城内最大,也是最壮观,最华美的一组石桥。这五桥随着弯曲如弓的金水河河道也成弧形排列。桥的规格制式和外金水桥相同。正中的一座是御路桥。桥长23.15米,宽6米。汉白玉望柱上雕刻蟠龙祥云。此桥供皇帝专用。御路桥东西两侧为王公桥,长21米,宽5.4米,供皇室成员,亲王大臣通行。再两侧为品级桥,长19.5米,宽4.8米,供三品以上官员行走。整个功能和天安门前的外金水桥是一样的。
金水河由广场西边的熙和门底下穿过进入广场,从东边的协和门底下穿出。进口处和出口处都有一个单拱的桥洞。上面也有桥面,可以通行,但只有挨着广场的一侧有护栏和望柱。相当于半座桥梁。结构独特而巧妙,和殿门及南北通道十分协调,和整个广场构成一个和谐、美观的整体。无论从那个角度或远近观望,视觉效果极佳。这设计上的匠心独具,令人叹服。




11-故宫中路-002 内金水桥-2.jpg (210.68 KB, 下载次数: 30)

11-故宫中路-002  内金水桥-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19

主题

2万

帖子

5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6925
59#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 11:16:22 | 只看该作者
12-故宫中路-004  太和门
       紫禁城外朝宫殿的正门。北京故宫最大的宫门。太和门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当时称奉天门。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门,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顺治三年(1646年)、嘉庆七年(1802年)重修,光绪十四年(1888年)被焚毁,次年重建 。
      1945年10月,日本“华北派遣军”投降签降仪式就在太和门前广场举行。
      太和门左右各设一门,东为昭德门(明代称弘政门),西为贞度门(明代称宣治门)。光绪十四年贞度门失火,殃及太和门与昭德门,第二年三门重建。太和门前有面积约26000㎡的广场,内金水河自西向东蜿蜒流过。河上横架五座石桥,习称内金水桥。
      广场两侧是排列整齐的廊庑,习称东、西朝房,并有协和门(明代称会极门)和熙和门(明代称归极门)东西对峙。东侧廊庑在明代用作实录馆、玉牒馆和起居注馆,清代改作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和内诰敕房。西侧廊庑在明代为编修《大明会典》的会典馆,清代改为繙书房和起居注馆。门内为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堪称中国古代规格最高的门。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十五年(一八八九)重建。面阔九间,进深三间,建筑面积一千三百平方米。重檐歇山顶,汉白玉基座,梁枋等彩绘。门前铜鼎四只,为明代铸造的陈设铜器。列铜狮一对,左雄右雌,威武凶悍,是故宫六对铜狮中最大的一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19

主题

2万

帖子

5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6925
6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 11:17:13 | 只看该作者

12-故宫中路-004 太和门-2.jpg (206.78 KB, 下载次数: 22)

12-故宫中路-004  太和门-2.jpg

12-故宫中路-004 太和门-3.jpg (237.15 KB, 下载次数: 24)

12-故宫中路-004  太和门-3.jpg

12-故宫中路-004 太和门-4.jpg (181.37 KB, 下载次数: 20)

12-故宫中路-004  太和门-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4-28 02:57 , Processed in 0.212012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